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陪读妈妈不被看见的孤独:有人抑郁,有人出轨

县城陪读妈妈不被看见的孤独:有人抑郁,有人出轨

首页模拟经营我妈妈的家庭生活模拟更新时间:2024-07-26

只因孩子的一句话,李芳便急匆匆地从北京市赶回靖安县,结束了自己长达16年的京漂生活。

电话那头,孩子哭着跟她解释,为什么自己成绩下滑,经常不做作业。

“妈,回到家房间黑漆漆的,一个人都没有,我不想做作业......”

那一刻,李芳满心的谴责顿时失语,鼻子一酸。

网图

自己在大城市奋斗,受尽了孤独贫寒,本以为能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却未曾想孩子面对的仍是一片漆黑。

钱,什么时候都可以挣,但误了孩子的学习,心里难免会后悔一生。

于是李芳背起行李,毫不犹豫地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名陪读妈妈。

网图

据统计,我国十三万个家庭里,就有一万个“陪读妈妈”。

古有“孟母三迁”,今有“陪读妈妈”。

然而,大多数陪读妈妈没能如孟母一般教育出德艺双馨的孩子,反而是令自己的生活一地鸡毛。

清晨,天还未亮,林淑芳却已经起床。

网图

5:30,她忙碌地给孩子做早餐;6:00,她准时叫醒睡梦中的孩子;6:40,她亲自送儿子去上学。

作为一名陪读妈妈,林淑芬担心儿子在学校伙食不好、压力太大,便在儿子临近高二时搬到附近陪读。

她租的院子里有十几个单间,里边住着的都是和她一样的陪读妈妈。

通过这些陪读妈妈,她结识了一位经营微商的女人,对方称居家一个月可赚取七千多,且丝毫不影响照顾孩子。

林淑芬羡慕不已,于是求着那位姐妹带她入行,姐妹把广东工厂的女老板介绍给她,老板开口便要她先交12万代理费。

一开始林淑芬还犹犹豫豫,但看到身边的姐妹每个月都在挣钱,自己却只能花钱,顿感焦虑不已。

网图

“你放心,两年就能保证回本。”

老板的承诺仿佛给林淑芬吃了一颗定心丸,于是她下定决心成为一名“女强人”。

于是,她找借口从亲戚那东拼西凑借了12万块钱,交给了这位老板。

后来,林淑芬如愿拿到了一堆货品,但由于她社交圈子狭隘,货品根本卖不出去。

然而,另一位代理却天天在朋友圈炫耀自己的“火爆业绩”,回头客不断。

林淑芬自责不已,觉得是自己能力不够。至今儿子已经上了大学,她依旧没有还清这12万元的外债。

如果当初没有辞去工作成为一名陪读妈妈,林淑芬还会被骗吗?

我们无从得知,但毫无疑问的是,很多失去工作的陪读妈妈,每天都活在焦虑之中。

网图

吴倩就是另一位焦虑的陪读妈妈。

与林淑芬不同的是,吴倩的家里经济条件不错,于是孩子刚上小学便辞职在家,不用上班还有经济来源,一开始她惬意无比。

然而,令她情绪崩溃的是,自己每天严格要求孩子,辛苦辅导作业,伺候起居饮食,换来的却是孩子的一句句“我讨厌妈妈”。

就连自己的老公在听到她的抱怨后,也慢慢从安慰转变为指责:“我上班也很辛苦,你就不能反思自己的问题吗?”

夜深人静之际,吴倩时常失眠落泪,明明自己为家庭付出了所有,为什么却换不来一句“谢谢”?

网图

琐碎的家务、孩子的教育,以及家人的不理解在她心头积压成三座大山,日复一日的压在她的心头。

不仅如此,失去了工作后,吴倩越发担心自己回不去职场,于是只能加倍对丈夫好,生怕他在外有人。

久而久之,吴倩竟被医生诊断得了重度抑郁症,丧失了对生活的兴趣。

从一开始的全职照顾女儿,到现在全家人开始照顾自己,吴倩不禁怀疑:

“牺牲自己去陪读,真的是为女儿好吗?”

网图

当我们提到陪读妈妈这个词,总会联想起“母爱、无私奉献和时间自由”这些看似美好的词汇。

但是少有人看到陪读妈妈从“职场女性”到“全职母亲”身份转变的不适应,更难看到这一群陪读妈妈背后的孤独和不被理解。

“因为陪读期间的一次意外,导致我家破人亡。”阿圆后悔地说起自己陪读期间的经历。

自己孤身一人来到县城给孩子做饭,身边没一个认识的人。丈夫为了赚钱养家,工作越来越忙,逐渐疏远了自己。

孤独寂寞的阿圆时常找邻居王锋聊孩子的教育,一来二去便也熟络起来。

有一次去王锋家里吃饭,两人就着三两小酒便发生了不该发生的故事。

网图

清醒过来后,阿圆本想及时止损,但奈何王锋对她更为关心,两个人便开始偷偷摸摸的搞起了地下恋情。

纸包不住火,没过多久阿圆的丈夫便发现了妻子背叛自己,一怒之下便和她离婚,孩子也跟了父亲。

净身出户的她,不仅要为了找工作焦头烂额,还要承受来自亲朋好友的白眼和唾沫。

未经他人苦,莫论他人非。

陪读妈妈的寂寞虽不是出轨的“挡箭牌”,但也不该被站在道德制高点的人们紧抓着不放,淹死在“破鞋”的唾沫里。

她们可能面临的困境,不只是负债、抑郁和出轨,还有家人的冷落、社会价值感的缺失和角色身份转变等等带来的一系列心理问题。

为母则刚,尽管陪读妈妈们肩扛“三座大山”,却依旧尽心尽力为孩子奉献出所有,但父母一味地牺牲,真的能换取孩子的锦绣前程和满心感恩吗?

汇丰银行曾发布了一份全球教育支出调查报告:

小学到大学的教育花费上,中国香港以13.2万美元的数值位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新加坡(7万美金)、中国台湾(5.6万美金)以及中国大陆(4.3万美金),分别列于第三、第五和第六位。

网图

在教育问题上,中国父母又一次碾轧了世界。

可即便如此,仍然有超过七成的中国父母担心自己还没有为子女做到最好。

倾家荡产,几乎成了中国式教育的代名词。

在教育的内卷中,一位位母亲宁愿辞去稳定的工作,也要孤身一人来学校旁边陪伴孩子读书。

如果孩子考上了好大学,那便是皆大欢喜,母亲也跟着成了“功臣”,到处分享陪读的成功经验。

可一旦失败,孩子多年的努力全化作泡影,母亲的付出仿佛也付诸东流,只剩下相互指责和抱怨。

陪读妈妈这一群体,一方面彰显了母爱无私奉献与牺牲,可这种“牺牲感”,恰恰是亲密关系中的大忌。

父母用牺牲自我的方式来成全孩子,在心理学上称之为“情感绑架”。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成长的孩子,总是对父母充满愧疚,觉得自己亏欠他们太多。

papi酱曾在一期视频中聊到,自己有段时间和母亲关系非常糟糕。

网图

自从母亲退休后,她整天都在家闲着,像保姆一样为她做好所有的事。

有一次,她和母亲大吵一架,母亲却满脸委屈地说:“我所做的这些都是为了你呀!”

事后她感到非常自责,只觉父母人生中所有糟糕的部分都是自己造成的。

后来她才明白,原来她经常和母亲吵架,只是希望她能少点牺牲,认真活好自己的人生。

“我希望你们的幸福感,不是全都来自于子女,你们的幸福感,应该由很多很多的事情组成。”

网图

我们必须承认,孩子的高考很重要,但母亲的工作不也一样很重要吗?

高考失败可以重来,但人到中年丢了工作,就好像在疆场驰骋的花木兰丢盔弃甲,徒手与生活的风风雨雨搏斗。

当父母下决心少做牺牲,多爱自己,积极生活,这种力量自然而然就会感染到孩子,为他提供情感支持。

希望每个人都能明白,喜欢自我牺牲的父母,养不出幸福的孩子。

尽管很多父母深知陪读的缺点,心底也不情愿牺牲自我去成全孩子,但仍然被劝说着踏上了这条艰难的“陪读之路”。

陪读妈妈的涌现,是过去十多年的现象。

2001年,为了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国家实施了“撤点并校”的政策。

根据数据显示,自2001-2012年间,全国乡村小学从44万所下降到15.5万所。

彼时,年轻一代农民的教育意识提高,然而在他们打工的城市,孩子却很难获得户籍。于是去县城读书,成了一个折中的选择。

网图

在不同地域的农村,陪读状况完全不同。

比如广东这样的发达地区,就地城镇化(可以满足孩子教育的需求),没有什么陪读的;广西、海南,有些地方家长可能没有那么重视教育,陪读的也稍微少一点。

而在中西部地区,陪读更为集中。

2017年,有学者前往以“博士之乡”闻名的甘肃省会宁县考察,13万常住人口中有上万名是陪读家长。

他们聚居在县城中小学附近的民房中,“不希望孩子继续上一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生活”,渴望通过教育,让孩子获得稳定的收入和社会福利。

网图

其实,中国式的父母和国外的父母在养育孩子方面有很大的差别,国外父母除了保证孩子的日常开销之外,大部分都是让孩子自己去适应新世界。

中国式的父母,总是尽自己的所能想要帮助孩子包办一切,甚至于帮他打造一个温室环境,让孩子免受风吹日晒之苦。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都是父母在牺牲自己的幸福换取来的。

有人分享过一个案例,夫妻俩结婚8年,分床7年,原因是为了让孩子考上一所好的大学。

儿子在天津念书,母亲陪读,而父亲则一个人在北京打拼,直到高考结束,这个现状都不会改变。

在中国当父母,正如一位作家所说:“在中国当妈妈真是太难了。难在100%的牺牲,难在100%的完美。”

放弃工作选择陪读,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更多的是被时代洪流裹挟前进的无奈之举。

“陪读妈妈”这一群体只是中国式教育的冰山一角,还有更多无私奉献的父母,不惜倾家荡产为孩子的人生铺路。

可养育孩子,从来就不是人生的全部。

一位母亲,首先是自己,有赖以生存的工作和爱好;其次是妻子,是丈夫眼里相知相恋的情人;亦是父母的女儿,是他们眼里从小养大的孩子;

作为一个社会人,母亲可以有很多角色,绝不只是成为一名合格的“陪读妈妈”。

网图

瑞士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曾说:

“父母对孩子最不好的影响,莫过于让孩子觉得他们没有好好过日子。”

孩子是家庭幸福的延伸,但不应该成为妈妈幸福的终止。我们给予孩子最好的爱,不是做一根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孩子;而是活出自我,用爱照亮孩子。

同时,我们也希望相关部门能看到这些“陪读妈妈”的困境,积极出台利好政策,从根本上解决“陪读妈妈”的无奈之举。

如果你身边有人选择成为一名陪读妈妈,希望您对她们多一份理解,少一份责备。

如果您已经选择成为陪读妈妈,别忘了:“爱自己,是人生课题的开始。”

-END-


作者:安然

编辑:一乙木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