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刀锋》| 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越过刀锋,渡人渡己

毛姆《刀锋》| 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越过刀锋,渡人渡己

首页模拟经营农场刀锋更新时间:2024-08-20

《刀锋》(The razor’s edge),毛姆/著

亲戚的儿子最近又辞工了,在家啃老,亲戚唠叨他不求上进,他甩出一句:“活得那么累干嘛,佛系一点不好么?”

近年来,“佛系”这个词大热:无可无不可,随遇而安,随便都行,不求输赢。如果这是“佛系青年”认同的生活方式,我想推荐他们看看毛姆的《刀锋》,看看疑似 “佛系青年”的拉里如何挣脱人生枷锁,追寻人生意义。

毛姆(W. Somerest Maugham),1874-1965

先说说毛姆作者本人,他本身就是传奇。

毛姆于1874年在巴黎出生,法语和法国文化就像他的根,一直影响着他。

他8岁丧母,10岁丧父,因身材矮小、口吃,在学校受到欺凌,养成他孤僻、敏感的性格。1897年,他医科毕业,出版了第一部小说《兰贝斯的莉莎》,题材取自他在贫民窟接生的经历,引起关注,他决心弃医从文。

他经历奇特。他做过助产士、医生、司机、演员、间谍与密使,一生喜欢游历,去过很多地方,丰富的游历生活对他的写作生涯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

他“双性恋”。他和茜瑞生下女儿时,茜瑞还是有夫之妇;他大部分时间与“私人秘书”生活在一起,两人的同性伴侣关系一直保持到“私人秘书”去世。

他“毒舌”。英国首相丘吉尔和他立下君子协定:“你答应不取笑我,我也保证不取笑你。”他自称“二流作家”,尽管他的书很畅销,收获巨大的财富和名声,但他长期被主流文学圈排斥,几乎被评论界集体漠视。

《刀锋》被改编成电影

说完作者,再来说说《刀锋》这本书的背景。

《刀锋》于1944年出版,这是毛姆1940年来美国后的第一部小说,反映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代。在这部作品里,毛姆试图通过一个青年人探求人生哲理的故事,揭示精神与实利主义之间的矛盾冲突。小说出版后,反响强烈,特别受到当时置身于战火的英、美现役军人的欢迎。

小说的主要人物都是美国人,毛姆说“这里面丝毫没有杜撰,书中角色的姓氏全都改过,并且务必写得使人认不出是谁,免得那些还活在世上的人看了不安。”这种“类纪实”的写作方式,很容易让人沉浸在作者营造的氛围中。

小说主题深刻,形式却非常轻松。毛姆是讲故事的高手,《刀锋》用真实姓名毛姆来做第一人称,夹叙夹议,娓娓道来,用“我”的视角串起整个故事。读完小说,你像跟着作者经历一场平常又奇异的旅行,看世情百态,悟人生道理。

《刀锋》电影剧照

“超我”拉里

探讨人生意义的小说不计其数,《刀锋》的不同之处在于,主人公拉里在精神世界不断成长,对于“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他不仅问了,而且给出了回答。

拉里年纪轻轻不想工作

老朋友艾略特邀请毛姆去他姐姐布雷德利太太家作客,毛姆第一次见到拉里。他刚满20岁,和布太太的19岁女儿伊莎贝儿订婚了,相亲相爱,甜甜蜜蜜。

餐后,大家忧心忡忡讨论拉里的问题,觉得拉里参军回来整个人都变了。

拉里的母亲因难产而死,父亲早亡,他由父亲的老同学纳尔逊医生抚养长大。他16岁跑去当空军,谎报年龄18岁。从法国退役回来后,他拒绝进大学,游手好闲一年多了,介绍的工作都不去,理由是“不喜欢”。

没多久,拉里决定去巴黎两年,“把要想的事情想个透”,伊莎贝儿决定等他。

拉里想不透的问题是什么呢?原来在法国作战时,拉里的好朋友帕特西为了救他而牺牲。帕特西才22岁,本来打算战后回爱尔兰结婚的。拉里没办法不问自己“人生究竟是为了什么,人生究竟有没有意义,还仅仅是盲目命运造成的一出糊里糊涂的悲剧。”

拉里每年有三千元进账,他对钱不感兴趣,又恰好有点钱,“这就使我有机会做我想做的事情。”

《刀锋》电影剧照

拉里的追寻之路

毛姆和拉里见面不多,他从拉里自述,以及周围的朋友描述中拼凑出拉里的“追寻之路”,一个文学史上极其鲜明的“超我”形象建立了。

拉里在巴黎晃悠两年,看书、去大学听课、学希腊文。两年快期满,他对伊莎贝儿食言了,他说不能回去,他说想弄清楚上帝是否存在,弄清楚世界为何会有恶。

伊莎贝儿说:“你假如爱我,就不应该使我这样不快乐。”拉里回应:“我的确爱你。不幸的是,一个人想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却免不了要使人不快乐。”

伊莎贝儿很失望,她和拉里解除婚约了。

伊莎贝儿和毛姆诉苦,她和拉里从小认识,不明白他为何变成这样,毛姆说“他开始走的是一条悠长艰苦的道路,可是,他最后也许会找到他要找的东西。”

拉里在巴黎看了两年书,他觉得需要把书本放一下,把思路理一下。他去了法国北部、比利时交界的煤矿村做矿工;之后去了德国科隆,在一家农场找到工作。繁重的体力劳动能让他平静。

拉里在波恩待了一年,邻居房客是恩夏姆神父,饱学之士。

拉里应神父邀请去修道院待了三个月,很快乐,但还是想不通,“如果一个至善和万能的上帝创造了世界,为什么他又创造恶呢?”

神父说,这是为了使人克服自己恶的本性,抵抗诱惑,这样才配得上享受上帝的恩典。拉里无法信服,他向神父道别。

拉里在印度接触吠陀经,深受启发。

一天他在山上看日出,他顿悟了,“我感到一种超越人性的知识掌握着我,使得一切过去认为混乱的变得澄清了,一切使我迷惑不解的都有了解释。”

经过漫长的游历和追寻,拉里觉得找到答案了,他和师傅西里•甘乃夏道别,决定回家。

毛姆在法兰西剧院遇到拉里,拉里和他说了很多,包括这些年的经历和感悟。

拉里领悟到世界上美好的、有价值的事物都是和丑恶的东西共存;他打算回美国生活,“不急躁,对人随和,慈悲为怀,丢掉一个我字,不近女色。”

他打算散尽家财,毛姆劝他慎重,拉里说:“你懂吗,钱对你来说意味着自由,对我则是束缚。”他会适应所处的环境,他会去工作。

毛姆问拉里回美国要过怎样的生活,拉里说,先设法在汽配厂找份工作,他喜欢体力劳动。然后,他设法做卡车司机,跑遍美国。最后他会在纽约定居,因为纽约有最大的图书馆。他还考虑做出租车司机,“我的出租汽车只是我的劳动工具,无异于托钵僧的手杖和食钵。”

回国前,拉里写了一本书分享他的心得,是一本论文集,“显然每篇文章都需要读很多书”。

拉里做出了大部分人不会去做的选择,他是大家眼里的怪人,不符合世俗成功的定义。

什么年龄就该做什么事吗?拉里不工作、不结婚、不生子,还心安理得到处晃悠。

寻找人生意义重要吗?拉里觉得很重要,如果找不到答案,他将永远得不到平静。

赚钱重要吗?他觉得不重要,钱对他来说是必须扔掉的包袱。

拉里不断追求人格完善与内心平静,他无法漠视战争导致好友的死亡,他无法理解罪恶,他冷静自省,追寻信仰、探讨灵魂,最终得出结论:幸福不是建筑在物质上,而是精神,“我认为一个人能够追求的最高理想是自我的完善。”

“他没有野心,不要名;他最厌恶成为知名人士,所以很可能安心过着自己挑选的生活,我行我素,别无所求。他为人太谦虚了,绝不肯使自己成为别人的表率。但是,他也许会想到,一些说不上来的人会像飞蛾扑火一样被吸引到他身边来,并且逐渐和他的热烈信仰取得一致,认为人生最大的满足只能通过精神生活来体现,而他本人始终抱着无我和无求的态度,走着一条通往自我完善的道路,将会作出自己的贡献,就如同著书立说或者向广大群众发表演讲一样。”

《刀锋》电影剧照

“群像”众生

毛姆出名“刻薄”,但出版《刀锋》时,他已经70岁,他以波澜不惊的口吻讲述不同人物的各种经历,几乎对所有人都抱有理解和慈爱。他不鼓吹拉里的做法,也不推荐印度吠陀经,只是“追叙我过去认识的一个人”。可以说,这本书是毛姆对战争和人生的一次回想,是对灵魂的深刻审视,对生命价值的努力探索。

小说最成功的是人物塑造,无不栩栩如生,形象饱满,简直是一战与二战时期的人物画廊。小说人物众多,我挑几个说说。

艾特略•谈波登是毛姆的老朋友,做古董生意起家,善于钻营,发迹后一心想钻进上流社会。他一表人才,穿着考究,热衷交际。在年老重病之际,他因没接到一家宴会的邀请而落泪,他对毛姆说:

“我恨他们,我恨他们所有人。我能够招待他们时,他们都高高兴兴来捧我的场,但是,现在我又老又病,我对他们派不了用场。自从我病倒以后,来探望我的不到十人,而且整整这个星期只有一束寒伧的花送来。我什么事情都替他们做,他们吃我的饭,喝我的酒,我给他们当差,替他们安排宴会,我竭尽全力帮他们的忙。而我得到的是什么呢?屁也没有。他们里面没有一个关心我的死活。”

伊莎贝儿貌美如花,贪图享乐,她坦率面对自己的*,做出由心的选择。拉里在巴黎晃悠时,伊莎贝儿劝拉里回国,他们之间有一段精彩对话。

拉里说他有三千块一年,在巴黎够用了。

伊莎贝儿说:“我不愿意一年三千块钱生活,我没有理由这样。”

拉里说精神生活更充实、更幸福,伊莎贝儿回应:

“你难道看不出你在要求我做一件我做不来的事情,是我不感兴趣而且不想感兴趣的事情吗?我对你说过多少遍了,我只是一个平常的、正常的女孩,我现在20岁,再过十年我就老了,我要及时行乐。”

伊莎贝儿和拉里解除婚约一年后,嫁给了百万富翁的儿子格雷•马图林,享受荣华富贵。

1929年经济大崩溃,格雷*,伊莎贝儿在舅舅艾略特的帮助下,一家人来到巴黎居住;艾略特去世后,给她留下一笔巨额财产,她帮助格雷东山再起。

她缺乏同情心,嫉妒心重,但让人讨厌不起来,可见毛姆塑造人物太到位了。

《刀锋》电影剧照

  • “自甘堕落”索菲•麦唐纳
  • 索菲是伊莎贝儿的同学,嫁给鲍勃•麦唐纳,两人非常恩爱,生了一个孩子。一晚,他们开车回芝加哥,遭遇车祸,鲍勃和孩子当场死亡,索菲幸存。索菲从此自暴自弃,她喝酒、乱性,钱很快花光,被夫家放逐到国外。

    伊莎贝儿认为索菲的垮掉是因为本身的劣根性,“如果她性情坚强的话,总应该有办法过下去。”拉里却记得索菲年少时和他经常一起谈书还偷偷写诗,“有可爱的灵魂”,他找医生给索菲看病,让她戒酒、戒毒,并决定和她结婚。

    婚礼前三天,索菲应邀去伊莎贝儿家。伊莎贝儿妒忌索菲能嫁给拉里,她耍了小心机,临时爽约,故意在桌上摆放美酒。索菲没抵抗诱惑,把美酒几乎喝光了,接着她逃婚,重新过上酗酒、吸毒、乱性的日子。

    毛姆在法国渔港遇到索菲,她依旧滥交,毛姆说她那些粗暴的情人“总有一天会割你的脖子”,索菲说“完全意想得到,早死早好。”一语成谶,索菲最终死于非命,被人割了脖子,赤身裸体抛到海里。

    《刀锋》电影剧照

    成功有定义吗?

    毛姆曾说:“作为一个小说家,我回到年代悠远的新石器时代,仿效在山洞里围火讲故事的人。”

    他的小说从不晦涩,情节并不复杂,叙事技巧朴实,人物形象鲜明,对话幽默生动,分析直接透彻,阅读起来酣畅淋漓。

    拉里已经达到“超我”的境界,越过刀锋,渡人渡己。他追寻人生意义和罪恶源头,在世界各地游荡,最终找到内心的平静和生命的意义。“大隐隐于市”,他回到美国,写书也好,做出租车司机也好,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实现自己的理想。

    持有世俗价值观的人也无可厚非,艾略特把结交社会名流作为终身事业,对出息的定义是金钱和地位;伊莎贝儿贪图享乐,拥有美丽的皮囊和无趣的灵魂。他们就像大部分人,人生理想本来就是物质生活。

    毛姆写《月亮与六便士》、写《刀锋》,始终在重复一个主题,什么才叫成功的人生?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相比之下,《月亮与六便士》是激烈的,主人公查尔斯人到中年,事业有成,突然抛妻弃子,离家出走,用整个灵魂去追求梦想;而《刀锋》是温和的,主人公拉里二十出头,父母双亡,无妻无子,孤身追寻人生意义,以常人不能理解与接受的方式去生活,舍弃世俗成功,获取内心平静。

    《刀锋》结尾,毛姆恍然大悟,原来他恰恰写了一部以“成功”为题材的小说。

    “因为书中和我有关的人物无不如愿以偿:艾略特成为社交界名流;伊莎贝儿在一个活跃而有文化的社会里取得巩固地位,并且有一笔财产做靠山;格雷找到一个稳定而赚钱的职业可以每天从早上九点到下午六点上班;苏珊•鲁维埃得到生活保障;索菲获得死;拉里找到了安身立命之道。”

    拉里有着极低的物质需求,绝对的精神自由,他是毛姆的理想,也是我们的理想。拉里走的是少数且艰难的路,如毛姆所说,我们只是俗人、尘世中人,无法步他的后尘。

    毛姆的书至今“不过时”,百年前的《月亮与六便士》(1919年出版)、七十多年前的《刀锋》(1944年出版)读起来同样鲜活、真实、感人,展现对人性、生活的深刻洞察。他的书,总会触发你思考: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该怎样度过这一生?

    回归文章开头,“佛系”火爆网络,可视之为“消极的善念”,但更多折射的是对现实问题的无助感。

    真正的“佛系”,不该是“处处不坚持,事事随大流”,而是像拉里一样,不逃避现实,“顽固”去追寻人生的意义,勇敢按自己的方式生活,找到内心的真正平静。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