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固执”、父亲的“执着”、三合屯的朴实民风
母亲的性格很“固执”,从电影的开篇就能看到,母亲坚持要把父亲从县医院抬回来,非要自己织挡棺布,甚至翻出了很多年未用已经坏了的织布机。母亲对父亲有情意,即使被自己的母亲劝告“死了这条心”,母亲仍旧是坚持自己的心意,抓住各种能与父亲相遇的机会,固执地为父亲蒸虾饺,固执地在父亲答应回来的那天站在村口等父亲回来,一等就是一整天,哪怕是生病卧床,母亲还是固执地去县上找父亲。母亲的这种“固执”正是反映了一个正值青春的少女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她不屈于命运地束缚,在那个年代,也是对自由恋爱的一种歌颂与赞扬。
母亲为了经过学校看父亲,挑水宁愿去比较远的一口井
父亲在整个影片中的出场不是很多,但从正面的镜头,只能知道父亲是一个青年知识分子,在爱情面前也是比较青涩的,并不是那么的立体,但是从母亲、“我”还有三合屯村民的嘴里,我们能够知道父亲还是一个执着教了40多年书的育人者,父亲的“执着”,不仅仅体现在与母亲携手的那几十年的岁月里,也体现在奉献于乡村教育的伟大事业中。
影片除了父亲和母亲这两位主角,三合屯的众多村民作为群像,也具有丰富的形象。第一是民风淳朴,父亲来到村里教书,家家户户出人出力,没有任何私心,男人们修学舍,女人们做派饭,但也体现了那个时代的些许封建的旧思想。第二是展现了那个时代特有的风貌,父亲被定为“右派”的文革的时代背景,爱情是青涩而又美好的,三合屯这个村落也是中国千万村庄的一个缩影。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焗碗人,显然这样的手艺人在这个年代已经销声匿迹了。
给男人们做饭的三合屯的妇女们
焗碗人
焗碗人
道具和场景的解析
“路”——父亲和母亲相识、相爱地见证者:细看整部影片,不难发现,三合屯通往县城的那条路在画面中多次出现,父亲从县城到三合屯、母亲等待父亲送家远的孩子、母亲去追被带走的父亲、母亲等待父亲回来等许多幕都有这条路的画面,正如“我”所说:“他们相识、相爱的过程,都和这条路有关,这是我们村通往县城的,一条普通的山路,也许就因为母亲曾经那么殷切、那么长久地在这条路上等待过父亲,所以她还想陪着父亲,再从这条路上走回来。”影片到这里,也基本解决了开篇抬不抬父亲的这个问题。
“织布机”——勤劳农村妇女的标志物:影片中,两次出现织布机,一次是为学校的梁上织红,另一次是母亲为父亲织挡棺布,第一次是为了父亲的到来,第二次是与父亲的送别,这是旧时代妇女的一生,勤劳朴实,虽然是社会的底层,仍然用自己的双手让自己的生命消耗殆尽。
“青瓷碗”——象征着爱情的忠贞:母亲送派饭的时候就拿着青瓷碗,为的就是希望父亲能够吃到她做的饭,留个念想;当青瓷碗被摔碎了,母亲的母亲为了安慰伤心的女儿,找了焗碗人将青瓷碗给补好了,象征着这段爱情虽然艰难但是仍会继续下去。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