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民间工艺——孝义皮影

山西民间工艺——孝义皮影

首页模拟经营皮影艺术更新时间:2024-08-02

皮影艺人

皮影戏是极富特色的民间戏曲形式。它巧妙地结合了戏曲的精华,在表演过程中,自成一体,别具一格,观赏性极强。皮影戏的演出方式为:艺人在幕后掌签操控影人,通过灯光照射显影于影幕上,同时配以说唱、伴奏,观众则或立或坐于影幕前观看,也称“灯影戏”、“土影戏”、“猴影戏”等。皮影戏的种类,根据影窗材质的不同,分为纸窗影戏和纱窗影戏;根据声腔演唱的不同,则有皮腔影戏、碗碗腔影戏、弦板腔影戏、阿宫腔影戏、高腔影戏以及道情影戏等许多种区别,多与影戏形成的地域有关联。

山西皮影戏是兴起于农耕文明,受到老百姓喜爱。山西皮影戏主要分布在以孝义为中心的山西中北部和山西南部地区。最早记录山西影戏的资料可追溯到宋金时期。从地理位置看,繁峙、孝义、曲沃三地正好位于山西北部、中部、南部,这三个地方出土和保存下来的金代影戏壁画,表明那时影戏在山西已经发展成熟并流行,甚至在元代初期还出现专事皮影演艺的世家。元大德至泰和间,忠都秀、张德好等杂剧戏班在晋南一带走红,王同的乐影戏班则在孝义周边广受欢迎,并使皮影技艺得以世代相传。

明清时期,影戏进入兴盛时期,形成了两大流派,即皮腔纸窗影戏和碗碗腔纱窗影戏。二者演出形式与发展脉络不尽相同:皮腔纸窗影戏流传年代久远,主要活跃于山西中部孝义、介休、汾阳一带。最初的皮腔影人、场景道具是用羊皮镂刻而成的,影人通常高60厘米左右,色彩灰暗浓郁;至清以后,改用牛皮或驴皮雕刻,色彩变得鲜亮,影人缩小到45厘米左右。皮腔影人造型原始古朴,简约,遒劲。皮腔影戏是采用孝义方言演唱。流行范围有限,地方韵味浓厚,其音乐古朴,唱腔以“三吹三打”与“三咳咳”的风味而著称。皮腔影戏演出剧目多为神话传说,剧情起伏跌宕,非常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山西皮影

清朝末年,陕西关中碗碗腔纱窗影戏传入孝义,出现两种不同声腔流派影戏的竞争局面。由于皮腔的曲牌单调,充满打斗、英雄除害的神鬼戏,观众已不感新鲜,逐渐转向对现实题材的关注,于是出现皮腔影戏衰微。而碗碗腔影戏的特点是:其唱腔细腻温婉,情节曲折,多反映现实或抨击社会丑恶,特别能调动观众情绪反响强烈,逐渐占领演出市场。至民国初年,皮腔影戏的演出市场受碗碗腔挤压,台口急剧减少。皮腔名角也明显减少或改唱碗碗腔。抗日战争爆发以后,皮腔影班更是雪上加霜,不得以散伙改行,彻底走向衰落。至解放前夕,孝义仅剩一个皮腔影班——“二义园”,和一个既唱皮腔又唱碗碗腔的“善清班”。新中国成立后,以上演“敬神戏”为主要使命的皮腔影戏,彻底失去了市场,走向衰落。至今,这一古老的影戏艺术已近绝迹。

山西的碗碗腔影戏不论唱腔伴奏、影人道具、还是表演方式与陕西东路皮影非常相似,可见两者之间的渊源。碗碗腔纱窗影戏,名叫碗碗腔,是因为在演唱时有一种形似碗状的铜铃作伴奏。碗碗音质清脆,音调明快,清新婉转,别具一番味道。山西碗碗腔影人也是用牛皮雕刻,影人造型小于皮腔影人,一般高30厘米左右,但雕刻更为精致。碗碗腔配景道具十分丰富,还可根据剧情需要设计道具。小到盆景、花草、屏风、箱柜等;大到城台楼阁、仙山佛寺、金銮宝殿、番营军帐等应有尽有。碗碗腔影戏用纱布做窗,观赏性极强。玲珑剔透的影人造型,配以大型景物道具,显得华丽而庄严。演唱的故事也多与现实有关,观众能够找到参照物,不像皮腔影戏中的神魔鬼怪,只存在于人的想象中,更贴近生活,符合大众欣赏。到民国早期,山西己形成了南曲沃、北孝义的碗碗腔影戏中心。在孝义,能够演出的班社就多达70多个,演出剧目多,名家荟萃,各怀绝技。此时的孝义碗碗腔影戏无论从班社数量、从影人员、演唱水平,还是雕刻技艺等方面都达到了鼎峰。由于山西商贸流通,晋商繁荣,出于吉庆祥瑞之意或喜爱之情的考虑,山西商号也开始供养皮影班。少则一班,多则两三班。不少商号的影班,都以字号来命名。如介休城南街“增盛昌”赁铺,同时供养三班影戏,两班叫“增盛昌”,一班叫“增盛轩”,冠以同名两全其美。民国早期,山西政治安定,商贸发达,碗碗腔皮影戏进入发展鼎峰期。

皮影表演

上世纪30年代以后,中国抗战爆发,民不聊生,碗碗腔影戏演出市场迅速萎缩,曾经盛极的影班也先后解散。然而随着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影戏又以其装备轻便、演出人员少、转场灵活等特点,在宣传抗日,丰富根据地民众生活方面发挥了大作用。皮影戏以演出反映日军暴行,八路军发动群众抵抗日寇的英勇事迹来教育感染民众。通过影戏表演,寓教于乐,起到了团结群众、一致抗敌的宣传作用。解放后,山西的碗碗腔影戏艺术迎来复兴。上世纪50年代中期,全国戏曲创新改革,太原也很快*碗碗腔剧团,第一次将山西碗碗腔搬上了真人大舞台。从此使影戏艺术发生了彻底改变。1960年,孝义县晋剧团、跃进剧团开始效仿太原碗碗腔剧团的做法,把碗碗腔声腔影戏艺术发展为真人舞台大戏。至此,皮影戏彻底失宠。

历史上山西的民风淳朴,百姓过着靠天度日的生活,因此宗教和迷信盛行不衰,只愿有求必应,安居乐业即可。生活在农村的老百姓娱乐贫乏,看影戏就填补了这一空白,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民众通过看影戏,还从中获得世间伦理、人情世事,历史典故等道理,丰富自己的见识。山西影戏剧本的创作与改编基本靠艺人自己编排,保持艺术的民间本色。因此,语句与唱腔贴合一体、情节更符合百姓的审美与需求。

皮影作为传统的民间艺术,虽然它的欣赏娱乐对象是普通百姓,但其造型却具有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意蕴。山西早期皮腔影人,人物通常大额头、蒜头鼻、大嘴巴、头饰向后倾。采取阴刻、阳刻及阴阳刻相结合的方法,个性明显,未受戏剧化、脸谱化的影响。若遇神魔剧,影戏表演中还会有特技效果,如往“影幕”上喷烟可造乌云密布、狼烟四起的奇幻效果;口含白酒松香喷向“影幕”则瞬间燃起烈火,使得影人打斗犹如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调动着观众的情绪,创造出特殊的观赏意境。

皮影戏由于是侧面表现人物的屏幕艺术,形成“五分脸,七分身段”的造型规律。孝义早期皮腔影人采取头、上身、臀部、小腿、上臂、下臂带手9块组合结构,形成了皮影人物造型。早期影人没有设计大腿,而是用臀部替代大腿,上身稍长,在影窗上表演坐、卧、行、走、打逗,灵活自如。碗碗腔皮影进入山西后,晋南一带皮影雕刻以精致、图案多样而著称。山西晋商大院以三雕艺术而著称,这些纹饰都给皮影艺人以启发,使皮影雕刻出现大量吉祥图案:麒麟送子、喜鹊登梅、花开富贵、如意长流、万字连年、龙凤呈祥等,这些图案被应用到影人和道具的雕刻中,既起到了装饰的作用,又给皮影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皮影戏是当代影视艺术的鼻祖,它集音乐、美术、雕刻戏曲、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身,形成一种视听艺术综合,被视为最早的电影艺术。同时,它也是一种动、静皆可观赏的艺术,具有独立的审美和艺术价值,堪称中国民间的瑰宝。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