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晚19:30,鼓楼西剧场,一场别样的朗读会即将开始,林白、西川、向京、洪启、钟立风、张楚、文珍、张天翼陆续到场。雕塑家、音乐家、诗人和小说家们,将以不同的方式演绎作家林白的作品。
首先登台的是雕塑家向京。向京常用具象的视觉艺术来呈现思考与情绪,这次则用自己的声音对林白的文本进行再创作,这对她来说无疑是一次新的尝试与突破。选段当中所传达的身体状态与心理情境的碰撞,却又似乎与向京的创作隔空产生了奇妙的对线。
环节开始,向京缓缓走至舞台侧边的绿色沙发,坐定,深情朗读《北去来辞》卷一的选段《蝉叫彻夜不停》:
终于,海红意识到是耳鸣。
耳鸣有许多种鸣法,蝉鸣之外,还有蛙鸣——在钢筋水泥的都市中,忽然就来了成千上万的青蛙,你是看不见它们的,因为它们早就死了,无论是稻田还是池塘,农药*死蝌蚪,犹如原子弹*死无辜的人——我们看不见青蛙,但它们飞翔在天空中,像乌鸦黑压压的,发出呱哇呱哇的巨大轰鸣,许多听见这声音的人,彻夜不眠。
彻夜不眠。
——选自《北去来辞》
雕塑艺术家向京
第二位朗读者是诗人西川。作为诗人,西川素来认为,文字的可读性十分重要,不同的文字也应该使用完全不同的朗读方式,站着读,坐着读,高亢着读,沉静着读,或是配着音乐打着节拍读。西川早已把朗读作为诗歌或文字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呈现方式,也亲身参与了许多朗读现场。去年,他在一段视频中朗读自己的长诗《开花》,更是广泛地为人称道。
这一次,他除了朗读《北去来辞》中的选段《时间的悬崖》,还朗读了自己刚刚创作完成的新诗《但是我不会》,是为这首新诗的首度公开。
神奇的日子把人弄得醉醺醺的……
还有那些美术馆博物馆剧场,各地的文艺青年穿梭其中,来来去去,每个人脸上都有一种恍惚的梦幻神情,他们像一群,腾空的人——双脚是不沾地的,他们对故乡视而不见,是啊现实不过是一层庸俗的外壳,他们要挣脱的就这层东西,他们要往艺术的空气里飞升,而艺术在哪里呢?当然,就在北京。
——选自《北去来辞》
但是我不会
落日一天一次。山无语。应该吹箫吹尺八,但是我不会。
应该吹唐人的尺八、宋人的箫,但我既非唐人亦非宋人。
那个在齐宣王乐队里滥竽充数的南郭处士也许是我的远房亲戚。
他胆子忒大,会钻空子,有点恬不知耻,在那样一个混乱的时代。
想起一个会奏弹古琴的朋友。但是我手边没有古琴,
也没有古筝,也没有二胡,也没有吉他,也没有小提琴;
应该为众仙神弹奏一曲《高山流水》,但是我不会!
我只会吹口哨,但久未吹过。我久未吹过口哨的嘴唇上并无灰尘。
晚风起。林木的簌簌声。古韵里的一声咳嗽。
我用难听的口哨逗弄野鸟。乌鸦带头讥笑。呱呱声回荡。
是否因此,仿佛脱离了时代的喜鹊飞来,意图平衡我的尴尬?
而代表时代的飞机飞过天空。机尾气流如烟,一种傲慢。
我要是会开飞机,我就能在天上撒欢给众仙神看看。但是我不会。
即使退而求其次,像苍蝇一样乱飞也行。但是我不会。
作为笨蛋我会骂人。我骂自己众仙神只是听着。
我想指点江山,访贫问苦,悬壶济世!众仙神道:你以为你是谁!
诗人西川
当西川的环节结束,伴随着《还山》的音乐响起,本次朗读会的主角林白于舞台中央慢慢起舞。
一头白发,一袭黑白装束,一副大黑墨镜,舞台中央的林白炫酷又不失浪漫。这段独舞没有过多的技巧和复杂的编排,却纯粹而热烈,引起了剧场内的阵阵掌声。
作家林白登场翩翩起舞
舞罢,琴声渐起。音乐艺术家、民歌诗人洪启带来了他为林白的诗专门谱写的歌曲《多年后》。
多年后
多年后再遇见你我会怎么样
那时你将缩小为一个
璀璨的梦
甚至更小
如一粒星
在银河
窃窃耳语的密林
无尽的风
仍浩荡回旋
当年某个死去的自我
因为这特殊的初夏
在枯草上复活
一只只幼崽
睁开眼睛
初生的眼眸,星光闪闪
石头在飞,石头在滚
水在树林中闪烁
波浪嘶鸣
在梦的缝隙中
一只北方的母熊
驮我缩塌(或下沉)
那时我已重新回到子宫了吧
带着来世的祈盼
音乐艺术家、民歌诗人洪启
接着,青年作家张天翼和文珍朗读了《婴儿与生活》的片段,这里有海红初为妈妈时的喜悦,“她也像一头母兽那样嗅自己的孩子”,也有她的苦楚和无奈,“奶粉,梳子,书包,钥匙,孩子的哭声,这一切,像苍蝇在狭窄的屋子里乱飞,嗡嗡嗡嗡”。
内心在枯萎。目光是飘的,不知飘到哪里去了。她认为喜悦的源泉在她的写作中,湖蓝色的,来自远处的水,带她离开琐繁庸常的日常生活。她对一个又脏又乱的家视而不见,仿佛她并没有置身其中。
——选自《北去来辞》
作家张天翼
作家文珍
昏暗的灯光下,悠扬的口琴声起,歌手钟立风从观众席一边哼唱着,一边缓缓走向舞台,现场读者纷纷拿起手机,记录下了这不同寻常的一刻。
他所演唱的曲目是《冰雪浩荡》,歌词出自林白的诗歌,钟立风特地按着为这首诗的节奏与意境谱曲,并以吉他、乌克丽丽、口琴、手风琴和人声和声作底,进行编曲及演唱。灯光下,音乐的节奏明亮而略带忧郁,歌者的歌声婉转悠扬,似乎慢慢打开了剧场舞台的背面,令远方的旷野依稀可见。
冰雪浩荡
这个月我热衷私奔
向往康科德
为你全然空白的许多个年头
我要把自己挂在一列火车上
我要变成蒸汽
启动这火车
同时变成铁轨
逢山炸石
遇水架桥
我打算从广西到西藏
从西藏到猎户星座
穿过黑与白的风暴
停在你暗黑的悬臂上
你的臂弯深不见底
但我可以发光
像蜘蛛吐出柔软的丝
当冰雪浩荡
涌入甘蔗变成甜汁
我要再次回到广西
以便确认
那片甘蔗是否还在原地
我将预先看见
你内部的浪花
奔涌而出
歌手钟立风
作家张楚朗读的是《北去来辞》下部卷十的选段《屏风》,张楚是十月文艺的老朋友,结束后,有部门的小伙伴感慨:“张楚的朗读让我意外,没想到他读得这么深情。”
还有海红。他对她说:你从来就没有了解过我,你永远也不可能了解我。
他隔着两人心底升起的烟尘看她——
她像一只被打断了腿的麻雀,常年瞪着眼睛望天,时不常奓开羽毛扑腾一番,终究也是灰扑扑的蹲在笼子里。要走你就赶快走吧我也不留你,你永远也不可能了解我。
——选自《北去来辞》
作家张楚
活动最后,《北去来辞》的作者林白本人朗读了小说的尾卷《时间的支流》中的选段。即将五十岁的海红登上了北去的列车,这是否意味着漫长青春期的结束?一切都会变得更好吗?答案在风中飘荡。
下一年就是2012年,海红将满五十岁。经过这么多年纠结的生活,她感到自己终于褪尽了文艺青年的伤感、矫情、自恋与轻逸,漫长的青春期在五十岁即将到来的时候终于可以结束了吧?生活真有耐心,它多等了你二十年,而没有一脚把你踢个稀巴烂。
她没有到相邻的城市看望同父异母的姐姐柳海燕,也没有到陆安县看望叔叔柳青川和照顾叔叔的海豆。故乡已然相隔千年,亲人们也都渐行渐远。
海红登上了北去的列车。
她提前了十天买票,买到一张硬卧的下铺。上车不一会儿天就黑了,对面的铺位上躺着一个老妇人,她脸冲里,一动不动。海红睡不着,她坐在铺位上看车窗外。外面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倒是由于灯光的缘故,她可以清楚地看到车厢内映在窗玻璃上的景象。
火车隆隆,似乎开进了一条长隧道。灯灭了几秒钟重新又亮。
——选自《北去来辞》
作家林白
一个多小时的朗读会,循着演员们的演绎,我们得以借着朗读与歌唱,聆听主人公海红的精神迁徙之歌,细数《北去来辞》出版十周年的漫长时光,并在书里书外,慢慢走进林白老师独特而热烈的内心世界。
“必须不停地走,不停地淬炼血和泪,她们才能在时代的大风疾雨里享受不舒适的自由。”
合影留念
撰稿:樊金凤、王昊、王若凡
摄影:蔡园
“从悬崖到旷野——林白《北去来辞》出版十周年纪念朗读会”与鼓楼西剧场、抖音官方“大有学问”栏目特别合作,北京卫视《大戏看北京》进行媒体支持。本次活动现场座无虚席,“林白”“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大有学问”“鼓楼西剧场”同步直播,92.8万网友观看了线上直播,“作家林白鼓楼朗诵会”登上抖音北京同城榜,引起广泛关注。
相关图书
书名:《北去来辞》
作者:林白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8月
《北去来辞》是著名作家林白的经典长篇。
小说围绕知识分子海红展开,她出生于特殊年代,有着缺乏关爱且不安定的童年和解压后亢奋的青春,因此她更加重视精神生活而与现实强烈对峙。热爱诗歌,向往浪漫的爱情,她焦躁、挣扎、不甘,寻求突围又无力改变。她从婚姻中出走,心理上又离不开日渐衰朽的丈夫。时代大潮滚滚而来,海红的生活摇摇欲坠。与之相对照的则是生机勃勃的民间世界,以保姆银禾和她的女儿王雨喜为代表,她们用自己的逻辑理解世界,精神旺健有力,生活丰富多彩。重游乡土最终使海红聆听到了大地蓬勃的声音,她将继续构筑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寻找如何在这个世界中安放自己。
林白是当代中国女性经验最重要的书写者之一,《北去来辞》信笔由缰,独特热烈。作者来自西南之地,文字中弥漫着亚热带灼热的潮湿水汽。她写两代人由南至北的飘流,写“娜拉出走”以后怎样生活。植物也是小说重要的意象,百草苍荡,女性角色殊具生命力,像各色植物,或者伏低蔓延,或者攀藤四散,总是在自我的生长中不断扩充生命经验,走向辽阔驳杂的外部世界,向外也向内探索。小说截取多段时间的支流,几代女性的自矜、自怜和横冲直撞重叠往复,她们竟然是因为不停的失落而最终自证了心智的开悟。五十岁的海红猛然抬头,以光怪陆离似梦非梦的镜像结束小说,读来怅然若失。
编辑:左怡然
二审:樊金凤
三审:胡晓舟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