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茶记
文 鲁万宏
正在泡茶的黎琳老师
对于茶,我一无所知,完全是个门外汉,但却因一次偶然的际遇,因为一杯茶,爱上这一天赐神物,爱上一个视茶如生命的人,爱上一个到处是茶的城市,喜欢上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
9月份的一个下午,有朋友约我去德福巷品茶,说是从云南来了一位顶尖的制茶大师。因为太忙,我本是不想去的。生活在西安这个浮躁喧嚣的大都市,超强的压力,繁忙的工作,无序的应酬,几乎挤压了占用了我所有时间,让我的身体状况频出,越来越感到有些吃不消,扛不住。心中对那些可有可无的客套,看似重要实则毫无意义的聚会应酬,产生一股发自内心的抵触。但却抵不住朋友“茶中仙子”,“茶人合一”,“不去你这辈子都会后悔”等等神吹海冒,架不住连拉带扯,跟着他去了德福巷,走进著名的茶楼“水中天”,在一间装璜考究的雅间,见到了来自云南普洱茶之乡勐海的黎琳女士。
那天天气不是很热,刚刚下过一场小雨,空气清新凉爽。黎琳女士穿着一身淡米色的,有点布郎族民族风格的亚麻布衣裙,坐在红木茶几的后面,肩上搭着条很好看的披肩。整个人看上去端庄、朴素,透着股骨子里散出来的质朴、优雅,和风月见惯,宠辱不惊的淡定从容。有点稍显消瘦的身体和接近少数民族特征的脸型,一开始我看她第一眼的时候,还错误地以为她是一个叫不上来名字的什么族人。但后来证实我判断错了,她是地道的汉人。可能是生在南方,长在南方的缘故,看上去多少有些少数民族的特征。我去的时候,已经有好几个人在那就坐,与黎琳闲谈。后来我才知道,这些人都是一些西安卖茶、爱茶、懂茶、制茶的高手,闻听黎琳来西安,专门前来拜访,想要喝她亲手泡的茶,制的茶叶。这其中,有一位姓李名叫建锋的成功人士,做房地产的,以前与我认识。剩下的所有人,除了带我来的赵西涛导演,其他人我都没见过。
见我到来,黎琳与我简单握手后,示意侍立在一旁的女茶艺师开始。女茶艺师整理好茶具,问黎琳女士第一泡茶喝什么。黎琳说:“先喝一个金枝玉叶吧。”女茶艺师就打开包装,取出一款茶饼,掰了部分茶叶放进茶碗,冲泡后,分发给我和众人。大家端起来,用心品茗,我也就学着他们的样子,貌似内行,将茶呷入囗中,希望喝出点与以往喝茶不一样的感觉。但却猪八戒吃人生果,只是觉得茶很香,非常润喉,至于究竞怎么个香法,却是一点说不上来。看着众人一个个啧巴着口舌,如饮琼浆玉液的陶醉样子,一脸茫然。但随着黎琳女士对这款茶香味和特性的讲解,慢慢被她温情慢语,如沐春风的言语吸引,开始感觉身体发热,鼻梁和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渍,品咂出一些不同以往的奇妙来。
几杯下肚,黎琳女士征求大家对这款茶的认知,看法。大家纷纷点头,争相说好。我以为这是所有此类场合司空见惯的惯例,也就跟着点头,随口捏造了几句“汤色透彻,浓而不浊;口感清爽,回甘悠长”的客套话,敷衍了几句。中国人世故圆滑,与人为善,且个个深谙中庸之道,何况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喝着别人的茶,当着别人的面,怎么能说别人的不好,没有这样傻人。何况我自命清高,阅人无数,自诩智商情智都是一流,精神状况也没有一丝一毫问题,自然也不会免俗,唱出什么不妥的调调来。
但那天偏巧场上有一个奇葩,想要借着这个场合,显示自已能耐,证明自己是个中高手。(此也符合中国人善于投机钻营,顺势而为,借着别人机会出风头的个性。)让我有机会重新认识了面前这个气质优雅,长相并不非常出众的女人。第一次知道了那句“高手在民间”话语的不虚,并且对真正的茶道和中国茶文化有了一个深刻的了解认知。
这个有点奇葩和不合时宜的人正是那个我认识的地产商人李建锋。那天在喝过那个年轻姑娘泡的第一款茶后,众人纷纷说好,对茶的品质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很高评价。李建锋却皱着眉头看着泡茶的姑娘说:“黎老师,你的这款茶是非常不错,可惜这个姑娘可能是刚来的,而且对你这款茶的特点也不是完全掌握,所以量可能投的有点大了,一款好茶被泡坏,真正的,应该有的香味似乎并没有完全散发出来。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建议还是您亲自泡一盅给我们品尝。”这句话一出口,所有在座的人全都一愣,看着李建锋不说话。那个泡茶的小姑娘脸刷地红了,傻愣愣站在那儿,不知如何是好。黎琳女士也微微一怔,半晌没有开口。我顿时感觉口内香味回旋的时候,确实是有一点苦涩。
就在大家发愣的时候,黎琳女士稍顿了下,说了声“好吧。”等泡茶的小姑娘红着脸儿退到一旁,起身坐到姑娘坐过的位置上,拿起烧开了的水壶,准备冲泡。李建锋却看着她再次说:“黎老师,这泡茶怕是已经坏了,要不您换一泡吧。”黎琳女士看了李建锋一眼,轻轻一笑,微微摇了下头,说了声:“不用。”提起水壶,轻轻将壶水注入茶中。倒进分茶的器皿,分给众人。两泡之后,茶汤扭转,色味俱变,在坐众人,尽皆失色,无不交口称奇。就连刚才还一脸挑剔的李建锋,也伸出大拇指,脸上露出佩服的神色。作为茶中菜鸟的我,第一次亲眼看见,同一款茶叶,由两个人泡,泡出不同的味道,才知茶道之精妙,趣味无穷。顿时倦意尽消,变的兴致勃*来,随着黎琳女士的讲解,开始悟出一些道理。才知茶与人生,与身体、与养生、与修身、与悟道、与天地、与万物、无不息息相关,休息与共。决不是我所理解的,茶乃雅事,是文人雅士喝的东西,混浊的人,粗人们只配喝酒;明白了千秋大业一杯茶,万丈红尘一壶酒那句话的出处道理。不由自主,对身边这个看似平凡,但骨子里却散发出一股茶香,兰花一样气质的女人看重起来。就在我食髓知味,渐入佳境,开始对面前的茶和女人兴趣盎然,想要进一步和黎琳深谈,坐在我左边的李建锋却低着头,不知在手机上鼓捣什么。半晌之后,他抬头看着黎琳问:“黎老师,不好意思,我冒昧地问一句,您给我们喝的这款茶,卖什么价格?”得到黎琳回答后,他向在坐的我扬了扬手中的手机,我赫然看见,他手机上写了一组数字,竟然和黎琳女士所报的茶叶价格基本接近。这可是我大大地惊异了,才知道身边这个看着五大三粗,平日里不苟言笑的地产商人,竟然是个茶中高手。
接下来,我们又喝了黎琳女士带来的两款茶叶。一款“高山流水”;一款“大叶早春”,品质都非常的不错。尤其那款高山流水,茶色清亮,入口生香,回甘悠长,非常符合我的口味。这其间,李建锋同刚才一样,将两款茶的价格写在手机上,然后询问黎琳,均准确估出了两款茶叶的大致价格,并且预测到了两款茶叶生长的海拔高度,让我惊叹不已,当真体会到了孔子那句话:“三人行,必有吾师!”所言非虚,高手果然是在民间。(后来我才知道,他竟然是西安某商会的会长,茶协会的副主席,在西安茶行相当有名。只是我不喜茶,与他交往过少,不太了解罢了)。
他的见解,自然而然也引起了黎琳女士的注意,两个人当下就关于茶的方方面面,展开热烈的讨论。我和在坐的各位茶友,到了这个时候,一个个就只有洗耳恭听的份,一句话也插不上嘴。
黎琳女士和李建锋的这一番比斗,将所有饮茶人的兴致提高到了一个程度。接下来大家就什么是好茶,中国目前的好茶到底是哪家展开激烈的讨论。为了这个看似有点虚伪的话题,大家争得面红耳赤,莫衷一是,谁也说服不了谁。黎琳老师盘腿坐在榻榻米上,面带微笑,静静看着大家,不置一词。最后,大家讨论没有结果,都把头转向黎琳说:“黎老师,你说,到底什么是最好的茶?”黎琳微微一笑,放下手里的茶杯说:“你们现在喝的这茶身体舒服吗?如果舒服就是最好的茶。”大家听了这话,尽皆一愣,有人就问此话怎讲。黎琳指着茶,不紧不慢说:“什么是最好的茶,我个人认为,绿色的,健康的,无公害的,喝下去让人感觉舒服,放心的茶叶就是好茶,纯天然为最好。这个是第一位的,至于口感和其他,都要排在这后面。比如这款茶,也许它的名气不够大,口感不如某些名茶,但这款茶从生长到采摘,没有上过一次化肥,没有打过一次农药。制作过程中,也没有添加任何的防腐剂和化学香料,这个是别的茶叶都不能比拟的。我们大茶厂的广告语就是“为家人做茶!”为家人做茶,健康是第一位的,这个世界上,大概没有一个人会给家人吃不健康的东西吧?大家听了,纷纷点头,认为有理。李剑锋却有点不服气地说:“黎老师,你说的这话没错,最好的茶一定是您说的绿色,健康,无公害的茶,可这又有谁能做到呢?您说你们家的茶从种植到采摘一次农药不打,一次化肥不上,这我却绝不相信。”我见李建锋如此说,也跟着附和说:“我也不相信。要说一次农药不打,这绝不可能。”我的怀疑是有道理的,因为我们那是苹果产地,每年苹果从生长到采摘,要打七八次农药,不然苹果根本长不大,也卖不了。
“不信的话,欢迎大家去云南,去我们的茶园茶厂转一转,实地看看。如果我说是虚话,那大家往后就别再买我的大叶普洱了。”
这可使我大大来了兴致。本来我是不爱茶的,但我却对研究中国生态农业有着浓厚的兴趣,毕竟这是关系到老百姓衣食住行的大事。结果我和李建锋欣然应邀,决定去黎琳的家乡,素有中国普洱茶之乡的云南勐海看看。看看在茶叶遍地的中国,是否还有人坚持在做这么一件事情,是否还有这么一方不受农药化肥污染的净土。
勐海风光
说走就走,经过短暂的准备,10月11日,我们在和黎琳女士事前沟通好后,一行五人,包括李建锋、摄像师乘坐民航飞机飞到昆明,第二早上,转机抵达西双版纳。
一下飞机,一股温润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是我微微感觉有些不大适应。等到出了机场,映入眼帘的热带植物和南国风情的异域建筑,让人顿然置身到一种与北方截然不同的环境当中,一种自然而然的好奇感油然而生。在机场大约等了十几分钟,一位眼睛很黑很大,眼神清澈的女士开着辆白色的宝马来接我们。我们把行李放进宝马车的后备箱,坐进车子,跟着女士往最近的景洪市进发。路上攀谈中得知女士叫李梅,是黎琳女士的亲戚,在大叶茶厂负责营销。李梅女士性格豪爽,为人真诚,非常健谈。知道我们刚下飞机,肚子饿了,热情地带我们去市里一个小吃摊去吃早点。到了早点摊,我才知道,南方和北方,风俗习惯,饮食文化,那是截然不同。北方的早餐,免不了油条豆浆,稀饭包子,配以可口的小菜。而南方却是没有稀饭豆浆的,而以米粉米线为主。云南人追求自在,生活节奏较慢,起得可能比北方人稍晚一点,所以早餐是和中餐一块吃的。早上吃米粉,虽然有些不大习惯,但毕竟是第一次,所以也就无所谓,也没有感觉到什么不适。但一向爱吃辣椒的我那天早上却犯了个小小的错误,因为放了过量的辣椒,被辣得出了一身汗。这才领略了云南辣椒的厉害,明白了不怕辣和辣不怕是不能相提并论,混为一谈的。后来早餐吃粉,就变得乖巧,再不敢像在西安那样乱放辣椒。
吃过早饭,大家重新上车,来到李梅女士经营的茶叶店里喝了一会儿茶。黎琳老师(是的改口叫老师)派了她茶厂一位姓苗的师傅,开着辆白色的丰田霸道来接我们。我们一行告别李梅女士,上了苗师傅的车,一路驰骋,开往黎琳老师位于勐海县勐阿镇的家里。
车子上路,一路奔波,开往勐海。昨夜一夜未睡,倦意袭上头来,忍不住双眼打架,无心观看车窗外美丽的风景,靠在座椅背上打起了瞌睡。也不知过了多久,却被身边开车的苗师傅推醒,睁眼一看,吓了一跳,几个长得如同缅甸人手持钢枪的边防战士,站在路边,要我们出示身份证检查。我这才意识到,已经身处云南边境。顿时睡意全无,提起精神,和苗师傅聊了起来。
说话间,车子驶出大路,驶上一段缓坡,开进一木头搭建的,挂着“大叶茶厂”四个大字的木门,驶进一庄园式的农家小院。一个面色微黑,中等身材,两眼特别有神的中年汉子迎上来,热情和我们握手。经过苗师傅介绍,我们得知他就是庄园的主人,黎琳老师的爱人曾老板曾大哥。因为每天都有远方的朋友慕名来访,黎琳老师带着青岛和山东来的朋友去了茶园看茶,不在家里。曾大哥热情接待了我们,把我们领进他的办公室喝茶。闲谈中,我发现屋子墙上和柜子里挂着放着各种金牌,奖杯,听着曾大哥叙说他们过去创业时候的艰难不易,心中生出一股敬佩之情来。
几杯茶后,突然有点内急,就告辞出来,去院内方便。一出房子,听见流水汩汩,顺着声音扭头一看,见房檐之下,院子一角,有一个人工修成的池子,一股山泉,顺着墙壁,注入池中,水声潺潺,清冽见底,心中不由一动。抬头四下看去,一圈青舍,一律砖木结构,颇有几分傣家人建筑的风格。院中石桌石凳,花草参杂,密而不乱。砖铺的地面,古朴雅致。房檐下的檐角上,垂吊着马灯;屋脊上雕刻着各种形状的兽脊。一花一草,一景一物,处处透着南方人的优雅,舒适。院子的西边,一溜房舍,挂着我叫不上来名字丝线似的植物,像一排密帘,垂吊在屋檐下。靠东的院边,长着各种在北方没有见过的花草树木。红砖垒成的院墙,十字交格,随意而不杂乱。北边的地方,也是一排房子。整个院子,草木自由生长,除了中间停放车辆的地方和南边吃饭,洗漱的一块空地,所有树木和花草,全都率性而为,自由生长,透射着股大自然的舒适自在。如果不是置身其中,我真不敢相信,这儿竟然是一个云南普通茶农的家。
而更让人惊喜的事情还在后面。喝了一会茶后,曾大哥得知我们一夜未睡,安排我们去北边的客房休息。我们一行五人,随着他穿过庭院,来到靠北的房后,但见青山如黛,蓝天如洗。靠山的脚下,一片茂密的甘蔗林,迎风舞动。紧挨甘蔗林的,是几方连接着的人工开凿的巨大池塘。塘内碧波荡漾,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溅起一阵阵浪花。几只鸭子,悠闲游荡在水中。池塘的另一侧,是一片巨大的香蕉园,沉甸甸的香蕉,一嘟一串挂在树上。沿着池塘边上走去,草丛里,香蕉树下,随处可见觅食的鸡儿,悠闲散步的大鹅。走到池塘的另一侧,一个小小的院落挡住去路,一阵醉人的酒香,迎面扑来,随风飘散。细问之下,才知这是曾大哥自家的酒厂。一种恍若世外,如在桃花源里一般的感觉,油然而生。同来的伙伴们兴奋得大声叫喊,纷纷拿出手机,四处拍照,生怕错过了任何一处好景致。
等到玩够,我们才各自去曾大哥安排的客房休息。昏昏沉沉,也不知道睡了多久,却被一阵雨声,汽车声,人的吵闹声惊醒。睁眼一看,已是黄昏,外面不知几时下起了雨。黎琳老师领着无数操着各种方言的男男女女,奔进院子,跑进了我们刚来的时候喝茶的房子。大家赶紧起来,过去和黎老师打招呼。黎琳老师见到我们非常高兴,把那帮口音各异的男男女女介绍给我们。这些人中,有长期和曾家合作的商业伙伴,专门带着自己的客户来茶园体验感受;有同我们一样,怀着好奇前来探秘想要品尝曾家大叶茶的。大家乱纷纷站在屋里,说起云南的天气,刚才还晴空万里,一块云过来,马上雨就来了,而且东边明晃晃不见一丝云彩,西边却是雨丝儿飘飞,当真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黎琳老师呵呵大笑,说这样的天气是云南的常态,要不怎么叫云南。(后来事实证明的确这样)说话间,做饭的周师傅端上饭菜,鸡鸭鱼肉摆了满满两大桌。黎老师和曾大哥招呼大家吃饭。席间,曾大哥告诉大家,云南人崇尚自然。追求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不会像北方人那样客套,劝酒,夹菜,让大家随意,不要拘束。这可大大地合了我的脾性,让所有人感到轻松。大家拿起筷子,相互谦让了一下,就动手各取所需,大口朵颐起来。吃饭间,黎琳老师对我们说,这些菜虽然做的不好,但鱼是后边池塘打的,从来不投饲料,几乎和野生的没有什么区别;鸡是自家养的,青菜都是自己种的,从来不打农药,绝对健康绿色。我夹了一筷子鸡蛋放进嘴里,当真吃出几十年前自家土鸡蛋的味儿。心里不由生出一种来到人间天堂的感慨。如此美景,美地,美食,眼里看的,嘴里吃的,不正是城里人努力奋斗想要拥有却求之不得的吗。
天然无公害茶叶
吃过饭后,黎总两口子又请我们喝茶。这一次,我们喝的是一款布朗纯料熟茶。李建锋在品过茶后,偷偷地告诉我,这款茶比我们在西安喝的几款茶还要好。看来黎老师的茶厂,还有未拿出手的好东西。就问黎老师有这么好的产品,为什么不在销售上下点功夫,而且价格定这么低。并当场给黎琳老师和曾大哥支招,要人家怎么怎么去做,一定会让大叶茶销量大增,供不应求,红遍天下。黎琳老师听了后,微微一笑,看着我和李建锋等,轻轻叹了口气说:“你说的没错,这些我也不是没有想过,可这正是我所担心和忧虑的。”这可是我和李建锋等大大惊异了,一齐问黎琳和曾大哥担心什么。黎琳老师忧心忡忡说:作为一个茶农,谁不希望自己的茶叶卖好价,卖得快。可你们有没有想过,一旦销量上去了,市场需求量增大,质量怎么把控?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产量如何上的来?大叶茶的目的是要做中国全过程精品普洱茶,做一个符合欧盟食品安全标准的百年品牌。这方面我和老曾有八不做:一,不是勐海原产地的茶叶不做;二,高产茶园不做;三,海拔低于1400千米的茶叶不做;四,普洱夏茶不做;五,树龄在五十年下的茶园不做,六,非天然生长的茶园不做;七,无法监管资源的茶叶不做,八,代加工的不做。如果销量上去,利益驱动下,如何能保证这八项硬指标的落实?过去普洱茶境况最好的时候,什么叶子搅进去,都能当茶叶卖。普洱茶最出名的老班章产品由过去的鼎盛走到今天的没落,无人问津,就是最好的例证,前车之鉴,全部都是血的教训。利益之下,谁能保证,良好的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目前大叶茶厂所拥有的一万多亩茶园,一千多亩古茶园,可都是我和老曾一点一点,零敲碎打收购过来的,一旦破坏,所有的心血都会白费,付诸东流。到那个时候,再想拥有这种原生态的东西,上哪找去!
听着黎琳满含担忧,有力的话语,看着她脸上那种发自内心对普洱茶前景和未来充满忧患的神色,我的内心被深深震撼,不由自主,对面前这一对看似普普通通的云南茶农,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由衷敬佩。在这个物欲横流,一切都向钱看的时代,假鸡蛋;病猪肉;苏丹红;地沟油;为了金钱,有的人丧心病狂,无所不用其极。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一个让所有人最担心,最关注的严重问题。我们一方面每天都在提倡绿色环保,一方面又在利益的驱动下,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催肥剂,膨大素,想方设法提高产量,形成一个让人忧心的恶性循环。能源的过度开发,生态的破坏,带来的灾害和后果,更是让人触目惊心,欲哭无泪。而在祖国最偏远的小县城小地方里,却有这么一对茶农夫妇,不为金钱所动,不为利益驱使,在坚守做这么一件事情,这品德,这精神,是多么的难能可贵。难怪这个普普通通的女人一到西安,有那么多懂茶爱茶的茶道中人,闻风而来,聆听她对茶的见解,争相与之结交,争着以品他们家的大叶普洱为快。这样的茶,才是真正的好茶,茶中极品;这样的茶农,才是真正有良心的茶农!怪不得我第一次看见黎琳老师的时候,感觉这个女人身上透着股莫名其妙的清气,一种兰花一样的芳香,原来,这一切都是来自精神上的纯高和骨子里的善良啊!大概所有人都为黎琳老师的话语和精神感动,心里滋生了和我一样的敬意,大家看着黎琳老师和曾大哥,半晌没有人说一句话。这种态度,大概刺激到了黎琳老师,让她对我们有些误解,黎琳老师见大家都不说话,以为大家对她的话怀疑不信任,有点激动地说:“也许我说的你们不能充分理解和相信,那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明天我就带你们去我们家茶园和茶厂走走,实地看一看,你们就会知道,大叶茶之所以这么好,我的底气从哪里来。
第二天,我们要跟黎琳老师去茶园和茶厂考察的时候,李梅驱车来到黎琳老师家里,要跟我们一块去。我们一行坐上苗师傅来时接我们的那辆丰田霸道,黎琳老师亲自开车,载着我们驶往茶园。路上,看着那么瘦小的她,驾驭这么强悍的一辆车,我的心里,不由再次对面前这个女人刮目相看,免不了也有点微微的担忧。坐在我后排的李梅大概看出我们几个的担忧和心神不定,笑着对我们说:“大家不用担心,今天让你们开开眼,见识一下黎老师的另一面,两个字,狂野。”“不会吧?”我扭头看着李梅说:“难不成黎老师还喜欢飙车?”。“飙车她不喜欢,她喜欢在路况不好的路上撒野。”李梅哈哈大笑着说:“等着吧,一会你们就知道什么是人间和地狱的区别。”所有的人听了这话,都当李梅在开玩笑,丝毫没有放在心上,一路上嘻嘻哈哈,看着不断从车窗外滑移过去的景色,说笑着往前开去。
艰难的寻茶路上
早上出发的时候,天上虽说有些许的微云,但还算晴朗,车子开到半路上,却下起了小雨。云南的雨,总是说下就下,无声无息。有了黎琳老师昨天的解释,大家也就见怪不怪,知道雨很快会停,所以心里都很坦然。果然半个多小时之后,雨就停了。车子开到一布朗族人居住的村寨,拐上一条泥泞的土路,开始往山里进发。土路狭隘,又是上山,加之刚下过雨,让人很是担心。好在云南的土都是含铁成分极高的红土,凝固性非常好,换在我的家乡黄土高坡,别说上山,这样的天气,平地里也是开不成的,更别说像黎琳这样的女司机了。我的心一路提在嗓子眼里,好几次遇到险弯陡途,都以为黎琳老师会停下来带我们步行,黎琳老师却一直自信从容地握着方向盘,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走到一处陡峭的急弯跟前,我们都以为她这次一定会停下,她却毫不犹豫,轰着油门端直就冲了上去,吓得我的心从胸腔里都要蹦了出来。这样的路,即使在天气晴朗的日子,在我们那儿,男人也是轻易不敢开的,更别说女人了。我这才理解了一开始上路的时候,李梅说的那句话,真的不是在开玩笑。面前这个温文尔雅,身材瘦小的女人,如果不是亲眼看到,谁能相信,她有这么男人的一面。直到汽车拐过弯道,冲上陡坡,我的心才渐渐平静下来,再次对黎琳有了一个新的审视。
上了陡坡,一路颠簸,陡峭的山路充分验证了丰田霸道卓越的越野性能和黎琳高超的驾驶技术和惊人魄力。车子一直开到一个很窄的地方,实在不能上去才停了下来。我们一行下车,相跟着,沿着崎岖的山路,一路往山上走去。
大叶勐宋古茶园
小路崎岖,我们一路走走停停,观察着生长在山上的茶树。黎琳老师告诉我们,这座山上的部分茶树和对面山上的茶树,是他们家勐宋古茶园基地,所有的茶树都是零林下古法种植的生茶园。我一路走一路观察,发现这些茶园和我在安康紫阳,四川广安见过的那些整整齐齐人工种植的茶园截然不同。这些自由生长在山坡沟涧上,和茂密的原始树木长在一起的茶树,想要像那些人工茶园打药施肥,是绝然不可能的事。沿路走来,随处可见的被割草机和砍刀砍倒静卧在山坡上的杂草灌木,也有力证明了这些茶园都是人工除草,不打除草剂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让我们不得不相信黎琳老师大叶茶绝对生态的说法。看完这片山,我们又去了对面山上。沿着陡峭的山路上去,不时能看到农户散养的鸡猪,悠闲地,自由自在在林间觅食。山间路畔,我们竟然发现了一株灵芝,还有野生的石斛;红色的,鲜艳欲滴的野姜;白色的蘑菇,静静在山中生长,无人釆摘。这在内地,简直让人难以置信。而那些生长在山洼上的古茶树,长在这样空气充足,自然清新的环境中,其品质的高贵卓越,真的毋庸置疑了。
大叶生态古茶园木屋
上到山顶,我们在黎琳老师给工人们修建的木楼里歇脚喝茶。看着楼外此起彼伏,苍翠欲滴的大山,呼吸着天然充足的氧气,真有一种云深不知处,终老山林,不愿再入红尘的感觉。
那天下山的时候,恰逢天公又下起小雨,青山空濛,雨丝儿飘飞,走在湿软但却一点也不泥泞的山路上,真是别有一番滋味。一向喜欢浪漫的我,第一次体验到在大山中雨中行走,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一路又唱又跳,到处拍照,简直都要诗兴大发了。
从山上回来,我们在一个小镇上吃了饭,黎琳老师驱车带着我们来到她位于勐阿镇的茶厂。走进厂里,第一个映入眼帘的是黎老师曾经给我们讲过的大叶茶厂八不做的标语牌。这些标语和要求,分别挂在外面的店铺和厂子墙壁上,仿佛时刻向人们警示什么。戴好绿色的头套脚套,我们跟着黎琳老师走进厂区车间。大叶茶厂子很大,各个车间分工明确,无数工人有条不紊,各自在自己的岗位忙碌。给我感觉最为明显的是,茶厂到处都干干净净,所有加工和没有加工过的茶叶,器具,成品半成品各自摆放在不同的地方,没有像我走过的那些工厂,一团繁乱。由此可见,主人对工厂的管理和制作要求是相当的严格。这又让我想起李建锋偷偷告诉我他发现的一个细节。黎琳老师每次给我们泡茶,从来没有使用过茶漏。而倒在杯子里的茶,喝下去干干净净,很少看到余渣。这说明什么,说明黎琳老师对自己的茶叶非常自信,也说明大叶茶加工的时候非常卫生,要求很高。这也从两个方面证实了大叶茶的工艺考究,制作精细。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李建锋是个细心的人,他的提示和大家一天来的所见所闻,让我们对黎琳老师和她的产品有了更大的兴趣和认知。
黎琳和曾大哥的农家小院
那天回到黎琳老师家,我和李建锋经过一天的走访,对黎琳和他们家的大叶茶打心眼里服了气。晚上喝茶的时候,李建锋故意挑衅地问黎琳老师,还有没有更好的茶叶给我们品尝。在我看来,这个要求非常无礼,也很不礼貌。但我知道黎琳老师是不会见怪的,因为凡是懂茶爱茶的人,都会有这种通病。听见李建锋这话,黎琳老师果然就笑了,把我们领进她的办公室,给我们拿出一款新茶。这款茶,叶子看上去一片一片非常精美,犹如一只只凤凰的尾巴,泡水之后,颜色透亮,喝到口里,开始有点轻微的苦涩,几秒之后,很快消散,一股醇厚的香味,随之蔓延舌尖,回甘无穷。李建锋大为惊叹,连声叫好,不住称赞其为茶中极品,问黎琳这款茶叫什么名字,每年有多少产量?黎琳说这款茶名字叫: “七彩凤尾”,是大叶茶新开发出来的一款古树红茶产品。这样的茶树他们家四个基地加起来,总共也没有多少棵,树龄都在五百年以上,每年产量大概也就二三百斤。李建锋听了,沉默良久,再次说到了大叶茶的落后的营销上,感觉这么好的茶叶,价格定的确实有点低了。再次向黎琳推荐自己认为比较先进的营销手段,鼓动黎琳把市场做大做强。黎琳对李的好心表示感谢,但还是对企业发展壮大后能否保证品质感到忧虑。李建锋大概是第一次见到一个嫌钱扎手的老板,俩个人关于是企业发展,让更多人品尝到这样高品质的好茶,还是保持绿色生态,坚守固有的模式,产生巨大的分岐。李建锋认为大叶茶完全可以像拉菲葡萄酒那样,提高价格,限量销售。这样既保证了品质,提高了茶叶品牌和知名度,又不会破坏茶园的生态平衡,二者并不矛盾。黎琳却固执地认为,按照这个思路,产量必然加大,肯定会影响到人的思维,因为人是会随环境变化的。“也许我们俩口子能坚持不受影响,但我们迟早会老,茶园迟早会交给儿子。大叶是要做一个百年的品牌,儿孙们面对金钱,能不能坚守,这谁也说不上!”李建锋认为黎琳的担忧完全多余,黎琳没有再和他多说,只说这样吧,我明天带你们去一个地方,也许你们就不会认为我的担忧多余了。
“去哪里?”李建锋兴趣盎然地问。
“老班章。”黎琳老师看着我们说。
老班章古茶王树
所有人一听要去老班章,顿时兴奋起来,连我都有些按耐不住,有点小激动了。我虽非茶道中人,但对老班章这几个字却不陌生。很久以前,我就在报纸和网络上看到过有关老班章的文章报道。老班章作为普洱茶茶王之乡,那是如雷贯耳,天下皆知。听说前几年炒得沸沸扬扬一公斤卖到32万多的普洱茶,就产自老班章的茶王树。普洱茶风靡全国的时候,老班章闻名天下,当地茶农更是一夜暴富。更让人惊奇的是,老班章位于大山深处,景色优美,气候宜人,加上独树一帜的哈尼族文化,木楼长街,更是成为旅游观光,休闲避暑的疗养圣地,为天下茶人钟爱,趋之若鹜。黎琳老师说要带我们去那儿看看,大家怎么能不兴奋。
一夜无眠,第二天,天刚放亮,我们就随黎琳老师和李梅出发了。黎琳老师开着她的丰田霸道,一路驱驰,大约行驶了一个半小时,我们就来到了老班章宏伟气派,充满现代文明的村口大门楼前。在高大的建筑前合影留念后,我们驱车驶进老班章村寨。走进寨子,映入眼帘的,到处是现代彩钢水泥和木质楼房的混合体建筑,那个我在网上看到过的充满原始风情和民族特色的哈尼族小镇荡然无存。大家惊讶莫名,我的心里,更是掠过一阵深深的失落,问前面开车的黎琳老师这是怎么回事。黎琳老师心情沉重地告诉我们,这就是发展和自然的矛盾。老班章人富了,追求现代生活,但却丢失破坏了过去固有的一些美好。尤其茶叶,由于名气太大,供不应求,茶农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对赖以生存的茶树缺少了爱护敬畏,索取大于养护。如此下去,这个曾经名震天下的普洱茶王村,迟早会毁掉!听了黎琳老师的话,望着正在修建,尘飞土扬的道路和随处可见被砍倒的树木,大家的心情都沉重起来,一路上的兴奋,变成了深沉的思考。穿过村子,我们又在附近的茶园转了转,跟着黎琳老师和李梅女士来到位于老班章后山那两颗著名的茶王茶后茶树下,在两颗千年古木下合了个影。望着漫山的茶树和山下充满现代气息的村寨,大家都没有兴趣在这儿再呆,驱车赶往黎琳老师位于附近不远的大叶班章基地。
令人担忧的老班章生态现状
走出老班章,驱车驶往大叶茶班章基地,一路上,我的心情非常沉重。老班章的故事,让我再次想到了我的老家陕北。过去的陕北,曾经是一个草肥水美,牛羊盈道,“游牧为天下饶”的好地方。秦汉时期,过度的开发利用,使陕北的生态遭受到巨大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沦落为荒凉,贫瘠的黄土地。唐时,经过短暂的冶理,陕北的生态,有了回光返照的迹象,但宋朝和西夏百余年间的战争,又彻底将陕北的生态环境破坏殆尽,最终使陕北沦为无人问津的半荒漠地区。改革开放后,资源的近乎疯狂的过度开发利用,着实让陕北人风光红火了一阵子。仅仅十几年光景,陕北人就掏尽了所有积存,不但吃干了自已的余粮,连子孙后代的粮食也吃尽了。这种情形,和老班章何等相似。时过境迁,伤痕犹在,值得人们反思啊!这一走,所有人都对黎琳老师和曾大哥的顾虑和坚守有了认同,就连李建锋都没有了话说。我的心里,更是再一次为黎琳击节赞叹。
路上,又下雨了,虽然雨很快打住,但前往大叶茶班章基地的路却更加难走。山路泥泞,丰田霸道颠簸在又窄又陡的山路上,不时激溅起一米多高的泥水,再一次让我们领略了黎琳老师这个云南小女人高超的驾驶技术和男人般无惧的胆色勇气。那种执着,那种气概,当真让我觉得,这样的女人,还有什么是她做不到的。
那夜,我们在黎老师长满茶树的基地山中木楼里过了一夜,第二天,黎琳老师又和李梅驱车带我们驶往打洛江岸的中缅边境。一路之上,看不完的美景,在内地见也没见过的珍稀苗木,飞瀑流泉,让我们流连往返。打洛江岸,竟然看得见对岸缅甸的汽车行人,听得见高音喇叭的喊话声,大家站在江边,大声叫喊,一个个孩子兴奋的如同孩子似的。晚上,我们住在中缅边境一个名叫勐景来的村子里的一戶傣族人家,吃着地道的傣家饭,体验着别样的异域风情。云南产茶,云南人爱茶,每到一个地方,不管是商业繁华的街道,游人稀少的寺院,还是农家住户,都陈设有专门供客人喝茶的器具。喝茶已经成为云南人的一种习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知茶,懂茶的人自然而然,比比皆是。茶文化的盛行,使云南人看上去温和,质朴,身上大都透着股纯真,憨厚的原始气息,给人一看之下,就会产生一种自然而然的亲和感。比起人人设防,一个楼上住多年,谁都不认识谁,我们所在的西安,当真是让人留恋的世外桃源,可以让心灵静养歇息的地方。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和谐发展的地方,大多数的民族都信奉佛教。所以每到一处,都能看到很多的寺庙。这些寺庙大多香火旺盛,金碧辉煌。李梅女士和黎琳老师告诉我们,云南人对佛教的信仰,是骨子里的崇拜,发自内心的敬仰。不像内地的人,信奉佛教大多是有这样那样的原因,或者有很强的功利目的。所以当地人再穷,即使家里只有最后的一粒米,也会拿出来献给佛祖,献给寺庙。多日来的访谈行走,我也意识到了云南人的这些优点,心里更是对这个彩云之南的美丽地方,多了一丝崇敬留恋,对淳朴善良的云南人,多了一些不舍和好感。
一群寻找好茶的人
回来的时候,黎琳老师送了我们每个人不少他们家自己产的纯天然茶叶和当地特产,打发司机一直把我们送到机场。坐上飞机,我的心里犹自久久不能平静。这次的云南之行,收获的不仅仅是对茶叶,对中国博大精深茶文化的认知,也让我见识到了一种高尚的精神,高尚的人格。古语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以为,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世界的博大,人性的复杂,生活的精彩,万卷亿卷的书籍,也未必能够全部记述。有些人,你得用心去交;有些事,你得亲自了解;有些路,你得用自己的脚步丈量。愿云南永好,黎老师和曾大哥的坚守,一如既往;对勐海古茶园的修复重建,能唤起更多勐海人的共识和认同。大叶茶成为云南普洱茶中的精品魁首,稳步发展,发展与重建坚守和谐共存。要说的,感慨的实在太多,文笔笨拙,不能一一记述,写哪记哪,难免遗珠,就算是留存纪念吧。
2017年10月于西安
作者为陕西作家协会会员,著名作家,青年实力编剧。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