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宗李适时期(779年—805年在位),可以看做是中唐历史的一个转折点。之前的肃、代二帝,主要出于安史之乱的动乱期。曾经辉煌的大唐帝国雨打飘零,山河破碎。
等到李适继承大统,唐朝多少缓了口气,因此德宗早期颇想有番作为,他亲近能臣、清明节俭、疏斥宦官、锐意削藩。但唐朝百年的积弊,不足以支撑他的雄心。
相继爆发的“四镇之乱”、“泾师之变”、“奉天之难”、彻底打碎了他复兴大唐的梦想。导致李适晚期,大肆敛财、宠信奸臣、姑息藩镇、任用宦官。
正是因为德宗前后的变化,后世对他的评价很低。但必须看到,德宗不成功的尝试,成了之后宪宗李纯“元和中兴”的教材。
从今天开始,我用三章的篇幅来讲李适人生的转折点,分别是“唐蕃清水会盟”、“泾师之变”和“奉天之难”。
(另外两个重要历史事件,“平凉劫盟”和“贞元之盟”,之前写过了。)
这两个迎头相撞的大帝国,在东起四川剑南,西至大小勃律,绵延数千里的战线上陈兵百万,见诸史端的大战多达190余次,边境摩擦无算。
但就这种战事频仍的局面里,两国的外交联系却始终未曾断绝,两国遣使互访也有190余次,期间还举行了十次会盟大典。
706年(中宗神龙二年)的神龙会盟;
714年(玄宗开元二年)的河源会盟;
733年(玄宗开元二十一年)的赤岭会盟;
736年(开元二十四年)河西节度使崔希逸与吐蕃大相乞力徐的河西之盟;
762年(代宗宝应元年)的长安鸿胪寺歃血;
765年(代宗永泰元年)兴唐寺永泰盟誓;
767年(代宗大历二年)兴唐寺大历盟誓;
783年(德宗建中四年)的清水会盟。
787年(德宗贞元三年)平凉会盟;
821年(唐穆宗长庆元年)的长庆会盟。
在这十次会盟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长庆会盟。
因为,长庆会盟有实物证据,大昭寺门前矗立的“唐博会盟碑”,就是这次会盟的结果。
另外,长庆会盟是唐蕃最后一次会盟。此次会盟之后,两国再无大战,会盟的条约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遵守。
学者们在追溯汉藏两族源远流长的交往史时,通常将长庆会盟作为友好的范例,进行列举研究。
但其实,发生在德宗初年的清水会盟,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总结来说,至少有以下两点:
1、双方第一次详细划定了边界,并被长期保持。
直到38年后,再议盟约(长庆会盟)时,依旧以这条边界为准。
2、唐蕃两国的国家地位,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下面,我们就唐蕃清水会盟的前后事宜,及其影响一一详述。
一、清水会盟的历史背景755年(天宝十四年)爆发的安史之乱,将唐朝历史拦腰斩断。
之后的肃宗、代宗两朝,国家民生凋敝、破败不堪。随着,唐朝河陇边军大量东调平叛,“吐蕃得乘隙暴掠(河陇)”。
《新唐书·吐蕃传》:“安禄山乱,哥舒翰悉河陇兵东守憧关,而诸将各以所镇兵讨难,始号行营,边候空虚,故吐蕃得乘隙暴掠。”
唐代宗大历初年(766年)版图,吐蕃已占领凉州,截断河西走廊。
代宗即位后,虽改变了肃宗时对于吐蕃“输绢帛以求和平”的政策,但可惜国力、军力,实在难与如日中天的吐蕃抗衡。
再加上,经过两次仆固怀恩之乱,唐朝内有藩镇割据,外部民族(回纥、党项等族)纷纷离心。
在这种危机四伏的状态下,所幸有郭子仪、李晟、马燧、浑瑊等一干良将,总算将唐朝的防线稳固在灵、泾、邠州一线,但陇山以西的广大地区,已在吐蕃的牢牢控制治下。
对于当时的唐蕃军情,郭子仪在上书中说道:“今吐蕃充斥,势强十倍,兼河陇之地,杂羌、(吐谷)浑之众,每岁来窥近邻。以朔方减十倍之军,当吐蕃加十倍之骑,欲求致胜,岂易为力!……臣所统将士,不当贼四分之一,所有征马,不当贼百分之二,诚合固守,不宜为战。”
可见肃、代二朝的唐军,固守陇上尚且左支右绌,无力出城*,至于击退吐蕃收复河陇,不过是个遥远的梦景。
对此情形,唐朝君民无不痛心疾首,白居易在《西凉伎》中写道:
凉州陷来四十年,
河陇侵将七千里。
平时安西万里疆,
今日边防在凤翔。
唐朝的西京凤翔府,就是今天的宝鸡市,距离长安城的直线距离只有150公里,吐蕃骑兵朝发而夕至。可见当时,唐军边防压力之重。
为躲避吐蕃军队巨大的压力,宰相元载曾上奏代宗,建议“置中都河中府,秋杪[miǎo]行幸,春中还京”,以躲避吐蕃军队每年秋季必来的侵掠。
所幸,大历八年(773)郭子仪在灵州大破吐蕃。大历十一年(780),剑南节度使崔宁又连续大“破吐蕃二十万,斩首万级,生擒一千一百五十人。”
算是,堪堪挽住了危局,让元载置中都东逃的计划流产。
但即便如此,安史之乱后,蕃军稳居上风,唐军苦苦支撑的局面一直得不到扭转。
西京凤翔与长安的位置关系
二、唐朝内部的政治诉求779年(大历十四年)五月,唐代宗李豫崩,子李适继位,是为唐德宗,次年改元建中。
德宗即位后,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对内严厉打击割据的藩镇,对吐蕃则采取怀柔的政策。
《新唐书 • 吐蕃传》记载,“德宗即位,先内靖方镇,顾岁与虏确,其亡获相偿,欲以德绥怀之”,这基本上是德宗建中年间的内外方略。
但和平怀柔的前提是手里得有筹码,唐蕃两军还得硬碰硬的比划比划。
就在德宗即位当年(大历十四年)的九月,西川节度使崔宁被召入朝。
崔宁在蜀地十余年,虽有效的挡住了吐蕃、南诏的联合进攻,但也造成了他权柄过重,实同藩镇的结果。
宰相杨炎以“蜀地富饶,(崔)宁据有之,朝廷失其外府,十四年矣,贡赋不入,与无蜀同”,请召崔宁入朝。
崔宁入朝未几,吐蕃大相听说剑南的硬骨头被搬走了,大喜,整军而来。
《旧唐书 • 吐蕃传》有载,“十月,吐蕃率南蛮众二十万来寇:一入茂州,过汉川及灌口;一入扶、文,过方维、白琐;一自黎、雅过邓峡关,连陷郡邑”。
德宗急命右神策都将李晟率神策军四千人,金吾大将军曲环率郊宁、凤翔、幽州兵五千人,并会同山南东道军,一同入蜀。
《资治通鉴》记载如下,“合击吐蕃、南诏,破之。范阳兵追及於七盘,又破之,遂克维、茂二州。李蔑追击於大渡河外,又破之。吐蕃、南诏饥寒,隔於崖谷死者八九万人”。
《旧唐书•李晟传》又曰:“晟乃逾漏天,拔飞越,廓清肃宁三城,绝大渡河,获首虏千余级,虏乃引退,历留成都数月而还”。
此战唐军大胜,沉重打击了吐蕃与南诏的联军,重新控制了剑南西川,动摇了吐蕃、南诏间的军事联盟。
吐蕃经此大败,对于约为兄弟之盟的南诏,非常失望。
自此以后“吐蕃役赋南蛮重数,又夺诸蛮险地立城堡,岁征兵以助镇防,(异)牟寻益厌苦之”。——《旧唐书 • 南诏传》
吐蕃无穷无尽的征兵、征粮,让南诏王异牟寻不胜其扰,对吐蕃渐生嫌隙。这为日后,唐朝离间吐蕃、南诏的盟友关系埋下了伏笔。
唐军在剑南的大胜,反而坚定了德宗武力削藩的决心。但唐军东西两线作战,无论如何力有不逮。
为此,德宗皇帝开始对吐蕃展现善意。
三、吐蕃国内的政治格局赤松德赞(755—797年在位)是继松赞干布之后,吐蕃王朝另一位英明神武的君主。
他在任期间,任用“三尚一论”辅政,大力推行帝国内部的制度建设与改革,将吐蕃王朝推上了一个新的巅峰。
作为吐蕃王朝运气最好的赞普,赤松德赞继位当年,便赶上了安史之乱。他趁唐朝内部混乱、边防空虚之机,积极扩张版图。
不数年,便尽陷兰、廓(化隆县)、河(临夏)、鄯(乐都)、岷(岷县)、秦(天水)、渭(陇西)等州,河陇千里之地,皆为吐蕃扬鞭之地。
唐德宗贞元初年(785年)的版图
但经过了肃代两朝的急速扩张,至德宗初年,吐蕃军地的拓展已近极限。
陇山一线剩下的城镇,皆地形险峻易守难攻之地,吐蕃屡屡在灵州(灵武)、泾州(泾原)、邠州(彬县)碰得头破血流。
难以突破唐军死守的防线,让吐蕃以战养战的掠夺战术不再奏效,且之前所占的州郡也要有个消化、管理的过程。
当唐朝释放出善意后,吐蕃也开始心照不宣的约束边境士卒,河陇之地烽烟渐平。
赤松德赞塑像
另外,中年时的赤松德赞,已开始大力宏兴佛教。
赤松德赞执政之初,朝政多由信奉本教的大臣掌控。时任大相玛祥仲巴杰、恩兰·达扎路恭(唐史称马重英)一度在吐蕃国内推行禁佛政令,把拉萨供奉的佛像送至芒域(今不丹以及中国西藏自治区亚东一带),并驱逐高僧,拆毁佛寺。
但已经成年的赤松德赞,渐渐对横行跋扈的玛祥仲巴杰产生了不满,他借助信仰佛教大臣的势力,设计把玛祥仲巴杰活埋在一座坟墓中。
处理掉信本教势力的首领后,赤松德赞派人分别去唐朝和天竺访求高僧。
随着,寂护、莲花生、莲花戒等高僧入藏弘扬佛法。赤松德赞下令全国废除本教信仰,废止本教祭祀并将本教经书丢入河中,强制本教徒改信佛教。
775年(代宗大历十年),在寂护和莲花生的主持下,桑耶寺建成并开光。赤松德赞让七位吐蕃贵族出家为僧,称“预试七人”,这是藏传佛教僧伽集团之始。
桑耶寺
此后,赤松德赞投入了大量的国家资源,开展大规模译经、写经、广建佛寺、佛塔的举动。
这些崇佛举动虽推动了吐蕃文教事业的发展,但巨额的消耗也让吐蕃经济渐露疲态。
四、抠字眼的争议唐朝使臣表露出会盟谈和意愿时,赤松德赞也利索的接过了橄榄枝。
779年(大历十四年)八月,唐使韦伦带着一份大礼入蕃。
早年间唐蕃关系紧张,双方使节多有被扣,不能还朝的事情发生。
其中,唐代宗扣留的吐蕃使臣前后多达八批。这次唐朝为表善意,将代宗朝扣留的使臣和战俘放回。
《新唐书 • 吐蕃传》记载,“会德宗初即位;以德绥四方,征其俘囚五百余人,各给衣一袭,使韦伦统还其国,与之约和,敕边将无得侵伐”。
赤松德赞初闻此事竟然不信,等俘虏先期入境,各还部落,都说:“唐新天子即位,出宫人,放禽兽,英威圣德,洽于中国。”
赤松德赞得知后,大喜过望,派人出城十里夹道欢迎唐使。
在欢迎韦伦的酒宴之上,赤松德赞提出,他有三恨:
一、代宗驾崩,吐蕃没有派人吊唁;
二、唐朝修建代宗陵寝,吐蕃没有送礼;
三、新皇即位吐蕃却派兵入侵。
赤松德赞的政治手腕纯熟而灵活,仿佛两国一直都是同志 兄弟般的感情,从来就没打得你死我活。
次年五月,韦伦再访吐蕃。这次,他不但带着德宗的盟书,还带着李晟在西川俘虏的吐蕃战俘。
《册府元龟》记载,“初吐蕃见韦伦再至,甚欢,既就馆,声乐以娱之,留九日而旋”。
唐蕃热络的气氛逐渐升温,吐蕃也相应释出了善意。
780年(建中元年),泾原军卒哗变,乱兵首领刘文喜以儿子为人质,请求吐蕃出兵。
但赤松德赞考虑到唐蕃关系有所好转,不愿再生事端,拒绝了刘文喜的求救。
虽然双方都有合盟的意愿,但谈判桌上的交锋是不可避免的。
781年十一月,在谈判中吐蕃使臣提出,唐朝宰相给吐蕃的国书,使用了歧视性的词语,吐蕃朝内对这件事提出正式抗议。
宰相杨炎国书是这样写的:“所贡献物,并领讫;今赐外甥少信物,至领取。”
吐蕃使臣认为,唐蕃本事平等关系,书中所用“贡”、“赐”二字,代表着以吐蕃为臣的意味,吐蕃不能接受,要求唐庭给出明确解释。
吐蕃大臣的“抠字眼”举动,足以说明两个问题:
第一、此前几次唐蕃会盟期间,唐与吐蕃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臣属关系。
否则,德宗的国书上不会用到“贡”、“赐”之类的字眼,而之前吐蕃是能接受的。
可现在,吐蕃把唐朝按在地上摩擦了二十多年,自然不愿在用一种唐上蕃下的口吻会谈。
第二、唐德宗的清水会盟是两国平等关系,第一次被以文字的方式固定下来。
对唐朝来说,始于此年的河北四镇之乱已愈演愈烈,根本没有和吐蕃讨价还价的资本。
于是,唐庭以“前相杨炎不循故事,致此误尔”为借口,修改敕书,把“贡”改为“进”,把“赐”改为“寄”,把以“领取”改为“领之”。
唐蕃清水会盟后,陇右的地图
五、边界的厘定吐蕃大臣除了抠字眼外,还提出两国边界划分要以云州之西,贺兰山为界。这就意味着吐蕃占领的河陇二道的领土,要求得到唐朝的正式承认。
说实话,德宗肯定是不愿意的,要说他对光复河陇没念想是不可能的。这份协议只要一落笔,李适就变成了失地辱国之君了。
但形势比人强,即便李适心里在不愿意,他也得捏着鼻子答应,“其定界盟,并从之”。——《新唐书•吐蕃传》
吐蕃得到唐朝的承诺,于公元782年(建中三年)四月,归还了被扣押在吐蕃的唐朝将士、僧尼八百人作为回应。
但放还唐朝将士后,吐蕃就没动静了,把李适急得没着没落的。
吐蕃倒也不是晾着唐朝,准备加码再要个高价。
而是,吐蕃国内存在反对会盟的声浪。
时任吐蕃大相是尚结息(藏史称琛尚野悉),他曾与恩兰·达扎路恭一起攻入长安。
这是一个典型的吐蕃强硬派,一直率军驻于河陇,与唐军久战不息。
《新唐书·崔汉恒传》记载:“是时,吐蕃大相尚结息忍而好*,以尝覆败于剑南,思刷其耻,不肯约和。其次相尚结赞有有才略,因言赞普,请定界明约以息边人。赞普然之,竟以结赞代结息为大相。”
此后,在会盟意见上与赞普相左的尚结息便销声匿迹,再不见诸史端。
从这次大相人选更迭可以看出,吐蕃国内在战与和之间的博弈相当残酷。赤松德赞甚至需要以罢黜大相的方式,来推行自己的意志。
清水会盟地址
消弭国内的反对声浪,唐蕃两国一场盛大的会盟仪式,便逐渐清晰起来。
783年(建中四年),双方商定在清水(甘肃清水县)举行会盟大典,吐蕃方面大相尚结赞出席,唐朝方面则以陇右节度使张鎰为代表。双方官员歃血为盟后,当场宣读用各自的文字书写的盟文。
《旧唐书·吐蕃传》中记载了汉文盟约的内容,关于边境划分部分为:
“唐地泾州(甘肃泾川)西至弹筝峡(甘肃平凉)西口,陇州(陕西陇县)西至清水县,凤州(陕西凤县)西至同谷县(甘肃成县),暨剑南西山、大渡河东,为汉界。
蕃国守镇在兰、渭(甘肃陇西)、原(宁夏固原)、会(甘肃靖远),西至临洮,东至成州(甘肃成县),抵剑南西界磨些诸蛮(云南西北境今丽江地区),大渡水西南为蕃界。其兵马镇守之处,州县见有居人,彼此两边见属汉诸蛮,以今所分见住处,依前为定。
其黄河以北,从故新泉军,直北至大碛,直南至贺兰山骆驼岭为界,中间悉为闲田,二国所弃戍地毋增兵,毋创城堡,毋耕边田。”
从盟约上看,两国边境简单说,就是黄河以南从六盘山(陇山),沿岷江、大渡河,南抵丽江地区,以东属于唐朝,以西属于吐蕃。
这就意味着,唐朝正式放弃了河西、陇右地区,承认其成为吐蕃的“合法”领土。
吐蕃通过会盟获得河西、右地区的“合法”统治权,便于在该地区逐渐推行“节度使”制度,逐渐消除了唐廷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吐蕃化”进程。
本来清水会盟大典后,还要在长安城再盟誓一次。
但就在长安盟誓正要举行之时,吐蕃突然传来王书,赤松德赞认为会盟盟书,未能明确厘定边界,叫停了会盟。
唐朝不得不再派崔汉衡入蕃交涉,直到六月,吐蕃使节论颊没藏从青海至唐,言疆场已定,看来似乎仍保持了清水会盟的决定。
7月,礼部尚书李揆前往吐蕃会盟,宰相李忠臣与蕃相区颊赞盟于长安之西,会盟正式结束。
这次隆重的会盟,实际上进行了三次,唐蕃境内各一次,边界地带一次。
从这次一波三折的会盟过程来看,吐蕃国内对于会盟议和应该是反对声不断,但显然赤松德赞控制住了局面,保证了次会盟的顺利达成。
清水会盟后,唐蕃大致分界线。
对于清水会盟的评价:1、唐蕃清水会盟从商议到完成,历时四年。
相比于代宗时期5年会盟3次,两国对清水会盟的重视程度,显然不同以往。
2、清水会盟厘定的边界,基本保持到了吐蕃王朝崩溃。
直到吐蕃内乱,张议潮在沙州归义,尽取河西11州后,唐朝才算陆续收复了失地。
3、清水会盟基于两国军事相持不下,会盟前后约七八年间几无大战。
但军事形势是适时变化的,随着唐朝爆发“泾师之变”、“四王二帝之乱”,清水会盟时支持合盟的大相尚结赞,为除掉唐朝名将李晟、马燧、浑瑊,在平凉劫盟*使。
唐蕃关系旋即跌入谷底,直至821年长庆会盟,期间三十余年,再未有合盟出现。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