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女无瓜”为什么能大火?原因和“装垫儿台”一样

“雨女无瓜”为什么能大火?原因和“装垫儿台”一样

首页冒险解谜死亡之雨新的僵尸病毒更新时间:2024-07-17

三年前,“蓝瘦香菇”这个“难受想哭”的谐音传遍互联网。三年后,那个被网民嘲笑的人或许已经被忘却,那个梗或许早已尘封在历史流行词的档案里,但谐音梗却并没消失。

最近几个月,少儿剧《巴啦啦小魔仙》里游乐王子的一口古怪的“塑料普通话”被人们挖掘出来,其中他的台词“要你管”和“与你无关”读音变成了“要你寡”和“雨女无瓜”,这些词如病毒一般传遍了各个社交媒体和视频网站的留言和弹幕中,为什么方言梗或者读音梗容易在网络上流行呢?

雨女无瓜四个字突然爆火,图为游乐王子。

方言的发音变成流行文化的梗并不是网络时代的产物,当年马三立老师的经典相声中“豆泥湾儿(逗你玩儿)”这个带着方言发音的词汇印刻在无数人的脑海中。方言发音之所以容易成为笑料,一来是方言与标准语之间词汇、发音甚至是语法的本身差异。

对于标准语使用者,方言的陌生感就容易产生疏离感。疏离带来排斥,排斥带来嘲讽,嘲讽带来高效。英国剧作家萧伯纳的《皮格马利翁》及其改编的音乐剧《窈窕淑女》就揭露了英格兰错综复杂的方言鄙视链,以及受教育人群对伦敦土音考克尼方言的嘲讽。

二来方言作为语言的变体,除了体现使用者的地理背景之外,也体现了社会经济背景,甚至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教育背景和平时活动的圈子背景。网络上的各个平台的小圈子里充斥着各种“黑话”。圈外人看到这些“黑话”自然是一头雾水,而圈内人则可以利用这些黑话快速识别同好(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人群)。

三来,语言的强势与使用者的话语权息息相关。俄国犹太社会语言学家马克斯维恩里希说过,“语言是有着陆军和海军的方言”。世界上所有的标准语言也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也是以方言作为基础。普通话以北方官话为根基,英国的英式英语标准发音源自皇室和牛津剑桥的受教育人群的说话方式。而在网络时代,视频、表情包、论坛成为了最搞笑的传播途径。

蓝瘦香菇表情包。

但最终,任何类型的梗/弥母/迷因/文化基因,如其概念创始人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笔下所描述,都有其生命。文化基因需要传播,“传播者”的寿命会影响着文化基因的寿命。

一个梗本身的信息越短,越容易理解,在短时间内就能传播到更广的圈子里。但如同基因,也会快速变异,甚至被同化、消失。一个梗本身的信息越复杂,越难理解,传播速度就会越慢,但变异速度不会很快,也不容易被同化。流行语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而小圈子的“黑话”或许掀不起惊涛骇浪,但往往能在少数人中慢慢传播下去。

那流行的方言梗如何长存?首先需要超脱意义本身,变成越抽象的东西越好。这样才能引起更多联想。“蓝瘦香菇”简化成了一个核心意象,让人一想起来就是一朵蓝色瘦削的香菇。而且从信息量上来看,是一个核心名词词素带着两个修饰的形容词。而“雨女无瓜”构成了一幅雨天里女子没有瓜的场景,但包含意象太多,而且有主有谓有宾,过于复杂,恐怕不如前者那么好记。

另外,方言谐音如果直接能套用现有标准语的词的话,给人留下的印象会更深。北京话的“装垫儿台(中央电视台)”让北京人看见能会心一笑,但其他地区的人想要记住得颇费脑子。相比之下,天津话的“结界”(姐姐),让人一下子把这个日常称呼和一个二次元日语文化衍生词汇联系在一起,就好记多了。

语言一直在不断更迭。这个时代的科技无疑是语言变化的助推器。我们见证了比以往更快的词汇甚至是概念的诞生,也会看着其中绝大部分只是为一时笑料而创作,缺乏深度的词汇消失在语言长河之中。

□王知易(语言科普作家)

新京报编辑 吴龙珍 校对 何燕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