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的变化是由冷到热。进入小暑后也就要进入伏天了,中间要经历大暑,到立秋后伏天也随着温度的下降而要结未了。
伏天是指我国华南、江南、西南等地区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指的是“大暑”节气前后的时间段,即公历每年7月23日或24日前后的10天左右。此时气温最高,许多地区的气温达到35℃以上,甚至超过40℃,天气炎热潮湿,阳光强烈,雨水相对较少。在伏天期间,人们要注意防暑降温,保持身体健康,可以多喝水、多吃水果、注意避暑降温等。
此外,伏天时期也是一些传统节日的时间,如七夕节、中元节等,人们在这个时候也会有相应的庆祝和活动。总之,伏天是一个气温高、天气炎热的节气期,需要人们加倍警惕和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