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怎么办?

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怎么办?

首页模拟经营多巴胺手账更新时间:2024-06-23

这大概是现代社会,最为常见的都市病。

很多人大抵都明白:好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要有一个大目标,再分拆成一个个小目标,每天朝着目标前进,看着自己的进步和成长,转化为成就感和动力——对不对?

但问题就在于:对许多人而言,在“目标”这一块就已经碰壁了:

我知道要有目标,但我就是不知道想做什么,感觉对一切事物都提不起兴趣,没有动力,怎么办?

这个问题,在这几年里,不同的人身上,反反复复地听到。

有趣的是,不仅仅是刚毕业两三年的年轻人,许多30岁前后的人,其实也有同样的困扰。

比如,在一线城市里打拼,收入还行,但每天996,下了班身心俱疲。也想过要有自己的生活,却一直缺乏动力,周末就是看剧瘫倒、打发时间,接着开始新一周的循环。

或者,在三线小城市里,守着一个无聊且清闲的岗位,衣食无忧,但生活也一成不变,平淡单调。

想着要有一些变化,但又限于身边的圈子,不知道从何着手。

再如,奋斗到30来岁,成家立业,孩子也过了需要人带的阶段,想重新开始自己的事业,却发现找不到方向,糊口不难,但却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什么、想做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缺的也许不是持续前进的动力,而是从0到1这轻轻的一步。

那么,该如何找到感兴趣的方向,从零开始迈出第一步呢?

这是一个大哉问,不是一篇文章能够解决的。但我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够给你一些启发,为你迈出这第一步,提供一点微小的动力。

本文作者Lachel,认知思维专家,深度思考普及者。专注心理学、认知科学和心智成长。每周四原创更新,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世界。转载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

奖赏回路难以适应

便利的现代社会

其实,从人类诞生伊始,自然就给我们预装了一套“动力系统”。

这套系统,可以确保我们,在强敌环伺的自然界,得以存活下来,并主动去进行探索,适应和改变周围的环境,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这套动力系统是什么呢?就是我在《人生的幸福算法》中提到过的奖赏回路”。

当我们受到生存需求的驱使——比如饥饿、疲惫、恐惧、寒冷时,我们就会主动采取探索行为,来缓解这种需求驱使的紧张感。

而一旦满足了需求,VTA就会释放出大量的多巴胺,通知大脑皮层“这种行为是有益的”,从而向大脑发出一个“快乐”信号,把这种行为记录下来,进行强化。

久而久之,这种行为就会被我们习得,成为我们的习惯模式。

慢慢的,大脑对它的刺激敏感度就会降低,多巴胺分泌减少。

于是,我们就需要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去探索和发展新的、更高层级的行为,来为大脑创造“更好的条件”,继续激活多巴胺回路……

这就是文明建立的过程。

可以说,正是奖赏回路,使得人类不满足于茹毛饮血,一步步发展到现代社会。

但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一个以前从未有过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

我们的生活,变得实在太便利了。

便利到什么程度呢?如今,几乎一切需求,坐在家里,通过手机和互联网就可以实现。

订餐,购物,游戏,社交,资讯,甚至工作……乃至于饮食起居,一切需要动手的地方,只要愿意花钱,都能找到人上门帮忙解决。

这当然是好事,但另一方面,它也会造成一个结果:我们的“奖赏系统”,开始感到无所适从了。

它有点难以理解这个世界了。

保持内源刺激

拒绝外源刺激

我们可以把对奖赏系统的刺激,大致分为两类:内源刺激和外源刺激。

你饿了,动手做一顿饭,吃完,很舒服。

这里,一方面你满足了“饥饿”的需求。

另一方面,你付出了一个需要投入精力的“做饭”过程,由于结果是好的,所以激活了奖赏系统,使得大脑肯定了这个过程——于是,你会获得成就感、满足感和愉悦感。

这就是一种内源刺激。付出行动,获得收益,得到奖赏,强化行动——这是奖赏系统正常运作的状态。

现在,考虑另一种情况:

你饿了,在外卖 APP 上下订单。餐到了,吃饭,同样很舒服。但在这个过程里,你没有付出任何劳动,没有切实的行动。那么,奖赏系统就会陷入困惑:我该奖赏什么呢?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同样满足了饥饿的需求,但却缺失了满足感。

那么,久而久之,我们的大脑就会产生需求:从别的地方去获得满足感,来填补这种空缺。这就是一种代偿效应。

但尴尬的是:我们的生活太便利了,任何行为都非常简单,大脑找不到能够奖赏的目标。

于是,它就只能转而向外部,去寻求刺激和满足。

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流,娱乐节目,游戏,各种现代社会体系下的脑力消费产品,就应运而生了。

它们为我们的大脑按摩,为大脑提供即时反馈、使命感、新鲜感、收获感、优越感、社会认同和肯定……

这就是“外源刺激”。

简而言之,在内源刺激不足的情况下,大脑就会转向外源刺激,来释放多巴胺,激活奖赏回路。

而这种模式反过来,又会降低我们获得“内源刺激”的动力,提高“外源刺激”的倾向。

毕竟,当阈值被调高之后,再要付出繁复的行动,去做一些很麻烦的事情,换取并不高的回报,在大脑看来,就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所以,我经常说:要创造,不要消费。为什么?就是因为创造的过程,会不断激发“内源刺激”,帮助大脑把奖赏系统保持在健康的状态。

而过度的消费,只会迫使大脑去寻去外源刺激,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兴趣是慢慢形成的

不是天生的

这就是许多人“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的内因所在。

很多人有一个误解:认为兴趣是天生的。这世界上存在着成千上万种活动,我要做的是从里面找到“我感兴趣的事情”,然后再去做。

其实不是的。

这种思维就跟“这个世界上存在着理想的另一半,我要去找到他一样”,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误区。

你对某种事物的兴趣,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接触和深入的过程中,慢慢习得和“生成”(generated)的。

简而言之,兴趣受什么影响呢?

两个因素:一是你的人格,包括特质、价值观,等等;二是奖赏和激励。前者决定哪些领域容易对你产生倾向,后者决定这种倾向能否变成兴趣。

很多人认为:我们是因为喜欢一件事物,然后才擅长它。其实不是的。大多数时候,我们是因为恰好擅长一件事物,得到内在和外在的肯定,才会喜欢上它。

只不过因为这个过程往往不知不觉、潜移默化,我们很难觉察到罢了。

结合这一点,我们可以作出一个剖析:

为什么我们会对一切事物不感兴趣?大体上,有这么几个原因:

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不差,至少不会到“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程度,故而从根源上缺乏探索和前进的动力。


这些人在过往的生活中,往往比较循规蹈矩,遵循传统的教育和考试模式,从而很少能够发掘“自己擅长什么”和“自己喜欢什么”。


基于前两点,再加上我们的生活过于便利,内源刺激不足,外源刺激又远远过载,于是,他们习惯了从外源刺激获取奖赏,从而抑制了内源刺激的动力。也就造成了对“行动”的巨大障碍。

有些朋友可能会说:虽然生活很便利,但还有工作呀。为什么工作不能成为成就感、满足感的来源,激活内源刺激呢?

这个问题很好。有些人是可以的。但除了少数幸运儿之外,大多数人的工作,往往都有一个特点:非自主性。

大多数人的工作,很可能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也难以自己掌控工作内容、方式和节奏。

你被迫在不想加班的时候加班,被迫三番五次地修改自己的作品乃至不伦不类,被迫迎合上司和客户的要求、按他们的指令行事……

在这种情况下,工作就变成了一种负担,而非奖赏。

判别的方法很简单:问自己,每天上班时,你是充满斗志和干劲,还是不情不愿,就可以了。

所以,好的工作,未必是高收入的工作,而是你擅长、感兴趣、目标一致、拥有使命感和价值感、并且能够对其负责的工作。

同样,只有当你出于自主意愿去探索事物时,它才能够成为你幸福感的来源。

发掘和生成兴趣

靠的是行动

那么,针对前面提到的三层原因,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去发掘和生成兴趣呢?

分享几个简单的方法。当然,最根本的还是行动。先觉察到这一点,再让自己去行动,不要考虑太多。试着从行动中获得反馈,成为你持续前进的动力。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器官是什么?当然是用来改造环境的手。

因此,我们身上所有的器官里面,手所对应的大脑神经元是最丰富的(其次是口腔)。

这是一个双向通路。一方面,大脑可以对手部下达各种指令,让每一块细微的肌肉作出极其精细的动作;另一方面,手部的触觉是最敏感的,可以获取极其微弱的信息,再传递给大脑。

因此,动手(字面意义上的动手),是锻炼和激活大脑非常有效的做法。它可以引起大脑更强烈的反应。

所以,为什么生活如此便利,仍然有人喜欢动手去做东西?就是因为,动手做一些事情,能够带来充盈的乐趣和成就感。

我经常会向有类似困惑的朋友提议,去做一些简单的手工活动。

比如:做饭,烘焙,绘画,缝纫,拼装模型,手冲咖啡,做手账……去产出一些成果,让自己看到自己的进步,这可以帮助你有效地找回幸福感。

像我自己,平是没事会自己冲咖啡,但其实我并不喜欢喝咖啡,纯粹只是为了享受动手的乐趣而已。(主要是手残,别的也做不来。)

不用追求完美,更无须对自己有太高要求,只要把自己从电子产品前解放出来,用双手去感知和体验世界,就是一个明显的进步。

很多人的思维是“追求效率”,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短的路径,得到最好的结果。所以,当他们遇到问题时,经常会选择当伸手党,让别人帮忙决策。

这不是一个好习惯。

有时候,多花点时间,刻意去做一些“麻烦”的事情,反而会更好。

举个栗子。同样都是向别人请教,伸手党的问题是:我现在有A和B两个offer,我该选择哪个?而主动者的做法是:

先思考我现在最需要什么,再对比这两个offer,它们分别能够提供什么,有哪些风险,哪些收益。

这里面,有哪些信息是我目前还不知道的,我先试着动手搜索一下。实在找不到或者难以肯定的,再去向别人请教。

前者会问开放性的问题:“我该怎么做?”后者会问针对性的问题:“我目前缺少的是某个信息,您能否告诉我这个信息?”

其他时候也是一样的。动手搜索,动脑思考,分辨信息可靠性,对比优劣势和收益成本,制定计划并执行,随时监控和反思,考虑多个备用方案并尝试付诸实践。

这些行为,很麻烦,但可以为你持续产出“成就感”。

用内源刺激启动奖赏系统,最关键的,是你要有付出。

你付出了,奖赏系统才能够“奖赏”你的付出,从而强化你的行为,为下一个问题做好准备……形成良性循环。

适当的冗余是必要的。它是系统健壮性的支撑。

许多陷入“兴趣迷思”的人,往往都存在一个最关键的问题:他们的生活模式,太狭窄了。

日复一日重复着相同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遇到的问题也是相似的,连每天碰到的人、交流的人,都是老面孔。

久而久之,这就会造成一个后果:你会陷在自己的“小世界”之中,难以从中走出来。

你会渐渐地觉得:世界本来就应该是如此,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我的生活模式也是理所当然的,“提不起兴趣”也必然是理所当然的。

真的吗?当然不是。

你困在自己的“气泡”中太久了。你所看到的一切,只不过是气泡所反射回去的、你对世界的认知而已。

所以,非常关键的一步就是:引入一些“不同”,让生活多一些难以预测、难以把握的变量。

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和一些优秀的同行交流,每次交流完,都会有一种感觉:原来还可以如此。

这就是我对自己的警醒:在自己熟悉的模式中待太久,你就会习惯这种节奏,慢慢的,你的感知能力会变得迟钝,对外界的变化会充耳不闻,更别说改变自己去适应新变化。

怎么应对这个问题呢?

你可以试着去学习一些技能,无需精通,只需利用20%的业余时间去入门和涉猎即可。

通过学习,去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和可能性范畴,接触到更多的生活方式。

你可以试着跟不同领域的人交流,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什么。

可以试着跳出自己现在的圈子,去寻找新的圈子、新的群体,去跟他们碰撞。

哪怕是在网上,在微信群里,去寻找和发掘聊得来的朋友,建立一些联系,也能帮你走出自己的“小世界”。

你也许会发现:原来,世界可以这么大。

前面提过:在启动“内源奖赏回路”的过程中,有一个因素非常重要,那就是自主性。

你必须发自内心地感到:我的生活是在我的掌控之下的,我能自主做想做的事、选择想要的目标,才能帮助自己“对焦”,迈出探索的第一步。

如何提高自主性呢?一个有效的做法是:在生活中寻找仪式感。

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日常惯例(daily routine)。给自己制定每天的计划,去完成一些微小的、低成本的、日常的事情,把它变成一种日常生活的仪式感。

具体可以按照你的实际情况去设定。

像为自己的每一天打分,填写模板化的日志,散步,冥想,独处发呆……都可以。重点在于,把它们变成独属于你的,有你个人风格的,雷打不动的,独立于一切工作和日程安排之外的惯例。

“仪式”的定义是什么?就是没有实际作用、却被赋予了非凡意义的事物。

重点在于,这种“无用之用”,正是仪式的价值所在——我花费时间去做一些“无用”、完全在我支配之下的事情,正意味着我对生活拥有掌控权和自主性。

做一个类比:为什么富人愿意购买奢侈品?因为,奢侈品的溢价基本是“无用”的,但愿意花钱在这种“无用”之上,正是富人财富和地位的展现。

为什么人需要仪式感?原因就在于此。

它不能直接帮你激发奖赏回路,但能够帮你寻回内心的宁静,将你从忙碌、拥挤的琐事中拉出来,重新让你感受到“自我”的存在,从而找回生活的意义。

毕竟,兴趣也好,目标也罢,它们只是手段,最核心的,是对生活抱以热情,找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不是吗?

你对生活失去热情的时候会怎么调整?

本文作者Lachel,认知思维专家,深度思考普及者。专注心理学、认知科学和心智成长。每周四原创更新,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世界。转载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

本文为LinkedIn经授权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LinkedIn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所包含的文字和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和影视截图。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LinkedIn进行删除,并就版权问题联系相关内容来源。

LinkedIn欢迎各类广告品牌合作,发邮件至lmschina-sales@linkedin.com获取更多信息。

©2019 领英 保留所有权利。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