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平 | 陈容《戏珠龙图》试析

萧平 | 陈容《戏珠龙图》试析

首页卡牌对战醉龙图更新时间:2024-06-27


《戏珠龙图》

浪涛汹涌,风云激荡,二龙腾空,目聚神珠,珠光变幻闪烁,玄秘似不可测……不大的画卷,以两纸拼成,笔健墨厚,森森然令人不寒而栗也!

这是谁的画?并无款印,却具如此大的艺术感染力!

卷前有署签:“戏珠龙图。癸未十二月二十七日,孙君伯渊赠,不悔清玩。”钤葫芦形朱文印“大雅”。

卷后拖尾有题曰:“癸未十二月二十七日,余始三十岁,孙君伯渊以此戏龙珠图为贶。笔墨气韵与昔年所见陈所翁《九龙图》无异,岂出所翁笔耶?!方今四方多难,上海一隅何啻桃源,除夕坐木雁斋检阅旧藏,并追想十四年来经眼名迹,觉岁阑清福无过此矣!因题卷尾,用志岁月。吴兴张珩葱玉父书。”

《戏珠龙图》拖尾

两题字迹出一手,皆张珩先生所书无疑。

上述文字说明了此图的来历与收藏者的观点,癸未为1943年,张珩先生(1914—1963)正三十岁。先生字葱玉,为我国书画鉴定大家,出身吴兴世家,其祖父张石铭富有收藏。先生自幼耳濡目染,又得祖父指点,很年轻时即具非凡的鉴别眼力,可谓“目光如炬”,1934年他21岁时就被故宫博物院聘为鉴定委员了。对于此图,先生以为笔墨气韵与陈所翁《九龙图》无异,故发出“岂出所翁笔耶”的惊叹。这惊叹中含着惊喜,虽非断语,其指向是明确无误的。

至于以此画相赠的孙伯渊先生,是否事先具此认识,从葱玉先生文中感觉,似未尝有也。伯渊先生(1898—1984)出生于装裱碑刻世家,亦是鉴藏碑刻书画的名家。但其比之葱玉先生则显然有了高下,斯图即是一证。

《戏珠龙图》局部

所翁是南宋画家陈容的自号。他字公储,福建长乐人。端平二年(1235)进士,官至莆田守。工诗文,情豪气壮;擅画龙,得变化之妙。宝佑(1253—1258)间名重一时。《图绘宝鉴·宋》有一段关于他画龙状态的记载:“泼墨成云,(口 巽)水成雾,醉余大叫,脱巾濡墨,信手涂抹,然后以笔成之。或全体,或一臂一首,隐约不可名状。”这种狂放的创作状态,在这幅《戏珠龙图》上得以充分的显示,那就是强烈的动感——伸展盘旋的龙、弥漫的乌云、排空的骇浪……纵情必不拘拘于“规矩”的,于是有了泼墨、(口 巽)水与脱巾濡墨的方法,这是激情之所至,而非故弄玄虚。图中烟云部分,明显存在非笔之迹,或为拓,或为喷。

这些特征,在陈容著名的传世巨作《九龙图卷》(纸本、局部设淡色,46.3×1096.4cm,现藏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上,也有着鲜明突出的表现。斯图首尾皆有作者自题,中置九龙,出没于云水崖壑间,形态各异,虚虚实实尽得变化之妙。

《戏珠龙图》局部

《九龙图》外,现时可考的陈容作品,还有广东省博物馆所藏《墨龙图轴》(绢本、墨笔,205.3×131cm),亦题有诗,署有款,从手书笔迹分析,偏于老拙,应晚于《九龙图》。该图仅写一龙,自上而下乘云而至,首向前仰,意欲飞腾而去。笔法劲健,墨气苍厚,森然可畏。图中烟云之法与前述两图相似,苍龙造型,如首、身、爪等,亦基本一致。

北京故宫博物院亦藏陈氏《墨龙图卷》(绢本、墨笔,34.3×50cm)无款,钤“所翁”印。满铺墨底,写云水间两龙出没,前龙转身回首,后龙遥远仅见墨影。此图无论龙的本体还是烟云之处理,均与前述三图有别,气势亦偏于弱。

《九龙图卷》局部

《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一)中还载有中国美术馆所藏的陈氏《云龙图轴》(绢本、墨笔,112.5×48.5cm)写一龙腾云,形态动势与广东博物馆所藏《墨龙图》相近似,满铺墨底,气象笔墨皆逊于前图。有“所翁”款,诗堂并有清道光间罗天池题。

有比较便有了鉴别。《戏珠龙图》虽无款印,笔墨气象却胜于后述之一卷一轴。张珩先生确是具有法眼的,这并无款印的佳作当是陈容的真笔。

《九龙图卷》局部

此图后来为旅美大鉴藏家王季迁先生所得,他定是视若拱璧的,他在画里画外,画前画后钤了近十方鉴藏印。

龙在中国文化的历史十分悠久。唐代张彦远在他的《历代名画记》中,记载了最早的画龙名家曹不兴与张僧繇,然而他们的作品早已不存了。

陈容的墨龙可谓独树一帜。他是一位才气豪一世的人,但历经坎坷,不能实现抱负,故以挟风雨而飞腾的墨龙为寄。这近八百年前的妙制,仿佛可以听到他疾而劲的运笔和他醉后的长啸声……何其珍贵乃尔!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