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社会,河北中部、南部丧葬仪式,带有十分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一般分停灵、报庙、守灵、吊唁、烧纸、入殓、送门幡、辞灵、出殡、谢孝、圆坟、烧期、上坟等流程。
由于贫富之别,其繁简也大不同。富足户由于糊纸活、修坟墓等,有的停棺数十天、数月乃至一年多才出殡,但最多不过三年。一般户或贫穷户则三、五、七天就出殡了。个别的还有一两天就理葬的。其陪葬品较好的户如棺木等质地较高,贫穷户则用破烂木头做个棺材,赤贫户则用草席卷尸而埋。俗语称:“穷人埋人,富人埋钱”。此话是对旧时丧葬方面的真实写照。
有人去世后,因特殊情况,如遇到官司等,则停柩于殡宫或郊外,柩外筑以砖或坯,称“丘房”,待适当时候再理葬。
旧社会河北中部、南部丧葬习俗如下,
(一)停灵
人至生命垂危时,要立即给其穿上寿衣,一般是穿七件或九件,但不论冬夏,均穿棉衣、棉袍。俗称:“不能光着身走”。并让其头朝西,称“上西天”。有的户在病人病重时就糊了轿,这时点着,让死者的魂坐轿走,称“倒头轿”。咽气后,即将死者抬到已准备好的北房屋堂屋北半个的箔子上,有的村是在患者病危时,就将其抬到箔子上等死,称:“不能死在炕上”。头朝西仰卧,但不能冲房上的檩条,要放在二、三檩的正中。面部盖上草纸,手中放上手帕,两脚用麻绳捆到一块,这种绳称作“拌脚绳”,说是防止“炸尸”跑了。
本县有的村庄,死到外面的人不能从正门往家运尸,要在墙头扒个豁口抬进去,放到箔子上。这算停灵,有的村庄称“躺当”。
(二)报庙
将死者身体安放好后,即烧纸举哀,女的在尸前哭,男的由人领着,哭着去土地庙,俗称“报庙”。在哭死者的称谓上,有些地区也不一样。一部分村是死者生前,晚辈叫什么,其死后就哭什么;一部分村如舅舅、姑夫、姨夫、伯父、叔叔等,其死后哭老子。舅母、姑、婶、伯母、婶子等,其去世后则哭娘。这是烧头趟纸。有的村俗是:即使事前已准备好孝帽,但孝子要光头去“报庙”。别人能戴孝帽。在土地庙烧纸后,即哭着回来。哭到家,女的在灵前抗纸,男的在角的屋门外按长幼辈序分两行跪下哭。有的村孝子和长者靠屋门,有的村孝子和长者靠外边。前种风俗称: “孝子要靠近死者”;后种风俗称:“谢孝方便”。
报庙回来后(多数村俗报庙要连烧三趟纸),即商议安排搭灵棚人员,到亲友家报丧人员(有的户还写有丧帖),雇吹鼓手人员,大富户也有请僧道念经超度亡灵者,买食品人员,和料理丧期各项事务的人员,俗称“大了”。
首先要做的是:按死者男左女右,在胡同口挂“门幡”,俗称“纸骨朵”。是用白纸根据死者年龄裁的纸条。还在大门口用黑或白布挽成花挂起来。
本家人则在死者头前放一小桌,上摆供品、香案、蜡烛(要昼夜燃着)等。随即就安排缝制孝服、孝帽,拽孝带和裱袖、裱鞋的白布,俗称“拽白”、“拽孝”。
死者的已婚女儿要到婆家去报丧,否则婆家不准带“白”进家,此举俗称“讨孝去”。要哭着出村,哭着回村。在路上和到婆家村后不哭。
民俗是本族五服以内的晚辈都陪灵,即所谓“灵棚底下分远近”。但分孝服,俗称“散白”。又根据家庭经济情况而异。有的户分孝服,只分三服以内的男女;有的则“遍散白”,或称“遍散孝”。即:凡陪灵者都有份,乃至同辈长者和大辈者也有。不过,同辈长者或大辈的“白”,一般不戴在头上,有的压在戴的帽子底下,有的插到脖子后袄领子里卡住,有的放在兜里露出点来。对应给亲友的“白”,也要准备出来。但在“散白”时,有大小宽窄长短之分,裱鞋的白布,如父母俱已过世,就从脚尖裱到脚后跟。如有一人死去,则裱半截。有的村在“拽白”时,只安排一次,如没通知的亲友来吊孝,即便应给算“散白”,也不给了,称“不拽二回孝”,以防家中再死人。
塔好灵棚,在棚下放上桌子,上边摆放糊制的灵楼,灵楼内写上死者的姓名和年龄,灵楼前摆上香案及供品。有的村将死者的姓名、终年写到一块板上,放在影壁墙前。
有的村在死者没入殓(即放进棺材)前,孝子要披发垢面。多数村习俗是孝子不剃头刮脸,有的村要坚持一百天,还要戒酒、戒肉。女的则摘除簪、珥等装饰品,不擦胭脂抹粉,不穿有红色的衣服,着黑、白、灰色服装。
未完待续
旧社会河北中部、南部丧葬习俗系列 共六期,欢迎关注下期。
往期作品: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