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长篇小说《食堂帝国》第四章 一点之错

原创长篇小说《食堂帝国》第四章 一点之错

首页模拟经营食堂帝国更新时间:2024-05-03

第一卷 水火硝烟

第四章 一点之错

“为什么没中?”张志远一脸好奇的问道。

“你猜啊!”张副总面露狡黠的笑容说。

“他们标书哪做错了?我还没见过标书什么样呢……没按照招标要求做?”张志远试探着问。

“不对,比这个低级。再猜!”他斜睨着张志远说。

“那是啥呢,排版排错了?”张志远迟疑地说。

“也不对!是因为他们标书里边的报价,小数点点错了,直接成了废标!要不然,他们白忙活一年还得倒贴给学校钱。”张副总拍着桌子,眉飞色舞地说。

“啊?还有这种操作?!”张志远瞪大了眼睛,感觉被雷得外焦里嫩。

“嗯,那可不。点错一个点,成千古恨哪!咱们就捞了个现成的!”张副总幸灾乐祸地说。

张志远在一旁陪笑。

“诶!赵佳良讲的那个故事,是谁跟蒋介石打仗,写错了一撇?那天我正打电话,没听清。”张副总又扭头问向李总。

“是那谁,中原大战的时候,阎锡山跟冯玉祥结成联盟,一块打老蒋,想在河南把他主力消灭了。本来约定的是在沁阳县会师,三点水一个心脏的心,那个‘沁’。”

这李总是个讲故事的高手,绘声绘色地讲了一半,停下来慢悠悠地端起水杯,喝了几口茶,又看了看俩人聚精会神地洗耳恭听的神态,才继续说:

“结果冯玉祥的作战参谋太粗心大意,撰写命令的时候,把沁阳的‘沁’,多写了一撇,写成了‘泌’,就变成去泌阳县会师。巧就巧在河南既有沁阳县,又有泌阳县,不过是隔着200多公里呢。最后冯玉祥的部队噔噔噔白跑一趟,耽误了会师的时间,联合作战计划就泡汤了,战场上可不等人。”

“那冯玉祥还不把这家伙给枪毙喽啊?!”张副总惊奇地问道。

“肯定得枪毙呀!他就因为这一撇断送了性命,受到军法处置。”李总把玩着手里的水杯说。

“噢——还有这么档子事!是不是如果没有这个失误,阎锡山和冯玉祥可能就把蒋介石打败了,历史也可能就完全改写了?”

张志远模模糊糊地记得,曾经听过这个故事,不过具体细节记不清了。但他表现的完全是一副刚发现新大陆的样子,为李总的讲述所震撼!

“很有可能啊!历史就这么神奇,一个失误就彻底改变了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走向。历史的偶然性导致了历史的必然性。”

每个人都有好为人师的心态,尤其是上级对下级之时。这不,李总为人师表地对张志远进行教诲起来。

当然,张志远也恰当好处地投以崇拜的目光。

“这次招标也是很神奇,如果让你帮他们做标书,肯定就不会犯那个低级错误了。当然,咱们也会神奇的不可能聚到这里了。”

张副总对张志远调侃地说。

哈哈哈!仨人大笑起来……

“要说历史上的重大失误啊,还真不少。二战的时候,纳粹德国为什么没能造出原子弹呢?虽然爱因斯坦他们一大批科学家逃离了德国,但在科技方面,德国也不比美国差多少的。再加上强大的工业体系,希特勒的原子弹计划很可能会实现。可是后来,德国不但没造出原子弹,甚至还进入了完全放弃的状态……”

张志远有样学样,跟李总似的卖了一个关子。不过看他俩双目都直勾勾的盯着自己,不敢过于卖弄,继续讲:

美国负责造原子弹的*是奥本海默。

德国这边的负责人,是著名的量子力学的主要创始人——海森堡,这是开宗立派的人物。

而让原子弹计划搁置的主要原因,是来自海森堡的一份报告。

这报告说,经过他的计算,要想生产核武器,至少得需要几吨的铀235。

几吨?这数字能把希特勒吓死!

在天然铀矿里边,铀235的含量非常低,只有百分之零点几,必须经过不断提炼,才能用于造原子弹。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浓缩铀’。拥有铀矿的国家很多,但拥有原子弹的国家,就只有那几个。

要提炼出几吨来,需要投入海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掏空了德国,短期内也造不出来。

这一下,希特勒是大失所望啊!战争期间,所有资源都得用于制造武器装备,所以德国的原子弹计划就被整整搁置了两年。

等到美国造出原子弹,已经扔到了日本头上、炸开了花,德国才发现自己的失误,但悔之晚矣。

“海森堡那个几吨的数字,是怎么算出来的?”张志远左右扫了李总和张副总一眼,继续说,“其实是他算错了,实际只需要十几公斤的铀235就可以!”

“我靠!差这么多?几吨和十几公斤?”张副总一脸难以置信地问。

“是啊,我第一次听我们物化老师说的时候也很震惊。再然后,又感觉很幸运,如果当初没有计算错,德国先造出原子弹,或者只比美国晚几个月,那整个二战还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呢,甚至世界格局都有可能发生变化。”张志远表情严肃、又一脸庆幸地说。

李总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问道:

“是那海森堡是故意算错的,还是因为失误呢?”

张志远略微回想了一下脑海中许久之前的记忆,回答道:

“他自己肯定得说是故意算错的,辩解说因为他有科学家的良知,不能打开这‘潘多拉魔盒’,危害人类;而很多人指责他,说他是个人能力不足的原因,确实也有可能是他没有考虑全面。这个问题一直有争论,被称为二十世纪科学史上最大的谜题——‘海森堡之谜’。”

“那……”

“咚咚咚……”

李总话没说完,突然敲门声响起。

随着李总的一声“请进”,房门打开,前后走进来两个人。

二人皆是一副风尘仆仆的模样,一看就是在外面奔波了很久。前面一人,身材颀长,相貌英俊——白净的脸庞呈瓜子型,眉如弦月,目若杏仁,鼻梁高挺,戴着一副黑色大框眼镜,跟林志颖有三分神似。一头参差不齐、富有层次感的短碎发型,凸显出时尚与干练。

后面之人是个胖子,满头大汗,白色衬衫湿透了一半,再混合上尘土,基本变成了灰黑色。

“李总、张总!”二人打过招呼。

张志远见状,连忙起身。

“回来啦?辛苦了,喝点水吧!”李总指着水壶对他俩说。

“直接喝矿泉水吧,降降温,快热死了!”胖子一边说着,一边从一包矿泉水中抽出两瓶,递给同伴一瓶,自己拧开另一瓶。

“咕嘟、咕嘟、咕嘟……”他连嘬带捏,变戏法似的,一眨眼灌完了,比直接倒可快的多。

打了一个响嗝,他把变形的矿泉水瓶扔到垃圾篓。

待众人坐定,李总给三人相互引见:

“这是刚来的安全员张志远,这是餐厅会计杨森,这是市场开发员赵佳良。”

张志远心想,原来这个帅气之人就是开发员赵佳良,也是昨天在微信上通知他宾馆位置的人。

三人寒暄过后,张副总挥手指向赵佳良,介绍说:“佳良可是咱这的大功臣,一中食堂就是他开发的。要没他,咱们管理区还没成立呢!”

“那可不!这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啊,我死皮赖脸跟他们部长把人借过来的,佳良一定得在这儿多待段儿时间哈!”李总大笑着说。

“跟两位领导混,还长能耐呢,尤其是开业这么关键的时候,一个月学的东西能顶过去一年的。马部长还给我下命令了,好好跟李总和张总学,机会难得,什么时候开业理顺了,什么时候你再回来!”

赵佳良指着一旁的空地,夸张地学着马部长的语气,开玩笑地喊道。引得众人一片欢笑。

赵家良是市场开发部的开发员。古城县一中的食堂就是他负责联系、沟通、参加投标,最终开发成功的。

按说开发员不需要参与后期的经营,李总能把人借过来,确实是因为自身面子够大。有这么一个比较熟悉当地情况的老马在场,对于开业初期很有帮助。何况是在这人手紧缺的情况下。

“干脆别走了,留在咱管理区多好。只要你点头同意,我去跟你们老大说。”张副总半真半假的说。

“那——那我不敢呐!除了市场开发,我又不懂经营,我不能在这白吃干饭啊!”

赵佳良遇到的这种玩笑,很难回答。既不能直接回绝,又怕某些话传到部门领导耳中。

“嗨!咱这儿以后也要招市场开发员。光你们市场部开发的这些食堂,不够啊,狼多肉少!为了把一中这抢到手,其他管理区都得罪遍了。背地里他们不定怎么骂街呢!”

张副总冷笑着说。

“虎口夺食,真不容易!小点儿没人要,这大点儿都抢破了头。长远来看,必须得自己开发市场。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李总也发自肺腑地说。

然后话题一转,问道:“先顾眼前的事吧,你们今天去招工,情况怎么样?”

“今天我跟杨森去了县城南面的5个村儿,应该能招来五六个。现场咨询的人倒是不少,通知了他们,想来的明天下午三点到一中报到。这是有三个人确定要来,我记下了他们的电话,有一个人还是厨师。”

赵佳良把手机上记下的电话,给李总和张副总展示了一下。

“加上前几天招的人,应该差不多了吧?”李总沉吟了一下,问旁边的张副总。

“不太充足吧,厨师差不多了,面点估计不够,关键这勤杂工,够呛。公司老员工没问题,现招的这些,能留一半儿就不错了。有的是技术不行,有的一看活儿累,就吓跑了。开业初期,就得多准备上二十来个,不行后期再砍……”

张副总掰着手指头,一边思索一边说。

……

商议完毕,李总看了看表,说:“六点了,他们几个怎么还没回来呢?”

“沉住气,咱不着急。吃饭约的七点嘛,咱要晚到一会儿,等他们打电话催咱!”张副总语气不善的说。

李总无奈、又坚定不移地说:

“唉!酒无好酒,宴无好宴呐!这场“鸿门宴”既然不得不去,那就必须要赢得漂亮!”

原创长篇小说《食堂帝国》,敬请关注!

作者:由其土 【微信公众号:zuozheyouqitu、微博账号:由其土 (任由他很土的意思)】

码字不易,请多支持!有钱的捧个钱场,多打赏;有力的捧个人场,多转发。

本小说纯属虚构,切勿对号入座。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