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电影,虽然在情节上并不复杂,但却值得我们不断的去反复观看、去解读。
这类电影一般都有这样一个标签——真实事件改编,《海林都》就是这样的电影。
《海林都》电影《海林都》以国家荣誉称号“人民楷模”获得者都贵玛为原型,讲述了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在*总理等党和国家*关怀下,在乌兰夫同志亲自组织安排下的“3000江南孤儿进草原”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因为南方出现了大饥荒,来自江苏、安徽等地的灾民纷纷涌入上海,一时间,上海街头的弃婴弃儿数量剧增。
尽管都被收入上海保育院,可奶粉数量还是出现了严重短缺。
为此,*总理向内蒙古调运一批奶粉救急,内蒙古自治区主任乌兰夫(唐国强饰)则提议将孩子们接到内蒙古,由草原母亲们抚养。
就这样,这三千名来自江南的孤儿从上海出发,先是坐汽车,然后换乘坐火车,再换汽车、勤勤车甚至马背,终于抵达了内蒙古大草原。
这些孩子,大的不过5、6岁,小的只有几个月,其中有两个孤儿成了故事的主角——他们就是童娅和南方。
这对在南方出生的孤儿带着原生家庭的记忆,对北方草原是陌生的,既有对环境的不适应,也有语言不通的胆怯。
为了让他们能更好更快地融入草原这个大家庭,乌兰夫为他们取名“萨仁”和“巴根”,在蒙语里分别代表月亮和柱子。
在那个时候,草原上成长起了一支特别的队伍——“乌兰牧骑”,他们是远近闻名的“红色文艺轻骑兵”,常年奔走于草原戈壁之间,为牧民们演出,给他们送去精神食粮。
马头琴演奏家朝鲁和独唱演员阿柔娜就是“乌兰牧骑”其中一员,同时也是一对甜蜜的恋人。此时他们正沉浸在乌兰牧骑巡演的激动和喜悦之中,畅想着即将到来的美好时光。
随着镜头的推进,来自南方孤儿萨仁、巴根与草原上的音乐家朝鲁、阿柔娜相遇了,辽阔的大草原以包容宽广的胸怀接纳了无依无靠的孩子们。
与此同时,乌兰牧骑也拥有了第一个汉族成员,萨仁和巴根成了朝鲁和阿柔娜家庭中的一份子。
其实,整部电影说到底想讲的就是一个汇聚了“爱”的故事。
朝鲁和阿柔娜的故事是草原上年轻男女的爱情之爱,他们的爱前期热烈而浪漫,后期因时代而变得苦涩,却也是无数个体与大时代之间关系的生动写照。
草原母亲们对孩子们的关怀,则是母爱——亲情之爱,她们接纳了这些孤儿,抚养他们,不求回报,这是亲情纽带下无私之爱,也是陌生人之间因同情而产生的爱。
甚至,影片中还着墨描写他们对音乐的爱,来自灵魂与天性的热爱。
片名“海林都”为蒙古语,意为“爱之歌”,而这也正说明了电影会是一部以爱和音乐为主线的故事。
对于蒙古人来说,音乐就是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是他们的快乐和慰藉,更是他们灵魂的皈依。
正如电影里巴音所说:
“你们要记住,我们蒙古人不能没有音乐。音乐的灵魂在草原的花海里,在洁白的羊群里,在妈妈飘香的奶茶里。音乐能让你忘记苦难,忘记仇恨。阴霾总会过去,太阳会照常升起。”
所以整部影片中,悠扬的马头琴声无处不在,无形当中它已经成为了电影里的另一个“主角”。
当蒙古包遭受狼群袭击时,是额吉抱着孤儿们轻声歌唱,清退狼群;
母驼弃羔时,额吉在马头琴伴奏下轻抚母驼哼唱劝奶歌,让它慢慢接受自己的孩子;
当阿柔娜和萨仁在沙尘暴中迷失方向跌落马背时,在他们的歌声中,已经离去的马匹从远方引回马群,在他们身边围成一个圆圈,挡住了漫天的风沙。
音乐在这里,不是作为背景音乐,也不仅仅是为了传达出它是草原上流传千百年的传统和习俗,而是通过音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超越时空、语言、人与动物之间隔阂的永恒大爱。
而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还远不止于此。
当巴根开始被马头琴声吸引,跟着独身的乡村医生巴音学习演奏马头琴时,这个曾经天不怕地不怕、倔强又不合群的南方男孩终于开始融入草原。
因为音乐,这片陌生之地让他有了归属感,心中慢慢有了草原上的家;
当因为时代的冲击乌兰牧骑被迫解散,朝鲁坐在曾经乌兰牧骑驻地紧锁的大门外,孤独地拉响马头琴时,在琴声中,这琴声是他内心的苦闷与失意,也是因为时代的冲击曾经理想破灭的伤感。
之后在圣山前整整一夜无休止地演奏马头琴,弹到手指磨破鲜血淋漓时,更是他心中那份绝望的体现。
显然,在这部电影中,音乐不是装饰和陪衬,相反,它是主角,就是故事情节本身。
尽管最后巴音因为时代的原因悲凉的死去,但一生都与音乐为伍的他并没有留下仇恨,而是留下了爱。
或许他的这份爱并不能影响时代,但对于草原上的那个男孩来说,这就已经是足够影响他一生的大爱。
它照亮了这个男孩的内心,使他没有陷入仇恨的阴影中,也没有在黑暗中迷失方向,而是学会向着光亮勇敢前行。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