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苏轼去旅行(十八)——三苏祠之朝圣之旅

跟着苏轼去旅行(十八)——三苏祠之朝圣之旅

首页角色扮演寻道问仙路更新时间:2024-04-29

离开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走成都绕成高速,一小时左右便到达了此次旅行的朝圣之地——眉州三苏祠。

眉山高速口

三苏祠内苏轼像

也许是避开了旅游旺季,停车场十分空旷。不节不假的,并不繁华的街道两旁到处都是打麻将、摆龙门阵,喝茶、唱歌、飙戏的中老年人。仿佛外面忙忙碌碌的生活在这里被加上了一个巨大的齿轮,节奏顿时慢了下来。三苏祠的门前街道,不像是景区,倒像是当地人休闲的一个广场。让人感觉诧异的是,这里没有丝毫的旅游营销的味道。

三苏祠过街牌楼

我的第一印象是:“这里不重视旅游经济”。这么好的一个品牌,不做营销,简直是浪费资源。

三苏祠正门

可当我抬头,看到晚清著名书法家何绍基所题“三苏祠”的匾额时,我的旁骛之心便不由自主地收摄聚拢起来。当看到“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的对联时,我的身心完全进入了虔诚的朝圣状态。一是平时对三苏敬仰,二是之前由三星而对三苏的联想,导致了我对三苏到底是人,还是神产生了怀疑。此时参观三苏祠就感觉是在朝拜神殿一般。

二进对联

有人说是当时眉州人文环境,进士之乡的学风影响了三苏;也有人说是苏宅古井的井水特别,孕育了三苏。故今人游览三苏祠,特别是带小孩子的一定要喝一口那井水,以望子成龙;我甚至联想过是三星堆之灵气,幻化成了如此三位贤人。

启贤堂

披风榭

依次参观完启贤堂、瑞莲亭、洗砚池、木假山堂、来凤轩、云屿楼、抱月亭、苏宅古井和披风榭,看完介绍后。我的朝圣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苏宅古井

也许是对三苏本身就寄予很高的期望值,更多了解后崇拜依旧。意外的收获是,对苏府的三个女人更多了一层膜拜。

特别是“勉夫教子,底于光大”的程夫人。

程夫人像

勉夫得法

程夫人,苏洵之妻,苏轼兄弟的母亲。娘家是当地首富。

苏洵年轻时候,喜欢游历,且屡试不中。家中入不敷出,程夫人从不像别人那样冷眼相对,反而尽量去理解,关心,支持丈夫。苏洵看着夫人为苏家操持劳累,教育子女尽心尽力,却能安贫守志,深为感动。他对夫人说:“我自觉,从现在开始我还可以专心学习以博取功名。但如此一来家中生计就成问题了。不知怎么办才好?”程夫人终于盼到了丈夫“迷途知返”。他诚恳地说“你若有志学业,一家人的生计由我来承担!再苦再累我也心甘情愿。你不用担心。”苏洵从此闭门谢客,发奋读书。

苏洵像

启蒙读物《三字经》对苏洵有专门记载:“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可以说苏洵的大器晚成与程夫人的勉励支持是分不开的。

也正因如此,程夫人承担了家庭的经济重担。

为了养家糊口,她在纱縠行租下了一间宅子,用以经营丝布生意。之所以选在纱縠行,因为这里是北宋时期处在古盐道上的眉州最为繁华的一条“商业街”。但“士农工商”,在北宋时期经商并不是十分光彩的事,何况程夫人出身名门,娘家富有。有人说,你婆家如此困难,请娘家资助一下不就行了吗?何必抛头露面自讨苦吃呢?她说,姑娘家有困难向娘家伸手不是不行。但如果那样,做丈夫的会很没面子。为了丈夫的尊严她再苦再累也从不向娘家开口。由于她的聪慧干练,经营有方,一家人的日子很快过得宽裕起来。

纱縠行

而程夫人租下的这间宅子正是现在的三苏祠的前身。

教子有方

程夫人不仅勉励丈夫上进,而且教育子女要“立乎大志,不辱苏门,也不悔于国家。”

据载有一次,程夫人教苏轼兄弟《范滂传》,该传记的是东汉末年,宦官把持朝政,贪污贿赂,结党营私,草菅人命。官吏范滂为官清正,有胆有识。他因同情百姓疾苦,抨击奸党豪强而遭到诬谄,被判死刑。在临刑前,范滂去向母亲告别,他对母亲说:“母亲,弟弟很孝顺,可以尽瞻养母亲的责任,我今天要离开你了,望您老人家不要过分悲伤。”范母擦干眼泪对儿子说:“你的政声能与李膺,杜密等先贤齐名,我还有什么可悲伤的呢?当名与寿不能兼顾时取名而舍寿,娘为儿骄傲!”苏轼听到这里,望了望母亲,问道:“妈,我长大之后若做范滂这样的人,你愿意吗?”程夫人回答道:“你若能做范滂,难道我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程夫人教子,并不满足于书本,而是抓住生活中一切对子女进行言传身教。从两件小事可窥见一斑。

苏轼在《程氏爱鸟》一文中记叙到:小时候自家的书房、院落中,竹柏丛生,杂花满院。美丽的桐花凤鸟三三两两飞聚于桐树上。程夫人严格告诫家人不得捕捉鸟雀。以至鸟雀与主人和睦相处,巢穴低得随手可以拿到,邻居们叹为观止。

另一件事,苏轼在《记先夫人不发宿藏》也有详细记述。那是发生在全家搬进纱縠行新居不久。一天,两个丫鬟在那里熨烫绸缎,突然,其中一个大声惊叫起来。程夫人和家人闻声赶来一看,只见她的双脚陷进地下的泥土里,有两三尺深。大家赶忙七手八脚地帮她把脚下的泥土刨开,拉她上来。这时,有人发现,几尺深的泥土下面,有一瓮,瓮上面还覆盖着一块乌木板子。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瓮里可能装有财宝,有人建议取出来看看。程夫人说,那东西是前人埋下的,不属于我们苏家所有,不能发取。她命人用土将陷下的坑填塞好,并告诉大家谁也不准去挖取。

便是这样一位慈母,这样一位贤妻。因操劳过度,在丈夫、儿子功成名就之时却英年早逝。没有来得及享受一天清福。逝世时年仅47岁。苏洵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下了《祭亡妻程氏文》:

呜呼!

与子相好,相期百年。

不知中道,弃我而先。

我徂京师,不远当还。

嗟子之去,曾不须臾。

子去不返,我怀永哀。

反复求思,意子复回。

人亦有言,死生短长。

苟皆不欲,尔避谁当?

我独悲子,生逢百殃。

有子六人,今谁在堂?

唯轼与辙,仅存不亡。

咻呴抚摩,既冠既昏。

教以学问,畏其无闻。

昼夜孜孜,孰知子勤?

提携东去,出门迟迟。

今往不捷,后何以归?

二子告我:母氏劳苦。

今不汲汲,奈后将悔。

大寒酷热,崎岖在外。

亦既荐名,试于南宫。

文字炜炜,叹惊群公。

二子喜跃,我知母心。

非官实好,要以文称。

我今西归,有以藉口。

故乡千里,期母寿考。

归来空堂,哭不见人。

伤心故物,感涕殷勤。

嗟予老矣,四海一身。

自子之逝,内失良朋。

孤居终日,有过谁箴?

昔予少年,游荡不学,

子虽不言,耿耿不乐。

我知子心,忧我泯没。

感叹折节,以至今日。

呜呼死矣,不可再得!

安镇之乡,里名可龙,

隶武阳县,在州北东。

有蟠其丘,惟子之坟。

凿为二室,期与子同。

骨肉归土,魂无不之。

我归旧庐,无不改移。

魂兮未泯,不日来归。

苏洵 程夫人的合葬墓

司马光在为其写的《墓志铭》中说:夫人入门,尽职尽责,孝恭勤俭。虽然娘家是当地首富,她却没有丝毫的居高临下的架势,乡里无不称赞其贤德。不仅如此她还喜欢读书,能识大义……“勉夫教子,底于光大”是司马光对程夫人的高度评价。

另两个女人,则是苏轼的妻子王弗和苏辙的妻子史夫人。

默默无闻的史夫人

苏辙的妻子史氏,后追封为楚国太夫人。在文献中记载很少。但其孝敬公婆,和睦兄嫂是肯定的。在程夫人去世不久,举家南迁的途中,史氏听从嫂子王弗的调遣,配合嫂子把一大家人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苏氏两兄弟几十年如一日兄弟情深。苏辙能做一个“世间第一好弟弟”与妻子史夫人的贤德是绝对分不开的。

苏辙像

苏辙名气虽没有哥哥苏轼那般大,但同为唐宋八大家,他绝对是才华横溢的,虽然官拜副丞相。但多次为了捞哥哥, 散尽钱财,丢掉官职,发配苦地。史氏对其不离不弃,从无怨艾。并为苏家生了十个子女,八个养大成人。而苏辙也对贤妻给予了极其深情的回报。他17岁时娶15岁的史氏为妻,直到74岁去世,跟史氏长相厮守,一生没有纳妾。在那个年代应该是天下少有的好男人了。

苏辙被贬,那时夫妻分离两地,他曾给妻子写过一首平淡又真挚的诗《寄内》:

与君少年初相识,

君年十五我十七。

上事姑章旁兄弟,

君虽少年少过失。

昏晨定省岁月短,

五十还朝定何益。

忧深责重乐无几,

失足一坠南海北。

身居阱中不见天,

仰面虚空闻下石。

丈夫学道等忧患,

妇人亦尔何从得。

归来旧许生白须,

回顾惭君发如漆。

迁居汝南复何事,

龟老支床随所掷。

相望一月两得书,

闻君肺病久消释。

我经三伏常暴下,

近喜秋风扫烝湿。

病除寝食未复故,

相见犹惊身似腊。

刘根夫妇俱有道,

去日饶君着鞭策。

苏轼的贤内助王弗

天设地造的唤鱼姻缘

北宋年间,中岩有座书院,青神乡贡进士王方在那里执教时,好友苏洵送他儿子苏轼到中岩书院读书。苏轼聪明好学,王方喜爱在心。

在书院丹岩赤壁下,有绿水一泓,平静如半轮明月,相传为慈姥龙之宅。苏轼读书之余常临流观景,想入非非中不禁大叫:“好水岂能无鱼?”于是击掌三声,立时,岩穴中群鱼翩翩游跃,如同凌空浮翔。苏轼大喜,便对老师王方建议:“美景当有美名。”王方于是遍邀文人学士,在绿潭前投笔竞题,可惜诸多秀才的题名不是过雅,就是落俗,最后苏轼展出自己的题名:“唤鱼池”,令王方和众人叫绝。谁知正当他得意之时,王方的女儿王弗也使丫鬟从瑞草桥家中送了题名来,红纸展开,跃然而出:“唤鱼池”三字,更令众人惊叹:“不谋而合,韵成双璧。”后,苏轼手书的“唤鱼池”三字被刻在了赤壁上,经可三丈,秀美俊拔。不久王方请人做媒,将王弗许配苏轼,是时,苏轼18岁,王弗15岁。

唤鱼池

王弗性格“敏而谨,慧而谦”,苏轼任凤翔府副秘书长时。夫妇才真正地独立成立家庭了。其政治仕途的前10年,幸得王弗相助,才勉强称得上顺遂。在一同赴凤翔府任职时,王弗就提醒苏轼:“子去亲远,不可不慎”。

王弗心细如发,勤俭持家,有才却从不自旷,当发现丈夫研习诗文出现错误时,她就宛转指出。事事以夫君为主。

初入仕途,难免志得意满,苏轼开始寻道问仙,经常去道观与道士交谈,拜佛求经,并因此着迷上道。王弗见状,劝诫苏轼:“大丈夫当以读书为重,不可因此荒废学业仕途”。而一些阿谀奉承之人瞧准时机,常在苏轼院子里伪装赠送仙罐。深冬的一天,下着大雪,到处白茫茫一片。正在自己院中欣赏雪景的苏轼偶然发现,院中那株古老的大柳树下,竟然有块一尺见方的土地上没有一点积雪。等到雪后天晴,那地方又隆起了一个小土包。苏轼当时就想,这下面是不是有古人埋藏的丹药呢,想挖出来看看。他正准备叫家中的仆役动手时,妻子王弗赶忙制止他说:“如果母亲还在,一定不会让你发掘。”听了妻子的话,苏轼想起了在眉山纱縠行故居母亲不发宿藏的往事,和“非自物,轻勿拿”的教诲,一下警醒了过来。自此专心为学尽心为官。

此时王弗与苏轼共同生活已有多年,深知夫君虽才华横溢,但性格却豪放单纯,喜欢交友,经常邀友人来家中做客,无论与谁,见善称之,唯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唯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所以,每次苏轼与客人在客厅攀谈时,她就躲在屏风后细听。待到客人走后,就会向苏轼宛转述说自己对来者的看法。

有一次,同榜进士好友章惇来家中探访苏轼,走后,王弗从屏风后出来,对苏轼说:“与此人交友,必不能长久,他总是一味地迎合你的意思,首鼠两端,毫无主见,不可不防。”

多年后,章惇拜相得势,将苏轼贬至最荒无人烟的海南儋州,成为苏轼仕途的最大政敌,王弗的识人之能,就算聪明才子苏轼,也自叹不如。

王弗总是能在最适当的时机,用最适当的方式提醒夫君为人处事之理,苏轼在她的帮助下,仕途平稳,生活惬意安然,这便是著名典故“幕后听言”的出处。

可是天妒英才,王弗与苏轼琴瑟相和仅十一年便病逝,时年仅仅27岁。这对苏轼是极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苏轼在王弗去世后,次年怀着悲痛的心情作《亡妻王氏墓志铭》。

迁回苏氏墓地的王弗墓

如若王弗不早逝,苏轼的仕途之路是不是要平坦些呢?

熙宁八年(1075)正月二十日,苏轼在密州任上梦见爱妻王弗,便写下了《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这便是“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的“千古第一悼亡词”了。细读这首词,那种情感、那种沉痛、那种悲切,足以让后人也一同“泪千行”!

朝圣了三苏祠,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常言道:“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在支持他。”能说不是三个女人成就了三苏吗?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