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氏古建築大全】【黃劍博采風追影】【環遊尋美拾遺錄】
Jumbo Heritage List © Epic Adventure of Jumbo Huang
无欺于死者,无负于生者,无愧于来者
第4217回:翼装飞行极限跳伞,天际滑翔穿越石洞
《采風追影文化傳播》公益科普教育文章,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微信Jumboheritagelist 或 Huang_Jumbo)
翼装飞行: 这不是一场输掉后可以重来的游戏。
翼装飞行运动是一种人体飞行运动项目,它使用一种特殊跳伞装备,称之为翼装(wingsuit),从外观上而言它增强人们想要运用身体飞行的意义。
最新式的翼装设计方面:羽翼的设计上在脚部之间以及手臂下方都连结著翅膜。翼装有多种类型,一种分类是飞行者型(birdman suit)或者是飞鼠型(squirrel suit)两种,不过这里全部概称这种装备为翼装。
由于这个运动危险性从中度到极高,并不适合在定点跳伞方面推广,即使从飞机上跳伞仍旧非常危险,并且容易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但仍有冒险家趋之若鹜。另一种是分为无动力翼装飞行和有动力翼装飞行。有动力翼装飞行是指在飞行时所穿戴的设备上安装有发动机等动力装置;而无动力翼装飞行则没有动力装置,全靠自身人体来控制飞行方向。
翼装的滑翔从开始到结束降落地面的条件,如同极限跳伞与定点跳伞这样运动一样,必须要提供一高海拔处并且允许开展降落伞的位置,方能够使用这套装备来进行滑翔。
翼装的飞行员的降落伞装备原本是为了极限跳伞以及定点跳伞这两主运动而设计的。飞行员在一高海拔处降落并且拉开他的手背上的飞翼进行滑翔以及打开降落伞着陆。
翼装飞行也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极限运动,目前,全球仅有大约600名翼装飞行运动员。在有翼装飞行圣地之称的瑞士劳特布龙嫩,至少已有28个人因这项运动而丧生,其中丧命人数依旧持续攀升。
现行wingsuit flying英文名称于两岸的翻译名称差异极大,大陆多数采用直译名称翼装飞行,湾台则使用飞鼠装滑翔。两种名称都可以通行在华语地区。但是在中文意义上而言:飞行与滑翔是不一样的概念,飞行与滑翔在英文中都是叫flying,但是中文翻译成翼装飞行则文法上似乎不通;比较适合翻译成翼装滑翔。
翼装打从一开始就是非常危险并且殒命几率大的活动,最早企图尝试翼装飞行运动的是1912年2月4日由一位33岁法国裁缝师,名为弗兰兹·瑞切特(Franz Reichelt)做成了最早的类似翼装的降落伞装备,他从埃菲尔铁塔跳下来测试他的降落伞与人造翅膜组合起来之发明,这是类似于现代的翼装,同时也是这种极限运动的滥觞。
他说他将要进行一个假人的试验而把守卫们给蒙蔽过去。弗兰兹·瑞切特犹豫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往下跳,最终他的头部首先撞击地面,在冰冻的地上撞出了一个相当大的窟窿,然而验尸报告却显示出他在撞击到人行道上前是死于心脏麻痹。关于他的试验飞行胶卷今日依然被保存着。
1930年代翼装也被运用在水平的滑行试验里。在1930年第一位使用翼装的是一名19岁美国人,名为雷克斯·芬尼(Rex G Finney),来自加州洛杉矶,在跳伞的期间试图做出提升水平滑行和机动性的试验。早期翼装是使用像是帆布、木材、丝帛、钢材,以及鲸须这些材料制作而成。它们不是非常可靠,虽然有些“飞行者(birdmen)”,特别是克莱姆·索恩与里欧·瓦伦泰,声称只能滑行数英里。
在1990年代中期,现代翼装是由法国跳伞运动选手帕特瑞克·德·戈亚尔顿所开发得,从约翰·卡塔使用的式样改造而来。 在1997年,保加利亚人塞米·波波夫(Sammy Popov)设计与构筑一款式样的翼装,其拥有较大的翅膜,在大腿与胳膊之间有更长的翅膜。他翼装的原型是在内华达州博尔德市开发得。他的翼装试验位于拉斯维加斯垂直风洞的拉斯维加斯跳伞中心(Flyaway Las Vegas)进行。
同年10月,波波夫的翼装首先飞越内华达州吉恩,但它从来没有进入商业化生产阶段。波波夫的设计在建立提升力方面做出很大的改善;它能够减缓垂直速度30千米每小时,同时横向滑行速度超过300千米每小时。另外10月31日,戈亚尔顿向记者展示他的翼装,进行前所未有且安全的滑翔表演。到了1998年,查克达凯瑞格斯(Chuck "Da Kine" Raggs)开发了一个新式样的翼装,它是在翅膜翼型内组装了硬质肋骨。
虽然这些更加强化的翅膜能够在滑翔的时候更佳的维持它的形状,如此的制作反而使翼装重量加重而更难以滑翔。瑞格斯的设计也从未进入商业化生产。戈亚尔顿于同年4月13日在夏威夷测试他对他的跳伞装备所做的新改装时身亡。这起意外通常被归咎于新改装在固定上发生了错误,而非跳伞装备设计上的瑕疵。
1999年8月,波波夫与瑞格斯首次共同进行翼装飞行,二人在伊利诺伊州昆西举辨的世界自由落体大会(World Free-fall Convention)上肩并肩地展示他们的设计。这两种设计表现不错。在相同的情况下,作了多种编队的翼装跳伞,其中包括戈亚尔顿所设计、波波夫所设计,以及瑞格斯所设计的装备。
1999年,芬兰的亚力·阔斯曼和斯洛文尼亚的罗伯特·佩尼克(Robert Pečnik)联手创建一个对于所有跳伞运动员既安全且合宜的翼装。阔斯曼因而建立了飞行者国际有限公司(Bird-Man International Ltd)。在同一年,飞行者公司的“经典(Classic)”,由佩尼克所设计,是第一个提供可以让一般大众跳伞用的翼装。
飞行者公司借由创立教练员程序规划而成为了第一家提倡翼装的安全使用之制造业者。通过阔斯曼的创建,教练员程序规划的宗旨是要屏除翼装是非常危险的污名并且提供翼装初学者(通常,跳伞运动员最起码要200次跳伞)予以一种安全的方式来享受曾经在高空跳伞的世界被认为是最危险的壮举。随着飞行者公司教练员史考特·坎波斯(Scott Campos)、查克·布鲁(Chuck Blue)以及金恩·格里芬(Kim Griffin)的协助,发展出了预备教练员教导标准化程序。
凤翔公司(Phoenix-Fly)、如身翱翔公司(Fly Your Body),以及奈特罗帆具公司(Nitro Rigging)也已经制定了教练员培训程序规划。
尽管这培训与规范的产生,翼装定点跳伞(Wingsuit BASE jumping, WiSBASE)仍然是一个危险至极的消遣。科罗拉多大学在2012年的研究发现翼装定点跳伞每1000次跳伞约有2次重伤的几率,或是随着跳伞运动员每500次跳伞他们要平均承担1次重伤的可能。
现今翼装在设计上采用多种材料的组合来制作成飞机的机翼(将翼装摊开来的样子)的形状。这件装备外表主要接触面通常由防撕裂尼龙的材质制作而成,并运用各种材料强化翼装翅膜或翼膜的前缘,以此作为减少空气阻力。
具有平滑的翅膜前缘特别重要,因为它是造成最大的升力和最大的阻力来源。在目前翼装的设计中,当保持装备内部较高压力的同时渐少翅膜入口阻力也是很重要的考量因素。
有关于翼装翅膜进气口的数量及其位置会因为装备种类不同而在设计上有所差异。当翼装飞行员以脸部朝上的方向进行“back flying(回飞)”时,以侧重自由式滑翔为发展重点的翼装,其通常会在装备的后方接触面设有进气口以维持内部压力。
首届翼装飞行世锦赛于2012年10月在我国的张家界举行,南非选手朱力安·布勒(Julian Boulle)以23秒41的成绩获得冠军。第二届比赛于2013年再次在张家界举办,匈牙利运动员维克多·科瓦茨(Viktor Kovats)在试飞过程中不幸遇难,哥伦比亚选手乔纳森·弗德瑞兹(Jhonathan Florez)以23秒40的成绩夺魁。
翼装的飞行员进入自由落体之时身上必须穿着翼装与降落伞这两项装备。根据位置与飞机舱门尺寸的不同,当飞行员跳出飞机进入翼装飞行必须要有熟练的技术。
这些技术包括要适应关于跳出机舱时在当时飞机与气流的状态,并且此阶段里飞行员必须在适当的时机伸展他的大腿与手臂以免撞到飞机或是让滑翔变的不稳定。翼装运动员是借由飞机前进速度所产生的相对风(relative wind)而开始从飞机立即跳出进行滑翔。
从定点跳伞的位置跳出,像是在一个悬崖峭壁,或是从一台直升机、一架滑翔伞,或是一座热气球跳出,和从移动中的飞机跳出相比较有一种由根本性的差异,如这初始空速(initial airspeed)在跳出时就不存在着。在这些情况下,利用万有引力的力量来加速垂直降落需要产生的空速或者是对气速度,而这翼装然后将其转换成升力。
在一经过周密规划及安排在地表之上的高海拔处其中花式跳伞运动员(skydiver)或是定点跳伞运动员(BASE jumper)很典型的会配备降落伞,翼装的飞行员也会配备他们的降落伞。采用典型的跳伞或是定点跳伞技术将这降落伞操纵滑行着陆到预期的降落点。
翼装修饰人类在暴露于风速的身体范围来增加所需要的升力数量值并重视由人体所产生的阻力的相应条件。有些翼装可达到的滑翔比(glide ratio)是2.5:1或者更多。这乃意味着每下降1米距离,将能够前进2.5米距离。这个比值可称为飞行效率。
随着体形的处理与借由选择翼装性质的设计,飞行员可以变更他们的前进速度与降落速率这两项。借着改变躯*形态与方式,飞行员就是凭仗操作这些飞行特点来飞行,双肩去除拱起(de-arching)姿势以及转动双肩还有移动臀部和膝盖,并且经由改变攻角令其翼装于相对风之中滑翔,
连带着借由张力的数量值施加在装备中的织物结构之双翼上。由于缺少了垂直稳定面导致小型的减幅围绕在偏航轴(yaw axis)的周围,所以不良的滑翔技术会造成如纺轴般的在空中快速旋转,必须依靠跳伞运动员去积极地下工夫阻止。
翼装飞行员能够在关于他们的飞行终点上去衡量他们装备性能,偕同使用自由落体的电脑去记录他们滑行之时间量,于海拔甚高之处他们配置了他们的降落伞,并开始自由落体。对早先滑翔的下降率速度可以从这些数据进行计算和比较。
GPS接收器也可以用于绘制和记录装备的飞行路径,并在当下即时分析,可以指示滑翔期间的滑行距离量。定点跳伞运动员可以在跳出点采用地标,经由地勤人员(ground crews,亦或地面人员)录制滑行影片来判定在同一地点与其他定点跳伞运动员在滑翔方面的执行成效。
一位典型跳伞运动员的终端速度由腹飞(belly fly,亦称正飞)到地面之间的定向范围是从180~225 km/h(110至140英里)。一套翼装可以大大减少这些速度。一个垂直40 km/h(25英里)的瞬时速度(instantaneous velocity)已经记录。然而在其身体向前推进通过空气中的速度仍然要高得多。
三翼(tri-wing)翼装拥有在双腋下和两腿之间三个独立的冲压空气(ram-air)翅膜。单翼(mono-wing)翼装设计采用全装备连为一体的大型翅膜。
自2003年以来,许多定点跳伞运动员已开始采用翼装,结果翼装定点跳伞(WiSBASE)诞生出来了。
一些实行WiSBASE的流行场地是在挪威谢拉格山以及精灵公路、在瑞士的卢达本纳、在法国的霞慕尼,以及在意大利的姆西·毕林杜(Monte Brento),与比邻德罗附近的降落场地。
有一种技术是接近滑翔,这是滑行时以脸部和山脉的山脊靠近。法国的罗伊克·让-阿尔伯特通常是被认为最初接近滑翔的飞行员之一;他的滑行创举带来了许多定点跳伞运动员加入这个运动项目里。2012年11月,亚历山大·波利(Alexander Polli)成为第一个成功的冲到翼装飞行终点目标的WiSBASE跳伞运动员。这目标物是采用泡棉制成并且高约3米(10英尺)左右。
2020年5月18日上午11时,在张家界天门山翼装飞行后失联的女大学生安安(化名)已被蓝天救援队多位救援人员找到,但不幸“人已去世”。
对于从空中进行跳伞(skydive)而言,使用翼装来滑翔这方面即增加了相当大的复杂性。依据《跳伞员信息手册》(Skydivers' Information Manual),美国降落伞协会(United States Parachute Association, USPA)要求凡任何一位跳伞运动员在第一次进行翼装的滑翔若不是要拥有于18个月内最起码需完成的200次自由落体跳伞以及接受经验丰富的翼装跳伞运动员一对一教导外,
不然在没有教练员的情况下试图进行翼装飞行运动就要拥有500次跳伞经验。在其他国家必然的要求也是相似的。翼装制造业者提供培训课程和认证教练员,并且在购买翼装之前必须加上要完成最起码的跳伞次数之条件需求,如此方能保障运动员宝贵的生命。
翼装飞行(Wingsuit Flying)分为有动力翼装飞行和无动力翼装飞行两大类。其中,无动力翼装飞行,国际称之飞鼠装滑翔运动。是指运动员穿戴着拥有双翼的飞行服装和降落伞设备,运动员从飞机、热气球、悬崖绝壁、高楼大厦等高处一跃而下,飞行者运用肢体动作来掌控滑翔方向,用身体进行无动力空中飞行的运动,在到达安全极限的高度,运动员将打开降落伞平稳着落。无动力翼装飞行进入理想飞行状态后,飞行时速通常可达到200公里/小时左右,翼装飞行的滑降比约3:1,即在每下降一米的同时前进约三米。
2014年10月19日,第三届翼装飞行世锦赛决赛在湖南张家界天门山景区举行,最终,首届翼装飞行世锦赛冠军、来自南非的朱利安·布勒夺得本届红牛翼装飞行世锦赛的冠军。来自哥伦比亚的乔纳森·弗洛雷斯与挪威的艾斯朋·费德尼斯分获亚军和季军。
翼装飞行又叫近距离天际滑翔运动,是指穿着翼装的飞行者从高楼、高塔、大桥、悬崖、直升机等高处跳下,在空中进行无动力飞行的运动。一般情况下,飞行者的降落高度有限,需要在短时间内调整姿势和打开降落伞包。因此,翼装飞行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和冒险性,被人们称为“世界极限运动之最”。
喜欢跳伞的人发现,蝙蝠在飞行的时候可以将翅翼的扇动与翅翼的柔韧性结合起来,从而在空中悬停或者继续飞行。根据这一原理,人们设计出了一种翼装飞行服,由富有韧性和张力的尼龙材料制成。翼装最为重要的部分是冲压式膨胀气囊。当飞行者在空中降落时,空气迅速进入气囊,使得翼装充满气体,进而产生浮力。飞行者凭借浮力,在空中利用身体的移动来控制飞行的高低和方向。除此之外,飞行者还要戴一个特制的头盔。这个头盔里面设有2个GPS定位器,可以通过眼镜右下角的小屏幕第一时间告诉飞行者的速度和滑行率。
这项运动的装备主要由翼装飞行服和降落伞组成,飞行者需要从一定安全的高度跳下,借助翼装飞行服进行飞行,当达到一定安全高度后,再打开降落伞减速降落到地面,在这里降落伞只是起到最后安全缓冲降落的作用,整个过程大部分时间都是通过翼装飞行服进行滑翔飞行,这才是这项运动的精髓和乐趣。
根据起跳基点的不同,翼装飞行可分为高空翼装飞行(Wingsuit Skydiving)和低空翼装飞行(Wingsuit BASE Jumping)。
翼装高空飞行一般指从飞机上进行的高空翼装飞行跳伞,起跳及降落方式与高空跳伞基本相同,飞行者身穿翼装,同时需背负高空跳伞装备。
翼装低空飞行则是由低空跳伞运动(BASE Jumping)发展而来。低空定点跳伞(BASE Jump),国内多称为极限跳伞,也称“背死跳”。低空定点跳伞是与飞机跳伞相对而言的一种从固定对象上进行的降落伞跳伞活动。
固定对象可以是建筑物,电视塔,烟囱,桥梁,电力塔,悬崖,缆车,水坝或其他任何足够高的物体。BASE 是一个缩写词,分别取自于Building, Antenna, Span, Earth 四个单词的首字母。意指摩天大楼、电视塔、山谷中的桥梁和高崖这四种低空跳伞爱好者们最常用于练习的起跳点。
翼装低空飞行时,飞行者身着翼装飞行服同时背负低空跳伞装备,从高楼、高塔、大桥、悬崖等物体上跳下,几乎紧贴着地表上的建筑物或自然景观进行无动力滑行。
降落方式:翼装飞行通常以开启降落伞来结束飞行。与普通降落伞飞行不同的是,翼装飞行员需要在开伞后拉开手臂和腿上的拉链,使手臂能够灵便地控伞、双腿能自如地跑动,以保证安全飞行和降落。
对于低空翼装飞行而言,挑战者飞行高度有限,用于调整姿势和打开降落伞的时间仓促,飞行的危险性和难度极大,截止到2012年,全世界只有不到600人敢于尝试这一冒险行动,于是,翼装飞行也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最疯狂的极限运动,堪称极限运动的极限。
瑞士的劳特布龙嫩是翼装飞行迷的圣地,已有28个人在那里因这项运动而丢掉了生命。对于劳特布龙嫩人来说,翼装飞行是从天而降的瘟疫。
2013年10月8日下午三点的第二届世界翼装飞行世锦赛,匈牙利选手在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试飞过程中,由于落地前降落伞没有打开,不幸坠落山间遇难。
张家界天门山是翼装飞行爱好者的“圣地”,以高难度的挑战性闻名。据媒体报道,2020年5月12日,在天门山上空,她从2500米高的飞机上跃下,随后偏离飞行路线失踪,7天后被当地救援队发现时已经身亡,遗体落在无人区一处密林中。
张家界天门山景区发布通报称,遗体发现地点海拔高度约900米,随身降落伞未打开。上午11点20分,穿着白色飞行服的安安从2500米高的直升机上起跳,在山谷上空飞翔。但她偏离了既定航线,随行摄影师的摄像记录显示,安安出发19秒钟后,急速坠落,消失在镜头中。
天门山位于湖南张家界景区,那里有相对平坦的山顶和落差极大的悬崖,有1300米峭壁之上的天门洞,曾举办过八届翼装飞行世界锦标赛。
在国内,翼装飞行的参与者不过百人。爱好者需要拿到USPA美国跳伞协会颁发的A证(跳伞驾照),继续训练掌握飞行技巧,跳到200次,才能尝试翼装飞行。翼装服越大,飞行速度越快,操控越难。从“小翼”(小型翼装服)练起,飞100次左右,可以过渡到“中翼”,再到“大翼”。
24岁的安安独立跳伞500多次,其中翼装飞行超过300次,已经换上了“大翼”。在过去几年中,她一直张开双臂,拥抱着极限运动的魅力。
张家界天门洞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天然穿山溶洞,其南北对开,门高131.5米,宽57米,深60米,因其险峻的地势、独特的地貌和充满神秘色彩的“天门”奇观闻名天下。2011年9月24日,杰布·科里斯在“2011翼装飞行穿越天门”极限挑战活动中,成功挑战人类飞行极限,穿越天门洞。
15时5分,“鸟人”科利斯从盘旋在3000英尺高的直升机上一跃而下,时速达到了每小时220公里。按照计划,科里斯跃下之后,应该拉开烟罐,烟雾可以划出他在空中飞翔的轨迹,但在急速下降过程中,科里斯没有能够顺利拉开烟罐,反而失去了对方向和速度的操纵感,所以科里斯很快便开启降落伞,选择了提前降落,最终落在了天门洞的南侧,第一次挑战以失败告终。
被救援队找到之后,科利斯经过了约一个小时的调整,换好了第二套翼装。科里斯在仔细地检查过装备之后,他只给现场所有人留下了一句话:“我准备好了”。
直升机再度缓缓升到了3000英尺的高空,成千上万观众翘首以盼中,科里斯再度跃出机舱,为了确保穿越成功,这一次他选择放弃燃放烟雾。空中的科利斯利用手脚,不断调整和控制方向,朝着天门洞呼啸而去。伴随着一片惊叹声和欢呼声,科里斯成功地从天门洞中飞过,实现了被米国广播集团比喻为“杰布将像穿针引线一样穿越一座山”的壮举。
Jumbo Huang Notes: Wingsuit flying (or wingsuiting) is the sport of flying through the air using a wingsuit which adds surface area to the human body to enable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lift. The modern wingsuit, first developed in the late 1990s, creates a surface area with fabric between the legs and under the arms. Wingsuits are sometimes referred to as "birdman suits" (after the makers of the first commercial wingsuit), "squirrel suits" (from their resemblance to flying squirrels' wing membrane), and "bat suits" (due to their resemblance to the animal or perhaps the superhero).
A wingsuit flight ends by deploying a parachute, and so a wingsuit can be flown from any point that provides sufficient altitude for flight and parachute deployment – a skydiving drop aircraft, or BASE-jump exit point such as a tall cliff or a safe mountain top. The wingsuit flier wears parachute equipment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kydiving or BASE jumping. While the parachute flight is normal, the canopy pilot must unzip arm wings (after deployment) to be able to reach the steering parachute toggles and control the descent path.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