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赵大战 秦在齐楚皆弱之后,着手东伐,大施远交近攻之策,先攻三晋。周赧王四十年(公元前275)攻魏都大梁,斩韩援军4万,迫韩归顺;次年,于大梁北斩齐魏联军4万;再次年,赵出兵救魏,两国联军进攻韩地华阳,被秦师南北夹击,损兵15万,魏割南阳求和。此时赵国惠文王当政,贤臣有平原君、蔺相如,良将有赵奢、廉颇等,可谓君明臣贤,国力强盛,于是秦赵之间,演成几次空前惨烈的大战。
- 阏与、长平之战 周赧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70),秦军越过韩地上党,突袭赵之要塞阏与(山西和顺县西)。此为赵都邯郸西方门户,赵遂于次年命赵奢救援。赵奢以为,虽然阏与事危,但秦兵新至,其势甚锐,宜先懈其警觉,然后相机击破。故出邯郸30里即扎营驻军28天,佯装不予救援,利用秦国间谍给秦军造成错觉,而后以两天一夜的急行军,赶到距阏与50里之地扎营。秦闻赵军突至,仓促率军来攻。赵奢严阵以待,并派万余卒占据北山,夺取制高点。秦军至,夺北山不得,赵奢乘机"纵兵击之,大破秦师"。是役,赵奢以"示缓及先据要地"战术,取得大胜。次年,秦再次袭击,无功而返。 秦鉴于两次劳而无功,继续实施其远交近攻战略,连年进攻韩魏,至周赧王五十三年(公元前262)降服魏国,并取野王(河南沁阳),将韩拦腰斩断,使其上党与本土相离。韩欲献上党议和,不料上党郡守冯亭反将之献赵,以求赵援助。秦闻讯大怒,于周赧王五十五年(公元前260)初,乘赵设防未固之时,兴兵夺上党。赵派廉颇领兵30万相抗,据险扼守长平(山西高平)。秦兵占上党后,便进攻长平赵军前哨,赵失一裨将与四尉,损失颇大。廉顾见数战不利,秦强赵弱,便不理秦师数次挑战,只坚守不出,战事陷于僵局。秦攻无对手,便施反间计,谓秦最怕赵奢之子赵括,廉颇怯敌且欲降秦。赵孝成王中计,派"纸上谈兵"的赵括接替廉颇。秦昭襄王闻讯大喜,密令白起为将。8月,赵括至,不行守策,全师出击,白起诈败而退,却以两支奇兵共3万人断其后路,形成严密的包围。秦王为全歼赵军,征发15岁以上男丁赴长平之北,断赵援军及粮运。9月,赵军断粮已46日,赵括分兵四组,轮番突围,皆不得脱。绝望之余,亲率精锐突围,被乱箭射*。赵军失帅,全师40万人投降,白起"恐其为乱",仅释放240名未成年之童兵,余者全部坑*。至此,为时近一年的长平大战结束。秦于此役,施反间计,运用诱敌出击、分割包围、聚而歼之的战术,前后斩首45万,重创赵国。白起随即分兵三路,准备乘胜灭赵。赵韩恐惧,派苏代游说秦相范睢,范睢恐白起成功而位居己上,便进谏秦王:秦兵疲劳,请允许韩赵割地求和,秦王听从。白起中途罢兵,怨恨范睢。
秦国一统天下的原因可以从多个方面解释。
首先,秦国有强大的中央集权和高度专制的政治体制。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措施,如实行郡县制、推行统一文字、推行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等。这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中央政权的权威,使得秦国政府能够迅速集结资源和军事力量,实现统一的指挥和管理,从而在政治上取得强大的统一力量。
其次,秦国实行强大的军事和战略策略。秦始皇积极推行军事改革,注重兵器制造和军事训练,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在与六国的战争中,秦国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战略,如分化各国的联盟关系、先发制人等,一系列作战成功使得其势如破竹,最终一统天下。
第三,秦国实行了一系列的法律和行政制度改革。秦始皇推行“法家”思想,建立了统一的法律制度和行政机构,加强了中央政权的统治能力。这让秦国能够通过法律手段来管控各地,维护社会秩序,提高了国家的统一管理水平。
最后,秦国还积极进行经济建设和文化交流。秦国在经济方面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为统一各国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持。同时,秦国也推行了汉字的标准化,加强了各地之间的交流和文化融合,为统一天下创造了有利条件。
总的来说,秦国一统天下的原因是因为其强大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军事和战略策略、法律和行政改革,以及经济和文化建设,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秦国的统一成就。这一历史大事件对于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