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定了很多规矩,后世子孙只执行了这句

朱元璋定了很多规矩,后世子孙只执行了这句

首页模拟经营轻轻松松做皇帝更新时间:2024-05-13

平心而论,朱元璋是个毁誉参半,既受褒奖,又被诟病的皇帝。爱民如子,又嗜*成性。推翻蒙元,又大*功臣。反对贪污,又苛责臣下。制定铁律,又反复无常。但在小编看来,在朱元璋眼里不过四个字“社稷万代”。他想自己制定一种制度,一种万世不变的典范,他少年受苦,他希望这些苦,他的儿孙都不必受。他甚至觉得做皇帝都很苦,所以他常常以变态的工作态度,日理万机。常常忙到天明才睡。就是为了制定一种万世不变的规律,让儿孙少受苦。只需按部就班,就可以轻轻松松做皇帝了。所以有明一代甚至出现过很多懒得上朝的懒蛋皇帝,比如万历皇帝,还有明武宗都是著名的懒货。

当然有些规定由于不适合时代潮流,渐渐被历史所淘汰,甚至被他的儿孙当成耳旁风。宦官不得干政这一条,被刻在石碑上,作为祖训,立在宫中,结果太监们该干政还是干政,一直没把石头当回事儿。后来,著名当权太监王振,不仅干政了,还看着这祖训石碑碍眼,竟敢叫人将其挪走。不知老朱同志泉下有知,会作何感想。但是有一条铁律却是完好的执行了几乎到明朝灭亡。那就是:无论臣下功勋如何卓著,生前异姓都不得封王。也就是说,只要不是老朱家的子孙,无论功劳多大,都不能在生前封王。当然,注意是生前。死后追封的异姓王,朱元璋就封过十几个。王、公、侯、伯、子、男。到公一级,也就到头了。细细思量,还是朱元璋多疑,总怕手下的功臣造反,怕子孙被取而代之。所以,哪怕你位高权重,但是没有王这个称号,你的号召力也不会很强。任何一个朱姓子孙都可以管着你,看着你,你不规矩灭了你。所以原则上来说,异姓王,在明朝绝对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永远记住自己的身份,是给老朱家打工的。

但是,中国人一贯是有规矩,就有例外,比如,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就封了一个异姓王,叫也先土干,朱棣还赐名金忠,封了一个忠勇王,但是那与当时的边境形势有关,当时逃到大漠的蒙古人成立了北元,经常率兵掳掠边境,朱棣几次征讨,战绩也算斐然,但是却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浩瀚沙漠,茫茫戈壁,劳师动众,常常 连个蒙古人的人影都找不到。就在这时,这个也先土干由于和北元太师阿鲁台不和,于是率部来降,正愁没人教,天上掉下个粘豆包。朱棣很高兴,于是,一激动,就封了个王,叫忠勇王。但是,其实朱棣也不傻,也打了个擦边球,因为朱姓子弟封王,往往都是齐王,秦王,燕王,代王啥的,都是有地名,有封地的,但是,金忠没有,只是个虚假的头衔,可是蒙古族同胞实诚啊,就这样,也把金忠感动的一把鼻涕一把泪,愣是要带路,回去替朱棣打阿鲁台。但是可能是阿鲁台逃得太远,最后也是无功而返。但这个忠勇王还真是没有再反叛过明朝,这个异姓王封的还是挺值得的。

而到了明朝灭亡,南明小朝廷苟延残喘,风雨飘摇,为了巩固统治,拉拢人心,也就没什么祖制不祖制的了,只要对朝廷有用,就封王,像延平王郑成功,平辽王孙可望等,都是那个时期的产物了。

踏歌16原创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予以删除。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