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邦说:“释经学的真正目标不是写注释书,而是写讲章”。注释书有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解明圣典经文原初的意义。但圣典不是静态的(历史研究的对象),而是动态的(改变生命的机制)。所以处境化乃是解经的目标。
讲章是将经文古代世界,与会众的现代世界连在一起的桥梁结构。传讲者要帮助会众了解经文与他们生活的关系,而处境化便是将两个世界连在一起的必要工具。宣讲就是在筑桥,连接从前与现在,使人明白之后可以应用在自己的生活中。
这样的筑桥大业却常常容易失衡,要不是停留在经文世界出不来;或者是在今日世界未进入经文世界,宣讲者的个人经历在不断重复。两难之间看到人真的不容易去把握平衡,需要两个世界不断交互,在交互中使人连接、接受。
笔者认为把握两个世界对宣讲者,格外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