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儿童感觉统合游戏教案 | |
一、类别:本体觉 | |
二、针对年龄群体:2—3岁儿童(男女) | |
三、游戏意图:促进并提高儿童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能力,通过关节运动觉和位置觉等方面,来促进儿童的本体觉功能,为儿童的感知能力、认知能力提供前提条件。 | |
四、游戏时间:40分钟 | |
五、游戏项目分类: | |
(一) | |
1.游戏名称: | 快跑小超人 |
2.游戏时间: | 40分钟 |
3.游戏目标: | (1)提高儿童运动企划能力 (2)促进身体协调能力发展和空间知觉发展 (3)使儿童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
4.活动准备 | (1)彩色线条一根;(2)单砖一个;(3)长体能棍一根;(4)水果模型15个;(5)空盒一个 |
5.活动规则: | (1)儿童以线条为起点,跑向体能棍处,绕行一圈,拿起水果,跑回起点并把水果放入空盒中。 (2)跑步过程中预防儿童摔倒。 (3)老师利用跑步的运动方式为儿童提供感觉刺激的输入。 |
6.操作方式: | (1)老师提前准备好开展游戏活动前需要用到的教具。依次为起点处摆放线条和空盒,终点处摆放体能棍(把体能棍插入单砖中),并把水果模型放在体能棍旁,线条和体能棍相距10米。 (2)老师辅助儿童脱掉鞋子并整理好衣物,取掉身上的尖锐物品。 (3)老师告知儿童此刻进行的游戏名称及规则和安全事项。 (4)老师辅助儿童或儿童独立站在线条处,做跑步前准备。 (5)老师确认儿童已准备好,发出“开始”的指令。 (6)儿童从起点跑向体能棍处,围着体能棍绕一圈后拿起旁边的水果,再次跑回起点,并把水果放入空盒中。老师需紧跟旁边辅助。 (7)回到起点后,老师重新发出指令,开始新一轮快跑。 (8)游戏结束,老师告知儿童游戏已完成,辅助儿童整理好衣物。 |
7.活动模式: | 一对一或一对多 |
8.活动延伸: | 老师邀请儿童和老师一起把教具放回原处。可适当辅助。 |
9.活动补充: | 训练中需注意儿童身体安全,应避免儿童在跑步过程中出现摔跤以及不愿意配合的现象,老师应及时给予辅助和心理支持。 |
2—3岁儿童感觉统合游戏教案 | |
一、类别:本体觉 | |
二、针对年龄群体:2—3岁儿童(男女) | |
三、游戏意图:促进并提高儿童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能力,通过关节运动觉和位置觉等方面,来促进儿童的本体觉功能,为儿童的感知能力、认知能力提供前提条件。 | |
四、游戏时间:40分钟 | |
五、游戏项目分类: | |
(二) | |
1.游戏名称: | 爬滑梯 |
2.游戏时间: | 40分钟 |
3.游戏目标: | (1)增强儿童自信和内在勇敢 (2)提高儿童运动企划能力 (3)使儿童学会自己动手做事 |
4.活动准备 | (1)贴纸5张;(2)插板1套; |
5.活动规则: | (1)儿童在准备台上,坐着利用腰力和臀力从滑梯上滑下。 (2)儿童滑下滑梯后,把插棍放在插板里,再手脚并用的爬上准备台。 (3)儿童爬行中,需把袜子脱掉,避免打滑。 (4)老师利用爬滑梯的活动为儿童提供感觉刺激的输入。 |
6.操作方式: | (1)老师提前准备好开展游戏活动前需要用到的教具。把插棍和插板分别放在滑梯的两边。 (2)老师辅助儿童脱掉鞋子并整理好衣物,取掉身上的尖锐物品。 (3)老师告知儿童此刻进行的游戏名称及规则和安全事项。 (4)老师辅助儿童或儿童独立爬上准备台,坐好。做好活动前的准备。 (5)儿童双手放在膝盖上,利用自己的腰力和臀力,向着滑梯蠕动,慢慢的缩到滑道上。 (6)儿童来到滑道以后,拿起一根插棍,放置在插板中,然后手脚并用的从滑梯上爬回准备台。 (7)儿童爬上准备台以后,翻身坐好。准备进行下一轮的游戏。 (8)老师在儿童下滑和爬行时需做好保护工作。 (9)游戏结束,老师告知儿童游戏已完成,辅助儿童整理好衣物。 |
7.活动模式: | 一对一或一对多 |
8.活动延伸: | 老师邀请儿童和老师一起把教具放回原处。可适当辅助。 |
9.活动补充: | 训练中需注意儿童身体安全,应避免儿童在爬行中出现摔伤或磕碰到滑梯。 |
2—3岁儿童感觉统合游戏教案 | |
一、类别:本体觉 | |
二、针对年龄群体:2—3岁儿童(男女) | |
三、游戏意图:促进并提高儿童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能力,通过关节运动觉和位置觉等方面,来促进儿童的本体觉功能,为儿童的感知能力、认知能力提供前提条件。 | |
四、游戏时间:40分钟 | |
五、游戏项目分类: | |
(三) | |
1.游戏名称: | 翻山越岭(万象组合) |
2.游戏时间: | 40分钟 |
3.游戏目标: | (1)提供丰富的感觉信息输入 (2)提高儿童的运动企划能力 (3)提升儿童四肢协调能力 |
4.活动准备 | (1)阳光隧道一个;(2)平衡木2块;(3)1/4圆2个;(4)小体能圈4个;(5)单砖2个,双砖3个;(6)半圆1个,圆垫2个(彩虹接龙);(7)卡片15张;(8)空盒1个 |
5.活动规则: | (1)儿童于起点处,准备待命。 (2)儿童依次走过平衡木,跳过体能圈,爬过小拱桥,走过1/4圆,钻过半圆,爬过阳光隧道,来到终点,读出卡片内容,并把卡片放入盒子中,再从旁回到起点。 (3)老师在活动中需进行引导,并保证儿童安全。 (4)老师利用万象组合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感觉信息输入。 |
6.操作方式: | (1)老师提前准备好开展游戏活动前需要用到的教具,并摆放、组合好万象组合。依次为:a.平衡木(单双砖,高低起伏)b.体能圈4个c.1/4圆小拱桥d.1/4圆平衡木e.半圆f.阳光隧道g.卡片h.空盒 (2)老师辅助儿童脱掉鞋子并整理好衣物,取掉身上的尖锐物品。 (3)老师告知儿童此刻进行的游戏名称及规则和安全事项。 (4)老师辅助或儿童独立站在平衡木前并处于待命中。 (5)老师确认儿童已准备好,发出“开始”的指令。 (6)老师辅助或儿童独立依次走过高低平衡步道、跳过体能圈、爬过小拱桥、走过1/4圆,钻过半圆,爬过阳光隧道,读出卡片上的内容,并把卡片放入空盒中。老师需紧跟在儿童身旁。 (7)放好卡片后,老师辅助或儿童独立从旁回到起点。老师需紧跟在儿童身旁。 (8)回到起点后,老师重新发出指令,开始新一轮“翻山越岭”。 (9)游戏结束,老师告知儿童游戏已完成,并整理好儿童衣物。 |
7.活动模式: | 一对一或一对多 |
8.活动延伸: | 老师邀请儿童和老师一起把教具放回原处。可适当辅助。 |
9.活动补充: | 训练中需注意儿童身体安全,应避免在活动中儿童无序的跑动,不听指令。老师需保证活动的有序性和规范性、趣味性。 |
2—3岁儿童感觉统合游戏教案 | |
一、类别:触觉 | |
二、针对年龄群体:2—3岁儿童(男女) | |
三、游戏意图:促进并提高儿童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能力,提升对触觉的敏锐性、辨别力和记忆力,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增进快乐情绪。 | |
四、游戏时间:40分钟 | |
五、游戏项目分类: | |
(一) | |
1.游戏名称: | 大笼球 |
2.游戏时间: | 40分钟 |
3.游戏目标: | (1)提高躯体的触觉适应能力 (2)提升触觉的辨别力和敏锐性 (3)激发儿童的游戏能力 |
4.活动准备 | (1)100厘米直径光滑大笼球一个;(2)100厘米直径颗粒大笼球一个 |
5.活动规则: | (1)儿童仰躺与地垫上,双手自然打开,双脚自然伸直,保持不动。 (2)儿童俯卧与地垫上,双手自然打开,双脚自然伸直,保持不动。 (3)老师用光滑和颗粒的大笼球为儿童提供感觉刺激的输入。 |
6.操作方式: | (1)老师提前准备好开展游戏活动前需要用到的教具。 (2)老师辅助儿童脱掉鞋子并整理好衣物,取掉身上的尖锐物品。 (3)老师告知儿童此刻进行的游戏名称及规则。 (4)老师辅助儿童仰躺于地垫上并保持规范的活动前姿势。 (5)老师拿着颗粒大笼球站在儿童身体的左边或右边,用球轻轻触压儿童的身体,由上而下。上身20次数,下身20次数。然后轻轻拍打儿童的身体,由上而下。上身20次数,下身20次数。3个回合。 (6)老师辅助儿童俯卧于地垫上并保持规范的活动前姿势。 (7)老师依照仰躺时的方式为儿童提供感觉刺激。次数和回合不变。 (8)老师拿着光滑大笼球为儿童提供感觉刺激,活动方式和次数参照颗粒大笼球。 (9)游戏结束,老师告知儿童游戏已完成,辅助儿童起身并整理好儿童衣物。 |
7.活动模式: | 一对一或一对多 |
8.活动延伸: | 老师邀请儿童和老师一起把教具放回原处。可适当辅助。 |
9.活动补充: | 训练中需注意儿童身体安全,应避免对儿童的头部和髋部形成伤害。 |
2—3岁儿童感觉统合游戏教案 | |
一、类别:触觉 | |
二、针对年龄群体:2—3岁儿童(男女) | |
三、游戏意图:促进并提高儿童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能力,提升对触觉的敏锐性、辨别力和记忆力,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增进快乐情绪。 | |
四、游戏时间:40分钟 | |
五、游戏项目分类: | |
(二) | |
1.游戏名称: | 球池寻宝 |
2.游戏时间: | 40分钟 |
3.游戏目标: | (1)提高躯体的触觉适应能力 (2)提升触觉的辨别力和敏锐性 (3)激发儿童的游戏能力 |
4.活动准备 | (1)海洋球池一个,球若干;(2)小皮球5个;(3)小玩具5个;(4)5个沙包 |
5.活动规则: | (1)把皮球和玩具随机放入球池中。 (2)儿童置身于海洋球池中,寻找皮球和玩具。 (3)完整的找寻完一次后,取一个沙包给老师,代表完成一次。 (4)老师用海洋球和找寻玩具的方式为儿童提供感觉刺激的输入。 |
6.操作方式: | (1)老师提前准备好开展游戏活动前需要用到的教具。 (2)老师辅助儿童脱掉鞋子并整理好衣物,取掉身上的尖锐物品。 (3)老师告知儿童此刻进行的游戏名称及规则。 (4)老师当着儿童的面把“宝物”随机放入球池中,在地垫上放好沙包。 (5)老师辅助或儿童独立进入球池中,老师站立在球池旁。 (6)老师确认儿童已准备好,发出“开始”指令,儿童开始寻宝。 (7)儿童寻找到一个“宝物”后,需返回老师处交予老师。 (8)儿童完整的寻找到10个“宝物”后,需起身出球池,拿起地上的一个沙包交由老师,代表完成一次。 (9)老师指导儿童重复寻宝,直至次数完成或到达规定时间。 (10)游戏结束,老师告知儿童游戏已完成,辅助儿童起身并整理好儿童衣物。 |
7.活动模式: | 一对一或一对多 |
8.活动延伸: | 老师邀请儿童和老师一起把教具放回原处。可适当辅助。 |
9.活动补充: | 训练中需注意引导儿童顺利的寻找到“宝物”,避免儿童因找不到“宝物”而出现哭闹现象。避免儿童磕碰到球池边沿。 |
2—3岁儿童感觉统合游戏教案 | |
一、类别:触觉 | |
二、针对年龄群体:2—3岁儿童(男女) | |
三、游戏意图:促进并提高儿童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能力,提升对触觉的敏锐性、辨别力和记忆力,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增进快乐情绪。 | |
四、游戏时间:40分钟 | |
五、游戏项目分类: | |
(三) | |
1.游戏名称: | 小马过河(万象组合) |
2.游戏时间: | 40分钟 |
3.游戏目标: | (1)提供丰富的触觉感觉信息输入 (2)提高儿童的运动企划能力 (3)提升儿童下肢肌力及跳跃能力 |
4.活动准备 | (1)小体能圈4个;(2)平衡步道4张;(3)双砖6个,单砖2个;(4)平衡木2条;(5)长体能棍一根;(6)空盒一个;(7)数字积木10块(1-10) |
5.活动规则: | (1)儿童右手拿积木,站立于平衡步道前,处于待命状态。 (2)儿童走过平衡步道,跳入体能圈中,再跳出;依次来到平衡木上,最后跳过体能棍,把积木放入盒子中。 (3)老师在活动中需进行引导,辅助儿童完成活动并保证儿童安全。 (4)老师利用万象组合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感觉信息输入。 |
6.操作方式: | (1)老师提前准备好开展游戏活动前需要用到的教具。并摆放、组合好万象组合。依次为:a.数字积木置于平衡步道前b.平衡步道c.小体能圈(b/c依次摆放,空出跳跃位置)d.两个双砖高度的平衡木2条e.一格单砖高度的体能棍f.空着的盒子 (2)老师辅助儿童脱掉鞋子并整理好衣物,取掉身上的尖锐物品。 (3)老师告知儿童此刻进行的游戏名称及规则和安全事项。 (4)老师辅助或儿童独立拿起数字积木“1”,站立于平衡步道前,待命。 (5)老师确认儿童已准备好,发出“开始”的指令。 (6)老师辅助或儿童独立走过平衡步道,跳入体能圈中,再跳出,依次完成所有的平衡步道和体能圈;走过平衡木,从平衡木上跳下,再跳过体能棍,最后把积木放入空盒中。老师需紧跟在儿童身旁。 (7)放好积木后,老师陪伴儿童从旁边回到起点,开始新一轮“过河”。 (8)游戏结束,老师告知儿童游戏已完成,辅助儿童起身并整理好儿童衣物。 |
7.活动模式: | 一对一或一对多 |
8.活动延伸: | 老师邀请儿童和老师一起把教具放回原处。可适当辅助。 |
9.活动补充: | 训练中需注意儿童身体安全,跳跃有困难,需及时辅助。应避免在活动中儿童无序的跑动,不听指令。老师需保证活动的有序性和规范性、趣味性。 |
2—3岁儿童感觉统合游戏教案 | |
一、类别:前庭觉 | |
二、针对年龄群体:2—3岁儿童(男女) | |
三、游戏意图:促进并提高儿童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能力,使大脑前庭功能区有更好的发展。 | |
四、游戏时间:40分钟 | |
五、游戏项目分类: | |
(一) | |
1.游戏名称: | 双脚跳 |
2.游戏时间: | 40分钟 |
3.游戏目标: | (1)提高下肢的肌力和跳跃能力 (2)促进儿童前庭功能区的发展 |
4.活动准备 | (1)小体能圈10个;(2)拼图1副 |
5.活动规则: | (1)儿童独立跳进体能圈,再从体能圈内跳出,依次跳完10个体能圈,并把拼图放进拼板里。 (2)儿童跳跃有困难时老师可以给予适当的辅助。 (3)儿童一次只能放一个拼图,到终点后,跑步回起点。 (4)老师用双脚跳的活动为儿童提供感觉刺激的输入。 |
6.操作方式: | (1)老师提前准备好开展游戏活动前需要用到的教具。 (2)老师辅助儿童脱掉鞋子并整理好衣物,取掉身上的尖锐物品。 (3)老师告知儿童此刻进行的游戏名称及规则。 (4)老师事先在终点处准备好拼图和拼板。 (5)儿童在起点处站好,等待老师发出指令。 (6)老师确认儿童已准备好,发出“开始”指令,儿童从起点起跳,跳进体能圈内,再从体能圈内跳出,依次跳完10个体能圈,来到终点。 (7)儿童到终点以后把拼图放在拼板里,然后跑步回到起点,准备下一次的跳跃。 (8)老师在儿童跳跃的过程中,需紧跟在旁做好保护工作,预防儿童摔倒。 (9)活动直到时间结束或次数完成,才能终止游戏。 (10)游戏结束,老师告知儿童游戏已完成,辅助儿童起身并整理好儿童衣物。 |
7.活动模式: | 一对一或一对多 |
8.活动延伸: | 老师邀请儿童和老师一起把教具放回原处。可适当辅助。 |
9.活动补充: | 训练中需注意儿童在跳跃时保证正确的姿势,在跳跃中保证不会把体能圈踢到;老师可根据儿童的体能情况适当增减游戏次数;训练中需保证儿童身体安全。 |
2—3岁儿童感觉统合游戏教案 | |
一、类别:前庭觉 | |
二、针对年龄群体:2—3岁儿童(男女) | |
三、游戏意图:促进并提高儿童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能力,使大脑前庭功能区有更好的发展。 | |
四、游戏时间:40分钟 | |
五、游戏项目分类: | |
(二) | |
1.游戏名称: | 飞翔滑梯 |
2.游戏次数: | 40分钟 |
3.游戏目标: | (1)提供强烈的视—前感觉刺激,激发前庭功能区 (2)增强儿童自信和内在勇敢 |
4.活动准备 | (1)大滑梯一张;(2)“甲壳虫”滑板一个 |
5.活动规则: | (1)儿童俯趴于滑板上。 (2)儿童抬起头,双手紧握滑板扶手,双脚自然伸直。 (3)儿童头勿低下,下巴勿触碰到滑板车前沿,双手勿脱离扶手及触地。 (4)老师利用滑板车为儿童提供感觉刺激的输入。 |
6.操作方式: | (1)老师提前准备好开展游戏活动前需要用到的教具。 (2)老师辅助儿童脱掉鞋子并整理好衣物,取掉身上的尖锐物品。 (3)老师告知儿童此刻进行的游戏名称及规则和安全事项。 (4)老师辅助儿童或儿童独立爬上滑梯的准备台,俯卧于滑板车上并保持规范的活动前姿势。 (5)老师站立在儿童的右手边。 (6)老师俯身,右手自然放在滑板车扶手处,左手放于儿童腰上。 (7)老师询问儿童是否准备好,利用合适的力度顺势把儿童推出滑梯。 (8)儿童滑出滑梯后,老师快步跟上。 (9)儿童停下后,老师鼓励或辅助儿童站立,协助儿童拿起滑板车回到滑梯准备台前,进行下一轮“飞翔”。 (10)游戏结束,老师告知儿童游戏已完成,并整理好儿童衣物。 |
7.活动模式: | 一对一或一对多 |
8.活动延伸: | 老师邀请儿童和老师一起把教具放回原处。可适当辅助。 |
9.活动补充: | 训练中需注意儿童身体安全,应避免对儿童的下巴和手造成伤害,避免造成摔伤,避免对儿童造成过多的心理负荷。 |
2—3岁儿童感觉统合游戏教案 | |
一、类别:前庭觉 | |
二、针对年龄群体:2—3岁儿童(男女) | |
三、游戏意图:促进并提高儿童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能力,使大脑前庭功能区有更好的发展。 | |
四、游戏时间:40分钟 | |
五、游戏项目分类: | |
(三) | |
1.游戏名称: | 空中飞人 |
2.游戏时间: | 40分钟 |
3.游戏目标: | (1)提供强烈的视—前感觉刺激,激发前庭功能区 (2)增强儿童自信和内在勇敢 (3)调节身体平衡功能 |
4.活动准备 | (1)A字架一副 (2)横抱筒一个 |
5.活动规则: | (1)儿童交叉坐于横抱筒上,双手紧握绳子。 (2)儿童俯卧于横抱筒上,双手抱紧筒体,双脚夹紧筒体,脸侧面贴于筒体。 (3)晃荡时儿童需保持正确而规范的姿势,老师需注意保护儿童身体安全。勿造成摔伤。 (4)老师利用横抱筒为儿童提供前庭感觉刺激的输入。 |
6.操作方式: | (1)老师提前准备好开展游戏活动前需要用到的教具。 (2)老师辅助儿童脱掉鞋子并整理好衣物,取掉身上的尖锐物品。 (3)老师告知儿童此刻进行的游戏名称及规则和安全事项。 (4)老师辅助儿童交叉坐于横抱筒上,辅助儿童双手抓紧绳子并站立在儿童身旁。 (5)老师确认儿童已准备好,一手抓绳子,一手轻扶儿童手臂,利用合适的速度前后摇晃5分钟。 (6)前后摇晃停止后,老师站立在儿童正前方,准备进行左右摇晃。 (7)老师右手轻微用力使儿童向左摆动,左手做好安全辅助并用力使儿童向右摆动,左右来回摇晃5分钟。 (8)老师辅助儿童俯卧于筒体上,辅助儿童双手抱紧筒体,双脚夹紧筒体并站立在儿童身旁。 (9)老师确认儿童已准备好,左手抓住绳子,右手轻放在儿童腰间,利用合适的速度前后摇晃5分钟。 (10)游戏结束,老师告知儿童游戏已完成,并整理好儿童衣物。 |
7.活动模式: | 一对一或一对多 |
8.活动延伸: | 老师邀请儿童和老师一起把教具放回原处。可适当辅助。 |
9.活动补充: | 训练中需注意儿童身体安全,应避免摇晃过快导致儿童摔下以及心理承受过重。 |
2—3岁儿童感觉统合游戏教案 | |
一、类别:前庭觉 | |
二、针对年龄群体:2—3岁儿童(男女) | |
三、游戏意图:促进并提高儿童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能力,使大脑前庭功能区有更好的发展。 | |
四、游戏时间:40分钟 | |
五、游戏项目分类: | |
(四) | |
1.游戏名称: | 宝宝搬货(万象组合) |
2.游戏时间: | 40分钟 |
3.游戏目标: | (1)提供丰富的感觉信息输入 (2)提高儿童的运动企划能力 (3)提升儿童四肢协调能力 |
4.活动准备 | (1)阳光隧道一个;(2)平衡步道2张;(3)沙包5—10只;(4)单砖4个;(5)平衡木1条;(6)小体能圈2个 |
5.活动规则: | (1)儿童四肢趴于地垫上,右手拿一只沙包,在起点处待命。 (2)儿童爬过平衡布道,爬过阳光隧道,走过平衡木,把沙包运送到体能圈中。 (3)老师在活动中需进行引导,并保证儿童安全。 (4)老师利用万象组合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感觉信息输入。 |
6.操作方式: | (1)老师提前准备好开展游戏活动前需要用到的教具,并摆放、组合好万象组合。依次为:a.体能圈中放好沙包b.平衡步道c.阳光隧道d.平衡步道e.两格单砖高度的平衡木f.空着的体能圈 (2)老师辅助儿童脱掉鞋子并整理好衣物,取掉身上的尖锐物品。 (3)老师告知儿童此刻进行的游戏名称及规则和安全事项。 (4)老师辅助儿童四肢趴于地垫上,让儿童用右手从体能圈中拿出沙包并处于待命中。 (5)老师确认儿童已准备好,发出“开始”的指令。 (6)老师辅助或儿童独立依次爬过平衡步道、阳光隧道、平衡步道、走过平衡木,把沙包放入空着的体能圈中。老师需紧跟在儿童身旁。 (7)放好沙包后,老师辅助或儿童独立依次走过平衡木、爬过平衡步道、阳光隧道、平衡步道,回到起点。老师需紧跟在儿童身旁。 (8)回到起点后,老师重新发出指令,开始新一轮“搬货”。 (9)游戏结束,老师告知儿童游戏已完成,并整理好儿童衣物。 |
7.活动模式: | 一对一或一对多 |
8.活动延伸: | 老师邀请儿童和老师一起把教具放回原处。可适当辅助。 |
9.活动补充: | 训练中需注意儿童身体安全,应避免在活动中儿童无序的跑动,不听指令。老师需保证活动的有序性和规范性、趣味性。 |
感觉统合
本体觉
3—4岁儿童感觉统合游戏教案 | |
一、类别:本体觉 | |
二、针对年龄群体:3—4岁儿童(男女) | |
三、游戏意图:促进并提高儿童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能力,通过关节运动觉和位置觉等方面,来促进儿童的本体觉功能,为儿童的感知能力、认知能力提供前提条件。 | |
四、游戏时间:40分钟 | |
五、游戏项目分类: | |
(一) | |
1.游戏名称: | 快乐“风火轮” |
2.游戏时间: | 40分钟 |
3.游戏目标: | (1)提高儿童的运动企划能力 (2)促进身体手脚协调能力的发展 |
4.活动准备 | (1)脚踏车1辆;(2)足球1个;(3)大陀螺1个;(4)卡片10张 |
5.活动规则: | (1)儿童在起点处读出卡片内容,踩着脚踏车来到终点,停下。 (2)到终点后把足球踢进大陀螺里,再踩着脚踏车返回起点。 (3)老师利用脚踏车为儿童提供感觉刺激的输入。 |
6.操作方式: | (1)老师提前准备好开展游戏活动前需要用到的教具。在起点处摆放好卡片和脚踏车,在终点处摆放好足球和大陀螺。 (2)老师辅助儿童脱掉鞋子并整理好衣物,取掉身上的尖锐物品。 (3)老师告知儿童此刻进行的游戏名称及规则和安全事项。 (4)老师辅助或儿童独立读出卡片内容,并站在脚踏车上,做好出发准备。 (5)老师确认儿童已准备好,发出“开始”的指令。 (6)儿童从起点处踩着脚踏车去到终点,踩行中双手需扶着扶手,身体微微向前倾,双脚踩在踏板上,手脚并用的前进。 (7)到终点后停下,将足球踢进预先摆放好的大陀螺里。再返回脚踏车上,回到起点处。 (8)儿童回到起点后,老师再重复指导儿童进行“风火轮”游戏。 (9)儿童踩行中,老师需紧跟在旁,随时提供身体支持保护。 (10)游戏结束,老师告知儿童游戏已完成,辅助儿童整理好衣物。 |
7.活动模式: | 一对一或一对多 |
8.活动延伸: | 老师邀请儿童和老师一起把教具放回原处。可适当辅助。 |
9.活动补充: | 训练中需注意儿童身体安全,应避免儿童在踩行中出现摔跤和踩不动等现象,及时给予心理和身体支持。 |
3—4岁儿童感觉统合游戏教案 | |
一、类别:本体觉 | |
二、针对年龄群体:3—4岁儿童(男女) | |
三、游戏意图:促进并提高儿童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能力,通过关节运动觉和位置觉等方面,来促进儿童的本体觉功能,为儿童的感知能力、认知能力提供前提条件。 | |
四、游戏时间:40分钟 | |
五、游戏项目分类: | |
(二) | |
1.游戏名称: | 手推车 |
2.游戏时间: | 40分钟 |
3.游戏目标: | (1)增强儿童手臂力量的发展 (2)促进儿童学会良好的协作能力 (3)使得儿童学会坚持的品行 |
4.活动准备 | (1)插棍10根;(2)插板1副;(3)篮球架1个;(4)篮球1个 |
5.活动规则: | (1)儿童在起点处将插棍放于插板中,然后双手撑地,双脚抬起给老师握住,处于准备中。 (2)老师紧握儿童双腿,向前行进,儿童双手交替向前行进。 (3)到终点后,老师将儿童轻轻放下,儿童起身将篮球投入篮筐中,再次将双手撑地,双脚交给老师。 (4)老师再次协助儿童回到起点,并将插棍放入插板中。依次轮番进行活动。 (5)老师利用手推车活动为儿童提供感觉刺激的输入。 |
6.操作方式: | (1)老师提前准备好开展游戏活动前需要用到的教具。 (2)老师辅助儿童脱掉鞋子并整理好衣物,取掉身上的尖锐物品。 (3)老师告知儿童此刻进行的游戏名称及规则和安全事项。 (4)老师辅助或儿童独立放好插棍,并做好手推车准备。 (5)老师辅助儿童手推车行进到终点,并完成投篮。 (6)老师辅助儿童手推车回到起点,并放好插棍。 (7)老师辅助儿童依次完成活动次数,如遇儿童双手疲软,老师可让儿童进行适当休息。 (8)游戏结束,老师告知儿童游戏已完成,辅助儿童整理好衣物。 |
7.活动模式: | 一对一或一对多 |
8.活动延伸: | 老师邀请儿童和老师一起把教具放回原处。可适当辅助。 |
9.活动补充: | 训练中需注意儿童身体安全,应避免儿童因双手无力导致下巴磕伤,需注意让儿童学会坚持,防止儿童偷懒。 |
3—4岁儿童感觉统合游戏教案 | |
一、类别:本体觉 | |
二、针对年龄群体:3—4岁儿童(男女) | |
三、游戏意图:促进并提高儿童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能力,通过关节运动觉和位置觉等方面,来促进儿童的本体觉功能,为儿童的感知能力、认知能力提供前提条件。 | |
四、游戏时间:40分钟 | |
五、游戏项目分类: | |
(三) | |
1.游戏名称: | 小动物回家(万象组合) |
2.游戏时间: | 40分钟 |
3.游戏目标: | (1)提供丰富的感觉信息输入 (2)提高儿童的运动企划能力 (3)提升儿童身体协调能力和空间知觉 |
4.活动准备: | (1)圆垫3个;(2)小平衡台4张;(3)1/4圆2个;(4)大平衡台1张;(5)单砖10个;(6)大体能圈5个;(7)体能棍10条;(8)动物卡片15张;(9)空盒1个;(10)圆凳10个;(11)海洋球10个;(12)棍夹10个 |
5.活动规则: | (1)儿童在起点处拿起卡片,依次跳过圆垫,走过大小平衡台,钻过大体能圈,踩过圆凳,走过1/4圆,来到终点,把卡片放入空盒中,在从旁跑回起点。 (2)老师在活动中需进行引导,并保证儿童安全。 (3)老师利用万象组合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感觉信息输入。 |
6.操作方式: | (1)老师提前准备好开展游戏活动前需要用到的教具,并摆放、组合好万象组合。依次为:a.圆垫b.大小平衡台c.大体能圈(由体能棍、棍夹、体能圈、单砖组成)d.圆凳(相互直接间隔30厘米)e.1/4圆(放海洋球于平面)f.空盒 (2)老师辅助儿童脱掉鞋子并整理好衣物,取掉身上的尖锐物品。 (3)老师告知儿童此刻进行的游戏名称及规则和安全事项。 (4)老师辅助或儿童独立站在起点前并处于待命中。 (5)老师确认儿童已准备好,发出“开始”的指令。 (6)老师辅助或儿童独立拿着卡片依次跳过圆垫、走过平衡台、钻过体能圈、踩过圆凳、走过1/4圆,并把卡片放入空盒中。老师需紧跟在儿童身旁,做好安全保护。 (7)放好卡片后,老师辅助或儿童独立从旁跑回起点。老师需紧跟在儿童身旁。 (8)回到起点后,老师重新发出指令,开始新一轮游戏。 (9)游戏结束,老师告知儿童游戏已完成,并整理好儿童衣物。 |
7.活动模式: | 一对一或一对多 |
8.活动延伸: | 老师邀请儿童和老师一起把教具放回原处。可适当辅助。 |
9.活动补充: | 训练中需注意儿童身体安全,应避免在活动中儿童无序的跑动,不听指令。老师需保证活动的有序性和规范性、趣味性。 |
感觉统合
触觉
3—4岁儿童感觉统合游戏教案 | |
一、类别:触觉 | |
二、针对年龄群体:3—4岁儿童(男女) | |
三、游戏意图:促进并提高儿童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能力,提升对触觉的敏锐性、辨别力和记忆力,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增进快乐情绪。 | |
四、游戏时间:40分钟 | |
五、游戏项目分类: | |
(一) | |
1.游戏名称: | 触压游戏 |
2.游戏时间: | 40分钟 |
3.游戏目标: | (1)提高躯体的触觉适应能力 (2)提升触觉的辨别力和敏锐性 (3)激发儿童的游戏能力 |
4.活动准备 | (1)100厘米直径光滑大笼球一个;(2)100厘米直径颗粒大笼球一个 |
5.活动规则: | (1)儿童仰躺及俯卧与球面上,双手自然打开,双脚伸直,老师从旁进行辅助。 (2)儿童仰躺及俯卧与地垫上,双手自然打开,双脚自然伸直,保持不动。 (3)老师用光滑和颗粒的大笼球为儿童提供感觉刺激的输入。 |
6.操作方式: | (1)老师提前准备好开展游戏活动前需要用到的教具。 (2)老师辅助儿童脱掉鞋子并整理好衣物,取掉身上的尖锐物品。 (3)老师告知儿童此刻进行的游戏名称及规则。 (4)老师辅助儿童仰躺于颗粒大笼球球面上,保持规范的活动前姿势。 (5)老师站在儿童身体的左边或右边,双手轻放在儿童的腹部和胸腔处,轻轻抖动30次。 (6)老师站立在儿童双脚正前方,双手紧握儿童双脚脚踝,轻轻将儿童向前送出,再拉回,来回10次;握紧儿童脚踝,轻轻将儿童向右摆动,再拉回向左摆动,来回10次。 (7)老师辅助儿童从球上下来,变仰躺为俯卧。按照仰躺的方式和次数,给予儿童感觉刺激。仰躺和俯卧各2回合,然后变换颗粒大笼球为光滑大笼球,操作方式与次数同颗粒大笼球一样。 (8)老师辅助儿童仰躺于地垫上并保持规范的活动前姿势。 (9)老师拿着颗粒大笼球站在儿童身体的左边或右边,用球轻轻触压儿童的身体,由上而下以及手臂,各20次数;然后轻轻拍打儿童的身体,由上而下以及手臂,各20次数;最后将球依次放在腹部、双腿、双手,进行左右旋转,各20次。 (10)老师辅助儿童从地垫上起来,变仰躺为俯卧。按照仰躺的方式和次数,给予儿童感觉刺激。仰躺和俯卧各2回合,然后变换颗粒大笼球为光滑大笼球,操作方式与次数同颗粒大笼球一样。 (11)游戏结束,老师告知儿童游戏已完成,辅助儿童起身并整理好儿童衣物。 |
7.活动模式: | 一对一或一对多 |
8.活动延伸: | 老师邀请儿童和老师一起把教具放回原处。可适当辅助。 |
9.活动补充: | 训练中需注意儿童身体安全,应避免对儿童的头部和髋部形成伤害。活动中需留意儿童情绪,避免对儿童造成紧张、害怕、畏难情绪。 |
3—4岁儿童感觉统合游戏教案 | |
一、类别:触觉 | |
二、针对年龄群体:3—4岁儿童(男女) | |
三、游戏意图:促进并提高儿童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能力,提升对触觉的敏锐性、辨别力和记忆力,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增进快乐情绪。 | |
四、游戏时间:40分钟 | |
五、游戏项目分类: | |
(二) | |
1.游戏名称: | 空盒寻宝 |
2.游戏时间: | 40分钟 |
3.游戏目标: | (1)提高儿童手指触觉敏锐性 (2)提升儿童触觉的辨别力 (3)激发儿童的空间知觉和游戏能力 |
4.活动准备 | (1)封闭空盒1个;(2)水果模型4个;(3)数字积木4个;(4)小纸团4个 |
5.活动规则: | (1)把水果、积木、纸团放入空盒中。 (2)儿童闭眼伸手进空盒,寻找老师指令的物品。 (3)取出物品交由老师,老师再次发出新的取物指令。 (4)儿童取物时须避免看见盒中的物品。 |
6.操作方式: | (1)老师提前准备好开展游戏活动前需要用到的教具。 (2)老师辅助儿童脱掉鞋子并整理好衣物,取掉身上的尖锐物品。 (3)老师告知儿童此刻进行的游戏名称及规则。 (4)老师当着儿童的面把水果、积木和纸团放入空盒中,把空盒放置在桌面上。 (5)老师辅助或儿童独立坐在桌旁,做好活动准备。 (6)老师确认儿童已准备好,发出明确的开始取物指令,由儿童进行取物。 (7)儿童闭眼伸手入空盒,寻找老师指定的物品;取出物品后交由老师进行确认;确认正确后老师给予口头表扬,并再次下达指令。 (8)如儿童取物不正确,老师需把物品再次放入空盒中,让儿童再次尝试。 (9)老师指导儿童重复取物,直至次数完成或到达规定时间。 (10)游戏结束,老师告知儿童游戏已完成,辅助儿童起身并整理好衣物。 |
7.活动模式: | 一对一或一对多 |
8.活动延伸: | 老师邀请儿童和老师一起把教具放回原处。可适当辅助。 |
9.活动补充: | 训练中需注意引导儿童顺利的取到物品,避免儿童因找不到物品而出现畏难现象。避免儿童因闭眼导致的紧张情绪。 |
3—4岁儿童感觉统合游戏教案 | |
一、类别:触觉 | |
二、针对年龄群体:3—4岁儿童(男女) | |
三、游戏意图:促进并提高儿童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能力,提升对触觉的敏锐性、辨别力和记忆力,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增进快乐情绪。 | |
四、游戏时间:40分钟 | |
五、游戏项目分类: | |
(三) | |
1.游戏名称: | 春夏秋冬 |
2.游戏时间: | 40分钟 |
3.游戏目标: | (1)提供丰富的感觉信息输入 (2)提高儿童的触觉辨别力 (3)发展儿童的触觉记忆力 |
4.活动准备 | (1)温量板;(2)冷水两杯(不同温);(3)热水两杯(不同温);(4)春夏秋冬卡片各一张;(5)冷、热、常温卡片各一张 |
5.活动规则: | (1)儿童坐在桌旁,用双手去感知不同的温差。 (2)儿童感知温差后,老师出示不同卡片,增强理解。 (3)老师在活动中需进行引导,避免出现事故发生。 (4)老师利用温差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感觉信息输入。 |
6.操作方式: | (1)老师提前准备好开展游戏活动前需要用到的教具。 (2)老师辅助儿童脱掉鞋子并整理好衣物,取掉身上的尖锐物品。 (3)老师告知儿童此刻进行的游戏名称及规则和安全事项。 (4)老师依次将热、冷水放置桌面上,春夏秋冬卡片依次放置在温水、热水、凉水、冷水前;冷、热卡片放置于水旁。 (5)老师辅助或儿童独立坐在桌旁,待命。 (6)老师确认儿童已准备好,协助儿童双手感知温水杯,告知其对应“春”卡片;协助儿童双手感知热水杯,告知其对应“夏”卡片;协助儿童双手感知凉水杯,告知其对应“秋”卡片;协助儿童双手感知冷水杯,告知其对应“冬”卡片;最后告知其冷、热水均可对应冷、热卡片。 (7)感知冷、热水杯后,将温量板中的器具依次摆放在桌面上,让儿童感知不同的器具,让儿童说出感受。 (8)游戏结束,老师告知儿童游戏已完成,辅助儿童起身并整理好衣物。 |
7.活动模式: | 一对一或一对多 |
8.活动延伸: | 老师邀请儿童和老师一起把教具放回原处。可适当辅助。 |
9.活动补充: | 训练中需注意儿童被水烫伤或打湿衣裤,注意引导儿童扩散思维,多联想关于春夏秋冬的知识。 |
3—4岁儿童感觉统合游戏教案 | |
一、类别:触觉 | |
二、针对年龄群体:3—4岁儿童(男女) | |
三、游戏意图:促进并提高儿童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能力,提升对触觉的敏锐性、辨别力和记忆力,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增进快乐情绪。 | |
四、游戏时间:40分钟 | |
五、游戏项目分类: | |
(四) | |
1.游戏名称: | 侧滚翻 |
2.游戏时间: | 40分钟 |
3.游戏目标: | (1)促进触觉敏锐性 (2)提升躯体的运动能力 (3)发展儿童空间知觉 |
4.活动准备 | (1)平衡步道4张;(2)海洋球10个;(3)小篮子2个 |
5.活动规则: | (1)把平衡步道依次摆成一条直线,起点处放置海洋球于篮子内,终点放置空篮子。 (2)儿童横躺在平衡步道上,双手伸直握住海洋球,沿着平衡步道进行侧滚翻。 (3)到终点后,放海洋球于空篮子中,再侧滚翻回起点。 (4)老师利用侧滚翻为儿童提供感觉刺激的输入。 |
6.操作方式: | (1)老师提前准备好开展游戏活动前需要用到的教具。 (2)老师辅助儿童脱掉鞋子并整理好衣物,取掉身上的尖锐物品。 (3)老师告知儿童此刻进行的游戏名称及规则。 (4)老师当着儿童的面摆放好平衡步道,呈一条直线;起点放置好篮子和球,终点放置好空篮子。 (5)老师辅助或儿童独立拿海洋球,横躺在平衡步道上,双腿伸直,双手伸直握住海洋球,待命。 (6)老师确认儿童已准备好,发出“开始”指令,儿童开始利用自身的力量进行侧滚翻于平衡步道上。 (7)儿童在进行侧滚翻时,老师跟在一旁进行辅助,防止儿童偏离平衡步道。 (8)到终点后,老师辅助儿童起身,放好海洋球;再辅助儿童横躺于平衡步道上,侧滚翻回到起点处。 (9)儿童回到起点后,老师再次重复进行此活动。 (10)游戏结束,老师告知儿童游戏已完成,辅助儿童整理好衣物。 |
7.活动模式: | 一对一或一对多 |
8.活动延伸: | 老师邀请儿童和老师一起把教具放回原处。可适当辅助。 |
9.活动补充: | 训练中需注意引导儿童顺利的完成侧滚翻活动,应避免儿童在侧滚翻时出现偏离现象,避免儿童因翻滚过久出现眩晕现象。 |
感觉统合
前庭觉
3—4岁儿童感觉统合游戏教案 | |
一、类别:前庭觉 | |
二、针对年龄群体:3—4岁儿童(男女) | |
三、游戏意图:促进并提高儿童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能力,使大脑前庭功能区有更好的发展。 | |
四、游戏时间:40分钟 | |
五、游戏项目分类: | |
(一) | |
1.游戏名称: | 旋转超人 |
2.游戏时间: | 40分钟 |
3.游戏目标: | (1)提高视动能力 (2)促进前庭平衡功能区发展 |
4.活动准备 | (1)A字架一副;(2)竖抱筒一个 |
5.活动规则: | (1)儿童双脚叉开坐在竖抱筒上。 (2)儿童双手抱紧竖抱筒筒体,双脚夹紧竖抱筒筒座。 (3)老师利用竖抱筒为儿童提供感觉刺激的输入。 |
6.操作方式: | (1)老师提前准备好开展游戏活动前需要用到的教具。 (2)老师辅助儿童脱掉鞋子并整理好衣物,取掉身上的尖锐物品。 (3)老师告知儿童此刻进行的游戏名称及规则和安全事项。 (4)老师辅助儿童坐上竖抱筒,双手抱紧筒体,双脚缠住筒座。 (5)老师双脚分开与肩起,站立在儿童身旁,确认儿童已准备好后,轻轻推动竖抱筒,前后摇晃10次。 (6)老师停下摇晃的竖抱筒,告知儿童准备进行旋转,请儿童做好心理准备。 (7)老师双手掌住筒体上部,顺时针旋转20圈,停下;逆时针旋转20圈,停下;轻轻前后摇晃30次。重复5—10回合。 (8)老师需观察儿童的适应能力,随时做调整准备。 (9)游戏结束,老师告知儿童游戏已完成,辅助儿童下来并整理好儿童衣物。 |
7.活动模式: | 一对一或一对多 |
8.活动延伸: | 老师邀请儿童和老师一起把教具放回原处。可适当辅助。 |
9.活动补充: | 训练中需注意儿童身体安全,应避免儿童因旋转过快而摔下,避免儿童完成游戏后身体不适,存在眩晕感或呕吐;需对儿童进行心理支持。 |
3—4岁儿童感觉统合游戏教案 | |
一、类别:前庭觉 | |
二、针对年龄群体:3—4岁儿童(男女) | |
三、游戏意图:促进并提高儿童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能力,使大脑前庭功能区有更好的发展。 | |
四、游戏时间:40分钟 | |
五、游戏项目分类: | |
(二) | |
1.游戏名称: | 运送沙包 |
2.游戏次数: | 40分钟 |
3.游戏目标: | (1)提供强烈的视—前感觉刺激,激发前庭功能区 (2)增强儿童自信和内在勇敢 (3)促进儿童手眼协调能力发展 |
4.活动准备 | (1)大滑梯一张;(2)“甲壳虫”滑板一个;(3)1/4圆一个;(4)沙包20只;(5)小体能圈4个“红黄蓝绿” |
5.活动规则: | (1)儿童俯趴于滑板上。 (2)儿童抬起头,双手紧握滑板扶手并拿好沙包,双脚自然伸直。 (3)儿童头勿低下,下巴勿触碰到滑板车前沿,双手勿脱离扶手及触地。 (4)老师利用滑板车为儿童提供感觉刺激的输入。 |
6.操作方式: | (1)老师提前准备好开展游戏活动前需要用到的教具。依次摆放好,顺序为:1/4圆摆成小拱桥形状,放置在滑道中间;体能圈放置在滑道终点;沙包放置在准备台旁。 (2)老师辅助儿童脱掉鞋子并整理好衣物,取掉身上的尖锐物品。 (3)老师告知儿童此刻进行的游戏名称及规则和安全事项。 (4)老师辅助或儿童独立拿起沙包并爬上滑梯的准备台,俯卧于滑板车上并保持规范的活动前姿势。 (5)老师站立在儿童的右手边,告知儿童钻过小拱桥,把沙包放置在相同颜色的体能圈内。 (6)老师俯身,右手自然放在滑板车扶手处,左手放于儿童腰上。 (7)老师询问儿童是否准备好,利用合适的力度顺势把儿童推出滑梯。 (8)儿童滑出滑梯后,老师快步跟上。 (9)儿童停下后,把沙包放置好;俯趴在滑板上,掉头把双手放在滑板车两侧,爬回起点。 (10)到起点后老师协助儿童拿起滑板车,准备新一轮的“送货”。 (11)游戏结束,老师告知儿童游戏已完成,并整理好儿童衣物。 |
7.活动模式: | 一对一或一对多 |
8.活动延伸: | 老师邀请儿童和老师一起把教具放回原处。可适当辅助。 |
9.活动补充: | 训练中需注意儿童身体安全,应避免对儿童的下巴和手造成伤害,避免造成摔伤,爬行中需注意规范儿童的姿势。 |
3—4岁儿童感觉统合游戏教案 | |
一、类别:前庭觉 | |
二、针对年龄群体:3—4岁儿童(男女) | |
三、游戏意图:促进并提高儿童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能力,使大脑前庭功能区有更好的发展。 | |
四、游戏时间:40分钟 | |
五、游戏项目分类: | |
(三) | |
1.游戏名称: | 大陀螺 |
2.游戏时间: | 40分钟 |
3.游戏目标: | (1)提供强烈前庭感觉刺激,激发前庭功能区 (2)调节身体平衡功能 |
4.活动准备 | (1)大陀螺一个;(2)颗粒球2个 |
5.活动规则: | (1)儿童坐于大陀螺中间,双手抓握住大陀螺边沿。 (2)老师半跪在地垫上,将大陀螺旋转起来。 (3)旋转中老师需保护好儿童,防止儿童被撞伤。 (4)老师利用大陀螺为儿童提供前庭感觉刺激的输入。 |
6.操作方式: | (1)老师提前准备好开展游戏活动前需要用到的教具。 (2)老师辅助儿童脱掉鞋子并整理好衣物,取掉身上的尖锐物品。 (3)老师告知儿童此刻进行的游戏名称及规则和安全事项。 (4)老师辅助或儿童独立坐在大陀螺中。 (5)老师把颗粒球放置与大陀螺中,确认儿童已准备好。 (6)老师半跪在地垫上,两手扶住大陀螺边沿,顺时针旋转5圈,逆时针旋转5圈。 (7)老师交换双脚,继续顺时针、逆时针旋转,直至时间结束。 (8)游戏结束,老师告知儿童游戏已完成,并整理好儿童衣物。 |
7.活动模式: | 一对一或一对多 |
8.活动延伸: | 老师邀请儿童和老师一起把教具放回原处。可适当辅助。 |
9.活动补充: | 训练中需注意儿童身体安全,应避免旋转过快导致儿童撞伤,旋转中需注意大陀螺的位置,避免不在老师掌控中。 |
前庭觉
4—5岁儿童感觉统合游戏教案 | |
一、类别:前庭觉 | |
二、针对年龄群体:4—5岁儿童(男女) | |
三、游戏意图:促进并提高儿童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能力,使大脑前庭功能区有更好的发展。 | |
四、游戏时间:40分钟 | |
五、游戏项目分类: | |
(一) | |
1.游戏名称: | 趴地推球 |
2.游戏时间: | 40分钟 |
3.游戏目标: | (1)提高视—前觉能力 (2)促进头、颈的前庭平衡能力 |
4.活动准备 | (1)滑板车1副;(2)篮球1个;(3)有标志的墙1面 |
5.活动规则: | (1)儿童距墙2米远,俯趴在滑板车上,将球推向墙面,并击中标志物。 (2)儿童推球时需保持正确而规范的姿势。 (3)老师利用趴地推球的游戏为儿童提供感觉刺激的输入。 |
6.操作方式: | (1)老师提前准备好开展游戏活动前需要用到的教具。 (2)老师辅助儿童脱掉鞋子并整理好衣物,取掉身上的尖锐物品。 (3)老师告知儿童此刻进行的游戏名称及规则和安全事项。 (4)老师事先在墙上贴上贴贴画,告诉儿童推球时需要击中贴贴画。 (5)老师辅助儿童俯趴在滑板车上,双脚伸直,头颈抬高,双手十指相对,手臂内曲,手掌向外翻,做好准备动作。 (6)老师确认儿童已准备好,把球放在儿童面前,儿童把球推出,击中贴贴画。 (7)儿童推球后,保证正确的准备姿势;老师把球捡回,再次准备进行推球活动。 (8)推球10次后,老师可让儿童起身休息调整一下,再次开始新一轮游戏,直到时间结束或次数完成。 (9)游戏结束,老师告知儿童游戏已完成,辅助儿童下来并整理好儿童衣物。 |
7.活动模式: | 一对一或一对多 |
8.活动延伸: | 老师邀请儿童和老师一起把教具放回原处。可适当辅助。 |
9.活动补充: | 训练中需强调击中目标物,告诉儿童推球时手、脚、头必须保持规范的姿势。应避免球弹回时击中儿童。 |
4—5岁儿童感觉统合游戏教案 | |
一、类别:前庭觉 | |
二、针对年龄群体:4—5岁儿童(男女) | |
三、游戏意图:促进并提高儿童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能力,使大脑前庭功能区有更好的发展。 | |
四、游戏时间:40分钟 | |
五、游戏项目分类: | |
(二) | |
1.游戏名称: | 袋鼠跳 |
2.游戏次数: | 40分钟 |
3.游戏目标: | (1)通过跳跃,刺激儿童的前庭感觉神经 (2)促进前庭感觉通道的建立和完善 |
4.活动准备 | (1)袋鼠跳袋1件;(2)海洋球20个;(3)篮子1个 |
5.活动规则: | (1)儿童钻进袋鼠跳袋里,从起点处拿着海洋球,跳到终点处,把海洋球放在篮子里,再跳回起点。 (2)行进中,儿童只能保持跳跃的姿势,不能采用走路的姿势。。 (3)老师利用袋鼠跳的活动为儿童提供感觉刺激的输入。 |
6.操作方式: | (1)老师提前准备好开展游戏活动前需要用到的教具。 (2)老师辅助儿童脱掉鞋子并整理好衣物,取掉身上的尖锐物品。 (3)老师告知儿童此刻进行的游戏名称及规则和安全事项。 (4)老师在起点和终点分别放置好海洋球和篮子。 (5)老师辅助儿童钻进袋鼠跳袋里,把跳袋的绳子在儿童的肩上或手肘处固定好,让儿童手拿一个海洋球做好跳的准备。 (6)老师确认儿童已准备好,发出“开始”指令,儿童开始跳跃。 (7)儿童在跳跃时老师需紧跟在旁,做好保护工作,预防儿童跳跃时摔倒。 (8)儿童跳到终点后,弯腰把海洋球放在篮子中,再起身跳回起点。 (9)儿童回到起点后,弯腰拿起海洋球准备下一次的跳跃。 (10)活动中,直到时间结束或海洋球拿完,才能终止游戏。 (11)游戏结束,老师告知儿童游戏已完成,并整理好儿童衣物。 |
7.活动模式: | 一对一或一对多 |
8.活动延伸: | 老师邀请儿童和老师一起把教具放回原处。可适当辅助。 |
9.活动补充: | 训练中需注意袋鼠跳袋的绳子从儿童的身上滑落,应避免儿童在跳跃中出现缠脚的现象而出现摔跤。 |
4—5岁儿童感觉统合游戏教案 | |
一、类别:前庭觉 | |
二、针对年龄群体:4—5岁儿童(男女) | |
三、游戏意图:促进并提高儿童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能力,使大脑前庭功能区有更好的发展。 | |
四、游戏时间:40分钟 | |
五、游戏项目分类: | |
(三) | |
1.游戏名称: | 翻跟头 |
2.游戏时间: | 40分钟 |
3.游戏目标: | (1)促进前庭平衡静态系统的发展 (2)增强前庭运动输出系统的功能 |
4.活动准备 | (1)垫子1张;(2)插板1副 |
5.活动规则: | (1)垫子摆放在地垫上,儿童从垫子的左边翻到右边,再从右边翻回左边;拿起散落在地垫上的插棍,放在插板上。 (2)老师要求儿童按照颜色放好插棍。 (3)翻跟头的时候,老师需做好保护,避免儿童翻的时候受伤。 (4)老师利用翻跟头的游戏为儿童提供前庭感觉刺激的输入。 |
6.操作方式: | (1)老师提前准备好开展游戏活动前需要用到的教具。 (2)老师辅助儿童脱掉鞋子并整理好衣物,取掉身上的尖锐物品。 (3)老师告知儿童此刻进行的游戏名称及规则和安全事项。 (4)老师事先把垫子摆放在地垫上,在垫子的旁边放好插棍和插板。 (5)老师辅助或儿童独立在垫子的右边做好翻跟头的准备动作;儿童双手需打开摆放在头的两侧,头抵触在垫子上,屁股抬高,双脚撑地。 (6)老师确认儿童已准备好,发出“开始”指令,儿童开始翻跟头。 (7)儿童翻到垫子的左边后,再次摆好翻跟头的姿势,从左边翻回右边。 (8)翻到右边后,拿起旁边的插棍,放在插板里。再次开始新一轮的翻跃。 (9)活动直到时间结束或插棍放完,才能终止游戏。 (10)游戏结束,老师告知儿童游戏已完成,并整理好儿童衣物。 |
7.活动模式: | 一对一或一对多 |
8.活动延伸: | 老师邀请儿童和老师一起把教具放回原处。可适当辅助。 |
9.活动补充: | 训练中需注意儿童身体安全,避免儿童在翻的时候头颈和手臂受伤;活动中需注意观察儿童的体力,儿童较疲惫时可以适当休息一下。 |
触觉
4—5岁儿童感觉统合游戏教案 | |
一、类别:前庭觉 | |
二、针对年龄群体:4—5岁儿童(男女) | |
三、游戏意图:促进并提高儿童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能力,使大脑前庭功能区有更好的发展。 | |
四、游戏时间:40分钟 | |
五、游戏项目分类: | |
(四) | |
1.游戏名称: | 蹦蹦球 |
2.游戏时间: | 40分钟 |
3.游戏目标: | (1)通过跳跃,提高儿童前庭平衡能力的发展 (2)促进儿童空间知觉能力的提高 |
4.活动准备 | (1)蹦蹦球1个;(2)大体能圈10个;(3)拼图1副 |
5.活动规则: | (1)儿童在起点处站在蹦蹦球上,从起点跳过摆放好的10个体能圈,来到终点,把拼图放进拼板里。 (2)儿童放好拼图后,从终点跳回起点,准备下一次跳跃。 (3)老师在活动中需进行引导,并保证儿童安全。 (4)老师利用蹦蹦球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感觉信息输入。 |
6.操作方式: | (1)老师提前准备好开展游戏活动前需要用到的教具。 (2)老师辅助儿童脱掉鞋子并整理好衣物,取掉身上的尖锐物品。 (3)老师告知儿童此刻进行的游戏名称及规则和安全事项。 (4)老师事先把拼图和拼板放在终点处,把体能圈挨个放在过道上。 (5)老师在起点辅助儿童站在蹦蹦球上,儿童双脚夹紧蹦蹦球,双手自然下垂,做好跳跃准备。 (6)老师确认儿童已准备好,发出“开始”指令,儿童开始起跳前进;老师在旁跟进。 (7)儿童挨个跳过体能圈来到终点,从蹦蹦球上下来,把拼图放在拼板里,再在老师的辅助下站立在蹦蹦球上,从终点跳回起点,做好下一次跳跃的准备。 (8)活动直到时间结束或次数完成,才能终止游戏。 (9)游戏结束,老师告知儿童游戏已完成,并整理好儿童衣物。 |
7.活动模式: | 一对一或一对多 |
8.活动延伸: | 老师邀请儿童和老师一起把教具放回原处。可适当辅助。 |
9.活动补充: | 训练中需注意儿童身体安全,应避免儿童在跳跃中出现摔跤,跳跃时儿童必跳进体能圈内,如违反规则需从起点再次开始;可鼓励儿童自己独立站上蹦蹦球,提高儿童身体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 |
4—5岁儿童感觉统合游戏教案 | |
一、类别:触觉 | |
二、针对年龄群体:4—5岁儿童(男女) | |
三、游戏意图:促进并提高儿童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能力,提升对触觉的敏锐性、辨别力和记忆力,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增进快乐情绪。 | |
四、游戏时间:40分钟 | |
五、游戏项目分类: | |
(一) | |
1.游戏名称: | “翻滚吧,孩子” |
2.游戏时间: | 40分钟 |
3.游戏目标: | (1)刺激儿童身体的皮肤感觉 (2)增强儿童的反应能力 |
4.活动准备 | (1)滚筒一个;(2)圆筒一个;(3)篮球架一个、篮球一个 |
5.活动规则: | (1)儿童钻进滚筒里,在老师的推动下到终点。 (2)到终点后,儿童钻进圆筒里,在老师的推动下回到起点。 (3)老师用滚筒和圆筒为儿童提供感觉刺激的输入。 |
6.操作方式: | (1)老师提前准备好开展游戏活动前需要用到的教具。 (2)老师辅助儿童脱掉鞋子并整理好衣物,取掉身上的尖锐物品。 (3)老师告知儿童此刻进行的游戏名称及规则。 (4)老师辅助或儿童独立钻进滚筒里,手脚不能露出在外。 (5)老师站在滚筒的后方,待儿童准备好后,推动滚筒来到终点。 (6)到达终点后,老师把滚筒停下,辅助儿童钻出滚筒,让儿童把篮球投入球框中。 (7)儿童投球完毕,老师辅助或儿童独立钻进圆筒里,手脚不能露出在外。 (8)老师站在圆筒的后方,待儿童准备好后,推动圆筒来到起点。 (9)到达起点后,老师把圆筒停下,辅助儿童钻出圆筒,对儿童进行表扬。并再次协助儿童进行活动。 (10)游戏结束,老师告知儿童游戏已完成,辅助儿童起身并整理好衣物。 |
7.活动模式: | 一对一或一对多 |
8.活动延伸: | 老师邀请儿童和老师一起把教具放回原处。可适当辅助。 |
9.活动补充: | 训练中需注意儿童身体安全,应避免儿童在滚筒或圆筒里受伤,老师推动滚筒和圆筒时需注意保持平衡。滚动速度可快可慢,可相互结合增加互动性。 |
4—5岁儿童感觉统合游戏教案 | |
一、类别:触觉 | |
二、针对年龄群体:4—5岁儿童(男女) | |
三、游戏意图:促进并提高儿童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能力,提升对触觉的敏锐性、辨别力和记忆力,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增进快乐情绪。 | |
四、游戏时间:40分钟 | |
五、游戏项目分类: | |
(二) | |
1.游戏名称: | 你挤我推 |
2.游戏时间: | 40分钟 |
3.游戏目标: | (1)促进儿童触觉敏锐性 (2)通过互相推挤,提高孩子躯体和手掌的触觉调试能力 |
4.活动准备 | (1)颗粒大笼球1个;(2)彩色线条2个 |
5.活动规则: | (1)利用两根线条划定好一定的区域,儿童和老师在局域内互推大笼球。 (2)被推出区域外的为输方,输方需蛙跳2次,才可以重新开始新一轮游戏。 (3)老师利用“你挤我推”的游戏为儿童提供感觉刺激的输入。 |
6.操作方式: | (1)老师提前准备好开展游戏活动前需要用到的教具。 (2)老师辅助儿童脱掉鞋子并整理好衣物,取掉身上的尖锐物品。 (3)老师告知儿童此刻进行的游戏名称及规则。 (4)老师和儿童一起摆放好线条,将颗粒大笼球放在中间。 (5)老师和儿童隔着球面对面站立,把双手放在球面上,做好开始的准备动作。 (6)老师确认儿童已准备好,发出“开始”指令,与儿童进行互相推球的游戏。 (7)在推球中,如发生身体倾斜的情况,需停止推球,重新摆正好姿势,再开始新的比赛。 (8)老师在推球中,要适当延长单次游戏的时间,尽量让儿童多接触大笼球。 (9)完成一次游戏后,老师重新宣传开始游戏,直至次数完成或到达规定时间。 (10)游戏结束,老师告知儿童游戏已完成,辅助儿童起身并整理好衣物。 |
7.活动模式: | 一对一或一对多 |
8.活动延伸: | 老师邀请儿童和老师一起把教具放回原处。可适当辅助。 |
9.活动补充: | 训练中需注意避免过度用力而导致儿童摔伤;需保证儿童不得过多的体验到沮丧的情绪,给予儿童一定的成功喜悦感。 |
4—5岁儿童感觉统合游戏教案 | |
一、类别:触觉 | |
二、针对年龄群体:4—5岁儿童(男女) | |
三、游戏意图:促进并提高儿童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能力,提升对触觉的敏锐性、辨别力和记忆力,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增进快乐情绪。 | |
四、游戏时间:40分钟 | |
五、游戏项目分类: | |
(三) | |
1.游戏名称: | 俯趴花生球 |
2.游戏时间: | 40分钟 |
3.游戏目标: | (1)对儿童的手掌和躯干提供触觉刺激 (2)发展儿童手脚协调能力和头颈的肌力 |
4.活动准备 | (1)花生球一个;(2)拼图五版 |
5.活动规则: | (1)儿童俯趴在花生球上,利用双手向前爬动的动作,带动花生球向前滚动,并把拼图配对好。 (2)活动中双脚不能触地,放好拼图后再滚动回起点。 (3)拼图放置的位置因以儿童下半身的长度为准。 (4)老师利用俯趴花生球滚动的方式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感觉信息输入。 |
6.操作方式: | (1)老师提前准备好开展游戏活动前需要用到的教具。 (2)老师辅助儿童脱掉鞋子并整理好衣物,取掉身上的尖锐物品。 (3)老师告知儿童此刻进行的游戏名称及规则和安全事项。 (4)老师将拼图放置在终点处,事先把拼图散落在一边,准备让孩子进行配对。 (5)老师辅助或儿童独立俯趴在花生球上,双手撑地,双脚伸直,小腹搁置在花生球上。 (6)老师确认儿童已准备好,发出开始指令,儿童向前爬动;爬动时双脚带动花生球向前滚动,直到脚踝处;来到拼图前,将拼图放好,再回到起点。 (7)回到起点后,在老师的辅助下或儿童独立起身,准备进行下一次游戏。依次完成游戏,直至时间结束或将拼图全部放好。 (8)游戏结束,老师告知儿童游戏已完成,辅助儿童起身并整理好衣物。 |
7.活动模式: | 一对一或一对多 |
8.活动延伸: | 老师邀请儿童和老师一起把教具放回原处。可适当辅助。 |
9.活动补充: | 训练中需注意儿童在爬动中,双手不能很好的支撑自己的身体而出现摔伤,更需要注意儿童的体力是否能支持他完成整个活动量;老师需要注意引导和保护。 |
4—5岁儿童感觉统合游戏教案 | |
一、类别:触觉 | |
二、针对年龄群体:4—5岁儿童(男女) | |
三、游戏意图:促进并提高儿童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能力,提升对触觉的敏锐性、辨别力和记忆力,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增进快乐情绪。 | |
四、游戏时间:40分钟 | |
五、游戏项目分类: | |
(四) | |
1.游戏名称: | 触墙翻滚 |
2.游戏时间: | 40分钟 |
3.游戏目标: | (1)强化儿童的触觉防御能力 (2)提高儿童身体的协调能力 |
4.活动准备 | (1)光滑大笼球一个;(2)颗粒大笼球一个;(3)一面墙;(4)插棍、插板 |
5.活动规则: | (1)儿童背靠墙站立,以身体当作滚筒贴着墙壁滚动。 (2)儿童在滚动时老师用大笼球进行挤压。 (3)来回滚动完一次,放好一根插棍。 (4)老师利用滚动和大笼球为儿童提供感觉刺激的输入。 |
6.操作方式: | (1)老师提前准备好开展游戏活动前需要用到的教具。 (2)老师辅助儿童脱掉鞋子并整理好衣物,取掉身上的尖锐物品。 (3)老师告知儿童此刻进行的游戏名称及规则。 (4)老师辅助或儿童独立贴着墙站立,做好活动准备,老师拿着颗粒大笼球站立在儿童正前方。 (5)老师确认儿童已准备好,发出“开始”指令,儿童开始滚动,老师在儿童滚动的同时用颗粒大笼球适度挤压儿童。 (6)儿童滚动一个回合后,将一根插棍放在插板上,代表完成一次。 (7)儿童滚动10个回合以后老师把颗粒大笼球换成光滑大笼球。 (8)游戏结束,老师告知儿童游戏已完成,辅助儿童整理好衣物。 |
7.活动模式: | 一对一或一对多 |
8.活动延伸: | 老师邀请儿童和老师一起把教具放回原处。可适当辅助。 |
9.活动补充: | 训练中需避免儿童在滚动时磕碰到墙;用大笼球挤压儿童时不可太用力,避免儿童因受力过重而哭闹。 |
本体觉
4—5岁儿童感觉统合游戏教案 | |
一、类别:本体觉 | |
二、针对年龄群体:4—5岁儿童(男女) | |
三、游戏意图:促进并提高儿童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能力,通过关节运动觉和位置觉等方面,来促进儿童的本体觉功能,为儿童的感知能力、认知能力提供前提条件。 | |
四、游戏时间:40分钟 | |
五、游戏项目分类: | |
(一) | |
1.游戏名称: | 不倒翁 |
2.游戏时间: | 40分钟 |
3.游戏目标: | (1)锻炼儿童身体动作的协调能力 (2)增强儿童的反应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
4.活动准备 | (1)大体能圈一个;(2)小贴纸10张 |
5.活动规则: | (1)儿童和老师面对面站在体能圈内,双手伸直,双脚并拢,手掌相对。 (2)老师和儿童手掌用力向前推或身体向后躲闪,被推出体能圈就输了,赢的一方就在手上贴一颗小星星。看谁赢得多。 (3)老师利用不倒翁的游戏为儿童提供感觉刺激的输入。 |
6.操作方式: | (1)老师提前准备好开展游戏活动前需要用到的教具。 (2)老师辅助儿童脱掉鞋子并整理好衣物,取掉身上的尖锐物品。 (3)老师告知儿童此刻进行的游戏名称及规则和安全事项。 (4)老师放好体能圈后和儿童一起站到体能圈内,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5)老师和儿童掌对掌,相互站立好以后,老师说“开始”,两人互相推闪。 (6)其中一方被推出体能圈后,游戏结束,输方为赢方贴上小星星,并再次准备下一轮的比赛。 (7)活动直到时间结束或完成规定的次数。 (8)游戏结束,老师告知儿童游戏已完成,辅助儿童整理好衣物。 |
7.活动模式: | 一对一或一对多 |
8.活动延伸: | 老师邀请儿童和老师一起把教具放回原处。可适当辅助。 |
9.活动补充: | 训练中需注意儿童的心理变化,应让儿童得到一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推闪中需注意儿童的身体安全,避免太过用力导致儿童摔伤。 |
4—5岁儿童感觉统合游戏教案 | |
一、类别:本体觉 | |
二、针对年龄群体:4—5岁儿童(男女) | |
三、游戏意图:促进并提高儿童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能力,通过关节运动觉和位置觉等方面,来促进儿童的本体觉功能,为儿童的感知能力、认知能力提供前提条件。 | |
四、游戏时间:40分钟 | |
五、游戏项目分类: | |
(二) | |
1.游戏名称: | 顶沙包 |
2.游戏时间: | 40分钟 |
3.游戏目标: | (1)提高儿童的平衡能力 (2)增强儿童身体大小肌肉的灵活性 |
4.活动准备 | (1)平衡木4根;(2)1/4圆2个;(3)太空平衡木1个;(4)小凳子2张;(5)双砖8块 |
5.活动规则: | (1)儿童头顶沙包,走过障碍物,将沙包放到终点,再在平地上倒退回起点。 (2)老师需紧跟在旁,注意保护儿童安全。 (3)如沙包掉落,儿童需回到起点处,重新开始。 (4)老师利用顶沙包的活动为儿童提供感觉刺激的输入。 |
6.操作方式: | (1)老师提前准备好开展游戏活动前需要用到的教具。依次把教具摆放好,顺序为:起点处放置组合好的平衡木4条;小凳子一张;1/4圆平衡木;小凳子一张;太空平衡木。 (2)老师辅助儿童脱掉鞋子并整理好衣物,取掉身上的尖锐物品。 (3)老师告知儿童此刻进行的游戏名称及规则和安全事项。 (4)老师辅助或儿童独立将沙包放置在头上,在起点处待命。 (5)老师确认儿童已准备好,发出“开始”指令。 (6)儿童依次走过平衡木,踩上凳子走过1/4圆,再踩下凳子走过太空平衡木,将沙包放置在终点处。 (7)儿童放置好沙包后,来到旁边的平地上,倒退回起点,倒退中不可转头看路。 (8)老师需时刻紧跟在儿童身旁,防止儿童摔伤。回到起点后,老师开始下一轮游戏。依次进行活动,直到时间结束或次数完成。 (9)游戏结束,老师告知儿童游戏已完成,辅助儿童整理好衣物。 |
7.活动模式: | 一对一或一对多 |
8.活动延伸: | 老师邀请儿童和老师一起把教具放回原处。可适当辅助。 |
9.活动补充: | 训练中需注意儿童身体安全,应避免儿童出现摔伤等现象,儿童在倒退时老师可以给予一定的语言提示,使儿童能顺利完成活动。 |
4—5岁儿童感觉统合游戏教案 | |
一、类别:本体觉 | |
二、针对年龄群体:4—5岁儿童(男女) | |
三、游戏意图:促进并提高儿童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能力,通过关节运动觉和位置觉等方面,来促进儿童的本体觉功能,为儿童的感知能力、认知能力提供前提条件。 | |
四、游戏时间:40分钟 | |
五、游戏项目分类: | |
(三) | |
1.游戏名称: | 小风车 |
2.游戏时间: | 40分钟 |
3.游戏目标: | (1)提高儿童的跑动能力、身体协调能力 (2)提高儿童空间知觉的能力 |
4.活动准备: | (1)小风车1个;(2)水果、蔬菜模型20个;(3)篮子1个 |
5.活动规则: | (1)儿童右手拿风车左手拿模型,从起点跑向终点,把模型放到篮子里,再跑回起点。 (2)儿童跑动过程中,风车不能停止转动。 (3)老师利用小风车游戏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感觉信息输入。 |
6.操作方式: | (1)老师提前准备好开展游戏活动前需要用到的教具。 (2)老师辅助儿童脱掉鞋子并整理好衣物,取掉身上的尖锐物品。 (3)老师告知儿童此刻进行的游戏名称及规则和安全事项。 (4)老师事先把篮子和模型分别在终点和起点处放好。 (5)老师教会儿童风车转动的正确方法,让儿童站在起点处待命。 (6)老师确认儿童已准备好,分别拿好模型和风车后,发出“开始”指令,儿童开始跑动。 (7)儿童跑向终点停下,把模型放在篮子里,再带动风车跑动起来回到起点。 (8)回到起点后,老师重新发出指令,开始新一轮游戏。 (9)游戏结束,老师告知儿童游戏已完成,并整理好儿童衣物。 |
7.活动模式: | 一对一或一对多 |
8.活动延伸: | 老师邀请儿童和老师一起把教具放回原处。可适当辅助。 |
9.活动补充: | 训练中需注意让儿童把风车转起来,跑动中预防儿童摔跤。 |
4—5岁儿童感觉统合游戏教案 | |
一、类别:本体觉 | |
二、针对年龄群体:4—5岁儿童(男女) | |
三、游戏意图:促进并提高儿童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能力,通过关节运动觉和位置觉等方面,来促进儿童的本体觉功能,为儿童的感知能力、认知能力提供前提条件。 | |
四、游戏时间:40分钟 | |
五、游戏项目分类: | |
(四) | |
1.游戏名称: | 听音找人 |
2.游戏时间: | 40分钟 |
3.游戏目标: | (1)锻炼儿童的听知觉能力 (2)提高儿童身体的协调性 |
4.活动准备 | (1)眼罩1副;(2)沙锤1个;(3)贴贴画10张 |
5.活动规则: | (1)儿童戴上眼罩,利用对声音的辨别去寻找老师。 (2)老师利用沙锤发出声音,让儿童根据声音来寻找自己。 (3)儿童找到老师后,老师给予贴贴画的奖励。 (4)老师利用听音找人的活动为儿童提供感觉刺激的输入。 |
6.操作方式: | (1)老师提前准备好开展游戏活动前需要用到的教具。 (2)老师辅助儿童脱掉鞋子并整理好衣物,取掉身上的尖锐物品。 (3)老师告知儿童此刻进行的游戏名称及规则和安全事项。 (4)老师利用眼罩把儿童的双眼蒙住,让儿童安静的等待开始。 (5)老师确认儿童已蒙上双眼,发出“开始”指令,让儿童来寻找自己。 (6)儿童在寻找老师的同时,老师要摇动沙锤,让儿童听到声音,通过对声音位置的辨别,来寻找自己。 (7)儿童找到老师后,老师给予表扬和贴贴画奖励,并再次开始活动。 (8)老师刚开始时可以离儿童近一点,增强儿童对游戏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9)游戏结束,老师告知儿童游戏已完成,辅助儿童整理好衣物。 |
7.活动模式: | 一对一或一对多 |
8.活动延伸: | 老师邀请儿童和老师一起把教具放回原处。可适当辅助。 |
9.活动补充: | 训练中需注意儿童寻找的范围内没有其它物体,以免儿童因触碰到物体而摔跤。老师需控制好和儿童相距的位置,避免儿童产生较强的挫折感。 |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