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关于沙和尚》
关于沙和尚,给人的感觉好像是海边的一块礁石,几乎让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是,如果你要是觉得沙和尚是个老实人你就大错特错了。
沙和尚当年在天上是“卷帘大将”,是个什么角色呢?就是玉皇大帝到后宫找完乐子以后,“卷帘大将”就过来把玉皇大帝前头挡路的门帘卷起来:皇上慢走,皇上辛苦了,皇上保重龙体啊……其实,他的工作就是个御前带刀侍卫兼小太监的活。
后来,“卷帘大将”打破了天庭的一个酒杯,就就被开除了。这个“卷帘”在凡间的流沙河做了河妖,可以说恶贯满盈:吃童男童女,打家劫舍……按理说,这家伙直接就该枪毙,而且是连续枪毙十分钟才解恨,可后来居然混进取经队伍。
我们长话短说。
在西游记原著里,八戒和孙猴子能打平手,而在流沙河八戒和沙和尚打架的时候也是打平手。就是说,这个当年的御前带刀侍卫的功夫相当不错。
可这么牛的沙和尚怎么除了挑着担子或者牵着马儿,就再也没什么亮点了呢?
在唐僧这个组合里,这个家伙看似老实,把低端的脏活都干了,其实,这家伙很有点滑头。
沙和尚不像猪八戒,虽然八戒也隐藏了实力,但上一节我说了:八戒成全了战友,润滑了团队,藏锋示拙,委曲求全,贡献很大,而且猪八戒从开始就看出来这是一出如来观音导演的戏。而沙和尚不是这样,他几乎没什么贡献,平时不说话,打架时几乎是隐身状态,关键是他也不知道这是在演戏……
但是,好事他一件没拉下。偷人参果那一回,孙猴子在树上摘,八戒在底下接,偷的时候他不知道在哪躲着,可开吃的时候,他就出现了,典型的“坏事你们干,好处大家分”。
沙和尚其实还特别会说话,特别冷静,但他几乎不表现出来,闷坏。
女儿国国王要强行逼婚唐僧,孙猴子和猪八戒没招,是沙和尚一顿长篇大论的演讲,硬生生的摆事实讲道理,把这个事摆平了,看,他是最能讲的,但他几乎从头到尾就是不说话。
通天河的时候,有个金鱼精,孙猴子叫他下去打,他说:二师兄当年是天庭的海军司令,水性杠杠的,和我一起去吧,我们把金鱼精引上来,大师兄你再把它揍死……
你看,这家伙贼不贼?他本来打架就不比猴子差,但他看出来了,一路上的妖精都有后台,他判断这个金鱼精又是哪个上市公司老板家的,万一打死了不好交代,就说引金鱼上来让孙猴子打。结果还真是,金鱼精是观音家的……关于沙和尚这一段,大家可以去看看吴闲云先生的解读,更加透彻精彩。
这么阴暗的人居然能在加入取经队伍后,把前一天还无恶不作的风格完全隐藏起来,毫不暴露本性,简直是可怕至极!
沙和尚西天取经的目的其实只有他自己清楚,他就是想取经后有资本重新回天庭,所以,他什么都不想贡献,但又不能吃闲饭,他就选择挑担子这个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这种人在团队里是属于心态很差的,明明有能力可以帮助大家,但就是不愿多出手,打着自己的小九九。
你可能会说,有些人只要挑好担子就好了,话是这么说,但他明明能量很大,却总是“见死不救”,该出手时不出手,这样的人消极混日子,对团队有很大影响。
唐僧的团队幸亏有孙猴子跟猪八戒撑着,要是你的团队没有这两种能人,你要再多看似“任劳任怨”的沙和尚有什么用?
后来,沙和尚结束取经后被封为金身罗汉,不仅比八戒低一级,而且比白龙马也低。也算是
如来赏罚分明,比较客观了。
结论:我们的团队里,有很多看似“无能”的人,其实,他们有很大的能量,能否调整他们的心态,挖掘他们的潜力,就要看领导的慧眼了!
我们前面说了,领导要激发团队成员的长处,去达成目标。在达成目标这件事情上,全员都要拧成一股绳,群策群力,显然,像沙和尚这种有能力却不作为的成员,是不适合团队的。假如他有能力不干事,但拿的是不干事的钱也就算了,如果拿着高收入还不干事,一定要坚决处理,这个毒瘤不割掉,对团队有大害,也说明领导者领导力有问题了。
第六节《关于白龙马》
西游记里的白龙马并非大家想像的那样玉树临风,它也算不上豪门。著名作家吴闲云先生在他的著作里有过论述,我来跟大家说说我的理解。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龙”到底是个什么玩意。龙其实只是天庭仙界的一个低等生物而已,就好像我们人间的猫猫狗狗。
在吴承恩的《西游记》以及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里都有提到,天上的神仙们酒桌上有这么几道菜:爆炒龙肝,酸辣龙板筋,清蒸龙头,还有烤全龙(注:菜名是我按照自己口味臆想的,但原著里确实有用龙做的菜)……
这说明了啥?这说明了龙在天庭仙界就是个低等生物,再明白的说,它就是随时*来吃的菜。
如果把神仙们拿来食用的普通龙比作人间的可食用的肉狗,那四海龙王家族,不过相当于地位高一点看家护院的土狗。
所以,白龙马就是个天上的低级生物幻化的。但是咱们凡间的人类毕竟比天上的生物低级,所以,从人类角度看,白龙马算是高富帅,其实,在天上还真不是,这也是受了电视剧《西游记》的误导。
弄清楚白龙马到底是个什么档次,我们就好分析了。
在西游记里,比沙和尚还默默无闻的就是白龙马。为什么?猴子、猪、沙和尚,这几个家伙是观音按照替唐僧收徒弟的角度来安排的,而收编白龙马的初衷就是解决唐僧专车的问题,跟另外3个徒弟不是一个档次,你一个脚力,不默默无闻想干啥?
再者,正因为龙是低级生物,所以一路上打架的时候,它几乎没站出来过,它根本没能力站出来。但在宝象国斗黄袍怪时,孙猴子不在,唐僧也伤了,八戒去找猴子,沙和尚被拿下,它还是站出来了,虽然最终也打输了,但这唯一的一次勇敢还是值得称赞的。
这就好像团体里有些位卑言轻的员工,却勇于承担责任和挑战,这值得鼓励。
白龙马在唐僧的徒弟当中,可以说是最虔诚的一个,背着唐僧毫无怨言,它是丈量西游之路的忠实前行者。和大师兄孙猴子比:猴子动,它静;猴子急,它稳……同样是取经,它用自己的方式向我们阐述了一个道理:有些结果不一定非得用武力来获取,一步一个脚印,依然能够达成目的。
综上所述:白龙马虽然卑贱,能力又差,但是它既不冒进,又不窝囊,它极具自知之明,深知自己的角色和职责。
某些岗位的员工,在做好职责的基础上,能有一点点有限的作为和突破,就是难能可贵,对于团队中,大量的底层员工,领导者要抽出时间和精力去关照和体恤。毕竟很多具体的事务和大量的基础搭建需要这些底层员工动手完成,万丈高楼平地起,最终把图纸变成大厦的就是这些底层员工。
我看过很多团队,领导者对于中层干部和精英很上心,却很容易忽略底层的建设,这个当然和领导者无法直接接触一线员工有关,但是这个问题要重视,一定要看到底层员工的工作和付出,并做出相应的奖励,否则没人给你具体办事,曲高和寡。总之,对待各个层级的员工,要面面俱到,雨露均沾。
第七节《如来的计划》
全世界最大的连锁是哪个机构?麦当劳?沙县小吃?不,都不是,是佛教的寺庙。
这些寺庙基本没什么房租,或者说租金不高,每天都有信徒虔诚自发自愿的来交“保护费”,这一切都源于唐太宗李世民的一次阴曹地府之旅。
各种史书小说记载,李世民在贞观一十三年死过一回,到阴曹地府走了一番。
在阴间,李世民遇到了被他*了的哥哥、弟弟、被他抢了皇位的爹、还有因他而死的无数冤魂。这些冤魂一看李世民来了,整个炸锅了,可以想象,十八层地狱的景象给太宗带来的恐怖是多么大。
这里有个细节:掌管生死薄的崔判官把生死薄上李世民的死期“贞观一十三年”改成了“贞观三十三年”。然后,李世民就还阳了,多活二十年。而且,崔判官告诉李世民:回去以后做个水陆大会,超度那些因你而死的亡魂,你这二十年就安稳了。
为什么崔判官帮李世民多活二十年?从他叮嘱李世民办水陆大会就可以看出来。
水陆大会是佛教的法会,而且,要想超度亡魂,必须要有西天如来佛祖写的那些心灵鸡汤。
也就是说:李世民想多活二十年,就要派人到西天如来那里取真经,然后回来办个佛教盛会“水陆大会”。
清楚了:如来为了把自己写的那些洗脑的心灵鸡汤传播到东土大唐,就收买了崔判官,设计恐吓唐太宗,顺理成章的让唐太宗派人来求他,结果就是:佛教连锁店在大唐遍地开花。
如来的计划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你看,他想把店开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他是咋办的?首先他创造需求,耍手段让李世民自动来找他。
有很多行业的生产商是根据自己的想像来定位产品的,想当然的认为消费者也是这么想。这可不一定,你的好东西不一定被认可,所以你必须给消费者一个认可你的理由。你的产品要在品质有保障的前提下贴近或者吻合顾客需求点。
如来做的就很好,首先,他写的那些鸡汤确实很不错,但当时道家儒家的鸡汤也很好,大家不买他的帐。所以,他贿赂了崔判官,给李世民心里下了个危机,李世民心甘情愿的上了道。
从今天的角度来说,如来涉嫌行贿,但在推广产品的方式上是称得上经典:在没有需求的时候创造需求,并强化需求。
总之,如来为了达到目的,设计了一个很合理的计划,以此作为行动纲领,详细周密,有的放矢。
第八节《思考1》
前言:【西游】系列聊了几节了,先暂停吧,读者总有疲劳的时候。这一节算是在这个系列尾声的时候,有关西游的一些思考吧。
佛教原本是外来物种,只是进入中国以后,入乡随俗,被同化成了现在的模样。从行政级别上来说,如来佛祖是宇宙一哥玉帝同志的手下,有读者发来信息说:看来还是中国本土的神仙厉害啊。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每个国家,甚至地区,都有自己信奉的神明和宗教。而无一例外的是,每个地方的信徒教众都会笃信自己所信奉的神明才是战斗力最强的,最牛的。
印度本土的佛教绝不会承认如来干不过玉帝。同理,耶稣基督的粉丝们才不会鸟太上老君呢。
这个世界有多少民族,就有多少宗教,也就有多少所谓的最牛的“万神之神”,每个“万神之神”都是最厉害的,这看似非常矛盾,但这种现象确实是客观事实。这和“谁不说俺家乡好”是一个道理:人类天生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和利益上来看待问题。也可以说是井底之蛙吧。
而相对来说,中华民族在宗教包容性上做得算是很好的,《西游记》就是证明。
在儒释道诸子百家等本土思想百花齐放的时候,李世民托唐僧远赴尼泊尔印度引进属于“异教”的佛教,本身就是中华民族“包容性”的表现,这也说明了中华民族在世界史上有不朽地位的原因:包容,接受并尝试用对方的视觉来观察世界……
所以,你会看到,中国人拜佛的同时,同样沉醉于道教的养生理念,甚至也不排斥身边有人做礼拜。
中国没有国教,绝大多数人都不是某个宗教的信徒,你可以说中国人没有信仰。但正是这种“无”,才融汇了各种思想,从而“有”,很“有”,非常“有”……
开个玩笑,中国人没有忌口的食物,什么都吃,这或许是中国人更聪明的原因,呵呵,这是题外话,但这也是“包容性”能够导致强悍的体现。
在我的身边,有很多企业或者个人习惯把自己的头衔设置为“行业第一品牌”、“什么什么第一人”等等。
首先,我相信这些企业和个人都非常优秀,我也不是为了制止这种行为。只是来分析:当我们自己给自己冠以“第一”这个帽子的时候,是否只是自说自话?是否能看清别人的能力?是否我们沦为了迷信自己的信徒?
这个世界永远没有第一,所谓的第一只是因为那些更强的对手选择了隐身而已。
我们可以自信,但同时要善于接纳,勇于站在自己的对面审视自己。
玉帝、如来、老君、到底谁强?不知道。
第九节《思考2「完结篇」》
每个喜欢西游记的人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和启发,而西游记也被众多粉丝改编或戏说成了众多版本。
但迄今为止,我发现有这样一个问题,它没有被任何人关注过或者思考过。
从唐僧开始出发到取回真经一共14年(历史上玄奘法师用了17年),我们对唐僧师徒的了解几乎只是这14年而已。而唐僧师徒都是几乎长生不老的神仙,这短短14年相对于他们的寿命来说,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好了,问题来了,除了这14年,唐僧师徒漫长的生命长河几乎消失在所有人的视野里了。他们最灿烂的“人生”仅仅只是那可以忽略不计的14年而已。当然,在这14年之外他们偶尔也会露脸,但除了孙悟空大闹天宫那段,几乎没什么亮点了。
西游记的作者好残忍,他只给了唐僧师徒14年的镜头,其它时间它们的生命几乎“不存在”。
我们在以上的“事实”中,或许可以得到一个启示:最斑斓的人生是处于奋斗阶段的那些年,而一旦你收获了地位和财富并停止了奋斗时,看似名利双收,实则你的精彩也随之而去……
从这个角度来说,如何延长我们生命当中的精彩,就是个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了。
唐僧师徒14年之外的“消失”,是因为他们的人生目标仅仅只设定到取经后成佛为止。可以说,相对于他们的寿命来说,这个目标是个“失败”的目标,或者说是个“短期目标”,并且很短。
唐僧师徒在这个短到不能再短的“短期目标”达成后,好像就再也没了目标,起码,我们都再也没有见到过。所以,他们的“消失”也就可以理解了。
我们的生活中,如果要人生持续精彩,我们要用持续的“短期目标”去串联。用不断生成的短期目标加起来,去组成人生。
而最完美的的终极目标就是:在死去的那一刻,我们依然在规划下一段旅程的“短期目标”。
西游系列暂时就和大家聊到这里,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不同的看待生活工作的视角,也希望大家能够在我的荒诞逻辑中感受到一点乐趣。其实,关于西游,我写了很多,受限于很多因素,在这里只和大家聊这些,以后有机会的话,我们再一起探讨。感谢!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