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啃老族”“蛰居族”,城市“蹲族”特指拥有一手“好牌”、被人寄予厚望,却放弃自我、甘当社会“隐形人”的年轻人,他们往往以“现实低*、网上多冲浪”的方式闲散度日。记者调查发现,原本出现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城市“蹲族”,已在其他城市蔓延开来。
“蹲”得自在又纠结
25岁的小星毕业于西北一所“985”高校,毕业后和朋友在西安合租了一间单间,她没有正式工作,日常就是在出租屋看剧、打游戏。钱快用完时,她便找一份临时工作,干一两个月就辞职,继续“蹲”。
小星说,刚毕业时她也想进入知名公司工作,攒钱买房。但因求职受挫,她转变了观念,认为找不到理想工作,还不如“蹲”着。
和小星不同,24岁的小鹏毕业后,在深圳顺利找到一份薪酬可观的工作。但工作一年后,他辞职了,目前已待业一年多。“我上一份工作,加班严重,每天都做一些重复无聊的事,看不到发展前景。”小鹏说。
和小星、小鹏类似的有不少。他们有的认为“蹲”着的生活自在轻松;有的打着“考公”“考研”等旗号,试图让自己“蹲”得心安理得;有的则内心纠结,既渴望进入社会,又对未知感到胆怯。
“蹲族”出现有多重因素
有专家认为,城市“蹲族”,与从小的高压学习环境、大学进校便开始的“内卷”、入职后的机械劳动等都存在关联。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刘争先认为,受环境影响,大学生认知中的“好工作”多集中于互联网企业和政府部门,大家一窝蜂向前拥。优胜劣汰下,本科学历严重贬值,导致刚入校的本科生,早早开始准备考研。而这些努力只是为最后能找到一个别人认为还不错的工作。在这种与日俱增的焦虑感和“僧多粥少”的盲目竞争中,一些学生被压力击垮,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于是他们选择“蹲”。
引导“蹲族”需多方合力
不少专家认为,“蹲族”的出现不能简单归结为年轻人自身的懒惰和堕落,是社会环境、家庭、学校等各种主体综合作用的结果。多位专家建议,各方应该给予理解和鼓励,关心引导“蹲族”群体,转变其观念、缓解其压力。
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员师艳荣认为,学校应重视实践教育,让年轻人提前积累社会经验。社会应该打破“唯学历论”,为年轻人提供更多选择空间。同时应努力发挥职业教育分流作用,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和价值认同感,帮助年轻人找好职业定位。(摘编自澎湃新闻)
来源: 今晚报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