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崩开局,上汽集团智己L6有机会逆袭比亚迪,特斯拉和丰田吗?

天崩开局,上汽集团智己L6有机会逆袭比亚迪,特斯拉和丰田吗?

首页卡牌对战无双魏蜀吴2023更新时间:2024-06-12

智己汽车最近大火了三把!

第一把火,错标小米汽车参数,小米要求正式道歉风波 。大家吃个瓜,小米汽车和智己汽车都收获流量,算是双赢。

第二把火,智己CEO刘涛在新车发布会的卖惨营销引起巨大争议。苛待员工,长期加班,不让员工请假。有些人认为,这是“歌颂普通人的苦难”,“买有买卖就没有伤害,还智己员工一个家”。

这一把直接把智己汽车的声誉干到了负值,智己L6变成了一级团入野反被五*,直接天崩开局。

第三把火,国内第一款“固态电池”汽车,引领全球新能源车发展。这超出我的意料,智己汽车的胆子都这么大了的吗?

说回智己汽车,该公司成立于2020年底,是上汽集团的子公司。其他*包括杭州阿里巴巴,张江高科和员工持股平台。从股权布局来看,这是一家长三角国资背景的汽车公司。

智己最大的亮点是首家应用“固态电池”的新能源车。

目前中国汽车呈现魏蜀吴三国*的局面,分为长三角系,珠三角系和北方系。

长三角系汽车公司以上海为中心,有上汽集团,特斯拉,浙江吉利汽车,安徽奇瑞汽车,目前奇瑞汽车有点没落,跟不上市场脚步。

珠三角系汽车公司以深圳和广州为中心,有比亚迪和广汽集团。

北方系汽车公司相对弱势,一汽集团位于吉林,北汽集团位于北京,积弱已久,基本上没法跟南方两系汽车竞争,这才有了小米汽车横空出世救大厦于将倾。

外资品牌如美国通用和德国大众寄生于上汽集团,日本丰田和本田汽车则寄生于广汽集团和一汽集团。

造车新势力中的“蔚小理”有种“游兵散勇”的感觉,很少有人知道是哪个地域的汽车公司,暂不深究。

这次智己汽车事件就是长三角系汽车和北方系汽车之间碰撞,目前长三角系汽车落了下风。

智己汽车的处理是公关灾难,在第二把火烧起来的时候,居然卖惨说自己被“网暴”,避而不谈苛待员工的事情。

智己汽车实在不该“卖惨”,智己汽车出身“豪门”,大*上汽集团背靠上海国资,二*是杭州的阿里巴巴,最近刚刚拿到了中银投资领投的银行系风投80亿元的B轮风险投资。

只有弱者卖惨才会被大众同情,智己汽车这么个“二代”卖惨就让人觉得是在侮辱大众的智商。

个人觉得智己汽车第二把火的公关应该正面回应公众诉求,诚恳接受公众批评,积极改善员工工作条件和待遇。这方面小米雷军就做的非常好,比如别人说小米汽车抄袭保时捷,雷军也不说虚的,也不辩解小米汽车和保时捷哪里不一样,直接表明自己是追赶者,是在向保时捷学习,让人觉的非常诚恳。

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事情智己汽车做不到呢?原因很简单,智己汽车是个国企啊,国企的决策层是不能认错的啊!错了可是要下岗的!小米为什么会认错?民企是需要讨好消费者的。

话说回来,智己汽车的CEO刘涛并不知名,听到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想到女演员刘涛。智己CEO刘涛外形看上去有点像华大基金的尹烨,外貌可信也是职场竞争力的一面,没准就是因为这个才被选为智己新车发布会的主讲人。

再说说智己汽车的第三把火,这可能是智己汽车潜在的最大风险。现在新能源车上用的是“液态电池”,但是行业内普遍认为“固态电池”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终将取代现在的“液态电池”。

固态电池有很多好处,如续航里程高,智己汽车宣称能够续航达到1000公里;如安全性高,不容易着火,自燃。唯一的坏处是目前的制造成本高。

全球新能源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也在不断研发固态电池,目前技术攻关难度大,离成熟商用还有一段距离,最快也要2025年以后。

研究固态电池最久的是日本,研究了几十年。根据日本丰田的计划,计划将在2025年后把固态电池应用在其混动车型上。

韩国三星在固态电池上也投入了大量的技术研发,预计2027年商用固态电池。

固态电池

其余包括美国国家航天局等欧美一些机构也在做固态电池研发,研发进度并没有特别超前。

这次智己汽车突然说自己采用的是“固态电池”,令人怀疑。仔细一看,原来智己汽车采用的是“半固态电池”,其电池里面依然含有液体。

为智己汽车提供半固态电池的公司叫清陶能源,公司位于苏州昆山,成立于2016年年中,上汽集团参股该公司。

清涛能源成立短短八年时间就研发出了一款可以商用的半固态电池,这非常令人惊讶。这里有两个疑点:1,宁德时代和比亚迪都在进行半固态电池的研发,为什么他们不推出可以商用的半固态电池?2,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为什么还在持续提升目前液态电池的性能,不断提高其电池的续航里程,不断缩减电池充电时间,而不直接采用半固态电池?

从逻辑上来看,比亚迪和宁德时代这么做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他们想保住目前碳酸锂电池的市场地位,船大难掉头,日本丰田等欧美日韩传统汽车大厂在新能源车型上的落后一部分原因就是如此。二,固态电池和半固态电池目前存在技术缺陷,安全存在隐患,安全性能比不上目前成熟的碳酸锂电池,不敢用。

智己汽车采用一家成立时间八年,电池技术来源不明公司生产的半固态电池,原因恐怕只有一个。母公司上汽集团需要智己汽车在新能源车这个红海市场突出重围,必须使用奇招。

奇招的收益很大,代价也很大。对于上汽集团来说,代价无非是两种,要么是企业声誉受损,要么是消费者利益受损。上汽集团是国企,最大的声誉是国资,底子厚,哪怕声誉损失一些,也不怎么担心。而消费者利益受损对有些企业来说根本不是事。

上汽集团的这手奇招一旦成功,那收益将非常大,将在国内的新能源车领域拥有一席之地,一举扭转国资汽车公司新能源车无一能打的局面。

我们先来看看上汽集团目前的困局。

上汽集团目前主打五个品牌汽车:美国通用,德国大众,英国名爵,自有品牌荣威,五菱。

美国通用和德国大众以燃油车见长,在国内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不断增长的当下,燃油车很难为上汽集团带来持续的营收增长。目前国内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超过了31%,即每卖100台乘用车,其中31台是新能源车。

在这种情况下,降价是燃油车唯一的出路。过去几年,上汽集团的营收和净利润呈下降趋势。

英国名爵的主要市场在海外,是上汽集团收购英国品牌而来,跟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类似。英国名爵本来是燃油车品牌,上汽集团正逐步把其转型为新能源车品牌。

上汽名爵的新能源车在英国销售情况不错,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上汽集团早早进入了印度市场,是少数几家进入印度的外资汽车品牌,其在印度汽车的载体就是名爵。上汽名爵汽车的销量能够排进印度市场前十,目前正准备投建印度名爵的新能源汽车工厂。上汽名爵在印度的竞争压力非常大。多年以来,印度塔塔汽车,印度三菱汽车和韩国现代汽车一直占有印度汽车市场主要份额。

现在,特斯拉正准备在印度建设工厂,进入印度市场,这无疑会对上汽名爵造成很大的竞争压力。据悉,马斯克将在4月下旬前往印度,和印度总理莫迪商讨建厂事宜,这是马斯克第二次为特斯拉进入印度市场作出的积极努力。

上汽集团在泰国和印尼拥有工厂,表现不温不火,以低端车型为主。去年比亚迪在泰国的工厂投产后,在泰国市场的汽车销量直接超越上汽集团,获得销量冠军。

上汽荣威是亲儿子,过去十多年上汽集团一直想把荣威做大做强,但是荣威并不算太成功。目前上汽集团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智己汽车上。

历史证明,上汽集团经营合资品牌都经营的不错,打造自有品牌就差点意思。

五菱属于通用汽车收购柳州五菱得到的汽车品牌。看到这个五菱,很多人会想到一辆面包车在山道上漂移。便宜,实用,低价是五菱品牌的标签,有种乡村汽车品牌的印象。显然五菱无法承担上汽集团城市主流新能源车品牌的重任。

我们来对比一下上汽集团和美国通用汽车以及德国大众汽车的经营和股市表现,加深对上汽集团的认识。

上汽集团的最新市值是1739亿元,德国大众的最新市值是3356亿元,美国通用的最新市值是4343亿元。显然上汽集团跟德国大众和美国通用的市值差了一个层级。跟特斯拉4.02万亿元的市值相比更是天差地别。

2023年上汽集团的营收为7447亿元,净利润为141亿元,营收微增0.09%,净利润降低12.48%。2023年上汽集团的毛利率为10.19%,净利润率为2.76%。

上汽集团的经营利润不高,这是国企的通病。我们拿比亚迪来对标一下,2023年,比亚迪的毛利率是20.21%,净利润率是5.2%。比亚迪的盈利能力是上汽集团的1倍。这么比对来看,比亚迪确实非常不错。

有些事全靠同行衬托!比亚迪营收6000亿元级别,上汽集团营收7000亿元级别,但是比亚迪的净利润是300亿元级别,上汽集团的净利润是100亿元级别。

如果我们再引入特斯拉来对比一下,比亚迪也显得有点不堪。2023年特斯拉营收为7000亿元,净利润1085亿元,营收相当的情况下,特斯拉的净利润差不多是比亚迪的三倍,上汽集团的七倍。

我们再来看一下特斯拉的利润率。2023年特斯拉毛利率是18.25%,净利润率是15.47%。比亚迪的毛利率和特斯拉相当,这表明比亚迪和特斯拉的制造成本处于同等水平,但是都比上汽集团低了一半。

比亚迪和特斯拉净利润的差距体现在营销费用和行政费用方面。众所周知,特斯拉基本上不花钱搞营销,天生自带话题光环,马斯克就是最大的全球话题来源。我曾经看到过一个视频,介绍特斯拉上海工厂总经理办公室,就是一个大厂房里的一个工位,没有豪华大办公室,也没有豪华老板椅。可想而知特斯拉的行政费用必然很少。

国内的民营汽车企业目前还是无法做到这一点,无论是出于老板展现公司实力的需要还是行政人员对豪华办公环境的追求,都不支持这一点。

再回想马斯克在工厂里的各种照片,办公环境非常的简陋。特斯拉在美国的超级工厂外观也非常的不起眼,一点科技感都没有。马斯克对缩减成本的追求简直入了“魔”,他造的火箭是其他火箭成本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马斯克还准备继续降低特斯拉的制造成本,扩大汽车车身一体化铸造的范围。比亚迪怎么办?上汽智己汽车怎么办?

我们再来纵向比较一下上汽集团的历史经营业绩。2018年是上汽集团营收和净利润的顶峰,当年营收为9022亿元,净利润为360亿元,毛利率超过13%,净利润率超过5%。此后逐年萎缩。目前上汽集团营收跌倒7000亿元级别,净利润跌倒100亿元级别,毛利率降低到10%附近,净利润率在2.5%附近。

这是不是传统燃油车企的常态呢?我们对比一下德国大众和美国通用以及日本丰田汽车的经营表现。

时间回到2019年,德国大众的营收为1.95万亿元,净利润为1025亿元。2020年疫情爆发,德国大众营收降低11.78%,净利润更是大跌37.55%。到了2021年,德国大众的营收和净利润马上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此后两年,德国大众的营收增长保持在10%-20%之间,但是净利润基本维持在疫情前水平,约1150亿元。

德国大众的利润率水平跟比亚迪相当,毛利率略少于20%,净利润率略高于5%。

美国通用的情况比德国大众要好的多。2019年美国通用汽车营收9930亿元,净利润485亿元。2020年通用汽车营收和净利润小幅下滑不超过10%,此后马上恢复了快速增长,到了2023年,通用汽车的营收高达1.24万亿元,较2019年增长25%,净利润731亿元,较2019年增长50%。

美国通用汽车的毛利率17.76%,净利润率5.73%。从盈利能力来看是跟德国大众和比亚迪属于同一水平。由于德国大众过分依赖中国市场,所以其营收和净利润增长情况不良,虽然营收和净利润远超美国通用,但是其市值远远不如美国通用汽车。

日本丰田汽车最新市值接近3万亿元,是全球营收最高的汽车公司。2023年丰田汽车营收超2.08万亿元,净利润2442亿元,也是全球净利润最高的车企。2020年的疫情基本没有丰田汽车造成影响,仅仅是营收小幅下滑,但是净利润增长超过10%。

丰田汽车的盈利能力要高出德国大众和美国通用汽车一截,日本丰田汽车的毛利率高达25.5%,净利润率高达11.85%。丰田汽车的实力非常可怕,毛利率超过特斯拉7%以上,净利润率只比特斯拉低不到4%。

丰田汽车确实有真本事,怪不得几十年前在北美汽车市场打得通用汽车等一众美国车企哭爹喊娘,到现在为止依然是美国的主流汽车品牌。

过去一年,丰田汽车的股价涨了接近100%,从130美元最高涨到255美元,这恐怕就是对丰田汽车实力最好的认可。

丰田股价大涨100%

虽然全球都认为比亚迪是特斯拉的最大挑战者,现在看来这是一个错误,比亚迪是特斯拉的跟随者。特斯拉最大的对手是丰田汽车。

特斯拉定位于新能源车,而丰田汽车目前研发的固态电池将颠覆行业格局,一旦丰田成功研发出充电3分钟,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电池衰减很慢,安全性能极高的固态电池,那么若干年后,特斯拉和比亚迪如何应对丰田汽车的挑战?我们知道日系车一向是经济实惠的代名词。

对比下来,我们发现,日本丰田和特斯拉处于全球汽车第一梯队,领跑全球。美国通用汽车,德国大众汽车和比亚迪处于第二梯队,上汽集团这样的盈利能力,都不好意思把他排在第三梯队,除了在国内依靠特殊优势存活下来,想要依靠上汽集团打造民族汽车名牌实在太难为上汽集团了。

至于上汽名爵在英国,印度和东南亚国家取得的市场份额,这确实令人费解,除非国内给了大量的补贴。

回看过去一年上汽集团的股价表现,基本在13-15元的底部区域徘徊,股价并没有超越指数的市场表现。

上汽股价底部徘徊

回到上汽集团的智己L6,我们还是希望这款车能给汽车行业带来不一样的进步,使得中国在固态电池技术应用上面得以提速。但是看看最近智己汽车稍显傲慢和呆萌的公关回应,实在难以令人对其抱有太大希望啊!

算了,就让上汽集团做个市场的“鲇鱼”吧,打造民族汽车品牌的重任还是由比亚迪等民营车企来承担吧!

关注我,让你投资的明明白白!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