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给你吃巧克力蛋糕!”两岁半的儿子凑到我跟前说。
“哪里来的巧克力蛋糕?”我停下手中的家务,低下头看儿子。
只见他用手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积木,仰着头看着我,初为人母的我,第一反应是这哪里是巧克力蛋糕,刚要否认儿子,突然觉得不应该破坏孩子的这份爱心,于是假装着吃下这块“巧克力蛋糕”,并表示感激之情。
当儿子第二次再拿着一张卡片,和第一次一样让我吃巧克力蛋糕时,我本能地反应是配合孩子假装玩下去。
我相信很多父母和我一样,都经历过这样的从否认到配合的心理过程,但是,对于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假装游戏”的心理,以及配合孩子玩这个游戏是否有利于孩子成长,我们很多人并没有深刻地去了解。
本着学习和好奇的心理,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才知道,历史上对于孩子“假装游戏”的研究从未停止过。
那么,到底什么是“假装游戏”?怎么样判定孩子就是在跟你玩“假装游戏”呢?假装游戏是游戏者根据设想的情境有意地做出模仿的行为,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游戏形式。假装游戏的内容既与现实相似,又具有戏剧性色彩,这类游戏的主要特征是有明显的代替性和假设性,有利于儿童创造性的发展。
随着“假装游戏”研究的深入,对“假装游戏”的表现特征更加具体化。
研究学者Leslie,A.M.曾在《伪装与表象:“心理理论”的起源》一文中指出了“假装游戏”的三种基本形式:客体替代(如将香蕉假装为电话)、假装属性归因(如假装一个*桌子是湿的)和虚构客体(如假装玩具熊的头上有一顶帽子)。
只有当儿童的游戏包含了这三个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才可以将他们的行为界定为“假装”。
有人会质疑,根据这些特征父母自己知道孩子在玩“假扮游戏”,那么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他们对“假装游戏”的认知又有多少呢?什么时候会结束玩这个游戏呢?
自发的假装游戏通常出现于儿童18至24个月时,这时儿童开始有意假设并接受一些简单的虚构情景。
已有研究发现,一至两岁的儿童会将5%-20%的游戏时间用于假装游戏行为。2岁的儿童不仅自己进行假装游戏,而且还能对实验者的假装行为做出熟练地解释与回应。
4岁左右的儿童会出现与同伴合作的社会剧假装游戏。但如果在与假装游戏水平高于自己的人(如胞兄胞姐或者父母亲)合作的场景下,社会剧假装游戏会出现得更早。而且与这些更成熟的合作者一起假装会比独自假装表现出更高的水平。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假扮”心理会逐渐消失。
那么,“假装游戏”是否真的有利于孩子的认知成长呢?其实,关于这个问题,研究者有两种相反的观点,一种是认为假装是儿童认知结构不能顺应世界的征兆,因为成熟的认知系统是无需歪曲现实的。另一种则是对假装游戏呈认可的态度,他们认为假装游戏能促进儿童认知,有助于儿童情感和智慧的发展,提高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
凡事都有两面性,姑且不说“假装游戏”对孩子是好是坏,单就下面两点,就能很直接地说明问题。
“假扮游戏”是孩子的一种自发行为,父母并没有刻意教授孩子这方面的技能,只不过到后期,父母丰富了这个游戏的内容和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引导的作用,使得和孩子间的这个游戏更加成熟化。
既然是自发行为,也就是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的必经之路,是伴随着孩子成长的必然产物,所谓“存在就是合理”的。既然表现在孩子身上,就要引起父母的重视,在配合孩子的过程中不可敷衍了事。
当孩子主动和你玩“假装游戏”时,实际上是心理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这点毋庸置疑。当你配合孩子满足他的这种“假扮”心理需求时,孩子都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甚至从中能获得一定程度的安全感。
“原来可以这样玩,爸爸妈妈也会陪着我玩!”孩子从“假装游戏”中获得新的认知,情感上得以满足。
综上所述,“假装游戏”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特定的必然行为,当孩子主动要求父母参与到游戏当中时,也是产生了这方面的心理需求,父母应该积极配合。
此外,日常中除了被动地配合孩子玩“假装游戏”之外,父母还应该变被动为主动,合理地运用到孩子成长的各个环节,以起到警示,示范和规范的作用。
下面列举出几个常见的问题,用“假装游戏”减轻孩子成长的痛苦。1.孩子哭闹不止时
不知道各位家长是否还记得自己小时候哭的时候,父母哄我们的办法,我对其中的一个印象深刻,甚至还会经常看到母亲用在外甥身上,效果也是立竿见影。
孩子在撕心裂肺地哭,妈妈突然故作玄虚地说:“你听!外面是谁也在哭?”这时候孩子会瞬间安静下来。这其实就是在虚构客体,当孩子安静下来仔细在听时,妈妈会接着说“咦?怎么没声音了?我们要不要去看看?”
在转移注意力的同时,就会将孩子带入到另一个情景当中,引起孩子的好奇心,通过这种“假装游戏”给孩子起到警示作用,哭可能解决不了问题。
当然,家长还可以运用其他的“假装游戏”,来引起孩子的注意,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等孩子平复情绪后,再和孩子好好沟通,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
2.幼儿园入学前
每个孩子在刚上幼儿园时,都要上演一场“生离死别”的哭戏,其实是家长没有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导,也没有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去幼儿园。
家长不妨在孩子进入幼儿园的前半年时间里,经常和孩子玩“假装游戏”,可以全家总动员,不同的家长扮演不同的角色,模仿幼儿园的环境,让孩子明白幼儿园是个什么地方,有哪些人,每天要做什么等等。
也可以在带着孩子去儿童游乐园的时候,跟孩子玩“假装游戏”,跟孩子设定幼儿园的场景,儿童游乐园的管理人员就是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有娱乐设施等等,让孩子心理对幼儿园有个初步概念。
当然,从虚构到现实,还需要孩子的一个适应过程,但至少比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带来的安全感更多一些。
3.孩子遇到困难时
很多孩子遇到问题,都会本能地发泄不满情绪,或者摔坏手里的半成品玩具,或者躺在地上撒泼耍赖,再或者打人打自己。
美国有一项研究,让4岁孩子玩一个复杂的开锁游戏,看孩子能坚持多久。他们分成两组,一组给孩子带上蝙蝠侠的头饰,让他们想象自己是蝙蝠侠在开锁,另外一组是常规组。
结果发现,假装自己是蝙蝠侠的孩子会花更多时间研究开锁,会尝试更多不同的方法。研究人员把这个结果取名为“蝙蝠侠效应”,因为他们发现一个简单的假装游戏,可以让孩子产生这么大的改变。
这个效应就是利用虚构客体,让孩子从心理上为自己添加了一种光环,从而改变了孩子的行为。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将这种效应运用到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比如可以让孩子假装成孩子喜欢的某个角色,“猪猪侠”、“金宝”、“莱德”等这些动画片中的角色。
锻炼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家长也可以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示范给孩子如何解决问题。
4.给孩子立规矩时
李玫瑾教授曾说:“6岁之前就要给孩子立规矩”,越晚越不利于孩子习惯的养成。
那么如何孩子立规矩,在家长的印象里,大多是以打或骂的形式,并且是严肃苛刻的态度。
其实,不妨运用“假装游戏”来示范给孩子看,这样既有利于增进亲子关系,还可以起到警示,规范的作用。
举个简单的例子,遵守交通规则,父母可以模拟一条马路,马路上有很多行使的汽车(可以用到孩子的玩具车),一个红绿灯,一条斑马路。
给孩子示范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可能会造成的直接后果,明确告诉孩子行人可能会被撞飞,有生命危险。
这样的“假装游戏”可以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同时规范自己的行为。
“假装游戏”可以运用到孩子成长的各个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假装游戏”并不是用欺骗的方式来获得孩子的认同,而是虚构某种可能真实存在的情景,和孩子产生“共情”,解决孩子成长的烦恼。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