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逃生自救提示!这些知识要牢记→

火灾逃生自救提示!这些知识要牢记→

首页模拟经营冬季救援消防车更新时间:2024-04-26

水火无情

火灾现场

我们除了等待消防员救援

更重要的是

掌握逃生知识

抓住最佳逃生时机

如遇突发火灾

火场逃生“六不要”

请牢记于心

↓↓↓

左右滑动查看

30条防火安全提示

请您查收!

火情判断

//

1.判断火势情况:发现火灾时,应尽快判断着火位置、火情大小,火势蔓延方向。

2.封闭房门:在开门逃生前,应先用手触摸门锁。

如果门锁发热,则说明大火或浓烟已经封锁门外,此时切不可轻易开门,想办法室内躲避。

若门锁不烫手,用脚顶住房门后再打开房门,并从门缝处观察是否可向外逃生。

火场逃生

//

1.若不具备出门逃生条件,则在室内躲避,用湿透的毛巾、衣物等堵塞门缝,不断泼水降温,暂时抵挡住火势。迅速跑到靠近人群的窗台,用呼救、打手电、挥舞衣物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

2.当可以出门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放低体位,靠墙迅速移动,并根据安全疏散指示标识,有序撤离。

3.切勿乘坐电梯,电梯随时可能因火势蔓延,引发停电或者故障。

家庭火灾预防

//

1.在家不可乱丢烟头或在床上吸烟。

2.要经常检查家用电器,如发现线路老化,及时维修更新。

3.教育孩子不要在家中玩火,不要把开启的吹风机放在床上,家长外出时勿将小孩反锁在家,以免发生火灾时无法逃出。

4.定期检查燃气胶管,有破损或漏气时要立即更换。

5.出门离家要记得熄火、断电、关燃气。

6.冬季使用电取暖设备从正规渠道购买合格产品,与可燃物保持安全距离;夏季点灭蚊片驱蚊、熏艾等也不可放在沙发、床褥等可燃物上并及时灭掉。

7.切勿将电动车电池带回家充电,或从家中引出“飞线”给楼下电动车充电。

8.建议配备可燃气体报警器、烟雾报警器及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并掌握使用方法。

办公场所火灾预防

//

1.下班或外出时要关闭电源,拔掉正在充电的设备。

2.切忌在同一插座插多个大功率电器,以免造成插座、插头发热失火。

3.勿将未经熄灭的烟头扔到废纸篓里,禁止在办公室抽烟。

4.办公区域疏散通道要保持畅通,熟悉安全出口位置和逃生路线。

5.在疏散、逃生时不要争先恐后、用力推搡,应有序撤离,避免踩踏事故发生。

酒店火灾预防

//

1.熟悉酒店环境,读懂客房门背后的疏散指示示意图。

2.留意门上、墙下的“安全出口”指示牌。

3.留意灭火器、消火栓等消防设施的位置。

4.学会使用逃生面罩。

5.严禁在酒店卧床吸烟,手机、充电宝、游戏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不应长时间充电。

社区火灾预防

//

1.严禁堵塞和占用消防车通道。

2.严禁安全出口锁闭,疏散通道堆放物品。

3.严禁常闭防火门长期处于开启状态。

4.加强社区消防宣传。楼梯及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得堆放杂物、加锁或堵塞。

5.禁止电动自行车进楼。

正确报警

//

1.报警时,要沉着冷静,讲清起火地址、燃烧物质、火势情况,并告知报警人姓名、电话。报警后,本人或派人到通往火场的交通路口接应消防车。

2.报火警不收费、消防出警灭火不收费!发现火灾及时拨打119,要早报警,为消防灭火争取时间,减少损失。

沿街商铺、饭店等“九小场所”

切勿放松警惕

牢记以下安全提示

防止“小场所”引发“大事故”

↓↓↓

安全第一别放松

↓↓↓

消防安全提示

春节将近,各类庆祝活动增多,人流物流集中,火灾风险较高,商住混合楼、商业综合体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风险也将随之增加。提示大家欢度节日,勿忘消防安全!

一、装点节日气氛的道具、材料,应选用符合消防安全技术标准的彩灯、装饰物,防止超负荷引发火灾,同时在节庆景观周围设置灭火器材。

二、进入公共场所要注意观察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的位置,牢记疏散方向。

三、大型节日庆典活动,应落实各项防火灭火措施和应急疏散预案。

四、购买合格的烟花爆竹,燃放时应遵守安全燃放规定,不在人员密集场所、建筑物内以及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的仓库附近燃放烟花爆竹。

五、冬季电气火灾增多,生活中要做到清阳台、清楼道、清厨房,注意安全用电,不乱接电源,不超负荷用电,及时更换维修老化电器设备和线路,外出时要关闭电源、气源、火源。

六、要确保消防设施完整好用,火灾自动报警、自动喷淋等消防设施处于自动启动状态,消防通道、安全出口要保持畅通,严禁埋压、圈占、损坏、挪用、遮挡消防设施和器材。

七、要经常开展防火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小区的消防通道要保持畅通,居民楼疏散楼梯不得堆放杂物。

八、电动自行车不得停放在楼梯间、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处,不得占用消防通道,不得私拉乱接电源线路充电。

九、遇到火灾第一时间拨打119报警。如在公众聚集场所遇到火灾时,应根据工作人员引导疏散,不要盲目跟风,相互拥挤,以免发生挤压踩踏事故;必须穿过浓烟逃生时,尽量用浸湿的衣物保护头部和身体,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前行。

综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国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

来源: 大江网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