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门栖迟趣读春秋 齐桓霸业 廿七 一个女人如何点燃两个大国的战火

横门栖迟趣读春秋 齐桓霸业 廿七 一个女人如何点燃两个大国的战火

首页角色扮演战火霸业更新时间:2024-05-07

话说齐桓公全燕匡鲁、存邢复卫,伸大义于天下,扶弱小于危难,在诸侯国中,威望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不能忽视的是,齐国还面临着一个强大的敌人——那就是在南方崛起的楚国。

以齐国马首是瞻的诸侯国自然很多,但依附蛮楚的诸侯国也不在少数,毕竟楚国实力雄厚,楚王又是一个不讲礼仪、只靠拳头说话的主。

春秋的贵族精神,在楚王眼里简直就迂腐得可笑,他可不跟你讲什么仁义道德,他的根本原则就是一切向利益看齐。

没落的贵族倘若遇上一个蛮横无理的暴发户,你能奈他何?

要说最为难的就是这些诸侯小国。他们对齐桓公,内心是敬重的,毕竟人家是妥妥的贵族出身,遇到困难还能施以援手。对于楚王,是瞧不起的,可人家拳头硬,得罪不起啊,少不得违心奉承。他们心里也明镜似的,齐桓公再伸张正义,也有远水不解近渴之时,何况,齐桓公也非纯粹的大公无私,凡事也是站在齐国的立场上考虑的,只是齐桓公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遵循着一定的原则罢了。

于是乎,就有一个问题,摆在诸侯小国的面前,是依附“尊王攘夷”的齐国,还是依附凶狠残暴的楚国?不管是齐国还是楚国,都是这些弱小的诸侯国所得罪不起的,可以说,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但有时候迫于形势,刀架在脖子上,不得不做出选择。

诸侯国中,要说命最苦、处境最艰难的莫过于郑国。

郑国在郑庄公时,曾经小霸中原,显赫一时,遗憾的是,庄公霸业如同昙花一现,很快就凋零了,原因何在?

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人才。这一点在郑庄公生前,就已经暴露出来了。

郑庄公的心腹大臣祭仲,号称“智囊”,没少给郑庄公出谋划策,但是通过郑国不止一次,公然挑衅周天子的权威来看,祭仲并没有真正的大智慧,玩得更多的是权术阴谋。即便如此,等到祭仲一死,齐国人认为郑国无人。这说明什么?说明郑国连祭仲这样的人物也没有了,足见郑国有多么地缺乏人才。

既缺乏人才,又没有英明的领导者,再加上夹处于大国之间,无法开疆拓土,因此,郑国从诸侯大国沦为二线小诸侯国,也就成了必然。

在齐桓公称霸之时,郑国面临着依附齐国还是依附楚国的两难选择。等到齐国霸业凋零,晋国争霸之时,郑国又面临着依附晋国还是依附楚国的艰难选择。因此说,在夹缝中求生存的郑国实属不易。

我们姑且看一看,郑国是怎样在夹缝中挣扎生存的。

鲁僖公元年秋,楚国进攻郑国,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郑国亲近齐国。

依附齐国的郑国遭到楚兵的入侵,齐桓公自然不能坐视不理,于是就和鲁僖公、宋桓公、邾子、郑文公联合起来,在荦地会盟,救援郑国,最终的结局是楚国无功而返。

楚成王怎能咽下这口气?于是,鲁僖公二年冬天,楚国再一次进攻郑国。这一次,楚成王派遣大将斗章领兵袭郑。斗章不负众望,大败郑军,并俘虏了郑国的大夫聃伯,然后率领得胜之师凯旋而归。

形势紧迫,郑国再一次向齐国告急,于是齐桓公就和宋桓公、江人、黄人等在阳榖会见,来商量伐楚之策。

楚成王得知消息后,便先下手为强,不待诸侯联军有所行动,再一次进攻郑国。

这一次,郑文公着实有些害怕,想和楚国求和,大夫孔叔却不同意,他认为,齐国等诸侯国正在为我国的事而奔波,此时背叛齐国,向楚国讲和怎么会有好结果?如果楚国不同意和解,齐桓公不肯再帮忙,那么郑国,岂不是里外不是人?郑文公方作罢。

其实,齐桓公早就想联合诸侯国讨伐楚国,借此窥探楚国的实力。却因一件小事临时改变了主意,调整了作战策略,打算先伐蔡,再伐楚。

那么,是什么事情让齐桓公改变了战略方针呢?这还要从蔡哀候说起。

话说蔡哀侯因调戏息妫惹怒了息侯,息侯借楚文王之手设计对付蔡哀侯,导致蔡哀侯被俘,并强制扣留在楚国九年,最终客死楚国。蔡国人就立他的儿子肸为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蔡穆侯。

蔡穆侯发自内心自然是怨恨楚国的,当然了,除了恨,还有怕,毕竟蔡国和楚国距离近,又惹不起楚国。

怎么办呢?不敢公然得罪楚国,还想生存下去,最好的办法,就是寻找一个强大的靠山来依靠,于是,蔡穆侯就将目光锁在了齐桓公身上。

齐桓公好色,在诸侯国中那是出了名的,对症下药,他就把自己漂亮的妹妹嫁给了齐桓公做夫人,此时的齐桓公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龄,而蔡姬正当妙龄,齐桓公无疑是宠爱蔡姬的。

或许是因为齐桓公的过度宠爱,让蔡姬恃宠而骄,或许是蔡姬本身就是活泼好动的性格,总之,发生了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小事,让蔡穆公寻找的靠山不但倒塌了,还直接压在了他的头上。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有一次,齐桓公和蔡姬在乘船游玩。蔡姬一时兴起,故意摇晃着船身,弄得齐桓公站立不稳,摇来晃去,很是狼狈。齐桓公这个年纪,哪里能受得住这个?立即出言阻止蔡姬的行为,蔡姬见齐桓公吓得脸色苍白,不但没害怕,还觉得十分有趣,索性不听齐桓公的话,继续摇晃船身。这下可惹恼了齐桓公,觉得是自己太过宠爱蔡姬了,才让她如此肆无忌惮,于是,一怒之下就把蔡姬送回了蔡国。

齐桓公的本意只是想吓唬一下蔡姬,让她回娘家好好反省,等过些时日再将她接回来。

蔡穆侯年轻气盛,见自己的妹妹就这样被送回来了,顿觉是奇耻大辱,连蔡国和楚国的仇恨都不顾了,索性把妹妹嫁给了楚国,做了楚成王的夫人。没想到的是,嫁给楚成王的蔡姬甚得宠爱,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了。

蔡穆侯这一做法,等于和齐桓公撕破了脸皮,齐桓公怎能不生气呢?本来是打算和诸侯国去救郑国,管仲趁机进谏道:“救郑不如伐楚,讨伐楚国,楚军自然会从郑国撤退,郑国的危机自会解除。若直接伐楚,楚必有所准备,不如先伐蔡,蔡溃再进攻楚国。”

于是,鲁僖公四年春,齐桓公率领鲁僖公、宋桓公、陈宣公、卫文公、郑文公、许穆公和曹昭公各诸侯联军一起进攻蔡国。

蔡国军队哪里抵挡得住?很快就溃不成军,就连蔡穆侯也被俘虏了,成为阶下之囚。后来还是诸侯国君替蔡穆侯求情,齐桓公才释放了他,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话说齐桓公率领诸侯联军继续前进,准备讨伐楚国。

楚成王见诸侯联军浩浩荡荡直奔楚国而来,就开始商量应敌之策。当然了,当务之急是先把攻打郑国的军队撤回来,然后再商量这场战斗该怎样打?胜算有多大?这是楚国不断扩张领土以来,第一次面临的强大劲敌,即使是齐国大军也未必有必胜的把握,何况还是八国联军?

楚成王将目光锁在了令尹斗子文身上,斗子文笑道:“主公不必担心,我料此次齐、楚未必会开战。”

楚成王将信将疑,问道:“此话怎么讲?”

斗子文道:“齐国军事实力固然强大,可我国也不弱,这一点彼此心知肚明。一旦开战,双方都会损失惨重,我料,这也不是管仲所愿意见到的。齐国此次前来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探听一下我国的虚实;二是维护他霸主的威信,解救郑国。所以,我们只要派遣一位能言善辩的使者,就可不战而退联军!”

楚成王忙问:“令尹觉得派遣谁合适?”

斗子文笑道:“非屈完不可。”

就这样,屈完肩负神圣的使命,来到联军军营之中,见到齐桓公和管仲。

屈完开门见山,语气不卑不亢,却掷地有声,问道:“君王住在北海,我国住在南海,风马牛不相及也,不料君王千里迢迢来到我国土地,是何缘故?”

所谓师出有名,若找不到合适的理由,齐国显然是理亏的,管仲随机应变,说道:“从前,召康公命令我们先君太公,说‘五侯九伯,你都可以征讨他们,来辅佐王室,’并且赐给我们先君征讨的范围,向东到大海,向西到黄河,向南到穆陵,向北到无棣。而你们楚国,没有向王室进贡包茅,导致王室没有办法过滤酒渣,以致祭祀供应不上,我们特来征收贡品。昭王南巡,却没有返回,我倒要问一下原因何在?”

屈完笑道:“贡品包茅没有按时交纳,这确实是我们君主的过错,我们怎敢不供给呢?至于昭王南征没有回去,您还是问问汉水边的人吧!”

屈完为什么这样说呢?这还涉及一个昭王南征而不复的历史事件。

话说周昭王十六年,昭王南巡讨伐蛮楚。他任命曾国国君南宫氏做统帅,然后联络汉阳的姬姓诸侯,并在他们的支持下,大军很快深入江汉领域,让那些臣服于蛮楚的小国纷纷归顺周王室。

有了第一次的凯旋而归,就有了周昭王的第二次南征。这一次,同样收获颇丰,成功占领了铜绿山,获取了宝贵的青铜资源。事后,昭王留下一部分人镇守铜绿山,自己则率领大军返回都城。没想到的是,周昭王的大军刚撤走,楚人又重新夺取了铜绿山。

得知消息后,昭王十分恼怒,于是在周昭王十九年,第三次讨伐蛮楚。开始时,一切都很顺利,昭王沿路派出大臣安抚长江中游的大小邦国,自己则率军沿江而上,一直到达夔国边境。不仅打了一个漂亮的大胜仗,还俘获了大量战利品——青铜。却没料到,大军班师回朝,渡汉水时,因携带的青铜沉重,导致桥梁坍塌,大军几乎全军覆没,昭王也没能回去。

关于昭王南征如何崩于汉水,有多个版本。除了本文所采纳的梁败说,还有船解说、地震说、和鳄鱼说。本文对此,不做考证,因为不管昭王是怎么落水的,结局是一样的。

昭王三次南征,不但没让蛮楚屈服,反而激化了矛盾。

屈完的态度很明朗,楚国没有按时进献贡品,确实有错,愿意改过。至于昭王之死就和楚国没有关系了,楚国自然不会承担这个责任。

很明显,这次的会谈,双方谁都不肯服软,最终不欢而散。

诸侯军队继续向前,驻扎在了陉地。

事情总得解决,夏天,楚成王再一次派遣屈完带兵到诸侯军队的驻地,与齐桓公交涉。

诸侯军队向后撤退,驻扎在召陵。

齐桓公为了威服楚国,就把所率领的诸侯军队,摆成战阵,然后和屈完一起乘战车检阅。

齐桓公心中得意,笑道:“诸侯们出兵,难道是为了寡人吗?当然不是,只是为了继续先君建立的友好关系罢了,我们两国友好相处怎么样?”

屈完也笑道:“承蒙齐侯厚爱,惠临敝国,若能为敝国求福,辱没您接纳我们君主,这本就是我们国君的愿望。”

屈完这番话的言外之意,很是明显,难道你齐桓公不知道你是为什么而来的,装什么大尾巴狼?

齐桓公见软的不行,又来硬的,指着整齐的战阵,冷笑道:“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屈完也毫不示弱,话语掷地有声:“齐侯如果用德行来安抚诸侯,谁敢不服从?齐侯如果想靠武力,那么,楚国方城作为护城墙,汉水作为护城河,齐侯的军队,人数在多,也无用武之地!”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直接开战,一决高下,显然这是两败俱伤的做法,并不可取;二是双方和解,订立盟约,而屈完言语之间也有此意。

最终,屈完代表楚国和诸侯国订立盟约,成功化解了一场战争。

这是齐国和楚国的第一次较量,虽然没有正面的厮*,但彼此都忌惮对方是毋庸置疑的。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