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出国,叫“赴险”

有一种出国,叫“赴险”

首页模拟经营熊米米动物救助站更新时间:2024-06-03

新华社

“我能从一百个人的脚步声中,

分辨出爸爸的脚步,

因为,

九十九人的脚步踏在地上,

爸爸的脚步踏在我的心上。”

脱下防护服,摘下护目镜,中国红十字会援助伊拉克防治新冠肺炎医疗专家组成员徐永昊,读着女儿写给他的诗。

4月12日,在伊拉克巴格达,中国专家组成员徐永昊(右一)与伊拉克医生合影。新华社发

在一些西亚和北非国家,还有不少像徐永昊一样的中国医疗专家在帮助那里的人民抗击疫情,用真诚和无私的奉献传递着温暖与爱。

逆行者

沉。

这是翻译艾河旭第一次见到防弹衣,单手拎着会有些吃力。

在伊拉克,“战区”险,硝烟未散,“疫区”险,病毒肆虐。中国专家组一行7人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逆行”。

“请中国专家一定到北部来,”当地官员这样说,“他们来了,老百姓就放心了。”

3月26日,在位于伊拉克巴格达的中国援建伊拉克核酸检测实验室,中国援助伊拉克防治新冠肺炎医疗专家组成员杨鸿辉(中)取咽拭子。新华社发

从巴格达一路北上,徐永昊看到战争给这个国家留下的创伤,“断垣残壁、挖开的壕沟……尽管有警车随行护卫,车子也要一直高速行驶,中间不敢停顿”。

从广州到巴格达的ICU病房,徐永昊经历了国内救治患者到驰援海外。在伊拉克不同的是,除了穿防护服,还要穿防弹衣。

3月25日,在伊拉克巴格达,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援助伊拉克防治新冠肺炎医疗专家组成员在当地工作。新华社发(哈利勒·达伍德摄)

几位专家深入巴格达仅有的三所定点收治医院,把中国收治患者的临床经验带到伊拉克。定点医院里重症患者救助设施和经验不足,为降低死亡率,徐永昊再三向伊方就对危重症患者进行治疗提出建议。

“你们是伊拉克患难见真情的朋友,你们提出什么建议,我们就按你们说的做。”伊拉克巴士拉省卫生局局长阿巴斯·塔米米对中国专家说。

4月25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巴格达医学城医院负责人向中国援助伊拉克防治新冠肺炎医疗专家组赠送抗疫纪念奖杯。新华社发

新生命

体温,38.5℃!

37岁的突尼斯孕妇哈南在见到中国援助突尼斯医疗队医生雷晓真之前,在几家医院吃了闭门羹。

疫情下,与意大利隔海相望的突尼斯气氛紧张。

3月21日,在突尼斯西迪布济德,中国第24批援突尼斯医疗队西迪布济德分队产科医生雷晓真(右二)与当地医生一起讨论病人病情。新华社发

“咳嗽2天,腹痛及发热4小时急诊入院。”高烧与宫缩折磨着哈南。西迪布济德医院的中国医生迅速接诊,“妊娠合并新冠肺炎可能,立即收入隔离产房。”

“偏远落后,经济基础和医疗条件差”,这是医疗队去年11月抵达时的印象,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医疗队任务“临时升级”。

防疫物资尚未完全到位,新生命却不等人。“N95要重复使用,不能在手术中溅上血,”雷晓真在N95外又戴了一层普通外科口罩。

几分钟后,一声啼哭——哈南新添了一个女儿。此时,雷晓真已连续工作29个小时,完成了8台手术。

3月23日,在突尼斯坚杜拜省,中国第24批援突尼斯医疗队坚杜拜分队产科医生王晨(右)在做手术。新华社发

疫情持续蔓延,截至4月底,突尼斯已确诊病例近千例。中国医疗队承担起协同防疫任务,向三所受援医院提出诸多技术性建议。援外前学过法语的医生们直接制作了法文版《新冠肺炎防护》宣传画,受到好评。

兄弟情

“请收下这些草药,治疗新冠肺炎也许有效。”

3月里,一位叫伊斯梅尔的苏丹老人给中国援苏丹医疗队送来一包“抗疫药”——带皮风*棕黄色种子,是当地人应对咳嗽、感冒的常见药。

“中国兄弟帮我们,我们也一定要帮中国兄弟”,伊斯梅尔老人反复重复着这句话。多年前,中国医生用针灸治好了他的腰腿痛。

“忘不了那位叫穆娜的小大夫,”老人回忆说,诊室病人多,“她常把自己的凳子让给我。”

左图是苏丹老人伊斯梅尔(右)与中国援苏丹医疗队员张小军的合影。(中国援苏丹医疗队供图)

新冠疫情在苏丹发生后,中国医疗队多次接受苏丹国家电视台、喀土穆电视台等主流媒体访谈介绍防疫知识,为当地医护人员举行多期防控培训,并协助当地医院建立分诊制度、分享中国抗疫成功经验。中国驻苏丹大使馆和国内民间组织向苏方捐赠防疫物资。

“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医疗队员的文章中这样写道,“我们坚信爱之花开放之处,生命便欣欣向荣,所有努力都不会被辜负,我们必将获得战‘疫’最终胜利。”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