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字子美,原籍襄阳(今湖北),曾祖迁居巩县(今河南)。自称江陵布衣,少陵野老。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其诗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后世称为"史诗"。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是继屈原怀沙沉江千年之后,第二位世界文化名人魂归汨罗江之人。流落同千古,风*共一源,一位诗祖,一位诗圣,成就了汨罗江。江河不废万古流,一江碧水流向西,流不尽楚风,流不尽唐韵。
屈原魂归汨罗江有渊源可寻,(详见笔者巜屈原与平江》),杜甫为什么会卒、葬平江呢?笔者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杜甫(图片来自百度)
一、贫病交加投平江
杜甫于大历三年(公元768年)之春,带着家眷,从四川奉节出峡,欲北归洛阳,因战乱,无望,来到荆湘。先次江陵,秋移公安,不久沿江东下,冬至岳州。登上了岳阳楼,面对祖国大好河山,抒发了内心的激情,"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大历四年春,杜甫过洞庭渡衡州,投奔好友韦之晋刺史,到达衡州时,韦之晋却改任潭卅(长沙)刺史。于是,他又折回潭州,寄居韦家。大历五年四月八日,湖南兵马史藏玠*潭州刺史发动叛乱。杜甫不得不"中夜混黎元,脱身亦奔窜"。逃到衡州。写有巜白马》诗为记。这时郴州刺史崔伟(杜甫舅父)来书要杜甫去郴州避乱,杜计划赴郴州,途经耒阳,游历嶽庙遇到了大水,五天得不到吃喝,耒阳聶县令派船送去牛肉白酒相赠,杜甫饥中得食,诗意奔放,写出了巛酬聂县令》诗。水退,杜甫欣闻讨伐藏玠取得了胜利,诗中流露了"开颜憩亭沼"的喜悦。"舟行四十里,泊于方田"。得意地在方田驿庆幸这一消息,并欣然命笔写出了巜舟中苦热遣怀呈阳中丞通台省诸公》诗,庆幸诸公“稍逼长沙馆"讨伐藏玠的行动。正是这一消息,使杜甫确定不再去郴州避难,因思念故土心情急迫,毅然决定回棹北归。至长沙又写出了巜暮秋将归秦,留别湖南亲友》诗:;水阔苍梧野,天高白帝秋,途穷那免哭,身老不禁愁,大府才能会,诸公德业优。北归衝雨雪,谁悯蔽貂裘"。目的是希望幕府亲友能资助点盘捐。
杜甫带着家眷,泛着小舟,漂浮湘江,颠簸洞庭,步步北归。体弱多病的杜甫,经不起寒风的袭击,病倒在船中,写出了巜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诗。想不到这首诗竟是杜甫的绝笔。
杜甫究竟有什么病呢?有糖尿病,(即消渴症)"病渴身何在,春生更无力"。巜过南岳入洞庭湖》;又如肺病,"且知宽病肺,不敢恨危途"。"耳聋须画字,发短不胜篦"。巜水宿遣兴》。北归途中,"郁郁冬炎瘅,蒙蒙雨带淫。"转蓬忧悄悄,行药病涔涔。"巜风疾舟中⋯》病情加重。
杜甫不但病而且穷,已经到了托足无门,"捨棹宿谁门"巜冬深》,无米下锅的地步"老夫缆亦解,脱粟朝未餐。"巜别董顼》。"鸟儿重重缚,鹑衣寸寸針。"表明他一家老小穿的是"寸寸针"的衣,一张桌子破烂得要用绳子捆了又捆。贫病交迫的杜甫在北归途中病情加重,逼着他"转蓬","行药",即调转船头就近行药问医。其时已至东洞庭湖,能行药问医的地方只有湘阴、平江县(昌江)和巴陵。此时已过湘阴,无需返回,而汨罗江是个避难之所,昌江县是个世外桃源,杜甫毅然决定"转蓬",沿汨罗江泝水而上,投平江(昌江)行药问医。
杜甫草堂(图片来自百度)
二、来伴大夫坟
杜甫调转船头上汨罗江第二个原因是凭悼屈原,来伴大夫坟。杜甫对屈原是同情的,敬仰的。他在入湘前曾多次写到屈原。如巜天末怀李白》"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说明杜甫对汨罗江有着深刻的印象。巜最能行》"若道士无英俊才,何得山有屈原宅?"巜戏为六绝句》"穷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巜秋日荆南述怀》"不必伊周地,皆登屈宋才。"巜赠郑十八贯》"羁离交屈宋,牢落值颜同。"巜送覃二判官》"迟迟峦屈宋,渺渺卧荆衡。"大历三年入湘便写"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而推崇屈原,巜归梦》诗又以屈原喻己,感叹故土难返,"梦魂归未得,不用楚辞招。"大历四年春巜祠南又望》"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仰俯兴怀,情真意切吊屈原。巜上水遣怀》"中间屈贾辈,谗毁竟自取,郁没二悲魂,萧条扰在否。"正话反说悲壮之极,意在指责"忠直遭忌"。从以上诗篇可以看出杜甫对屈原敬仰之情,同情之心,溢于言表。如现在到了汨罗江,屈原怀沙沉江之地不可能不上岸凭悼屈原。可惜时隔千年的对话没有留存下来。
巜鏖史》有巜徐屯田过杜工部坟诗》曰:"水与汨罗接,天心深有存。远移工部死,来伴大夫魂,流落同千古,风*共一源,江山不受吊,寒日下西原。"宋人记载了杜甫拜谒屈原坟而来到了汨罗江,魂归汨罗江。笔者七十年代曾在平江县原大桥公社工作,曾见过一张图纸,疑是文化革命中从杜甫墓中盗窃流落出来的图纸,图中注明杜甫的船停靠在昌江县城(中县坪)河对岸的铁匠坎,在铁匠坎办理了丧事,起柩上岸,葬小田天井湖,沿途均用青石板铺路。如今铁匠坎地名尚存,天井湖杜甫墓依在。
屈原(图片来自百度)
三、投友而至
清张岳龄在巜杜工部墓辨》一文中指出:"至此而冬犯雨雪,资用不给,病又曰深,时平江令亦其亲友,遂泝江而上,流寓平江。"当对平江县令是谁,无从考证,是亲是友,亦无根据。况且清朝前未见有人提及,难以作为依据。但杜甫投其亲友有根据可考的有如下两例。
唐安史之乱以后,有四相隐平江之说,清同治县志载:"在北乡上大卅,相传为唐侍郎白琪、徐安贞、刘光谦、陈希烈避地之所,有四隐堂之地流传至今。"后又有李安甫、陆经善亦隐平江,故又有六相隐平江之说。同治县志载:侍郎刘光谦墓,在县北长庆寺;侍郎徐安贞墓,在县北回台寺:侍郎陈希烈墓,在县东惠果寺;侍郎白琪墓,在县南白水寺;陆经善墓在县西巴蕉寺;李安甫墓在县西北九峰寺。巜岳阳风土记》和巜湖南通志》均有上述记载。
六相均以避战乱而隐平江,但各自都有隐情。徐安贞因言事直切,得罪李林甫而被谪。陈希烈,宋卅人,在经籍方面有令人叹服的学术修为。给皇太子讲学,能随端立义,应答诏问,敷尽微意。官至中书舍人。开元19年,为集贤院学士,工部侍郎,奉皇帝圣旨撰集文章,深受玄宗宠爱。迁门下侍郎,不离皇帝左右。天宝元年担任崇文馆大学士,教授太子等皇族子弟,封为临颖候,天宝五年授为左丞相兼兵部尚书。封许国公,以一品高官身份参与朝政管理。后因失宠而被谪。
徐安贞墓(图片来自百度)
陈希烈既是崇文馆的大学士,又是朝庭集贤院的知院。集贤院是政学归一所高级智囊团。陈又代理宰相张九龄、李林甫行使职权。当时徐安贞、陆经善、白琪、刘光谦等均在集贤院供职,关系非同一般,为同隐平江打下了思想和友谊基础。而杜甫天宝十年正月(753年),玄宗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在天宝九年冬预献三巜太礼赋》,深得玄宗赏识,而待制在集贤院,能在集贤院待制的都是当时的高级知识分子和智囊人士,如此便与陈希烈、徐安贞等相逢相识,结下友谊。当年在京工台,同朝为士,如今都是流离失所的天涯人,杜甫在湖湘三年心里应该清楚朝庭六相隐平江的传闻,而自己又漂泊在汨罗江与洞庭湖的入口处,投靠朝庭旧友,"转蓬"、"行药"就在情理之中了。
杜甫投平江亲友除了六相外,还有一个裴隐。裴隐何许人也不详,历代注释都避而不谈。但裴隐在平江(昌江县)有草堂属实,也可能是官场隐士,民间高人。裴隐与李白、贾至关系尚好,李白多次到裴隐的白马矶去拜访(应是现在的临湘)。贾至被贬岳州时,亦与裴隐交往颇深,并到昌江草堂(平江),亲自听过裴隐弹琴。并作有巜赠裴隐九侍郎昌江草堂弹琴》诗,其诗曰:"朔风吹疏林,积雪在崖巇,鸣琴草堂响,小涧清且浅。沉吟东山意,欲去芳岁晚。怅望黄倚心,白云若在眼。贾至后被朝廷重用,官至一品。杜甫和李白、贾至都是要好的朋友,而裴隐喜结交朋友,对李白、贾至的朋友到岳阳应尽地主之谊接待,也是人之常情。杜甫入湘至岳阳就写下了巜陪裴使君登岳阳楼》诗。这个裴使君应就是李白、贾至的朋友裴隐,原本应是个隐士,可能是出仕为官了。贾至当岳州刺史时曾到裴隐的家昌江(平江)草堂作客听琴,而杜甫在北归途中发病,供给不足,转蓬汨罗江,泝水而上至裴使君家就近"行药”,就很自然了。
汨水风光
四 、归隐山林
杜甫北归已是风竹残年,贫病交迫。交游廖落更使他有一种衰老、潦倒、被弃的孤独感。转游江湖,无家可归,往往是不得不离去,而起程又不知何为止泊。"更欲投何处,飘然去此都。"巜舟出江陵》,"风涛暮不稳,捨棹宿何门。"巜冬深》;"归路从此迷,涕尽湘江岸。"巜难逃》。眼中所见之物尽是衰柳、病鹘、孤风、落花等颓废之物,笼中鸟,水上蘋,"天寒岁暮波涛中,终日忍饥西复东"。巜白地行》。杜甫那颗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纯的火热的心,穷时忧黎元,济时肯*身的思想和精神以被残酷的现实和那刺骨的寒风冰到了极点,透彻了全身。失望加重了疾病,疾病更使人失望。再也不想有竭君之日了,自身生存都难保,更何谈拯世济时的理想。
伟大的诗人杜甫在失望的悲寂中,还有何留恋呢?他不能在这窒息中等闲待毙,他要走出迷失的徬徨,寻找一条新的出路。在大自然之中,人不过是匆匆的过客,何必为用世所累,"万古一生死,胡为足名数"。此时的杜甫只能安时处顺,随遇而安了。以求心灵的宁静,筹划着归隐终老之计了,思想留下了大量的遁世归隐的内容。
形容劳宇宙,质朴谢轩墀。一巜移居公安》
丹心老未折,时访武陵溪。一巜水宿遣兴》
馀力浮于海,端忧问彼苍。一巜遣问》
灌园曾取适,游寺可终焉。
遂生同渔父,成名异鲁连一巜回棹》
其实,学道求仙在唐朝自上而下均好之,在这道教风靡的时代,杜甫必受其影响。
杜甫第一次漫游吴越等地,就对海上的仙山产生过幻想;第二次漫游粱、宋、齐、鲁时,曾和道教徒还有李白、高适结谊亲访王屋山、东蒙山,访道士华盖君、董练师和元逸人。长安十年,一再推崇老子,向往葛洪。并说自己有"丹砂访葛洪"之愿。居成都期间,杜甫道教思想更加滋长,归隐的倾向亦很明显,他曾寄诗司马山人,望其指授神仙之诀,在草堂经常和他往来之人朱山人就是个隐士。
由此可见杜甫归隐之心并非心血来潮。杜甫对不为名,不为利,屡辞官聘,退而修道的葛洪非常崇拜,有遁其迹之意,如"永嘉多北至,勾漏且南征"巜奉送二十三舅》,"我欲就丹砂,踄涉觉身劳"巜送重表侄》。杜甫对葛洪的崇拜是出自内心的,因为葛洪以外儒内道应世,与杜甫心灵是相通的。而平江(昌江)幕阜山正是葛洪练丹归隐地之一,其友李白登山写下了《炼丹井》:"闻说神仙晋葛洪,炼丹曾此占云峰。庭前废井今犹在,不见长松见短松。"于情于景于境,屈原在绝笔书中写道:"反朴时难遇,忘机陆易沉。""转蓬忧悄悄,行药病岑岑,葛洪尸定解,许靖力难任。家事丹砂诀,天成涕作霖。"这才是杜甫最终"转蓬"的原因。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