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12月15日电 题:一个“空心小镇”如何成了“创客天堂”?
新华社记者李力可、江毅
这是一个距离成都市中心约30公里的小镇,整齐的高楼外墙上,创客公司的广告鳞次栉比,近2万年轻的创客在这里走上追梦之路。而3年前,因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转型升级,这里几乎成为一座“空心镇”。
这个小镇叫德源镇,而现在又有了一个全新的名字:“菁蓉镇”。它到底经历了怎样的重生?
小镇两次“空心化”之痛
德源镇是成都市郫都区一个农业小镇。高铁和地铁贯穿郫都区,却与小镇无缘。由于交通区位较差,德源镇被许多靠近成都中心城区的乡镇远远抛在后面,许多劳动力不得不外出务工。“人走了,这里就成了‘空心镇’。”德源镇人大副主任罗曦说。
转机出现在2010年。作为四川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重大项目,富士康在成都高新西区出口加工区设立了产业园区,从事平板计算机、电子显示面板等高科技制造。
离园区3公里外的德源镇,成了生活配套基地,产业新城拔地而起,汇集了企业员工宿舍、生活配套等功能,最多时,曾有约20万人生活在德源新城。
但产业的升级发展,让德源镇又一次“空心化”。因为富士康产能转移以及智能化设备的快速替代,德源新城的人口迅速从十多万人减少到不足两万人。“再后来,就只剩当地拆迁安置的居民一万人左右。”罗曦说。
小镇上,不少楼宇闲置了,空荡荡的楼房成了甩不掉的包袱,怎么办?
把“空心镇”打造成创客“家园”
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无数怀揣创业梦的年轻人投身“双创”浪潮。成都市应时启动了“创业天府”行动计划,郫都区决定在德源新城打造双创基地,并将载体空间命名为“菁蓉镇”。
“选择这里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这里的闲置空间。”成都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蒲斌告诉记者,经过简单的改造,闲置空间成为创客空间,原来的难题成了菁蓉镇最独特的竞争优势。
蒲斌介绍,为了解创客们的需求和问题,菁蓉镇推出了“菁蓉管家服务”,每天,由管委会工作人员担任的“管家”会逐个走访企业和创业者,了解他们遇到的各种问题,然后分解到管委会和郫都区各部门进行解决和解释。“通过‘政区合一’的问题联动机制,我们形成了创业者政务服务绿色通道。”
同时,周边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成了推动菁蓉镇持续创新的动能。
“菁蓉镇周边有19所高校和100多所科研院所,人才结构层次合理、科研实力雄厚。”蒲斌介绍,通过打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知识产权运营平台,科研成果在菁蓉镇将有机会迅速孵化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创客天堂”加速跑
2016年5月,菁蓉镇被评为全国首批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同年,又入选全国第一批特色小镇。截至目前,菁蓉镇已引进孵化器53家、高层次人才46名、创客2万余人,聚集大数据、无人机、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项目1757个。
目前,这个“创客天堂”已经开始加速跑计划。“我们计划引进一家社会基金管理公司,用好我们的天使引导基金。”蒲斌表示,这一工作将有望解决初创企业在天使轮、种子轮的融资难题。
在启迪之星创客公园,负责人王俊告诉记者,启迪之星将进行从“孵化器”到“加速器”的功能转变。明年4月,创客公园二期工程办公楼投入使用后,这里将能承载更多企业扩展发展的需求。
蒲斌表示,菁蓉镇将依托周边英特尔、格罗方德、京东方等世界500强企业,聚焦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建设。“我们将重点引进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人才和企业,特别是高端研发、管理人才和独角兽企业,用全链条创业服务,让人才和企业进得来、留得下。”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