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的木卫二
导 语
《姜子牙》最致命的问题,不在闯过一个又一个中国各大影视公司片头LOGO招牌制作现场的副本,也不是姜子牙以喊口号开挂战斗,毫无团队作战理念。他的反抗,只是请来了又一个师父。
我确信有不少人真的被那些口号打动,救一人才能救苍生。可是,有更多倒扣分的项目,让我喜欢不上这出3D动画。是的,正如你最先看到的3D效果,是字幕,而不是片头LOGO。正如你看到姜子牙在红色夕阳海边奔放,手不晃心不跳呼吸不乱。正如片尾彩蛋,最终起到了让你更快忘记原故事的作用——或者本来也无关故事只有口号。
有人说,看个片子开开心嘛,不要在意这些细节,问题是已经崛起的中国动画,不是更应该在意细节嘛。动画可是彻底从无到有,纯粹到不能再精密的一项工作。再说了,这个害我在残念姜子牙到底要走多少步天梯的悬浮故事,真有让你开心到么……亦或者,你只是感觉被人代替着做了次深度思考。
从影院出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究竟是《姜子牙》真的很无聊,还是我要求太高、不够宽容?
封神大战后,姜子牙因诛妖的一念之过,被贬下人间,他以人类视角,历经苍生,通过不断的信仰怀疑与自我放逐,最终打破阴谋,获得顿悟。很明显,《姜子牙》想要在《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基础上走得更深,有意舍弃了低幼的笑料,整体氛围偏成人与深沉向,“一人不救何以救苍生”的思辨立意,看起来也比《哪吒》的“我命由我不由天”更有深度。
可一旦付诸于实际剧情,它就变得灾难起来。电影在开头就告诉我们,三界已经结束,但通片还是不同元素在混战乱斗,叙事节奏的仓促混乱,与人物关系的零散拼凑,使得影片故事过于为这个高大的立意服务,而显得敷衍和做作。
表面上,小九和姜子牙是一对有点反差萌的旅途CP,还带着一只萌宠(四不相)上路,简直(爷孙?)公路片标配。但随着情节推进,你发现小九的角色可有可无,她的身世背景和一些看起来重要的关键信息(黑花和阿父)都不了了之,她的出现只是为了抛出上路的引子,口述情节逻辑,交代各种关系,工具人一般。
其实,影片中很多元素的出现,都是没头没尾的。很多事件的突发,也没有合理动机,就是发生、消失,给出线索,然后闯关突围。大概也有动漫场景的原因,这样直白的情节转接和人物动机,让我很容易在电影院体验到开放世界RPG游戏的感觉——就是这么单薄,却粗暴着。火光十足的打斗,非但没让我体会到国漫的技术精良,反而觉得疲惫不堪。上个月在全国乱飞的一位哥们更是形容,不过是抖音快手上的放烟花特效。
再有啊,黑漆漆的3D,已经足够刺激伤害我的眼球。
同时,姜子牙作为真实主角,也难刷出存在感。逆来顺受、温和隐忍、矛盾怀疑、信仰破灭……这些加在一起,表现出来的也就是个半句话都不多说,只会叹气和说教的中二大叔形象——一切都是为了结尾的大声公爆发。
影片在塑造姜子牙这个形象时,给予他抉择和反叛的由头(被贬反思、怀疑体制、怨斥不公),反派以闪现方式出现一次又一次,最终姜子牙对抗成功也好,传递了宏大的价值观也罢,我们始终没看到他是如何真的对抗了强权,他是如何突破自己,如何逃离、蜕变、成长,那些具体的东西,才是最妖的幻术。
影片关键情节点的推进,都源于一场场火光霹雳的战斗,用亮剑拯救所有空白。当然,打也没意思,傻傻看不清。因而《姜子牙》表达的那些悲壮大义,总显得小里小气,隔靴搔痒。
做不到商业与娱乐的协调,既无法用可爱的笑料讨好低龄观众,也没有在深度上用心挖掘,导致影片有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感。再刻薄一点来说,正因为没有什么可看度,所以,也只能主打内涵牌罢了。
为什么会觉得《深海》的贴片预告和彩蛋更有趣呢?自然是《姜子牙》一直宣传鼓吹的技术特效也没有那么的亮眼,东方美学与西方神话的搭配(酒馆戏份浓重的西部风与星战风、亡灵骨头与布娃娃的欧美动漫风)也使得影片整体跳脱了中国古典神话故事里,纯粹被架空的,浪漫主义色彩。
再者,姜子牙请客哪吒一家的彩蛋之所以短暂精彩,是因为所表现的夸张强迫症让姜子牙这个人物一下丰满很多,这样轻巧的人物塑造,恰是《姜子牙》正片里面缺少的。
“愿世间再无不公”也好,“我命由我不由天”也罢,终究是一句停留在嘴边的空话,从哪吒到姜子牙,能看到是价值观的迭代输出,却没有真正含义上的动机表达、层次递进的情感铺路,换言之,不论主角们是怎么努力的,努力的时候是怎么想的,最后都是有如此教育意义去承接的。
再怎么宣传和捆绑销售,最后还不是煽情、说教、讲道理这样的白痴三件套,一点新意都没有。
或许,我们对国漫有着太重的滤镜,而使得国产动漫这块地方快要成为烂故事的遮羞布了。
· END·
-作者、编辑-
影迷
擅长白日做梦
-
郝小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