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大学的套路和专业选择的逻辑
文\丁彦皓-可信财商、珂芯资产
一、我的大学、硕士以及博士专业并不是最理想的,甚至极其空洞
不算博士后,我在五家大学混了11年,其中本科和硕士根本不是我的既定预期,一度搞得我异常狼狈
但是大学肯定是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时间,尤其会直接决定一个人的未来,极其重要
高考选专业时,我本能最看不上会计,后来还真就在会计学院学的财务管理,这个专业很长一段时间让我本能潜意识极其抵触与反感,所以我大学的专业学的一塌糊涂
大学毕业后,才发现对我而言,学会计是经管类最佳的专业选择,是财经类最好的学科,直接决定我现在在投资上活得有多长,否则根本看不懂上市公司的财务套路与陷阱,极易踩到坑里
因此读硕士时又花了几个月重新把大学的专业学了一遍,就是有那么一点知识积累,现在再看上市公司财报,一般的逻辑缺陷都能够发现,少踩了很多坑
后来硕士的专业更陋,世界经济,直到现在我都觉得那个专业绝对是一塌糊涂,一地鸡毛,按照张雪峰的逻辑,这个专业就是个狗屎,毫无价值
但是我通常能够把一手烂牌玩出花样的人,就是专业太空,读硕士那三年有大量的时间,以致于认真读了三年书,学了好几个学科,为后来的专业认知提升奠定了极其坚实的基础
博士学的是房地产经济学,那个专业对我最大的帮助就是通过投资房产赚了点钱,其次就是写了几篇网红文章,对我现在的创业帮助并不大
当时我认为我已经是穷尽全力,玩到了极致,但是在后来的实践中发现,如果让我再选一次专业最好的选择就是本科计算机、硕士法律以及博士金融
二、大学真正的学习是多读书与培养深度思考的能力,其次才是专业学习
上大学时,有一位我非常尊重的老师一直给我们灌输两句名言,最后直接改变了我的命运,即
参加过高考的人初入大学时存在极大的知识缺陷,但所有的人又在同一个水准,真正拉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高考,而是大学
大学通常学两套知识,即
在内卷与追求极致的时代,专业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职业赛道选择、收入高低与社会地位
通常读大学那几年是人学习能力最强,干扰最少与精力最集中的几年,所以专业的选择既要考虑个人喜好、禀赋、未来的发展空间,更要奠定一套护城河,即大学四年之后让其他专业的人没法轻易涉足
大学专业的选择最忌讳其他专业的人随便读几本书就能够轻易进入,张雪峰否定新闻学绝对是有道理的,凡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能写点东西,直接与新闻专业形成竞争,所以新闻学更要跨界
社会变迁的速度只会越来越快,所以大学专业的选择不是决定未来做什么,而是要奠定基础,尤其要实现“专业 ”的效果,以不变应万变
诸如,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不一定要做程序员,而是将其嫁接在其他专业上
另外,如果大学按照高中的套路将专业玩到极致,认知没有开化,这类人注定很快会被淘汰
大学真正的学习是多读书与培养深度思考的能力,其次才是专业学习
我大学的专业是财务管理,我们学院当时就是女生多,且学习好,对男生形成了碾压
后来院长没辙了,设了有两个名次,即全班排名与男生排名,我们班28个女生,12个男生,当时男生中就一个学习最好,全班21名,倒数第11名就是剩下的11个男生
入党的要求是必须排在全班前20名,为了让党员群体中有一个男生的存在,最后学院特批那个排21名的男生入党,当时我就非常的清楚上大学入党已经对我绝无可能了
但是毕业十年后,发现混得好的都是当时书读了很多,思维开化的那帮人,而专业成绩好的党员现在都听不到声音了
尤其大学毕业15年后,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上大学务必要全力读书与培养深度思考的能力,直接决定了一个人后来的人生,但是专业必须混及格,我当年逛的有点过了
三、专业的风水也在轮换,只是需要读大学时培养出一套持续学习能力,随着外界环境的变迁而顺势调整,总能将自己置于红利颇丰的行业
我在大学混了11年,博士毕业后,又在复旦混了两年博士后,在这13年中,我将时间用到了极致,目标清楚,鲜有浪费,也没走太多的弯路
但是现在再复盘,最明显的缺陷就是当时没有系统性学习法律和税收,后来花了很多时间学习经济法,但是对法律的理解依然极其外行,这让我现在遗憾万分
其实当时要是想清楚,博士应该读的是法律,而非房地产,如果当时博士学了法律,可能现在的财富没学房地产多,但一定能走的很稳,且持续
世界变化太快了,职业的逻辑也在变,可能曾经被认为没有前景的专业随着行业的变迁会爆发出新的红利,断然不能用历史经验拟合未来,高附加值都潜藏在新兴行业中
能做的就是在选专业与混大学时就要具备既能够通过持续迭代升级获取更高附加值的能力,还要确保与其他行业跨界衔接的功能
诸如历史,在我读大学时历史这个专业毕业除了做老师,再几乎没有出路,但是随着直播、短视频等自媒体的发展,历史玩到极致的收益绝对不亚于计算机
2012年,南京大学招收风水学博士,易经和八卦这类曾经别列为封建迷信的专业现在越来越受社会的青睐
这就意味着,专业的风水也在轮换,只是需要读大学时培养出一套持续学习的能力,随着外界环境的变迁而顺势调整,总能将自己置于红利颇丰的行业
曾经的学习是为了找份好工作,但是打工更需要服从,但是未来随着社会收入的持续提升,放飞自我与张扬个性会成为部分年轻人的核心竞争力
所以在选择专业时必须清晰的知道自己的个性、禀赋与喜好,而非仅关注未来的发展空间和行业附加值,这个异常关键
我从小就非常的清楚我是个琢磨事的人,本能不具备琢磨人的能力,情商极低,所以我坚决不考公务员,不是那块料,一旦追大流,混进公务员队伍注定是一地鸡毛,极其痛苦
后来不去大学做老师的关键就是想创业,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地盘,搞点自我实现,除此之外,太喜欢住别墅、开宝马与坐豪华办公室,尤其嘴巴很大,总发出一些和组织不同的声音
大学毕竟是事业单位,有很多限制与要求,如果我去大学做老师肯定结局不如人意,所以就坚决放弃了
所以在个性张扬的时代,大学专业选择的主要目标不一定是要找份好工作,而是基于爱好与追求将自身的禀赋发挥到极致,直至产生附加值
四、适应持续变化的外界环境而不被社会淘汰的关键是战略致胜与维度压制,即赛道选择、持续积淀与及时调整
做自己擅长、且本能喜欢的事,幸福感极强,赚钱只是顺带的,而做一个自己本能反感,但能赚钱的事,其实人生很煎熬,并不幸福
大学毕业后要想走的远与走的久的关键是要清晰的知道自己有什么与要的是什么,最忌讳无脑的人云亦云
其实所有的路都是走出来的,再厉害的父母也很难给孩子完全提前设置人生,尤其在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人生的目标也会顺势改变,直到现在我依然时刻在感受外界的变化,顺势进行修正,以防被抛弃
人是个社会的产物,好的学校对一个人太重要了,名校的学生就是和普通学校不同,有能力还是一定要在名校混,诸如复旦的学生都是忧国忧民,关注国际关系与人类的未来,而上财的学生只知道考CPA和实习
另外,对一个竞争力十足的年轻人在读书期间尽可能的多换学校、专业与城市,本科、硕士与博士应该在不同城市、不同学校与学不同的专业,跨界才能产生附加值,而非一味的追求一线城市
我在兰州、武汉、杭州、海口和上海都读过书,不同的城市、学校和专业都给我很多新的感受,肯定比一直待在复旦只学个金融学更有意义
年近40,我人生中依然有太多的无奈与遗憾,但是目前最让我庆幸的是当时赛道的选择与前期的积累让我还有机会通过持续的迭代继续升级,而非中途换赛道或者到现在还没搞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与该做什么
人生很短,但也很长,没法涉足太多,但是足够一个人将一件事做到极致,适应持续变化的外界环境而不被社会淘汰的关键是战略致胜与维度压制,即赛道选择、持续积淀与及时调整
五、目标缺失与自控力不足让太多的学生把自己的人生给活活给糟蹋掉了
35岁职场困境的关键是没人再愿意给35岁以上的人发工资,突破35岁职场困境的主要选择就是确保自身具备自成一体赚钱的能力,而非将命运完全交给一家机构或一个行业
但这需要在大学选专业时就要具备前期的专业积累以及混大学时培育出一套持续学习与思维开化的能力,即多读书与深度思考
另外,到一定年龄后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最关键因素就是健康,年轻人对健康的重要性认识不深,所有取得一点成就的人之所以成功的前提就是50岁后还能保持一定的健康与精力,且心智不减
所以在混大学的过程中每天坚持运动,养好身体,直接决定后来的人生成就,尤其不能糟蹋身体
目标缺失与自控力不足让太多的学生把自己的人生给活活给糟蹋掉了,在人生最好的年纪没日没夜的打游戏、追剧以及和一个垃圾人谈了一场荒唐的恋爱,甚至堕胎,伤到身体
太多人的自我修复能力极差,一旦陷下去很难再上得来,最后人生打折了
人生非常脆弱,一步没走好或选择错误,大概率后面要付出战略的代价,我见过太多学生的沉沦,诸如早恋、辍学、打架以及沉迷于游戏等
后来读博士时,我发现博士同学中清一色三个特征,即
可信财商-所有评论都要对投资有所帮助!
作者简介:
丁彦皓 博士、博士后,专注资本市场,聚焦权益投资、资本运作、大宗期货、期权以及宏观经济等领域的研究与投资,关注国际关系、历史、哲学与宗教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