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年前的养狗管理条例规定了啥?了解大唐盛世下的养犬文化

1000年前的养狗管理条例规定了啥?了解大唐盛世下的养犬文化

首页模拟经营大唐行商记更新时间:2024-09-21

狗在历史中一直以看家的作用出现,一直到近现代,宠物狗才渐渐流行起来。然而宠物狗这个名词可不是现在才有的,在我国繁盛的唐朝,狗狗就已经登堂入室作为宠物狗来养了。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繁盛、国力强大的一个朝代,“海纳百川,兼容并包”“强盛繁华,自信威严”是唐朝的代名词。在这样的太平盛世里,经济自信、政治自信、军事自信,直接催生出文化自信来。也正因为这样的自信,才敢开放包容。

唐朝以前,狗主要被用来看家或者食用,猪马牛羊鱼鸟兽,各有各的用处,很少人会特地养来玩。但在唐朝,宠物文化兴盛起来,狗成为达官贵人热门的宠物,继而流传到全社会范围。不只是狗,在唐朝人眼中,大到老虎大象,小到蟋蟀游鱼,万物皆可玩。

为什么唐朝宠物文化突然兴盛起来?唐朝的狗有什么样的待遇?在唐朝,养狗有哪些门道?让我们走进繁华自信的唐朝,一一探索究竟。

全文共计3500字,阅读时间8分钟,建议收藏后阅读。


唐朝养宠文化兴盛,和频繁的对外往来分不开:鹰犬之贡,远及四夷

唐朝在我国历史上,虽然版图不是最大的,但是散发出的那种自信,却是最耀眼的。唐朝是唯一没有修建长城的大一统王朝,自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天子被四夷各族尊称为天可汗,是真真正正的四海臣服。

文化总是跟经济政治分不开的,唐朝的经济繁荣,对外国人接纳程度也非常高。对外来者持接纳包容的态度,这样就促使了外国商人在唐朝行商。许多西域商人直接在洛阳开设商铺,出售国外的香料、珠宝等稀奇的东西,同时带回去中国的茶叶、陶瓷等。

值得注意的是,唐朝时期专门开设海关、对外来物品征收“关税”,这是当时政府很大的一笔收入。

经济的发展直接让大多数人生活走向“小康”,而且富足的生活同样影响政治。从外国人手中能积累到更多的财富,还能学习到国外稀奇古怪有意思的东西,何乐而不为呢?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样的唐朝社会:自信的、精神焕发的唐朝人,和周边各国的人们交流沟通着,乐得把自己值得骄傲的茶叶、陶瓷、丝织品等等一一介绍给外国人,并对这些语言奇怪、穿着奇怪、饮食奇怪的外国人抱着探索的兴趣。喜欢外国的东西就买,反正我们有钱,外国喜欢我们的东西,好,给你,反正我们多得是。

在这样的环境下,国外的东西源源不断的到唐朝来,经过唐朝子民的去粗存精,留下符合自己审美和观念的东西。宠物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发展的。

唐朝人都养些什么宠物呢?猫狗基本上是标配了,它们还有更多的选择。简单划分,可以分成宫廷宠物和民间宠物。这足以说明养宠物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由上而下的社会风气了。

宫廷宠物相比于民间宠物来源广的多,地方进贡、私人进献、邻邦朝贡是主要的来源。皇帝作为天可汗,表现出对各种动物的兴趣时,各地官员进献宠物的风气就起来了。

后来当时国内进贡中,主要是以孔雀、鹦鹉这样的飞禽为主。一些稀奇的鸟类是由国外进贡,比如林邑国的五色鹦鹉、吐火罗的鸵鸟、南天竺的问日鸟等。但是国外进贡的最多的还是大象、犀牛、羚羊这样的走兽。

到贞观年间,据《新唐书》记载:“鹰犬之贡,远及四夷。”开元年间,直接设立专门饲养宠物的五坊:雕坊、鹘坊、鹞坊、狗坊、鹰坊,后来又设立了典厩署、太仆寺、杖内六闲等等机构,饲养和管理宠物。

民间的宠物自然就没有宫里的那么霸气,那么稀奇。当时民间的宠物主要还是猫狗鸟雀,靠自己野外捕捉或者相互赠送。当时已经出现了宠物市场,诗人王建的诗词中提到:“东家小女不惜钱,买得鹦鹉独自怜。”

连宠物市场都出现了,可见当时唐朝人养宠物,可谓是流行了。

长安繁荣的西市

在这之中,狗狗也从看门牲畜摇身一变,成功跻身宠物的行列了。在唐朝之前,狗也是家家户户都养的,但当时主要还是用来看家和打猎。那唐朝的狗跟以前有什么区别呢?怎么上升到宠物领域了呢?


唐朝人喜欢养什么狗作为宠物狗?京巴犬从此开始出现苗头

古代狗的种类并没有那么多,即便是在开放的唐朝,也还没有出现萨摩耶、拉布拉多这样的狗。当时主要按照狗的作用去分,一种是陪伴人的宠物,一种是能打猎的猎犬,一种是看门的“守犬”。

五坊中的狗坊养的就是猎犬,唐朝尚武,爱打猎,打猎时就要带一只猎犬。墓葬出土的陶俑来看,当时的猎犬尖嘴、细腰、长腿,也被称为“细犬”

然而得到社会大多数人喜爱的,却是一种叫做“拂菻犬”的狗。

《旧唐书·高昌传》记载:七年,文泰又献狗雌雄各一,高六寸,长尺余,性甚慧,能曳马衔烛,云本出拂菻国。中国有拂菻狗,自此始也。

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中,描绘了两位宫廷贵妇逗狗的画面,这狗就是拂菻狗。

《簪花仕女图》周昉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是大家所熟知的,历史上就记载了一则关于狗的趣事,被称作“康猧乱局”

《酉阳杂俎》记载:“上夏日尝与亲王棋,令贺怀智独弹琵琶,贵妃立于局前观之。上数子将输,贵妃放康国猧子于坐侧,猧子乃上局,局子乱,上大悦。”

就是说,唐玄宗李隆基与亲王下棋,让贺怀智弹琵琶,杨贵妃在旁边看着。然后眼看着唐玄宗连输几子,这盘棋就快输了。杨贵妃就把“康国猧子”放出去,让它跑棋盘上。棋盘一乱,就看不出唐玄宗要输了,唐玄宗特别高兴。

这里的“康国猧子”,最初是由高昌传入,到唐玄宗时期由唐国进献,其实就是原来的“拂菻犬”。

关于“拂菻犬”,陈寅恪老先生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提到:《太真外传》有康国猧子之记载,即今外人所谓“北京狗”,吾国人则呼之为“哈吧狗”。所以,这“拂菻犬”,经过数百年在国内的杂交演化,就是今天的京巴犬。

唐代诗词中有不少提到“猧儿”:

王涯《宫词》之十三:白雪猧儿拂地行,惯眠红毯不曾惊。深宫更有何人到,只晓金阶吠晚萤。

《醉公子》:门外猧儿吠,知是萧郎至。刬袜下香阶,冤家今夜醉。扶得入罗帏,不肯脱罗衣。醉则从他醉,还胜独睡时。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第187号墓出土了唐代的《双童图》,图中小孩抱着一只面部尖削,黑白相间的卷毛小狗。

唐代元师奖墓壁画中也有一小孩牵狗的形象,狗体型小,小耳朵竖起,向人奔跑。这两幅画中狗的形象与“康国猧子”非常相像。

“二三结伴趁猧儿”当时小孩子和“康国猧子”一起玩耍的场景表明,这种宠物狗不只存在于皇宫贵妇,民间也将之饲养作为宠物。

由此看来,唐朝对狗已经不止看中它们看家打猎的本领了,已经和现在大多数人一样,把狗看作是陪伴。家家户户都养宠物,大多数人养宠物狗,这样的场景有没有觉得很熟悉?这不就是现在我们养宠物的场面吗?养狗养猫养鸟,大多数人都养宠物来陪伴自己。

宠物狗和人共同生活,就会出现人和狗之间的矛盾。对于这些矛盾,唐朝专门出了法律来规范,而且这些法律对后世影响深远。


专门为狗狗定制律法,从根本上规范养狗行为

动物一旦上升为宠物,对人的意义就不一样了。人与人的相处中存在了别的物种,与其它物种之间产生矛盾是必然的。人偷狗、狗伤人,这都是要正视的问题,唐朝的统治者专门为养狗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

《唐令拾遗·杂令第三十三》“畜产抵人”条:“啮人者,截两耳”。对于咬人的狗,剪去它的两只耳朵作为惩罚。

《唐律》:“以不施标帜羁绊及狂犬不*之故,致*伤人者,以过失论,过失者,各依其罪从赎法。”这一条专门规定了狗主人如果看管不当致使狗伤人,要依照其罪进行赔偿。如果再有伤人事件,人和狗都要受到处罚,狗就要被*死。

针对故意放狗咬人的狗主人,《唐律》有条例:“故放令*伤人”,谓知犬及杂畜性能抵蹋及噬啮,而故放者,减斗*伤一等。官府会根据被咬者的尊卑贵贱酌情加减治罪,一个月内伤者的伤情由狗主人负责,若伤者因伤去世,狗主人依罪论处。

最后一条规定,是兽医给狗看病被咬伤,如果狗主人花钱,那就不用承担责任;如果没有付钱,就得承担责任。

这都是对狗咬人这一情况做出的规定,也正是因为有这些规定,才保证了人和狗之间和谐相处。

但是唐朝律法对狗的规定上不单单是保护人,对狗的饲养也有明确规定,为了避免人们在饲养过程中出现虐待、遗弃、饲养不当的问题,统治者直接以法律形式做了规定,也保证了狗的生活。

《唐律疏议》中关于狗的规定详细的令人咂舌,可见当时人们思想的开明程度,以及唐朝人对宠物的关怀。在它们眼里,宠物不仅仅是一个玩物,还是一条生命。狗咬人,狗与主人一并追责,也表明唐朝对狗的尊重和对人的约束。


“宠物狗”这一概念兴起于唐朝,这与当时国力的强盛和思想的开明是分不开的。唐朝的养宠文化兴起,直接让后世的社会中宠物更加流行起来。一直到现代社会,养宠物已经非常流行,成为人们的一种心灵寄托。

但是唐朝养宠中,最值得称赞的还是唐朝关于宠物的律法规定,从养狗就可见一斑。对于一只狗尚且能做到这么细致的规定,无怪乎唐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璀璨的明珠了。可能唯一有些可惜的是,京巴犬的血统已经渐渐流失了,现在再也难见到传统京巴了。

深挖宠物知识,硬核宠物科普,记得点击关注哦。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