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导引】
1. 图“快”意味着什么?心理机制是什么?
2. 能力忧惧---极速竞争下的个体焦虑,社会乱象扰乱心智(活在乱象中)
3. 如何面对内心的恐惧?坦率的承认自我差距并明确走向自我擅长的方向
4. 体会坦率、真诚的力量以及面对自己真实状况后所产生的纯粹能量
快速提升自己的能力快速提升自己的能力,大概是每一个职场拼搏者都梦寐以求的事。
为什么我们要定位“职场人士”,而不是其他类别人群?
因为这群人始终处于各行业最前线,并随行业速度快速迭代,他们职业生涯的奋进辉煌,是一场场短兵相接,一次次脑体力比拼,一年365天全身心、全时段紧绷所结出的“硕果”。
在996、007、7X24小时全天候待机的生态机制下,如今的职场竞速早已从“要很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进化到 “要很努力才可能站在原地”的凛冽。
对于家里没皇位继承的普通职场人,
永远比别人“快”是登顶竞争链条顶端的必选项。
武林绝学中也屡次提到,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在越来越精确迅捷的数据化时代,通常情况下,你比对手快,比对手更迅速地掌握信息、技术、渠道、能量、哪怕是说话快,往往都意味着比对手更占先机,拥有更多赢的几率。
更不用说有些人生赢家,一出场就直接超越办公室90%的同龄人和同事------只是因为家里有矿,有各种“皇位”要继承,有各种资源可组合或练手。
譬如热播剧《三十而已》中,空降到M店抢了王漫妮副店长位子的黛西,26、7岁的年纪,海归名校毕业背景,总部培训后来店实操。
这种人设按照王漫妮跟闺蜜吐槽和认怂的说法那就是:“年纪比我小”、“学历比我高”、“见识比我广”、“会的语言比我多”、“长得还比我漂亮”,我都三十了,啥跟她一比都差着好大一截。
这种被比你小又比你优秀的小领导管着的职场残酷,当真让人喘不过气。
前途渺茫,钱途衰微,简直对生活倍感绝望。铁一样的现实重压敲击之下,当自己还有机会的时候,不快速比拼超过别人怎么行?
所以,万事都越早越快越好~
关于这一点,股神巴菲特最信任的投资老搭档芒格,在他的复利思维中就已经阐释得非常清楚。万事越早越快越好,越早越快,就越比别人更先进入临界点,与此同时,一般人因为没有耐心很容易放弃,往往坚持不到临界点。
所以,已进化得玲珑剔透的灵长类获悉了这一进化秘籍后,旧日那些娴静悠闲的时光就逐渐远去再也不复返了--------现在谁还会慢下来?以为“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辈子很长一生只爱一个人?”
看看上班时段的地铁车厢、十字路口交汇的人流、西溪阿里巴巴园区每晚灯火通明的写字楼、凌晨三点的北京CBD、不夜城魔都上海、以及广州、成都、武汉,甚至更多三四线城市……
所有身在职场中的狂人们,像一群群正在夺命狂奔的羚羊,在宽广的生命草原上,尽数被时间这头猎豹凶悍的驱赶。而奔突亡命的最后,很倒霉不幸被吃掉的,并不是那头没跑赢猎豹的羚羊,而是落后于所有同伴的那一只。
所以,“必须快”,既成职场魔咒也是进阶利器。
它让每一个为之疯狂的人心甘情愿,心力交瘁,
也为由此而来的胜利狂喜、膨胀、上瘾。
快! 这一极端靠谱的客观生存法则从社会经济学角度来说,某个地方竞争越激烈,越说明这里的社会、经济、生物群体越充满活力。
从生物学角度看,速度快的生物永远比速度慢的生物生存几率大,因为面临环境变迁或危险时,能快速反应的生物更灵敏,头脑更灵活,掌握技能的速度更快,构建自我保护的能力更强,因此活下来的几率也更大。而如果至此你还对“快”VS“慢”之间的巨大差别没什么警觉。
再看看这个例子:
当马斯克的猎鹰火箭成功升空,运送火星探测器向5600万公里之外的火星飞去而后又成功重返地球时,蓝色星球上的刚果金、塞舌尔尚无航天计划和体系。
且受国情、传统、经济各方面的限定与影响,它们从始至终并不热衷于仰望星空,可以说在航天航空领域,两者之间是天上地下的区别。
所以,当下的环境,似乎一切都在以最完美无缺的方式证明:快,快速提升个人能力,是这个社会和时代最迫切而紧急的进化命题。
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早在18世纪只用一句话,就挑明了从古至今人们图快奔忙的实质——
“如果全社会每一个人都努力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就能使整个社会利益最大化。”
所以,职场社畜们,此处敲黑板划重点,靠谱生存法则就是:
快速提升自我能力 = 快速获取自我利益的最大化 = 整个社会利益最大化
看起来逻辑上合理,有没有引发极度舒适?
肯定多数人都这么想,也这么*。
图快,肯定是没错的。是事物和人在发展过程中大概率会经历的阶段。
越来越快是一种时间趋向,且这种宏观物理环境和条件,至今无人能改变。
我们之所以花明显的篇幅来把这个事实阐述清楚,只是为了更方便有力地去说明另一个问题。而说明这个问题之前,很有必要让人更客观无情绪的理解客观现实。
我们真正想关心的,是客观现实环境中的人,是必须“快速提升自我能力”里面的那个“自我”,它的状况如何。
因为,这里面嵌入的,并不是没有生命的物体,而是有觉知力的,只有人这类生物才具备的独特资质,你可以暂且将它理解为“觉悟”,或者“觉知”。
自我:亦称自我意识,主要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在我们的经验中,觉察到自己的一切而区别于周围其他的物与其他的人,这就是自我,就是自我意识。
做令自己感到害怕而恐惧的事前文我们阐述了一种客观现实-------社会和时代的进步,要求人必须快速提升自我能力,才能在生存的更好。
现在我们要关注和讨论的是:通过做自己害怕的事来自我提升这种思维模式一定会产生效果吗?
让自己感到害怕的事,一定属于自我思维局限吗?
关于“害怕”,个体的内在“自我”是怎么看待与感受的呢?
它觉得合理吗?它会不抵抗的介入吗?
它愿意卷入“恐惧”的飞轮中吗?
没错,如你所见我们关心的,其实是一个叫做“自我”的觉察;我们关心的是,人的这种被称为“觉察”的心理状态在各种情况下,是否健康良好。
在人人求成功、求风光、求高阶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毫无选择的必须快速提升自我能力,以此匹配巨大的财富、地位、机遇,让光环与能力的逻辑链条相吻合,这无可厚非也值得鼓励。
而与此同时,若能以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为出发点来衡量一个人自我价值的话,在实现自我价值梦想、追求财富地位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聪明地避免以下三种状况,为内心那个小小的“自我”留存一丝自由呼吸的缝隙,也许快速奋斗和努力的人生,会变得更丰富,更高质量,也更美好。
(1)当个体自我觉察到不擅长、不喜欢的状态时,不要逼迫自己去做自己并不擅长的事,哪怕它的确能快速提升自己的一些能力。
比如,人工智能时代来临,因为害怕自己落伍,就赶快去报个python培训班,或大数据分析学习课程,其实自己内心并不真正喜欢和擅长逻辑循环推理和敲代码;听别人说股票赚钱股市最近暴涨,立马投入血本跟风,也顾不上自己是不是擅长数据、政策分析,有多少股市*伐决断的英气。
这些经历,说起来的确短期内能快速提升你的能力-------经历和经验也算是某种小能力的话,但在各行各业精细分工的浪潮中,你的突击跟风究竟有多大价值呢?
你会在突然兴起的某些新领域和新赛道上,持续进化吗?你进化得过那些原生力量吗?会不会到了最后,因为内心这一点儿能力忧惧与害怕,反而扰乱了自己的主业和心智,让自己变得无所适从,啥都懂一点,啥都不精呢?
孰轻孰重,有时还是应该听听自己的心声,感受一下自我觉察对你发出的纯正警告。
(2)当个体自我觉察到恐惧、担忧、脆弱状态时,不要生抗硬顶,非要由内而外的把自己塑造成“夺命英雄”,哪怕这样的确能让周围的竞争者胆颤心惊,进而退出竞争。
没错,这样你一定会赢,但是伴随着这种赢,你将登上内外能力并不能支撑得起的高位,应对你现阶段无法合理应对的各种关系。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你要么必须在高位苦苦支撑,更拼命的学习和掌握更多陌生模式和技能,以留在这个圈层。
代价是全身随时紧绷到毫毛竖起,凌晨三点还在加班,全年365天全力以赴。要么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原形毕露坠回自己的阶层,就像,为了融入上流社会,透支全部信用卡用光全部家底去刷一个鸵鸟毛Kelly包,却掉进富人圈生意坑,最终退圈的中产者一样。
(3)当个体自我觉察到不符合本性和长处的社会定位时,不要眷恋虚伪的赞美与虚名,更别为了世俗的眼光去尸位素餐。
因为光鲜皮囊之下的你,此刻已失去了享受名位、权力、财富带给你的世俗快感,躯壳符号之下如果觉察不到自我欢愉,必将空无一物。
尾声·个体的存在感与价值实现快速提升自我能力的方式是,做令自己感到害怕、恐惧的事。
某种程度上我们认同这句话,是因为它的合理之处,点燃了浑噩生活中的一点觉知。
而如果你习惯深入思考,跳出思考,你会想明白并发现,无论何种点燃和道理,都只存身于特殊语境下,在特殊阶段才会发生作用。
一脱离个人特质,脱离时代环境背景,脱离话语产生的语境、情境和时局,任何未经自身验证过的道理看起都不会那么无懈可击。
倘若还想将它笼统安放到每一个人头上成为护身符,那还真是欠了考虑。
说到底,快速提升自我能力,是为了自我实现让人生发光发亮。为此目的去直面一些恐惧,无可厚非。
但最好有一个清醒的前提--------
他/她是清醒的,知道自己要什么;
他/她是时刻警惕的,能在生命生活的每个重要关卡,坦诚、坦率的面对自己;
他/她骄傲于自己的优点,同时善待和明晰自己的缺点,更敢于适时拒绝让自己感到恐惧和害怕的体验。这样的一个人,会有棱有角有态度,进退有度内心不慌乱。
日常生活中,她/他可能也将自己淹没在人群里,安然于自身境遇和条件,安守自己的梦并不断安静赶路。但她/他绝不在态度、判断力和个人价值观上随大流,不执拗于某种状态,也绝不人云亦云,做一个古斯塔夫·勒庞研究和探索过的《乌合之众》。
所以,对于快速提升自己这个命题,也许,可能,最见效的的方法是:
保持思考并认清自己;
清晰每一个人生阶段的目标;
清楚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存在目标与价值;
与所有快速生活中不断挑战自我的人,共勉。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Individual Psychology》
*第一心理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