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一线,鹤岗买房:打破社会时钟,生活会变得怎样?

逃离一线,鹤岗买房:打破社会时钟,生活会变得怎样?

首页模拟经营小小客栈更新时间:2024-04-26

这两天的热搜上,有这样一个话题:

新闻的女主角,从长三角的南京搬去了鹤岗定居。

鹤岗,是一个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的城市。在这里,仅用1.5万就可以买下一套46平的房子,装修只需要5万,每个月还可以花1千请一个保姆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

“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满意又幸福。”

对于她的这个选择,很多人似乎非常羡慕,拿着一线城市的工资,在物价低的小城市生活,白天睡觉,晚上画画,月入过万没有房贷压力,简直就是神仙日子。

但也有很多人觉得不太理解逃离一线的行为。比如从现实层面来讲,有人说“感觉不太好找对象和交友”,也有人提出有关医疗和教育的顾虑。

在这个高压力的的时代,每个人都很难避开社会期望的审视。

“卷王”和“躺平”两个高频矛盾词不断出现在讨论中,很多人在社会期望和自我选择中的反复纠结,甚至有人称自己为“45度的人生”——躺也躺不下,卷又卷不动。

但在这个故事里,鹤岗买房定居的人们似乎逃出了躺和卷的二维限制,过上了一种自我认同的立体人生。

今天的文章,我们采访了一些活在「自我时钟」里的人们。Ta们在社会期望的审视下,依然勇敢突破限制,保持开放的心态,持续探索可能性,掌舵自己的人生。

一起来看看ta们的故事吧~

如果怎么选都可能后悔

不如选自己喜欢的

卟,女,24岁

我从小我学习成绩好,性格好强,总是班上最优秀的学生。15岁,我考上了区里最好的高中。然而高二那年,学习压力太大,我被诊断出了抑郁症。

医生劝我休学,我却觉得自己辛辛苦苦读书就是为了高考,怎么能够在这个时候当逃兵?我害怕后悔,所以我选择坚持上学。但是即使吃药,抑郁症的情况还是不见好转。有一天我什么也吃不下,妈妈就一直抱着我哭,我竟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解脱。

于是课本一扔,我休学了。

同学都在努力备战高考的时候,妈妈和我去了云南,她有一个朋友在云南开客栈。我就在店里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在小小客栈里,我认识了形形色色的人。从小被教育“分数就是一切”的我,从来没有想过生命是如此多样的——不是所有人都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不是所有人都因为优秀才快乐,也不是都高考才获得了成功。

有一个做婚礼策划的小姐姐曾经也是抑郁症患者。她说自己以前总追求大家期待的“正确”,后来才明白,人只有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感觉真正活着。

之后,我转学念完了高三,高考还是没有考到理想的学校,被调剂到了体育大学。经过小半年的思想斗争,我在大一的时候又一次“逆社会时钟”,退了学重新高考。

我拿到医学院录取通知书的时候,终于理解了小姐姐说的话。活着的意义就是在于,不要怕自己后悔,因为无论做出什么选择,都有可能会后悔,但我们总是可以在过程中获得成长。

25岁,我认识到「金钱」

只是实现自己梦想生活的手段

阿栗,女,27岁

在应试教育的培养下,我知道什么是“好的生活”,但我从来没有思考过”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工作以前,在象牙塔里,我努力让自己达到“好的生活”的标准,即使有些迷茫,也总能够依靠一些忙里偷闲,获得自洽的喘息。

但在踏入职场没多久,异化的劳动让我陷入了非常严重的身份危机。工作日在工位上辛苦赚钱,周末就需要报复性消费来犒劳自己,我就像一只被放在跑轮里的仓鼠,无法得到片刻的安宁。

我非常不喜欢当时的工作,我感觉被工作所奴役,但高薪和福利让我一度非常挣扎。我开始思考我究竟想要过什么样的日子,这个问题也让我进一步开始探索我和金钱的关系。

在《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里有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

如果消费是衡量成功人生的标准,衡量幸福的标准,甚至是衡量尊严的标准,那么人类*的潘多拉魔盒之盒已经打开,再多的购买都不能唤回“达到标准”带来的满足感:现在根本就没有标准可言。

本质上,我是一个反对物质至上和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人。我在极简主义、低*的生活状态里依然感到舒适。所以,或许我并不需要那么多的钱。

在25岁那年,我终于看清,金钱本身并不带来幸福,它只是实现自己梦想生活的手段。

所以我从安稳的工作辞职了,开启了不被父母理解的自由职业之路,也开始了我乘风破浪的生活。但很奇怪的是,这样充满变数的人生并不让我觉得不安宁,相反,我能够在大部分时候感受到,活着这件事本身真正的意义和快乐。

保持努力

无论朝着什么方向

alin,女,31岁

大二那年,父亲诊断出了癌症,经营的公司*,清理完债务,剩下的钱都要给爸爸治病。

本来我是物理专业,计划在英国读到博士,毕业做科研。突然被妈妈告知交不上学费了。妈妈哭着给我打电话,让我重新参加国内的高考。可是回国后爸爸就去世了。我无心继续念书,找了一份不需要学历的工作。

那几年,我经历了最极端的由奢入俭。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做过服务员、售货员,也尝试过美甲、美容行业,模仿着妈妈和大我二三十岁的叔叔阿姨们打交道。有时候很委屈,特别当看到曾经的同学读书的动态,常常会觉得图书馆对我来说是个太久远的词。

那时候,妈妈告诉我,“人只要努力,无论在哪条路上都能发光。现在只是换了一种方向。”我不再和曾经的同学比较,开始努力摸索所有可以挣钱的方式。虽然我的社会时钟早已经偏离了同龄人,但事实证明,只要不放弃,不断激励自己,年轻永远是充满希望的。

如今,我已经和妈妈用赚的钱买回了曾经卖掉的家,有了一份可以称得上事业的工作。我的起点很低,寻路的过程很坎坷,但正是这段经历也打开了我的认知。谢谢曾经的自己,为了生活竭尽全力。

生活最难的地方

在于打破生活的惯性

米娅,女,34岁

我32岁时离了婚,重新过回了一个人的生活。

我父母在我的婚姻上很强势,我跟前夫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是为了给他们一个交代。我想离婚,然而习惯性妥协的我,在做了这个决定后,居然满脑子都是即将面对的阻碍,完全想不到如何实现这个目标。

然后我意识到,我要重启的可能不仅仅是婚姻生活,更是我为人处世的模式。

我找到好朋友寻求支持,学习直面困境和关怀自己,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终于离婚了。离婚后我没有和父母同住,而是一个人在外租房,真正过上了和过去完全不一样的生活。

在我看来,三十多岁想要重新开始,比年轻时困难,因为三十岁的人在思维、行为上会有惯性,惯性推着我们延续以前的模式,让打破变得特别难。但同时也意味着,一旦打破了,就是彻底的蜕变。三十岁的重新开始,其实是塑造一个新的自己,更真实的自己。

追不上时间的时候

不如停下来歇歇

丁亚,女,27岁

之前大家都在议论互联网996,其实这也是分岗位的,某些岗位就不是996,而是“926”。当我第二次在地铁上晕倒的时候,我是真的害怕了,下一次来的不是晕倒是猝死怎么办?

那时候,身体其实已经给过我无数次警告。我总在倔强地对自己说“我可以”,直到有一天,我决定示弱,告诉自己说“我累了”并不羞耻。

在同龄人奋斗拼搏,一个比一个加班加得晚的时候,我决定把工作辞了先回家“养老”。在爸妈的监督下,每天喝中药调理,平时就养花散步,减少用眼时间,强迫自己调整作息。我的日常变得单调却又平和。

时间慢下来以后,没有了过去整日的繁乱慌张,倒是和朋友有了严重的时差和代沟。别人在熬夜喝酒的时候,我已经入睡,大家互相安利奶茶探店的时候,我在学习养生指南。

有人说我消沉,也有人觉得我年纪轻轻就这样很无趣。我只是觉得,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方式和人生节奏的权利,我不愿意为了追赶时间以身体作为代价。未来很长,有人奔跑,也有人选择走得慢一些。

KY作者说:

人类生存的一个基本特征,是需要属于一个社会群体。来自群体的接纳,确保了更大的安全和资源,而来自群体的拒绝,则会增加危险和生存威胁的风险。因此,作为一种适应策略,我们的大脑进化出了与其他群体成员比较的能力,以保护我们不被“甩在后面”(Harris, 2007)。

然而,这种比较是狭隘的——社会比较带来的自信都是基于所获得的“成就”,而不是一个人真正的“自我价值”。

前段时间,我们发起过一个关于「理想生活」的小调查。结果显示,38.67%的被访认为现在的生活和预期基本一致,而61.33%的被访认为,现在生活和预期不一致。

在所有的被访者中,66.32%想改变现在生活。我们梳理了粉丝提交的1338多份开放题答案,总结出以下是ta们想要改变的动机——

同时,我们也通过被访的回答,总结出ta们能够以原本期待的节奏生活的主要原因——

*文本使用的数据样本来自KY粉丝群体,若以此数据推论其他群体的情况,可能产生偏差。

如果看完前面的采访,你也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思考,这里还有一些能帮助你回归到内心真实需求的问题:

人只活一次,何必被框在一份标准模版里。

以上。

今日互动:你有打破社会时钟的人生经历吗?你理想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来评论区分享一下你的人生故事吧~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