《鹿 鸣 宴》

《鹿 鸣 宴》

首页角色扮演天子御花园九品芝麻官更新时间:2024-07-26

古人喜欢鹿,因鹿与“禄”同音,但中国人的内敛又不允许自己过分露骨表现出对“禄”的追求,鹿作为“禄”的同音隐喻形象,便频繁出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除了这个原因,鹿的本性温和驯良,谦逊礼让,不贪食,不霸道,热爱和平,有尊卑和集体意识,这些都是主导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文化特别崇尚的品质,认为它“信而应礼”、“恳诚发乎中”。儒家文化中,用鹿来象征仁德兼备的君王。咱老家临海的别名是鹿城,我在写《鹿城》这篇文章时,文末提到:“鹿,既是善兽,亦是瑞兽……神话中,鹿寿有千年,五百岁后全身变白,古书中将白鹿的出现视为天下太平的征兆。《宋书•••符瑞志》:‘王者孝则白鹿见。王者明,惠及下,亦见。’出现了既孝且明的君主,国泰民安,也是顺理中的事。”

鹿还是仙兽,是长寿的象征。五百年的鹿是白鹿,一千年成为苍鹿,二千年成为玄鹿。我们小时候见过家里的中堂挂画,常常画的是老寿星、仙桃、仙鹤、灵芝、神龟、金蟾等吉祥物,《西游记》中的南极仙翁,即我印象中的老寿星,他的坐骑就是一头白鹿。但《西游记》把白鹿丑化了,化成妖精,跟一个白狐狸合谋作祟,要吃小儿心肝,当然《西游记》的意思是,这仅仅是来自神仙们对唐僧团队的考验而已。

南极仙翁

综上所述,中国人对鹿的喜爱,超乎寻常,这是一只几乎找不出什么缺点的动物。一定要找缺点,可能也就是在丛林游戏里太孱弱了一些。但儒家文化是不讲丛林游戏的。儒家文化里,长幼有序,尊卑有别,规则是对话的前提,教化的目的也是为了完善和巩固规则。丛林思想在儒家眼中属于蛮莽思想,需要进行教化,使其成为知书达礼和遵守规则之人。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曾被很多人痛批,特别是号称具有“新思潮”的人。万事不可极端片面评价之。在封建社会,一个人想要凭借一己之力改变自己和后代的命运,要么起义,要么走读书之路。起义是将脑袋吊在裤腰带上的决定,几千年历史里没多少人有这个胆量,更不要说成功几率之渺茫。科举制度给所有人,不管穷人富人、平民还是权贵,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没有这个途径,穷人和平民哪有其他逆袭的机会?贵族世世代代是贵族,强者恒强,弱者愈弱,社会必然将走向更加极端的不平衡。科举的存在调剂了这种严重失衡。穷人逆袭成功的例子,给千千万万底层人士提供了希望和源源不断的驱动力,驱动着他们去拼搏,去抗争,为改变命运而战。我们传统的文化和戏曲艺术中,便也出现了众多描写这一类励志故事的作品:如某某某高中状元,衣锦还乡,迎娶寒妻,为父报仇……等等等等,一贯走的是先苦后甜的路线。任何解决不了的难题,最后都会因为“高中状元”迎刃而解,各种故事便围绕着这个主题编开了,一发不可收拾。

为了保证科举制度的公正性,其操作过程中的严格和对违反规则者惩戒的严厉,大概除了谋反就是它了。我仍然记得以前读到过令人触目惊心的俞鸿图之死 - 雍正期间因为泄露考题而被冤*的官员,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被腰斩的官员,因惨状过甚,后来雍正皇帝也动了恻隐之心,从此废除腰斩这个刑罚。说他被冤*,是因为他本人的为人还可以,只是家里人动了贪欲,不仅背叛还害得他被腰斩,这有多冤!身边人是魔鬼,逃也逃不掉。

在科举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最后过五关、斩六将,成功登顶的仅寥寥数人。这几人是靠自己双手拼出来的命运,值得最好的奖赏。旧时的莘莘学子青葱少年,啥也没考时叫童生,第一道要面对的关是院试,考中了叫秀才,成为县官的门生。第二道关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考中了叫举人。考中举人,意味着仕途的大门已经向你打开,就算继续考不上去,也有机会当些小官吏,比如七品芝麻官,虽然用芝麻形容其官小,好歹也是一方百姓的父母官。从秀才进阶到举人意义重大,它意味着“潜力”,意味着“希望”,也意味着“尊严”。一般人就不敢随便欺负你了,因为你是个潜力股呀,指不定哪天又进阶到进士,有面见皇帝的机会,指不定哪天就平步青云,令人刮目相看了……可以想象为什么范进中举后会如此狂喜。考中举人,这是人生一个重大转折点,因为机遇的大门在面前打开了,尊严和社会地位迥然不同了,虽然以后怎么样谁也不知道,但至少没人敢再随随便便地欺负你、鄙视你。

鹿鸣宴

举人的第一名就更加风光了,称为“解元”,譬如那个习惯性意气风发的唐解元唐伯虎,名声在外不是没有原因的。举人开始享有不少特殊待遇,比如可以坐“公车”上京赶考,那都是免费的。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这些怀揣着希望和梦想的年轻人,坐着政府提供的免费车子,到京城参加礼部举行的会试。会试这道关过了就有机会见到天子真容,因为皇帝会亲自主持会试之后的殿试,那就是产生状元的场合。

十年寒窗,用艰苦磨砺自己,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有机会站在金銮殿前,瞻仰金字塔顶端的无限风光,就是为了等待一个机会,从一条鲤鱼一跃而成飞龙,虽然传说中的霹雳会烧去尾巴,那个痛,跟从此开挂的人生比起来,简直不足挂齿!

举人的另一道风光是获得了参加鹿鸣宴的资格。鹿鸣宴由巡抚大人(相当于现在省长)主持,参与者为主考官、各个级别的学官和学监,还有就是这些潜力种子-新科举人。等级划分是很严格的,官员按照官职大小、举人按照名次,按次序就坐,一重重礼拜之后,所有宾客就坐,才能同时起筷。尊卑和次序是绝对重要的礼仪,分毫不可僭越。其次才是食物的精致和排场。

席间,不仅有美食,让口舌饱享中华食馔之精粹,还有笙歌簧乐,以飱视听。宴会上管弦丝乐齐奏,唱《诗经》中的《鹿鸣》曲,作“呦呦鹿鸣”、一呼百应之状,仿佛林中的鹿发现了美食,呼唤同伴一起来分享,以示鹿的善良友爱和分享美德。同时跳魁星舞。魁星是古代神话中掌管文笔的星宿,虽丑而富才学,手中握有朱笔和墨斗,点谁谁文采横溢,一路*青,直冲云霄,这就是所谓的“魁星点斗,独占鳌头。”

鹿鸣宴

还有一种人也有资格参加鹿鸣宴,那是中举一甲子(60年)后的官员,逢鹿鸣宴,也可以作为榜样元老重返鹿鸣宴。苏东坡《鹿鸣宴》中有一句:“他日曾陪探禹穴,白头重见赋南山”,中举后60年,至少也在花甲之年了,白头不说,廉颇尚能饭否?还能来参加鹿鸣宴,已经在人瑞级别,一是给后辈们树立一个光辉榜样,要兢兢业业、活到老干到老,二是显示皇恩浩荡,也是笼络人心的一种方式。清朝浙江巡抚黄昆圃,就得了这样的荣誉,六十年后重返鹿鸣宴和级别更高的御花园琼林宴,写诗记录现场:“蕊榜新开敞盛宴,漫劳车马问衰年,雀罗门巷群相讶,鹤发重联桂籍仙。”看黄先生这首诗,到了这个鹤发的年纪,其实内心的兴奋早已经很淡然了。人类与自然一样,新陈代谢,我的过去,就是你的现在,我的现在,就是你的将来,没有想象中那么惊喜。他在赴琼林宴后写的记录诗更加体现出对人生的看透与倦鸟归林心态:“天鼓声喧晓漏馀,春风吹雨洒庭除,婆婆老眼看新榜,仿佛青云接敝庐。”人嘛,得不到的总是在*动,得到之后,发现其实不过如此。今日以为自己或家人终于上得青云俯瞰人间,其实以后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官场水深,危机四伏,能如黄先生般,在鹤发之年得以善终,以荣誉之身被邀请当作下一辈的榜样,那才可以算得上是一种圆满吧!

【云端原创】

(作者声明:本人文字皆为原创,抄袭必究)

(图片来自网络)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