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中秋节的《凉凉》是唱给李易峰的。
从国民校草到多次嫖娼被依法刑拘的法治咖,他走的路让人猝不及防。
20多年前的歌里就在唱:一个一个偶像/都不外如此/沉迷过的偶像/一个个消失;
2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不断围观塌房,而且塌房方式越来越让人叹为观止。
除了感叹,也不禁疑问,偶像塌房之后,我们在废墟里找到了啥?
4点思考,和大家一起分享。
1、满足无上限,小心做人没底线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明星会嫖娼?
他们有颜有钱有社会地位,什么快乐不能拥有,为什么总要选一个风险最大的?
就是因为普通的快乐他们get起来太容易,才需要寻找更强烈的刺激。
毕竟他们有钱,山珍海味想吃就吃;
他们有粉丝,打开微博山呼海啸的彩虹屁让满足感大大的有;
就连打游戏也可以争取个代言,满级大佬一步到位。
太容易满足,反而不容易满足。
换句话说,明星们的满足阈值,实在太太太太太高了。
什么是满足阈值?
阈值又叫临界值,是指一个效能能够产生的最低值或最高值。
满足阈值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产生满足感、愉悦感的难易程度。
满足阈值越高的人,越难感到满足;反之则越容易满足。
就说这档子事,一个男人,一开始看到美女就会心动,慢慢需要火辣的身材才行,发展着发展着就会开始要花样要氛围,最后甚至还产生了人数要求。
于是,越索取越不满足,越不满足越索取。
最终,无数次的进化让*怪兽冲破道德的牢笼,人类开始成为上瘾的奴隶,走向恶性循环。
当满足阈值超出了道德可约束的范围,被*反噬将是必然。
2、侥幸的结果,可能是致命伤
曾经有一份大好前程摆在李易峰面前,他没有珍惜,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相信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程”。
可惜没如果。
其实在通报中,最令人震惊的莫过于“多次”二字,而这背后藏着的是他的侥幸心理。
毕竟,他也是有前科的,当年肇事逃逸即使上过央视新闻,也没耽误他后来名利双收,赚得盆满钵满。
上一次,侥幸逃脱,这一次,更不会有事吧。
毕竟那么多人都在嫖。
于是,一次侥幸,二次侥幸,三次侥幸····
终于,侥幸一时爽,人生火葬场。
其实,在李易峰精虫上脑选择侥幸的那一刻,故事的结局已经写好。
正如墨菲定律所说,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所以,不管做什么事,千万不要心存侥幸,侥幸会让思考发生短路。
如果不是步步踏实,就容易掉入不切实际的陷阱,最终输掉一生。
3、享受圈子的红利,也要承担圈子的风险
这几天,除了李易峰挂在热搜上,几位昔日娱乐圈知名人士也喜提热搜。
比如,一些重大会面。
一些心向往之。
一些之前鲜少有人关注的交友圈开始浮出水面。
之前和吴亦凡称兄道弟、去参加李胜利party的事情被重新翻到公众面前,人们这才发现,原来这些人是一个圈子的。
于是,本来令大众震惊的李易峰嫖娼事件,突然变得好理解了起来。
曾经根正苗红的形象崩塌得更加彻底。
毕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这就是混圈子的效应。
一旦融入某个圈子,就可以享受圈子带来的资源和红利,但也需要承担麻烦和风险,尤其是有“领袖”“标杆”的圈子,不管你认为是不是,在外人看来,圈子的意见就是你的意见,圈子就是你的标签。
当然,他们是臭味相投,但还是要说:圈子走错,必成大错,抱团有风险,入圈需谨慎!
4、追星,不如爱自己
每次有明星塌房,总会有很多人看热闹。
不是看明星的热闹,而是看明星粉丝的热闹。
看他们破防,看他们嘴硬,看他们胡搅蛮缠。
其实,在这些事件里粉丝是无辜的也是可怜的。
花钱、花时间、花感情,最终收获一个人渣。
正所谓,明星是一袭华美的袍,里面爬满了蚤子。
所以,追星到底在追什么?
其实,追星就是粉丝移情和自我投射的过程。
换句话说,追星其实就是你追你自己——在那个被包装得近乎完美的偶像身上找到的“理想中的自己”,就像在玩一场模拟人生的游戏,偶像不断取得成功,追星的“我”也就获得了成功。
很像“望子成龙”的心理——掏心掏肺、牵肠挂肚、孩子的成就就是自己的成就,孩子成功了,一部分的我也就圆满了。
所以,当丑闻爆发时,粉丝会下意识拒绝接受那个“理想”会犯错,在他们看来,哪怕是漏洞百出的证据也足以击碎那些如山的铁证。
同时,这些丑闻还会引起粉丝的【认知失调】。
他们会强迫自己去寻求或修改已在心里存在的想法,好让认知间相冲突的程度减到最低。
拿偶像yp来说,一个原本对这个行为无法容忍的人会对自己说,yp也是一种你情我愿,以让这种事变得可以容忍,让他觉得,偶像yp也没什么,他还是那个神。
而这种颠倒认知的感觉其实并不好受,再加上路人们的冷嘲热讽,塌房粉丝,真的,蛮惨的。
所以,与其选择追星,不如努力提升自己、爱自己,去成为自己的精神支柱,让自己可以在现实生活中,真正拥有理想的未来。
最后,希望这世上少些塌房,多些美好。我们下期见!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