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燕都成井工艺

古代燕都成井工艺

首页模拟经营工艺宫殿更新时间:2024-07-19

公元前1046年,召公奭被封于燕,位于北京及河北中、北部。燕国的都城在“蓟”,称上都,也就是位于北京房山琉璃河商周遗址董家林一带。到了公元前4世纪,北方的燕国强盛起来,争霸中原,号称七雄之一。燕国燕昭王为了应对南方诸国,在河北易县建立了军事重镇,称为“下都”。它介于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西依太行山,南临易水,东部是河北平原,地势险要,居高临下,便于防守。燕下都城址呈长方形,东西长约8公里,南北宽达4公里,是战国都城中面积最大的一座。城址中部有一道隔墙,将城分为东、西二城。东城分为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区、居民区、墓葬区、古河道区五个部分,西城为一防御性的附城。在当时来说,燕国都城具有相当的规模,为了保障居民生活和手工业用水,那么,燕国是如何取水的呢?

从目前考古资料来看,燕国城市的给水设施包括水井和河渠,并以水井最为重要。自燕建都之始,水井便被用于燕国城市供水。在董家林古城夯土台基中部偏西处曾发现一眼水井,水井平面呈长方形,四壁由方木垒砌,上部方木腐朽严重,仅余朽木痕迹。以方木对井壁进行加固,能有效防止井壁坍塌,有助于延长水井使用寿命。

虽然燕都水井成井井壁为方木垒砌,但已腐朽严重,看不到原貌。2019年,在阳泉市洪城北路东平坦垴村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现一口水井,距今已有2200年可为其提供参考。

此水井的井口距地表的距离约16米,井底距地表深约25米。水井分为井口、井圈、井底三部分,井口平面略呈圆形,口、底相若,直壁,平底,底部凹凸不平。口径近5米,底径5米,残深9米。井圈用支护木层叠垒砌而成,井圈与井壁之间紧密贴合,井圈平面呈九边形,自上而下尚存38层,每一层皆用9根支护木榫卯相互衔接而成为闭合一周的井圈。每根支护木中部外侧相对应的井壁上,都掏挖有一个半圆形或半椭圆形的壁坑,井圈口径4.5米,底径4.5米。支护木多为柏木,基本保持木头原状。支护木由柱体、榫、卯组成。井底为含卵石的砂层。

还有2000年5月在温州旧城改造绣湖广场工程取土过程中,施工人员首先发现春秋战国的这口水井遗址。该遗址位于原朝阳门南侧的金山岭小山坡下。水井距离地表约4米,底圆而口方。下层为岩石质井壁,呈圆形,上层为木质井架,呈正方形,建筑形制为“井”字形木结构半榫叠架而成。当时已经熟练掌握榫卯连接技术,成井工艺也已相当成熟。

到战国时,燕下都有河渠沿线经过宫殿区和手工业作坊区,从而为解决这两个区域的生产和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但城内也有大量的水井,主要分布于宫殿区、居住址和手工业作坊遗址中。在分布特点上,以作坊遗址中的水井数量最多,反映出该区对生产和生活用水需求之大;宫殿区内所见水井全部为陶井,代表着最先进的营建水平;居住址内水井时代跨度较大,最早可至西周晚期,早于燕下都的营建时间,表明此处在建都之前已是发展程度较高的聚落。

燕下都中的水井多属于战国中晚期,且以圆形直筒状的陶井为主,较西周和春秋时期的土井有了很大进步。另外,在建国前对老姆台建筑群进行发掘的时候,曾在老姆台东面发现了十余处陶井,陶井由十余甃(这里应该是指陶井圈)上下垒成,其中一眼井由12节甃垒成。陶井古人把用泥土烧制的井圈一节节套叠砌成的筒状井,是一节节用泥土烧制的陶。陶井圈可以防止井壁坍塌,延长水井使用寿命。燕国有官营制陶,也有民间制陶,当时制陶业已经相当发达。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