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蓝橡树
咱们中国人,对成功的定义单一得可怕:于成人,成功就是事业成功赚钱多;于孩子,成功就是成绩出色上名校。除此之外,皆是浮云。
前些天,中国投行界发生了一件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情。
简单回顾一下——在非营利组织CFEI举办的一次分享会上,一位重量级的演讲嘉宾W先生在演讲的时候,不知咋地突然自黑了一下,说自己数学不太好。
结果在场的一位听众M女士就举手提问:“你数学不好是怎么当上CEO的?”W先生开始有点懵,但是很快就直接回怼了过去:“我数学是不好,但是比你强啊!”
结果M女士控制不住地怒了,她列举了自己高考北京市文科第三名,康奈尔大学本科等等学术成就……来证明自己数学非常出色。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搞得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会后事件仍在发酵,W先生感觉自己被冒犯,要求M女士及其所在投行给他书面道歉,M永远不能参加CFEI的所有会议,以及要求M所在投行向会议捐款10万美元……因为W先生位高权重,投行选择了牺牲下属,干脆利落地裁掉了M女士。
而M也不是好欺负的,她给W先生写了一封道歉信(实为讨伐书),并抄送了市场上诸多顶尖基金(高瓴、IDG、鼎辉、KKR、TPG、PAG、红杉等等等等)、全球大型投行(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花旗、美银美林等等),以及国际名校校友圈(哈佛、斯坦福、哥大等),声称自己要为被W欺凌的弱者撑腰。
至此,举圈儿震动,简直堪称一场“由数学水平大比拼引发的惨案”。
精英圈竟有这么多“巨婴”
为了“谁的数学好”斗嘴,这件事儿本身并不算十分奇特——奇特的是斗嘴双方的身份。
W先生是某知名基金的合伙人兼董事长,在中国具有将近20年的投资和运营管理的经验。2010年,他被《亚洲金融》杂志选为“中国最顶尖的首席执行官”之一。
M女士也是背景不凡,北大和康奈尔毕业,从摩根士丹利纽约投行分析师开启职业生涯,一马平川到某投行董事总经理的职位。
这样两个人,无论放在什么场合,都应该是平和睿智、虚怀若谷的形象,怎么如今居然会在一个公开的场合,为了鸡毛蒜皮的一点小事儿,斗成了这副难看样子呢?
在这场争斗里,你看见了什么?是不是看见了两个——很不成熟的精英圈巨婴?
“鄙视链”蚕食着心理健康
前些日子,同事给我讲了一件令我印象深刻的事情:
暑假里,同事去夏令营探营,听到一群天真可爱的小朋友正在聊天儿。她觉得好奇,就悄悄旁听,结果小朋友聊天的内容让她大跌眼镜。
聊的都是什么呢?先是几个小朋友做最普通的自我介绍:几岁几年级,什么学校,都上什么课后班,住在什么区,诸如此类。
但是很快地,正常交流就演变成了“鄙视大会”。
总之,没有正常交流,全是急功近利的攀比。是这些孩子出了问题吗?在我看来,孩子只是“照妖镜”,他们照出的是如今教育者和教育界的众生相。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一个细节,M女士在质疑大佬W先生的数学水平的时候,W先生没有用别的话来反驳,却偏偏选择了一个“比你强”的“比”字;而M女士在听到这个“比”字之后,瞬间爆发,说出了一堆不经大脑的难听话。
为啥一个简单的字就能让两位精英瞬间失去理智了呢?
实在是因为“攀比”在中国人的文化里,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影响。而中国教育的最大弊端之一,也在于攀比成风。
无论是学校,还是在家里,攀比无处不在。大人比房子比车子比职位比存款,小孩儿比成绩比奖牌。我们从小就是听着“别人家孩子”的光荣事迹长大的。进入学校之后,每次考试之后,挂在教室最显眼处的排名,把所有人都按照成绩的高低,分出了三六九等。
毕竟,我们是听着这样的口号长大的:“提高一分,干掉千人。”“考过高富帅,战胜官二代。”所有的口号都告诉你——你要努力向上爬,这样才能把别人踩在脚底下。
至于对社会进步和个人成功全都至关重要的“合作”、“双赢”这样的字眼呢?在我们的教育中,几乎难觅踪影。
问题是,人上有人,天外有天。有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比别人更强的人生”,得到的却是持续一生的焦虑不安,和一种“我就是看不得别人比我好”的阴暗心理。
我曾经采访过一个被伯克利和顶尖设计学院——罗德岛设计学院同时录取的男孩,他成绩其实不算特别好,可是在他们学校,即使成绩比他好得多的孩子,很多也没有获得名校的青睐。
我问他“被录取的秘诀是什么?”他说大概是自己“对人生爆棚的幸福感”感染了招生官。
他又说自己能够拥有那么强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要感谢父母特别开明:“他们从来不拿我和别人取得的成就进行比较,他们喜欢我,只是因为我是他们的孩子,而不是因为我的数学能考满分。”
终日被拿出来和别人进行比较的孩子,其实是很不幸福的,他们会认为自己之所以被认可、被喜爱,全是因为自己的能力强、成绩好。
即使他们长大了,也会习惯性地不断寻求外界的认可,他们缺少自信,缺少“自洽”的能力,一旦失去外界的认可(哪怕这样的不认可只是暂时的),他们就有可能情绪崩溃。就好像上面两位投资界精英那样,瞬间爆发。
单一的成功标准
再来看看两位精英的“数学之争”。
M女士怼大佬的原话是:“数学不好你怎么当的CEO?”如果仔细想,这句话其实是有很大的逻辑问题的——数学不好为什么就不能当CEO呢?
我只知道数学不好不能得奥数金牌,但是当CEO又不是数学比赛是不是。W先生也许数学真的没那么好,但也许人家有精准的投资眼光,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人家就算是只有一个有钱的爸爸,那也一样可以当上CEO的对不对?
要说中国最牛大佬,所有人总会想到马云。马云当初一共参加了三次高考,三次高考的数学分数是:1分、19分和89分。要说数学不好,马云的数学是真不好,但是数学不好影响人家的成功了没有呢?
一个精英女性,把“数学好”当成了“成为CEO”的必要条件,而在之后的骂战中,又把自己的名校背景拿出来反复炫耀。可见在她心目中,成功的标准,就是成绩好,就是上名校,成绩如果不好,那就连事业成功都是“非正义”的。
咱们中国人,对成功的定义单一得可怕:于成人,成功就是事业成功赚钱多;于孩子,成功就是成绩出色上名校。除此之外,皆是浮云。
这样单一的价值观,其实不仅在中国,在整个东亚文化圈中也是十分明显的。
我们不是有这样的古话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总之,只要读书成绩好了,你长大就会功成名就,就能美女(帅哥)萦怀……只有学习好这一条路,才能让你走上人生的巅峰。
然而这样单一的价值观,本身就存在巨大的问题——精英毕竟永远是少数,大部分人都是最普通的人。那么,普通人的人生就注定是没有价值的渣渣吗?
有次,我和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一起上课。教授突然抛出了一个问题——你们觉得什么样的人生是成功的?
韩国学生说:“有很多钱。”日本学生说:“事业取得成就。”欧美学生的回答反而“佛系”得多,多元得多,也具体得多,他们有的说“我希望成为一个成功的厨师”,有的说“我希望获得内心宁静的力量”,有的说“我要成为一个攀岩高手”……
那时候我就感觉非常惊讶,我突然看到了许多种不同的幸福人生的可能。
还有一次,学校开放日,我去女儿的班级看她们的期末作品展示。小朋友们都给自己画了一幅自画像,然后在下面写上自己的理想。我女儿的理想是:长大以后当一个好妈妈。
开放日后我和女儿的老师聊天,我有点无奈地说:
我:“我女儿的理想居然是当一个好妈妈哦……哎,我本来是希望她想着当个医生或者律师什么的。”
老师:“当好妈妈不是很好吗?这说明你本身也是一个好妈妈呀。当医生和当律师和当好妈妈矛盾吗?最重要的是——你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妈妈,快乐吗?”
我:“我觉得自己挺成功的挺快乐的。”
老师:“这就行了呀,我们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界定成功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干嘛要和别人都一样呢?”
其实很多中国人都忽略了,其实人生的幸福和事业的成功、学业的成绩并不是“正相关”的。
如果M小姐能够明白人生有多种的可能性,成功有不同的实现路径,那她估计也不会用“数学好”作为衡量一个出色CEO的唯一标准了吧。
成绩/能力就代表正义吗?
一直记得自己读小学时候的一件事情。
我从小成绩就很好,所以也一直是老师非常喜欢的孩子。有次,我和班上的一个皮大王吵架,一气之下,我推倒了两个课桌,又踩扁了皮大王的文具盒。
这件事情本身无所谓谁对谁错,若论遭受损失,恐怕皮大王的损失还更大一些。况且,皮大王的行为甚至不乏可圈可点之处,比如他毕竟没有仗着体力的优势,来打一个女生。可是,等我俩被双双带进办公室,老师的处理方式却是:把我放走,让皮大王打扫了半天教室。
皮大王忿忿不平地质问:“两个人吵架,你为啥光惩罚我,不惩罚她?”老师说:“她成绩好,就说明她是个好孩子,打架肯定就是你的责任。”老师又说:“你一天到晚考试不及格,还有脸和别人打架?等你把成绩弄好了,你再打架我一样也帮你!”
小时候我觉得当好学生真爽,可以享受各种“没道理的特权”,而长大之后,我才意识到了这种中式教育的弊端——
难怪现在中国的不少成年人都会认为,只要自己功成名就,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去压迫弱者;无论自己做过什么,只要能力强,就肯定是正义的一方。
如今,我儿子长大,进入了美国小学,我却见识了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我一样,我儿子的成绩也非常好,但是他却不会因此在班上获得任何特权。相反的,他必须因为成绩好,承担更多的责任。
有一次,儿子和另外三个同学一起到家里写作业,作业要求是四个人共同完成一个项目的研究,撰写PPT。作为小学霸,儿子只用了十几分钟就完成了属于自己的那部分任务。然而他们小组里的一个男生显然基础不太好,一直完不成自己的任务。
我以为其他孩子会去催促、责怪,或者嘲笑小组里的学渣,然而并没有。相反的,儿子和朋友们非常耐心地帮那个男孩分析问题,找出答案,手把手教他,直到他能够完成任务为止。
那天晚上,我私下问儿子:“你花了那么多时间去教别人,会不会担心影响你自己的学习呢?”
儿子的回答让我觉得很欣慰:“不会啊。我们是一个团体,而团体里每一个人的表现,都会影响到我们共同的得分……再说了,老师说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其实我们自己也能得到很多收获——我能复习学过的东西,团体讨论能让我们想到更多新的点子,我还能得到更多的朋友啊。”
如果中式教育强调的只是“竞争”和“碾压”,而美式教育强调“共赢”与“协作”,那么两种体制下培养出的孩子们,谁更容易获得成功,谁又能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呢?
情商教育的缺失
两个精英在公开场合开撕,评论者纷纷表示:俩人智商虽高,但是情商堪忧。他们俩一个不知道如何尊重别人,一个不知道如何应对冒犯。另外,两个人都不知道如何智慧地化解尴尬,和有效地控制情绪。
比如,W先生,完全可以把M小姐的发言当成一种变相的“恭维”,一笑了之;或者机智地应对“我虽然数学不好,但是我擅于和数学好的人合作。”
而M小姐在感受到W先生的愤怒和敌意的时候,也完全可以悬崖勒马,当场用更委婉的话说:“我其实数学也不好,还有更多的地方要向您请教和学习。”
看似输了场面,却可能赢回一个朋友,和一个潜在的合作伙伴。
中国教育重视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培养,但却忽视了对情商的培养;而美国学校却把情商培养,提升到了几乎和学术培养同样高的地位。
我的小儿子今年三岁半。昨天,我刚收到了他们幼儿园发来的《社会情感调查表》,满满6页纸,36道问题,都在关注孩子的社交能力发展是否健康?
大儿子的学校也是同样的情况。大儿子今年四年级,从小学开始,他就因为“不懂得交朋友的技巧”,“不能识别他人的复杂情绪”,而年年被老师安排去参加学校的“情商培训班”,在那里学习“如何交朋友”,“如何与人进行协作”,“如何尊重别人”,以及“如何成为一个有同理心和共情能力的人”。
学校还三天两头邀请社会公益组织给孩子们上一些专题情商课,比如:如何智慧地应对校园霸凌。其中就有一个知识点,我觉得特别适用于W先生和M女士的这场争端——
Q:如果有人在公开场合嘲笑你,你应该如何应对呢?
A:你可以直接无视他,和自己的朋友呆在一起;或者也自嘲几句,让笑话你的人感到无趣。
M女士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说她对沈南鹏(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携程旅行网和如家连锁酒店创始人)也是照骂的,而且也是当着一堆人的面骂。
而沈南鹏是怎么处理的呢?他给M发了一封邮件,说你没事骂我干嘛。然后又让下面的人找M了解了一下情况。后来再见,沈顶多就对M说一句“你傻”,从来也没认真和这样一个神奇体质的女性正面硬杠过。
有时候觉得,真是应该把一些精英集体送去上上小学情商课呢。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