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新社社评:宋朝也有“慢生活”

宋新社社评:宋朝也有“慢生活”

首页模拟经营宋朝大排档更新时间:2024-04-23

举杯邀明月

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朝人过着“宋瓷一样精致的生活”。当时的宋朝繁华而开放,“八荒争凑,万国咸通”。宋代不但商业氛围十分浓郁,而且文明程度比其他国家高,除了对外战争败多胜少外,在文化软实力方面领袖群伦,一骑绝尘。

动态《清明上河图》

宋代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高峰期,被欧美学者称为“东方的文艺复兴”。在社会人文艺术的影响下,宋代士大夫普遍追求雅致隐逸的生活。也就是说宋代的人已经过上了现在意大利等发达国家提倡的“慢生活”,享受着有宋代特色的“慢时光”。

宋人小憩图

(一)宋代的“吃”

有人统计过,《东京梦华录》 共提到100多家店铺,其中酒楼和各种饮食店占了半数以上。

据《梦梁录》记载:宋朝的百姓寻常家里都不开灶的,每天早上都会有许多早点的铺子热闹营业,一二十文钱就可以买到“灌肺”、“炒肺”、粥饭之类的早点。中国古代人流行吃羹,“三日入厨下,洗手得好汁”,汁水也就是羹。《东京梦华录》有记“旧只用匙今皆用筋矣”,可见都是可喝的汤水,其次是各种菜,鸡,鸭,鹅等。再次是半*肉脯和干肉。炒菜也有,如炒蟹,但极少。

宋代悦来客栈酒店

宋代餐馆层次多样,既有满足城市下层群体口腹之欲的物美价廉的大排档,“专卖家常饭食,如撺肉羹、骨头羹、蹄子清羹、鱼辣羹、鸡羹、耍鱼辣羹、猪大骨清羹、杂合羹、南北羹,兼卖蝴蝶面、煎肉、大熬虾等,及有煎肉、煎肝、冻鱼、冻鲞、冻肉、煎鸭子、煎鲚鱼、醋鲞等下饭。还有专卖血脏面、齑肉菜面、笋淘面、素骨头面、麸笋素羹饭。又有卖菜羹饭店,兼卖煎豆腐、煎鱼、煎鲞、烧菜、煎茄子,此等店肆乃下等人求食粗饱,往而市之矣。

宋代街头的叫卖声

宋代街头大排档

更有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豪华饭店,“其门首,以枋木及花样沓结缚如山棚,上挂半边猪羊,一带近里门面窗牖,皆朱绿五彩装饰,谓之‘欢门’。每店各有厅院,东西廊庑,称呼坐次”。这些饭店以丰盛的菜肴吸引食客,“不许一味有缺”,任顾客挑选:“客坐,则一人执箸纸,遍问坐客。都人侈纵,百端呼索,或热或冷,或温或整,或绝冷、精浇、膘浇之类,人人索唤不同……须臾,行菜者左手杈三碗、右臂自手至肩驮叠约二十碗,散下尽合各人呼索,不容差错”。意思是说,你一进饭店,马上就有人招呼座位、写菜,你想吃什么,随便点,很快菜便上齐了。饭店的服务也很周到,将顾客当上帝看待:“凡下酒羹汤,任意索唤,虽十客各欲一味,亦自不妨。过卖铛头(饭店厨师)记忆数十百品,不劳再四,传喝如流,便即制造供应,不许小有违误。酒未至,则先设看菜数碟,及举杯则又换细菜,如此屡易,愈出愈奇。”饭店伙计若是服务不周,被客人投诉,则会受到店老板叱责,或者被扣工资、炒鱿鱼,“一有差错,坐客白之主人,必加叱骂,或罚工价,甚者逐之”。

宋人豪华野餐聚会

因为汴梁餐饮业发达,“处处拥门,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临安也一样,“处处各有茶坊、酒肆、面店、果子……油酱、食米、下饭鱼肉、鲞腊等铺。盖经纪市井之家往往多于店舍,旋买见成饮食,此为快便耳”。换言之,宋代都市的小白领、小商人,跟今日的城市白领一样,都不习惯在家做饭,而是下馆子或叫外卖。据《东京梦华录》载:“在京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点”。

宋代脚店

北宋初年,宵禁就已经完全解除了,从此宋朝人民就过上了灯红酒绿的夜生活。“每日交五更”,东京的“酒店多点灯烛沽卖(宵夜),每分不过二十文,并粥饭点心。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煎点汤药者,直至天明”。朱雀门外的州桥夜市,那些卖盘兔、旋炙猪皮肉、野鸭肉、滴酥水晶鲙、猪脏之类的饮食店,每天都营业到很晚。“直至三更”才打烊。

宋代东京正店

《喻世明言》载:“入来茶坊里坐下。开茶坊的王二拿着茶盏进前,唱喏奉茶。那官人接茶吃罢,看着王二道:‘少借这里等个人。’王二道:‘不妨。’等多时,只见一个男女,名叫僧儿,托个盘儿,口中叫:‘卖鹌鹑馉饳儿!’官人把手打招,叫:‘买馉饳儿。’”

馉饳,是古代的一种面食,相当于我们如今的“馄饨”。宋代很多文字记载上都有提到过吃馉饳,可见是当时的一种流行小吃。

宋代馉饳

另外宋代饮食店已经开始提供“逐时施行索唤”“咄嗟可办”的快餐、叫餐服务了。《清明上河图》就画了一个不知正往谁家送外卖的饭店伙计。吃饭的时候不仅有人帮忙倒酒,还有歌姬献唱助兴。宋朝人对午睡的概念不强,午饭过后,正是去瓦舍勾栏唠嗑、听歌、喝茶、憧憬人生的好时光。

宋代聚会喝酒聊天

火腿

苏东坡《格物粗谈·饮食》明确记载火腿做法,“火腿用猪胰二个同煮,油尽去。藏火腿于谷内,数十年不油, 一云谷糠。”相传,宋代义乌籍抗金名将宗泽,曾把家乡"腌腿"献给朝廷,康王赵构见其肉色鲜红似火,赞不绝口,赐名"火腿",故又称"贡腿"。因火腿集中产于金华一带,俗称"金华火腿"。火腿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及蛋白质不仅是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而且还是强身的补品。至今中国浙江地区的金华火腿不仅畅销国内,而且远销欧美。

金华火腿历史悠久

火锅

宋人林洪在《山家清供》中记到,“师云:山间只用薄批,酒酱、椒料活之。以风炉安桌上,用水半铫,候汤响一杯后,各分以箸,令自夹入汤摆熟,啖之,乃随意各以汁供。”

宋代火锅

林洪还根据当时“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的美景。为这种吃法取了一个浪漫的名字叫 “拨霞供” 。后来“拨霞供”的吃法传开,人们争先效仿。不久人们已用各种肉类和蔬菜等,都用此种方法涮食。宋代的火锅和现代的火锅在造型与结构上毫无二致。

东坡肉和东坡系列产品

宋代吃货苏东坡与佛印和尚

苏东坡可谓一位美食大家,以“东坡”命名的名菜就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豆腐、东坡饼、东坡羹、东坡酥、东坡玉掺、东坡芽脍、东坡豆花等等。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东坡肉,东坡肉是苏东坡在黄州亲手创制出来的,他被贬黄州后生活拮据,见当地猪肉价便宜而很少有人买,于是便亲自烹调猪肉,创制出名誉千古的“东坡肉”来。有诗《猪肉颂》为证:“洗净铛,少着水,柴头罨烟馅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食,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东坡肉”薄皮嫩肉,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人们争相模仿这种做法,“东坡肉”的美名自然传开,还有人以“东坡肉”命名开店。至今都是中国很多地区的一道名菜。“慢著火,少著水” 是制作东坡肉的主旨,他的另一首 《雨后行菜》:“谁能视火候,小灶当自理。”说明火候的关键。慢火煮使汤质稠浓肉烂而味美香气扑鼻,诱人食欲大开。经研究发现,猪肉经过慢火煮1—2小时,饱和脂肪酸锐减30%—50%,而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则成倍增加,由此可见,“东坡肉”真乃合乎养生之道的美味佳品。

东坡肉1

东坡肉2

豆芽

豆芽作为蔬菜食用始于宋朝,宋人林洪《山家清供》:“以水浸黑豆,曝之及芽,以糠秕置盆中,铺沙植豆,用板压。及长,则复以桶 ,晓则晒之,……越三日出之,洗,焯以油、盐、苦酒、香料可为茹,卷以麻饼尤佳。色浅黄,名鹅黄豆生。” 这里不仅明确记载了豆芽菜的制作方法还有食用方法,“卷以麻饼”正是北京的薄饼卷豆芽这吃法的鼻祖。宋人苏颂《图经本草》:“绿豆,生白芽为蔬中佳品。”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也屡次提到豆芽菜,如:“以绿豆、小豆、小麦,于磁器内,以水浸之,生芽数寸,以红篮彩缕束之,谓之“种生”。”南宋诗人方岳还写有一首名为《豆苗》的诗:“江南之笋天下奇,春风匆匆催上篱。秦邮之姜肥胜肉,远莫达之长负腹。先生一钵同僧居,别有方法供斋蔬。山房扫地布豆粒,不烦勤荷烟中锄。手分瀑泉洒作雨,覆以老瓦如穹庐。平明发现玉髯砾,一夜怒作堪水菹。自亲火候瀹鱼眼,带生入晴云碗。碧丝高压涎滑莼,脆响平欺辛螫。晚菘早韭各一时,非时不到诗人脾。何如此隽咄嗟办,庾郎处贫未为惯。”,对发豆芽的过程记述得详细具体。据宋朝的书籍记载,宋代就最起码有五种豆芽,黄豆芽、绿豆芽、豌豆芽、芽蚕豆、赤豆芽。豆芽菜物美价廉,雅俗共爱。即可登上大雅之堂奢华的宴席,也可是平民的家常之菜。豆芽菜的营养价值极高,近来西方的研究发现豆芽菜可以抗疲劳、抑癌、治癫痫,西方营养学家认为豆芽菜不仅有极高的营养还有极高的治病价值,他们一致认为豆芽菜是理想得近乎完美的食品。

黄豆芽

爆米花

爆米花也是发明于宋代,范成大在《吴郡志·风俗》中记载:“上元,……爆糯谷于釜中, 名孛娄,亦曰米花。每人自爆,以卜一年之休咎。” 在新春来临之际宋人用爆米花来卜知一年的吉凶, 姑娘们则以此卜问自己的终身大事。宋人把饮食加入文化使之有了更丰富的内涵。爆米花松脆易消化,可作为日常的可口零食。爆米花的发明更折射出中国饮食的丰富多彩,它有更深的含义,就是开创了一种食物的加工方式澎化食品。说明中国古代的食品加工不止仅仅是食品简单的加热作熟,而是通过的物理的高温高压作用原理来改变食物的状态口感,这种加工方式就是现代新兴的澎化食品。

爆米花

宋朝发明的其他美食

宋朝发明创造的小吃很多很多如“角子”(饺子)、“索饼”(面条)、“焦碱水锥”(炸元宵)、“浮团子”(汤圆)等等,连调味品酱油也是发明于宋代。据传还有“油条”、“蛋炒饭”等。美国人尤金.N.安德森在《中国食物》一书中说:“宋朝时期,中国的农业和食物最后成形。食物生产更为合理化和科学化。中国伟大的烹调法也产生于宋朝。”宋朝美食做法有煎、炒、烹、炸、烧、烤、炖、熘、爆、煸、蒸、煮、拌、泡、涮等等不下几十种做法,宋朝真乃是美食的天堂。

(二)宋代的“喝”

宋代的饮茶文化

宋朝人爱喝茶,并且喝茶的花样繁多,普及面广,饮茶风尚席卷宫廷民间,无论是上层社会的士大夫,还是下层社会的市井小民,都好这一口“茶”。大规模出现茶坊、茶肆等公共饮茶场所,各个档次应有尽有,给当时宋朝的市民们饮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据相关的茶史资料记载,当时的汴京的朱雀门外,“以南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街心市井,至夜尤盛”。一般来说,大众茶肆价格还是比较低廉的,保证大多数老百姓都能去得起。宋徽宗(赵佶),嗜茶成痴。这位文艺青年皇帝自学了“点茶法”,还为喝茶写下了一本书 《大观茶论》,上行下效,极大地促进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宋代《大观茶论》

在汴河虹桥的附近有很多茶馆,有钱人经常来这“斗茶”,夺魁者一般都会赢得茶馆奖励的一壶龙井。如今,大家喝茶以“散茶”居多,而宋人喝的叫“团茶”,即茶叶采摘之后经过繁复的工序制成茶饼。宋人当时并不满足于单一的喝法,于是开始出现“点茶”。

点茶

宋代点茶

所谓“点茶”,就是烹茶时,将团茶研成茶末,置于碗底,然后用沸水冲成茶汤,同时用茶筅快速击拂茶汤,使之发泡,泡沫浮于汤面,可在汤面上作画写字(其实跟现代人冲调咖啡的原理相似)。它可以使茶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就幻灭,这个过程称为“点茶”。

茶筅击拂茶汤

宋朝人懂得生活情趣,他们是真正“慢活”的老祖宗,生活优哉游哉,不沉迷追逐权利与财富。宋人吴自牧《梦粱录》记载:“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点出了宋代文人雅致生活的“四事”。宋人点茶,美在茶中有画,画中有茶。在茶汤上“作画”,是宋人对精致生活执着的追求。以茶为墨,在茶汤里画画,称“茶百戏”。宋人把心中的山水,刻在画里,也在茶里,这是宋人的品味。

点茶作画1

点茶作画2

北宋时期,文人的生活雅致,市井小民也懂得享受,饮茶成为一种风尚。宋朝人就是这样将茶喝出了一个新高度,成为了中国茶文化的重要时期。

宋代居民用水

宋代城市由于人口集聚,水利资源相对紧缺,汴京的居民用水,主要取自穿城而过的河渠。大中祥符初年,宋政府“决金水河为渠,自天波门并皇城至乾元门,历天街,东转缭太庙,皆甃以砻甓,树之芳木,车马所度,又累石为梁。间作方井,宫寺民舍皆得汲用。复东引,由城下水窦入于濠。京师便之”。汴京政府也在城内开凿水井,供市民取水饮用,庆历六年(1046)夏,由于天气大旱,“令京城去官井远处益开井,于是八厢凡开井三百九十”。此为汴京官井的数量,此外尚有大量私井。两宋的城市还出现了商品化的供水服务,《东京梦华录》称汴京“其供人家打水者,各有地分坊巷”;《梦粱录》称临安“供人家食用水者,各有主顾供之”。这些“打水者”以卖水为职业,并划定了各自的服务区域。当时水价极便宜,一担水才需几文钱。

宋代自来水缓缓流出

宋代自来水

北宋绍圣年间,苏轼被贬岭南惠州,听人说起“广州一城人,好饮咸苦水,春夏疾疫时,所损多矣。惟官员及有力者得饮刘王山井水,贫下何由得”。广州知州王敏仲正好是苏轼的朋友,苏轼便给他写信,提了一个建议:城外蒲涧山(即白云山)有泉,可在“岩下作大石槽,以五管大竹续处,以麻缠之,漆涂之,随地高下,直入城中。又为一大石槽以受之,又以五管分引,散流城中,为小石槽以便汲者”。这个供水网络,跟白帝城的“万竹蟠”一样,有点像今天的自来水管道了。苏轼还做了一个预算:建成这个供水网,“不过用大竹万余竿,及二十里间,用葵茅苫盖,大约不过费数百千可成”。他又建议,政府可以在循州购置一部分良田放租,作为养护供水网的基金:“岁可得租课五七千者,令岁买大筋竹万竿,作筏下广州,以备不住抽换。”还可以在广州城中建一批公租房,“日掠二百贯”房租,“以备抽换之费”,并“专差兵匠数人,巡觑修葺”。苏轼这个方案,设计周全合理,极具现实操作性。知州王敏仲听从苏轼提议,真的将这个供水系统给建起来了。苏轼很高兴,又给王敏仲写了一信,捎去一个更细致的建议:“闻遂作管引蒲涧水甚善。每竿上,须钻一小眼,如绿豆大,以小竹针窒之,以验通塞。道远,日久,无不塞之理。若无以验之,则一竿之塞,辄累百竿矣。仍愿公擘画少钱,令岁入五十余竿竹,不住抽换,永不废。”

宋代广州自来水设备

王桢《农书》介绍了一种叫作“连筒”的供水设置:“凡所居相离水泉颇远,不便汲用,乃取大竹,内通其节,令本末相续,连延不断,阁之平地,或架越涧谷,引水而至。又能激而高起数尺,注之池沼及庖湢之间。如药畦蔬圃,亦可供用。”宋朝人为了取水饮水,也是懒到家了,直接把水从水源地接到家里了。可见宋朝人多么的会享受生活。

宋代饮料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六月时节,汴梁的“巷陌路口、桥门市进”都有人叫卖“冰雪凉水、荔枝膏”,“皆用青布伞,当街列床凳堆垛”。可见,喝饮料在宋朝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潮流,而且饮料口味丰富,夏季更是有冷饮解暑。

宋代香饮子饮料

(三)宋代的“玩”

据说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流行于宋人的体育运动,比小汤所生活的十九世纪欧洲还要丰富多彩。1860年英格兰举行了世界最早的高尔夫球公开赛,但在十二世纪的北宋,上层社会早已流行一种类似高尔夫球的贵族运动,而市井平民则对足球与相扑运动表现非常高的热情。

捶丸

那种类似高尔夫球的运动叫做“捶丸”。根据一份元代《丸经》以及绘于明代的《秋宴图》,我们相信,捶丸运动所使用的球、球棒、场地,以及游戏规则,都很接近现代高尔夫球。作为上流社会玩的贵族运动,捶丸也是特别讲究对场地的选择,以地势起伏、草木相间的开阔山野为宜;也特别讲究玩球的绅士风度:“捶丸之式,先习家风,后学体面。折旋中矩,周旋中规。失利不嗔,得隽不逞。若喜怒见面,利口伤人,君子不与也。”

宋代捶丸游戏

蹴鞠

宋太祖玩蹴鞠

只有一个富足、安定、又有闲暇的社会,人们才可以这么欢愉地玩闹,恰如南宋诗人周文璞的诗句所形容:“有时挟弹暮云表,有时蹴踘春风前。有时却自着绛帕,走入药市寻神仙。” 宋代诗人陆游的《残春》曾写到:“乡村年少那知此,处处喧呼蹴鞠场”。蹴鞠在宋代不只是一门运动娱乐、也是一项职业,蹴鞠爱好者与职业的蹴鞠艺人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和提高球技,组成圆社。使职业艺人与百姓间的交流互动更趋于活络。宋代圆社是一个有规模的组织,提供蹴鞠艺人保障、训练蹴鞠爱好者是社团最大的功用,参加的人越多,利益也就越大,也让宋人的蹴鞠文化和社会风气有了新的气象。圆社是民间组织,除了保障社员福利之外,也是一种推广机构。宋代“圆社”又称为“齐云社”,也就是蹴鞠社团,其“圆”来自于球,也盼望球友与艺人能处理好人际关系,有圆融之义、“齐云”指精进球技,能把球踢的与云一样高,同时也希望艺人的前途与球友的技术都能步上青云。伴随着《球门社规》中所订的规则,蹴鞠开始走向标准化,所以不管是平民百姓或是贵族都进行同样的比赛规则,职业选手和爱好者之间也没有差异,差别在于技术水平高低。

蹴鞠颠球嬉戏

相扑

相扑如今是日本的国技,其实那是从中土传过去的,一千年前,相扑是风靡大宋朝的全民运动国技。同蹴鞠一样,宋人建立有相扑社团,叫做“角抵社”;有全国性的相扑“锦标赛”,胜者有奖金、奖杯、奖状:“膂力高强、天下无对者,方可夺其赏,如头赏者,旗帐、银杯、彩缎、锦袄、官会(纸币)、马匹”;还有商业性的相扑表演。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宋代“瓦舍勾栏”十分之多,仅汴京就有“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市民娱乐文化中心,叫做“瓦子”,里面设有酒楼、茶坊、食肆、勾栏、棚。棚和勾栏都是表演相扑、杂剧、皮影戏、傀儡戏、说书、唱曲等娱乐节目的场所,相当于今日的戏院。北宋汴梁“桑家瓦子”里的一个棚,大者“可容数千人”。如果汤因比来到瓦子,就可以欣赏到宋人的时尚竞技运动——相扑表演了。《梦梁录》记述说:“瓦市相扑者,乃路岐人(即民间艺人)聚集一等伴侣,以图手之资。先以女飐数对打套子,令人观睹,然后以膂力者争交。”

宋代相扑比赛

在宋代瓦子中,商业性相扑表演节目开锣之前,通常会先安排一段活色生香的女相扑表演,以吸引观众。宋代的女相扑是很有名的,女相扑手叫“女飐”,《梦梁录》和《武林旧事》都记录了好几位女飐的名号,如赛关索、嚣三娘、黑四姐、韩春春、绣勒帛、锦勒帛、侥六娘,这些女相扑手跟男相扑手一样,在“瓦市诸郡争胜”,并且打响了名头。

宋代女相扑表演

北宋的仁宗皇帝也曾经为女相扑所吸引,在宣德门上看“妇人相扑者”,结果惹来司马光一顿批评:“窃以宣德门者,国家之象魏,所以垂宪度,布号令也。今上有天子之尊,下有万民之众,后妃侍旁,命妇纵观,而使妇人臝戏于前,殆非所以隆礼法,示四方也。”司马光还提出建议:“仍诏有司,严加禁约,令妇人不得于街市以此聚众为戏。”天子在严肃场合观看身材火辣、着装清凉的女飐表演,当然不成体统,不过我们从《梦梁录》和《武林旧事》的记述来看,民间的女相扑表演显然并未受到什么影响。

斗草

两小儿斗草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归。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中》《春日杂兴》曾描述儿童斗草情形。《见画中题诗》:“盖江南春早,立春草长,儿童互相用草角力,坚韧者胜,折断者败。”

豢养宠物

南宋佚名《秋葵犬蝶图》

人类社会对猫、狗的驯化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但将猫狗当成宠物养,是比较靠后的事。宋朝已有寻常人家养宠物狗、宠物猫。宠物的出现,可以视为生活品质进入较高层次的体现。

宠物猫在宋朝比较常见。《梦粱录》说:“猫,都人畜之,捕鼠。有长毛,白黄色者称曰‘狮猫’,不能捕鼠,以为美观,多府第贵官诸司人畜之,特见贵爱。”猫不捕鼠而受主人“贵爱”,当然是将猫当成宠物养了。

宋代宠物猫

明代笔记《西湖游览志》记录了一则秦桧孙女养“狮猫”的轶事:“桧女孙崇国夫人者,方六七岁,爱一狮猫。亡之,限令临安府访索。逮捕数百人,致猫百计,皆非也。乃图形百本,张茶坊、酒肆,竟不可得。”丢了一只宠物猫,竟然出动临安府协助寻找,固然可以看出秦家权焰熏天、以权谋私,但一下子能找到百余只狮猫,倒也说明了在宋朝临安城,养宠物猫的市民为数不少。因为养宠物狗、宠物猫的人多了,宋代的市场上出现了狗粮、猫粮等宠物衍生商品。《东京梦华录》的“诸色杂卖”条说:“养犬则供饧糟;养猫则供猫食并小鱼。”

《武林旧事》的记录更有意思,其中罗列了杭州城的各种小商品和宠物服务,其中有“猫窝、猫鱼、卖猫儿、改猫犬”,连宠物美容(改猫犬)都出现了,这跟今日人们养宠物又有什么区别呢?

(四)宋代的“乐”

宋代焚香文化。宋代文人雅士喜欢红袖添香,一边享受氤氲香气,一边读经谈画论道。历代不少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皆惜香如金,甚至有文人感叹“无香何以为聚”。苏东坡晚年与弟子就是以沉香为伴,终日焚香作赋,度过晚年。

宋代红袖添香

宋代插花艺术。宋朝市民以插花为生活时尚,汴京的春天,是月季春,万花烂漫,牡丹芍药,棠棣香木,种种上市,卖花者以马头竹篮铺开,歌叫之声,清奇可听。突破了唐代的富丽堂皇,以清、疏风格,追求线条美,内涵重于形式,体现插花者的人生哲理与品德节操,被称做“理念花”,对后世的花艺风格影响颇大。

宋代插花

宋代书法

宋代书法,承唐继晋,上技五代,开创了一代新风。宋太宗时留意书法翰墨,购摹古代帝王名贤墨迹,命王著刻工为十卷,以枣木镂刻之,是为《淳化秘阁法帖》

《淳化秘阁法帖》残稿

宋高宗书法

宋徽宗瘦金体书法

宋代佚名书法

宋代米芾书法

宋代杜衍书法

有了帖,便打破了现书必真迹的限制,同时打破了前人法度,专门注重意趣,强调主观表现,从而开辟了新的道路。综观宋代书法,尚意之风为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宋书不是简单否定唐人,也不是简单回归晋人,禅宗"心即是佛""心即是法",影响了宋人的书法观念,而诗人、词人的加入,又给书法注入了抒情意味。在强调意趣的前提下,宋代书法家重视自身的修养,层次高,读书多,见识广,诗词、音乐方面的功力也为前人所不及。

宋代画作

宋代宫廷画院在品评画作

国画大师黄宾虹曾说:“唐画如面,宋画如酒,元画以下,渐如酒之加水,时代愈后,加水愈多。”城市文化生活空前活跃,绘画的市场需求量明显增长,绘画的服务对象也有所扩大,为绘画发展和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群众基础。民间绘画、宫廷绘画、士大夫绘画各自形成体系,彼此间又互相影响、吸收、渗透,构成宋代绘画丰富多彩的面貌。

宋代士大夫点评画作

宋代李公麟《五马图》

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

宋代《寒江独钓》

宋代山水画

宋代瓷器

宋瓷体现了极简主义美学,以单色瓷为主,釉色优美,典雅含蓄,高贵朴实,清素淡雅,纯净细腻。图案以花鸟虫鱼等为主,造型,色彩,纹样追求完整、意境、气韵。宋瓷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已经成为一件艺术精品,也折射出宋人讲究生活品质,热爱生活的特点。

宋代官窑瓷器温润如玉

宋代青花瓷茶壶

宋代瓷器体现生活情趣

五大名窑——汝、定、官、哥、钧也各有讲究。宋朝瓷器,以其古朴深沉、素雅简洁,同时又千姿百态、各竞风流的气象为中国劳动人民在世界工艺发展史上矗立起一座让世人景仰的丰碑。

宋代“洗剪吹”一条龙

宋朝,街上竟然出现了专门的刮胡子店铺。酒足饭饱,上街做个“洗剪吹”一条龙,刮掉邋遢的胡子,立马容光焕发,想想就很有趣。

宋代红灯区

据《都城记胜》记载:“谓有娼妓在内,可以就欢,而于酒阁内暗藏卧床也。门首红栀子灯上,不以晴雨,必用箬盖之,以为记认”。宋朝的酒店,门首通常都悬挂着红栀子灯。如果红栀子灯盖整天盖着灯罩,表示这家酒店还提供“特殊”的服务。

宋人的内心独白

宋新社追评:

宋代由于商业发展极其繁荣,商业税占比北宋末已经70%,南宋中期85%。农业税的降低使得社会各阶层都有闲钱吃喝玩乐,而且在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下,市民阶层的崛起也带动了城市化的发展,进而促进宋代商业的多元化多样化发展,以市场为导向,文化商品也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另外宋代统治者极其优待士大夫,福利待遇超级好,除了高薪外每年假期还超过1/3,所以宋代官员有钱有闲,撇开工作,他们就以极大的精力走进瓦舍勾栏吃喝玩乐,挥毫泼墨,写诗填词,下棋博弈,狎妓游玩,走亲访友,溜鸡斗狗,享受高品质生活,享受属于自己闲适的慢时光。虽然跨越千年,穿越时空和宋人对话,但是也许还能分享一下对“慢生活”的看法和解读呢。

宋代喂鹅图

宋朝那么好,如果可以的话你会穿越回去么? 单选
0人 0%
不会,因为没有手机我没法活
0人 0%
会,我学习好,争取考个进士,东华门唱名
0人 0%
会,我要做宋代豪商
0人 0%
不知道
0人 0%
会,我要在大宋三妻四妾
0人 0%
会,我要做大宋武将,南征北战,开疆拓土

宋新社,一个专门写宋代历史旧闻的报社。热爱宋史的90后公子权穿越时空来到宋朝,以一隅房屋作报社(租的,可贵了),为您解读宋代那波澜壮阔的历史,为历史人物的行为作出注脚,以史为镜,以史为鉴,抛砖引玉。欢迎批评指正。

原创首发!欢迎转载!欢迎转载!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