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餐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分发班中餐。
矿工在井下吃班中餐。
李政权正在为工友们炒制外婆菜。
俗话说“饭有三顿勿饿,衣有三件勿寒”,煤矿工人在井下工作辛苦,班中餐不但要吃饱更要吃好。但井下风大、送饭路程长,再加上饮食习惯的不同,做出众人认可的班中餐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在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马兰矿配餐中心,29名配餐员工每天要为矿工们分8个时段、制作800多份班中餐,几乎餐餐都被矿工们夸赞饭菜吃得“顺口”“温暖”。
妙手制佳肴
朝天椒、青红椒、萝卜干切丁,猪肉绞馅,梅干菜备用,起锅、烧油、下料、爆炒……扑鼻的香气、诱人的色泽,征服着人们的味蕾。“这外婆菜是湖南湘西地区家喻户晓的家常菜。大锅菜不比小炒,得兼顾大家的饮食习惯,外婆菜里放的青红椒和朝天椒都是我们多次征求意见后,调配好的比例,很受矿工欢迎。”有着高级厨师证的李政权,炒了30多年菜,作为矿配餐中心厨师班班长,他潜心烹饪,只为守住匠心,让井下的矿工兄弟吃上热气腾腾的可口饭菜。
马兰矿的饮食特点是南北汇聚,常年下来,马兰人的口味比较挑剔,对美食要求很高。李政权和同事们很注意收集职工们的意见,几乎每道菜都是反复尝试,精调配比,菜谱也日趋多样化,保证一日内主食不重复,一周内菜品不重样。“我们的班中餐一直在改良,口味是一方面,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我们也很注意科学搭配食材,让传统菜不但美味而且营养。”比如配餐中心“研制”的溜鸡片,把一道大众菜做成了养生菜——按照传统做法,主要食材只需要鸡胸肉、青红椒即可。配餐中心的养生溜鸡片则不同,他们以“冬吃萝卜夏吃姜”为灵感,针对冬天气候寒冷干燥、人们活动少的情况,利用萝卜能清热止咳、补充身体水分、助消化、增加食欲的功效,在溜鸡片中加入萝卜片;根据夏天天气炎热,人们喜欢吹空调、吃冰饮,易寒气入体、伤脾胃,在溜鸡片中多放姜,可以驱寒暖胃,*菌消炎。
配餐中心用的蔬菜、水果是当日由专门的供货商送来的鲜货,食堂有专业的质量验收小组查收,验收要求袋袋验、筐筐验,并根据蔬果的颜色、大小、气味、整齐度、成熟度、清洁度等标准打分,未经验收的原材料严禁入库。每天一大早,师傅们就开始忙着备菜,从洗菜、削皮、切菜到主食制作全部纯手工,连土豆上的一个小黑点都会被仔细剜掉。
大烩菜、土豆炖牛肉、红烧肉鹌鹑蛋、红烧鸡腿……李政权一班人变着花样做。当问起李政权炒啥菜最拿手时,他憨厚一笑:“大家爱吃啥菜,我就炒啥菜,不会咱就学,总之得让井下的兄弟们吃好。”
热饭送井下
一个人,沿着狭长幽暗的巷道,背着30公斤重的保温餐包,行程5000多米,按时把班中餐送到工作地点,是马兰矿掘进五队班中餐送餐工边云伟每天的任务。
和往常一样,11月15日8时30分,边云伟来到配菜中心将饭盒从消毒柜取出,整齐地摆放到取餐窗口,等待着工作人员打饭。在这空当,他提起4个水壶到开水房打水。“这个点井下工友们带的水也都喝得差不多了,热水一定得足量供应上……”他说。核对好当天的16份盒饭,把装满盒饭和水壶的保温餐包绑扎牢靠后,边云伟背起沉甸甸的餐包向坑口走去。
9时,边云伟随各队组的送餐工排好队依次走进罐笼,随着铁门缓缓关闭,罐笼开始慢速下降。大约过了3分钟,罐笼缓缓停下。走出罐笼,绕过一条巷道,一条干净明亮的大巷展现在眼前,等待不多时,一列人行车停靠面前,大家鱼贯进入,人行车缓缓地向黑暗中行进,其间人行车不时停靠,各队组送餐工走向各自的目的地……
经过20多分钟车程,边云伟背起餐包下车,再次沿着巷道继续前行。到了换乘“猴车”地方,边云伟依旧步行:“餐包太重了,坐上‘猴车’肩带把人一直往后拽,感觉时刻会掉下去,所以我一般不坐‘猴车’,而且走着比坐车更快。”巷道里风大,地面湿滑,稍不留心就有摔跤的危险。借助矿灯光亮,边云伟在巷道里走了很久,即使满身大汗,他也没歇过一次。经过两道风门,远处漆黑的巷道里灯光点点,那是矿工头灯的光亮,边云伟终于到达了掘进五队的工作区域——南五下组煤盘区18505工作面。
“饭来啦!”边云伟忙着招呼工友们前来取餐。看着工友们狼吞虎咽地吃着饭、喝着水,边云伟感觉一切都是值得的。“咱也下井干过活,知道干活饿了是啥滋味,每次听见他们说‘饭还挺热乎的’‘就等你续热水了’的时候,是真高兴……”
暖到心窝子
“在井下能吃上热腾腾的大米和肉菜,大家很知足。”说起矿上的班中餐,工程二区掘进五队队长李海涛打开了话匣子,“以前条件一般,我们的师傅们都是带个干饼子就下井了,现在我们在井下有吃有喝,真的很幸福……”
李海涛带领的掘进队生产班是12小时制,在井下要吃两顿班中餐。“为了让大家能吃到可口的饭菜,矿领导几次专门下井调研班中餐,主食热菜自不必说,什么卤蛋、鸡腿、火腿、老干妈酱都吃得到。有一次我建议班中餐要是有肉沫土豆丝盖饭就好了,没过几天真在井下吃到了。”
现在,马兰矿智能化建设蹄疾步稳,掘进五队由原来的炮掘镐挖,换装上了八臂智能化掘锚一体机、永磁电滚筒皮带等一批新设备,工作效率和安全系数大大提高,作业环境也有改善,李海涛带领掘进五队保持着马兰矿8号工作面的日进尺、月进尺纪录。“现在的智能化程度高了,但工作面仍然存在高强度的劳动岗位,我曾经连续40个小时在井下调试皮带,中间吃了五顿班中餐。虽然体力消耗大,但是因为餐食可口营养,所以身体还吃得消。”李海涛说。
一餐毕,李海涛他们又投入到了紧张的作业中。边云伟背上空饭盒回到配餐中心。地面整洁明亮,后厨操作间干净卫生,锅铲等厨具洗得锃亮,各种配料定位码放。在这样的环境加工饭菜,矿工兄弟们自然吃得舒坦、幸福。
记 者 张秀丽
通讯员 杨建刚 文/摄 太原晚报
短 评
暖了胃 留住心
矿工兄弟的幸福指数,是矿井发展和职工工作状态的晴雨表,是矿井生产和职工凝聚力的风向标,小餐盒里的大变化,暖了矿工的胃,更留住了他们的心。
走进马兰矿,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温暖的“用心”——每逢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矿工在井下就能吃上水饺、粽子、月饼等特色节日食品;在矿工生日当天,大厨们会专门为他们制作生日蛋糕;每年都有全面的职业病体检;职工澡堂装修一新,烘衣间、桑拿房一应俱全……吃、用、住、行方方面面都落实在矿工的心坎上。
随着绿色矿山、智慧矿山的加速建设,每一名矿工兄弟都成为了这片热土上的受益者,每一名矿工脸上洋溢着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从曾经的“煤黑子”到如今幸福感满满的“煤亮子”,更多班中餐的温暖故事还在精彩进行。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