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如何衡量存货价值,通常我们从成本的角度入手。在财务报表中,销货成本(COGS)是很衡量成本的关键,存货的变化与销货成本有相互关联。具体计算如下:
销货成本(COGS)=期初存货价值 新购买的存货-期末存货价值
计算存货价值的核心是成本,而计量的核心就是确定计入成本的价值部分。在IFRS和US.GAAP会计准则,能计入成本的存货包括:
- 扣除折扣和回扣的购买成本
- 制造业组装所需的劳务成本和直接管理成本
- 必要的运输和安装成本
并不是所有的成本都能记为存货资产
并不是所有的存货成本都记为资产,对于一些期间费用(Period Cost),是不计入存货成本的,包括:
- 非正常的浪费
- 储藏费用(除非是生产必要过程)
- 间接管理费用
- 销售费用
存货盘点和衡量
存货在仓库,有时候我们需要盘点数量来评估存货的价值。盘点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比方有同学去盘点农业上市公司的存货——猪圈里的猪,这些存货会东奔西跑可不好盘点。还有盘点垃圾回收公司的存货——堆成山一样的垃圾,绝对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盘点存货是一件苦差事
那么如何衡量存货的价值?成本法是我们的思路,通过对存货成本的盘点得到存货的价值。
- 个别计价法 (Specific identification)【适用于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
一个朴素的思想衡量存货的方法就是个别计价法,通过对每一件存货的成本加总获得存货的总价值。比如:甲仓库有A、B、C三架飞机,分别价值3亿、5亿、4亿美元,上个月出售了B飞机,生产了价值6亿的D飞机,那么本月存货为:3 5 4-5 6=13亿美元。
- 先进先出法(FIFO)【适用于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
并不是所有的商品都是能逐一盘点,比方水果市场的橘子,我们无法统计每一个橘子值多少钱,而且橘子的生命周期很短,商家处于对存货新鲜度的考虑,在会计上我们默认先进入仓库的橘子被认为是先被销售的。比如:乙仓库有3批橘子,A批次10吨,每吨4000元,B批次7吨,每吨3000元,C批次5吨,每吨5000元。A最早入库B其次C批次最晚入库,如果上个月销售了15吨橘子,进货了D批次5吨,每吨5000元的橘子,那么存货的价值为:4000*10 3000*7 5000*5-4000*10-3000*5 5000*5=56000元
易变质商品——先进先出
- 后进先出法(LIFO)【仅适用于美国会计准则】
对于长时间储存不会变质的商品,他们是后进入仓库的却被认为是先被销售的。例如:煤炭,后运来的煤会堆在先运来的煤堆上,在销售时煤炭销售商通常先把煤堆顶部的煤先运送掉。
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下,后进先出法销货记账成本偏高,记账成本偏高是的可以抵扣的税收偏高,所以很多美国公司喜欢采用后进先出法。
煤堆销售:后来者居上
- 平均成本法【适用于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
平均成本法不考虑存货的出去的先后顺序,直接计算存货的平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