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灿若星辰的文明都拥有自己的神话故事,从上古时期开始,千年流传至今。它们仿佛是人类的精神炬火,代代相传,永不熄灭。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些令人不自觉着迷的神话传说,究竟只是单纯的故事,还是隐藏着先祖们某些象征性的隐喻?
《千面英雄》的作者约瑟夫·坎贝尔在研究了世界各地的神话后发现一个事实:所有神话故事的内核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不同文明的神话虽然表面上分属不同的体系,但实质上只是换了一个皮肤,它们都可以被套用在同一个框架里。从希腊的宙斯到北欧的奥丁,从埃及的九柱神到中国的三皇五帝,故事的结构、情节、主题等等都有一样的套路。
这个结论乍一听好像显而易见,但如果你仔细思考,就会发现事情并不简单。假如放在今天,两个故事高度重合,那么其中的一方作者可能要挑选一个辞旧迎新的日子向另一方道歉。但在神话故事诞生的年代,一没无线电,二没互联网,三没谷歌翻译,怎么玛雅的神话还能和巴比伦神话一个套路呢?
要理解这个原因,首先我们要知道,神话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千面英雄》的作者坎贝尔用一句经典的话高度概括:
“梦境是个人化的神话,神话是去个人化的梦境”——《千面英雄》,约瑟夫·坎贝尔
大家都有过做梦的经历(晚上睡着时的梦,不是白天那种哈)。回忆一下让你印象深刻的梦境,你会发现,梦和神话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内容取材于现实,但又经过了艺术加工;情节曲折离奇,而且往往脱离常规,甚至有些诡异和怪诞。这种相似并非巧合。
坎贝尔认为,神话就像是一群人共同的梦境。这倒不是说神话是一群人一起做的一个梦,而是指神话和梦起着类似的作用,只不过梦境是私人的,神话是共有的。佛洛依德告诉我们,梦境的作用在于它反映了个人的潜意识。那么,神话作为一群人的梦境,反映的其实是集体潜意识。
沿着这个思路,你将看到一个惊人的发现。既然:
1)不同文明的神话故事都是同一个套路
2)神话是一群人集体潜意识的体现
那不正说明了,所有人类的集体潜意识都是共通的吗?
这里再多解释几句集体潜意识的概念。这个心理学概念最早由佛洛依德的学生荣格提出,他把集体潜意识称为“人类共同的古代遗迹”。简单来说,无论生活在非洲草原还是太平洋岛屿,只要是人类,都必然会经历生老病死的人生阶段,以及在各个阶段需要承担的职责,比如打猎、采集、生育等等。于是,为了让人类更快地适应生活,避免在心理上无法迈入对应的人生阶段,人类祖先渐渐发展出了集体潜意识,并刻在了基因里。它就像是每个人的预装系统,出生就自带,但平时不会显现,只有当遇到难以克服的内心障碍时,这个预装系统才会被调用出来解决问题。
所以,神话可以被看作人类集体潜意识的投射,研究神话,就是在探寻集体潜意识中的秘密。那就让我们一起跟随坎贝尔的《千面英雄》,踏上探索人类共同梦境的英雄之旅。
1、启程
不列颠充满传奇色彩的亚瑟王,有次在森林里看到一只巨大的公鹿。他骑上马赶了过去,展开一场追逐。他追了很久,直到他的马匹累死倒地。亚瑟王只得眼睁睁的看着公鹿跑进了灌木丛,放弃追赶的他坐在泉水边休息,陷入了沉思。恍惚间他仿佛听到三十多只猎狗的叫声,传来声音的地方冲出一只奇怪的野兽,而那三十多只猎狗的声音来源,竟在这只野兽的肚子里。
英雄冒险之旅的开端,通常是受到了意外因素的扰动,打破了原有生活的平衡。这可能是英雄自己的一个失误,也可能会出现引路人的形象——比如亚瑟王传说中的那只公鹿。命运召唤了英雄,英雄如果报之以回应,就要离开原先熟悉的地方,闯入一个全新的未知领域。在那里他将经历接下来的一系列挑战。
尽管在神话故事中,这些扰动因素都来源于外界,英雄不得不被动地做出选择。但是,如果我们把神话看成是集体潜意识的倒影,站在潜意识的角度分析,所有的扰动因素其实都发生在个人的内心。冒险的召唤,是个人内心的觉醒。梦境中的引路人,都是作为梦境载体的自我创造出来的。自我的觉醒在梦中以引路人的形式出现,启蒙英雄走向未知领域。
也有人会拒绝冒险的召唤。他们不愿意离开原有的舒适区,恐惧未知,从而选择了逃避。他们没有去承担本应承担的人生职责,但生命发展的轨迹不会因个人意志而改变,他们会在合适的时机重新出发。如同陷入沉睡的北欧女武神布伦希尔德,她所在的城堡被一圈烈焰保护起来,城堡和烈焰象征着心理上的围墙,她拒绝召唤,自我禁锢。直到屠龙英雄齐格飞的到来,才将她唤醒。对英雄而言,逃避只能是一时,因为命运终将指引他们走向挑战。
“熟悉的生命范围被突破,旧有的概念、理想和情感模式不再适用,超越阈限的时刻即将到来”——《千面英雄》,约瑟夫·坎贝尔
响应召唤的英雄,首先要跨过第一道阈限。在那里,阈限守护者不会让任何人轻易得逞。面目狰狞的食人魔、三个脑袋的猎犬、随时发起袭击的岩石,它们的出现都是为了阻止英雄继续向前。这是命运对英雄的第一次考验。
如同引路人一样,守护者的形象也不是凭空出现的。即使是愿意接受召唤的英雄,也还是会对未知的领域心生恐惧。守护者是在提醒英雄,跨过阈限后的道路充满了危险,这是自我从舒适区走向冒险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守护者们想要把英雄拉回来,迫使英雄放弃。与此同时,他们也在检验英雄是否具备足够的决心。
勇往直前的英雄在战胜阈限守护者之后,就此迈入了他毫无经验的区域。未知区域可以自由地投射潜意识内容。英雄蓦然发现,自己身处一个遥远陌生的世界,但也不必过于担心,因为他们在启程阶段,还将得到神秘力量的援助。一些看上去不太起眼的角色,像是牧羊人、铁匠、小矮人或老妇人,等候在英雄的必经之路上,他们会提供关键道具,在意想不到的时刻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凯尔特神话中的英雄库丘林,为了向斯卡哈拜师学艺,必须穿过一片奇异的平原。前一半平原会牢牢黏住人的脚,后一半平原长着如针尖一般的草。此时一位神秘青年出现了,给了库丘林轮子和苹果,帮助他顺利过关。
“当英雄响应了对自己的召唤并随着后续的发展充满勇气地继续前进时,他会发现,所有潜意识的力量都站在他这一边。大自然本身会支持这种非凡的使命。如果英雄的行为与社会为之做好准备的行为恰好一致,那么他似乎顺应了历史进程的节奏。” ——《千面英雄》,约瑟夫·坎贝尔
和梦境一样,解读神话,需要用非理性的思维去体会它的象征意义。神秘人的出现是冥冥中的必然,它象征着命运在引导英雄,推动英雄,因为英雄的选择符合生命的运行轨迹。
2、启蒙
未知区域的考验是神话故事的主体部分。在个人的梦中,梦境里的遭遇反映了做梦者特定的心理问题,这在很多精神分析的案例中都有所体现。而神话里的各种超人类的考验,也可以被理解为人性中尚未解决的问题。考验是现实心理障碍的象征。英雄一次次的经受考验,就是在帮助人们一次次的练习如何克服内心的恐惧。
考验的形式多种多样,只有兼具智慧、勇气和毅力之人才能成功应对。在这个过程中,英雄可能会经历肉体上的死亡。但这仍然是神话意象的象征作用——肉体的死亡象征精神的重生。他经历了成长。接受考验的英雄,不管成功或失败,都不再是出发前的那个自己了。所有的锤炼与蜕变,都是在为更高层次的领悟做准备。
古希腊英雄赫拉克勒斯遭到宙斯妻子的诅咒,误*了自己的孩子。为了赎罪,他替迈锡尼国王服役十多年,并接受了国王故意刁难他的十二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赫拉克勒斯凭借惊人的毅力,剥下巨狮的兽皮、*死九头蛇、活捉野猪、夺得亚马逊女王的腰带、摘取金苹果等,最终完成了所有的十二项试炼。他不仅重获了人身和精神上的自由,更被希腊人视为最伟大的英雄。死后他的灵魂升入奥林匹斯山,成为大力神。
“在梦境中我们仍会遇到永远存在的危险、相貌古怪的人、考验、神秘帮助者和给予我们指导的人物。它们在我们眼中的形式不仅反映了我们目前的整体状况,而且反映了我们必须做什么才能获得拯救。” ——《千面英雄》,约瑟夫·坎贝尔
战胜所有考验的英雄将收获命运的回报。回报有三种形式:1)与女神结缘。在有些故事中,能否赢得女神的爱既是回报,又是英雄的终极考验。神话中的女性象征着命运之爱,如果英雄能够获得女神的青睐,那么这代表英雄完全掌控了自己的生命;2)与天父和解。天父是权力和责任的象征。英雄经受住了重重考验,甚至是天父亲自设置的考验,意味着英雄已经做好了准备,有能力承担成年后的责任;3)自己成为神明。超人类的考验带给了英雄新的生命体验,也因此激发了他内心中潜藏的能量。在感受到足够的领悟之后,英雄终于发现,他要寻找的神明就是他自己。
值得注意的是,神话里的人物形象往往包含着对立。神话里的女性不一定都是女神,有时妖妇会取代女神,成为英雄最终的考验。天父并不总是仁慈的,也可能迸发愤怒的对决。对立面的存在暗含着神话中的心灵启示。善与恶、生与死、快乐与痛苦、恩赐与剥夺,本来就是共生的两面。就像人格面具的反面是人格阴影,对人格阴影的态度是英雄之旅的另一大体验。在神话中完成冒险之旅的英雄,会意识到阴影必然与光明随行,两者难以分割,从而学会去接纳它。
“困难的症结在于,我们对生活应该是怎样的这种有意识的看法很少符合现实的生活。在我们自己的内心或者对朋友,我们通常不会完全承认我们是爱出风头的、自我防御的、令人反感的、嗜血的、好色的,虽然它们正是有机体的本性。相反,我们倾向于对此进行粉饰和重新解释,同时想象所有油膏中落入的苍蝇、汤中掉进的头发都是其他某些令人不愉快的人的过错。” ——《千面英雄》,约瑟夫·坎贝尔
对凯旋的英雄而言,精神上的成长是这趟旅程的最终恩赐。无论是哪种形式的物质回报,都属于神话和梦境,不可能被带到现实世界来。只有精神上的启迪,才是神话与梦境的现实意义。原有的阈限被突破,心理的障碍被克服,现实中的我们跟随梦境中的英雄战胜考验,重获新生。
美索不达米亚的史诗英雄吉尔伽美什,因为他的好友恩奇都的离世而痛心不已。他决心对抗死亡。于是他启程前往冥界,历经艰险后,终于在宇宙之海的海底找到了长生不老的药草。吉尔伽美什回到岸边,精疲力竭的他很快就躺下睡着了。他丝毫没有察觉到,一条蛇闻到了长生不老药的香气,爬过来叼走了仙草。
醒来后的吉尔伽美什发现仙草已经被蛇偷吃,坐在那里痛哭。此时,恩奇都的灵魂出现在他的面前,“无论多么伟大的人类,都不可能避免死亡。”英雄释然了。他接受了这个事实,平静地返回。
“突破个人局限的痛苦就是精神成长的痛苦。艺术、文学、神话、礼拜、哲学及苦行修炼都是帮助个体突破其有限的范围,进入不断扩展的认识领域的工具。当他跨越了一个又一个的阈限,征服了一条又一条的恶龙时,为实现最高愿望而被唤起的神性高度会不断增加,直到包含了整个宇宙。最后思想突破宇宙的局限范围,超越了所有体验的形式——所有象征符号、所有神祇,实现了必然的虚空。” ——《千面英雄》,约瑟夫·坎贝尔
3、归来
神话的结尾处,英雄需要带着他所获得的恩赐重返原来的那个世界。归来并非都是一帆风顺的,也会面临多重阻碍。如果英雄的行为得到神明的认可,那么他将像来时一样得到帮助,顺利回归;但是,如果恩赐是通过谎言、窃取或其他手段巧取豪夺而来,一场惊心动魄的追逐在所难免。
希腊英雄伊阿宋为了从他叔叔手中夺回属于自己的王位,答应前往科其斯王国,找寻传说中的宝物金羊毛。如果不是科其斯公主美狄亚的帮助,伊阿宋根本不可能在火龙的看守下成功得手。正当他们打算一起乘船离开时,国王的船队赶到,紧追不舍。美狄亚为了摆脱她的父亲,无奈之下*死了她的弟弟,并将其抛入大海。国王只好掉头打捞儿子的尸体。伊阿宋顺利逃离,最终带回了宝物。
和启程阶段的相似之处在于,归来也有阈限,但不是以守护者的形象登场。归来的阈限存在于英雄的内心。在故事的一开始,英雄或许不愿意离开熟悉的地方,去遥远的未知区域冒险。而在经历了考验、获取了恩典之后,事情发生转变:英雄不愿意归来。他已经获得了想要的东西,为什么还要回去呢?
这个时候,做梦者的潜意识又扮演起了命运的角色。无论英雄愿意与否,命运都会推动他返回,因为他的使命就是将恩惠带回现实世界。
就像梦境总有醒过来的时候,在梦境中的收获终将被带到现实。现实是起点,也是终点。现实就是英雄原先熟悉的那个领域。而他冒险的领域,是他自己的潜意识世界。这两个世界本来就是一体的。英雄从潜意识领域获取的恩赐,已经被同化到原先的自我中。当他醒来时,他经历了精神的成长,这种成长帮助他更好的应对现实中的问题。
神话本身有时也揭示了这个奥秘:英雄从另一个世界中获得领悟,使他看清了自己所在的这个世界。
印度神话中的王子阿周那,集结了一只军队,来抵御企图篡权的堂兄弟们。当他看到对面的军营中有许多自己熟悉并喜爱的人时,他犹豫了。他向神明表露了放弃战斗的念头。为了鼓舞阿周那,原本慈眉善目的神明向他展示了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异象:神明张开了血盆大口和巨大獠牙,把两边的军队都卷入到充满烈焰的口中,无数生灵奔向毁灭。
然后,神明告诉阿周那,无论他是否愿意战斗,双方的军队都将不复存在。震惊而又恐惧的阿周那跪在地上,颤抖着双手合十。在神明的启示中,他看到了命运。既然这场战争无法避免,那就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
“英雄是正在形成的事物的捍卫者,而不是已经形成的事物的捍卫者,因为他就是正在形成的事物。” ——《千面英雄》,约瑟夫·坎贝尔
最终,英雄从潜意识的世界中归来,用他历经艰险获取的恩赐,修复他原本所在的现实世界。
4、尾声
《千面英雄》的作者坎贝尔阅遍世界神话,所发现的共同套路,就是以启程——启蒙——归来三大阶段为主体的故事结构。在三个大阶段下,又分成了若干个子阶段,比如启程阶段,包含了打破平衡、响应召唤/拒绝召唤、跨越阈限、超自然援助等不同的子阶段。这些情节要素加减拼凑,就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神话传说。
坎贝尔对神话故事的结构拆分也激发了很多电影创作人的灵感。小说和剧本中的“三幕结构”其实遵循的也是这个框架,即开端——中段(冲突)——结局。可以说,坎贝尔从神话中破译了故事的密码,那些引人入胜的故事,都是从这一框架的基础上搭建起来的。
除此以外,这本书在心理分析层面的贡献更值得关注。坎贝尔的思想深受荣格的影响,他想通过神话故事的共性,告诉大家集体潜意识是存在的,而且集体潜意识蕴含着巨大的能量,等待人们去挖掘。
所谓英雄之旅,其实就是每个人内心的成长之旅。当你踏上找寻答案的旅程,远赴深埋在海底的亚特兰蒂斯宫殿,或矗立在九霄云上的天空之城,在那里,你将看到自己的潜意识世界。
你心中的疑问,以及疑问背后的那些怀疑、恐惧、痛苦、迷茫,无不是人类祖先共同经历过的。他们早已将钥匙埋藏在此。你发现自己来到了正确的地方,而答案竟不是千篇一律的,它会以你最熟悉的方式显现。
或许,你还将看到一个隐约的身影。你上前,希望从他口中得到你想要的那个答案。在似梦非醒中,那个人的模样逐渐清晰。
英雄就是我们每个人自己。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