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梁:这里曾是汾河古道

西梁:这里曾是汾河古道

首页模拟经营圆梦庄园更新时间:2024-06-05

盐湖水系调研第600天

走进河津市小梁乡西梁村

运城盐湖的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三门古湖形成与演化、黄河贯通三门峡东流入海以及古汾河改道都息息相关。

汾河下游在上新世仍然是经运城盆地南流入黄河,自晚更新世以来,由于峨嵋台地北东方向抬升,汾河退出运城盆地。受控于中条山北缘断裂的活动性增强,盐湖所在区域迅速断陷,形成局部封闭的断陷盆地,现今的盐湖开始形成。汾河在峨嵋岭以北折转西流,汇入黄河。

河津西梁村就位于峨嵋岭以北的汾河高阶地,这一带曾是古汾河河道。村民们曾在沟边的沙层里发现的大型哺乳动物的化石,说明了西梁村一带与我们之前调研的万荣临河村、刘村一带,以及峨嵋岭以南的运城盐湖等区域一样,曾经都是气候温暖湿润的三门古湖波及到的区域,经历了相同的地质演变历程。古汾河改道后,西梁村一带就成了峨嵋台地以北古汾河河道,与现在汾河不同的是,原来的汾河河床比较宽,后来才逐渐变窄。

二一四地质队的地质专家宁连元介绍说,西梁村一带地表覆盖着十几米厚的黄土,也是接受了黄土沉积后形成的地貌。峨嵋台地第四系早更新世为三门古湖,中更新世离石黄土和晚更新世为马兰黄土。黄土下面不同的沙层便是古汾河留下的痕迹,属于丁村组。这与我们前段时间在随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地质专家在临猗景滑村一带调研的古汾河河道为同一组。

古河道的一层沙代表的河流的一个时间段,有时看似薄薄的一层沙,却是以百万、千万甚至上亿为单位的时间。

所以说,河流会储存记忆,它流淌过的每一层黄土砂砾下,每一条沟壑土垣里,都深藏着这片土地沧海桑田的变幻。今天,我们的水系调研循着黄河与汾河,去探寻一个沿河村庄——西梁村的过往与历史。

小梁乡政府副乡长侯鑫主持了水系调研座谈会,副乡长杨宏磊、西梁村党支部*兼村委主任阮斌鹏、副*阮青珍,村官费筱中、村支委委员杨军峰、村委委员李旭辉、村会计阮国蕊,村民代表张尚勤、阮学武、阮会珠、李高俊以及村域企业负责人杨念民、侯爱花、盛林溢农种植专业合作社阮改林等参加。

地处汾河入黄段

汾河至新绛县境急转西行,从稷山县底史村北出稷山县境进入河津市,于禹门口下游万荣县荣河镇庙前村附近汇入黄河。汾河入黄段北起河津市的苍底村南至万荣县的庙前村河道长约 36.15km。在没有进行治理前,由于该排水不畅、泥沙淤积严重,此外还受到黄河小北干流的顶托,使得汾河入黄段在河津连伯滩与万荣西范滩区城内时常呈南北向上下移动变迁。

西梁村位于汾河黄河交汇的三角地带,是汾河河津段的最后一个村。汾河段在西梁村域内流长4.6公里,自东往西从西梁村穿村而过,经西梁阮家湾出境入万荣汾河段。最高水位385.83米,最低水位371.84米。

据历史资料显示,汾河入黄段明清时期在河津——韩城一带有过4次重大改道。元代以前,汾河入黄口在西梁、东西湖潮一带,明初至隆庆四年(1569 年)西徙,降庆四年至明末东徒,清初至乾隆年间东徒,嘉庆至光绪末年西徒。

西梁村地形东、西、南三面环沟,自古有“十二沟廿二岔”之称。宁连元介绍说,这些沟壑属于冲刷沟,是经雨水千万年的冲刷形成。

村民们说,村里的这些沟岔都有名字,如柏树凸、杨家坡、钮家坡、嶅顶坑塔、车道坡等。特别是车道坡,据说当年是村里通往滩地唯一的一条路,因路窄坡陡,仅容一平车通过,所以名为“车道坡”。历史上西梁村还曾为了防止外侵,在村子周围挖过海壕。四面环沟的西梁村曾经只有一条出村路,地理条件比较艰苦。

村名历史寻踪溯源

都知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而这九十九道湾中唯一一个以姓氏命名的只有一个——河津西梁的阮家湾。阮家湾不仅有村叫阮家湾村,在黄河上还有阮家渡。河津较大的古渡口原来主要有3个,依次为上游下化的船窝渡、中间的龙门渡口最大,境内最后一个渡口阮家渡。

清末民初时,阮家渡口极为繁荣,行船最多时将近百余条,当地流传有“黄河行船九十九、白银入框斗数斗”的说法。阮家渡的对面是陕西韩城,运城盐池的盐也从此渡口运往陕西,船只往来,将两岸粮、棉、布等特产进行交易,据说万荣李家大院的李子用当年去陕西经商就是走的阮家渡。六十年代末,随着黄河大坝的建成,河水西移,阮家渡随之也成为了历史。

——阮家便是西梁村的阮家

据阮家家谱记载,阮氏始祖于明初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由湖广襄阳府枣阳县移居河津县南卫村,不久由其三世阮腾东徙至西梁村,至今已六百余年。阮氏一门世代艰苦创业,发展至清代时事业鼎盛,家族兴旺。从村名,到渡口皆以阮字打头,就足以看出其家族当时之盛名。

西梁村阮家湾村曾是西梁村的一个居民组,旧时,西梁村与阮家湾村原在村西地势较低处,后因避免水患大部分的村民迁移至现在所在处,阮家湾现在还居住有二三十户人人家。

关于西梁村名来历,并无文字记载,但至少有两种说法。一因地形和方位而命名,村址所在地是条状分布的冲湖积平原的一道梁的西边,所以叫西梁。另一种说法据村里老年人讲,最早有梁氏三兄弟来到此地,老大住在东梁,老二住在西梁,最小的老三住在小梁,而南梁则是老大的后人为耕种近便才去的,这就形成了东梁,西梁,小梁,南梁。但这种说法无从考证,而且现在西梁村也没有梁姓。

往上追溯,根据文献记载,西梁村在明代隶属远亭里,解放后依次为“第二区西梁村”“东梁乡西梁村”“小梁乡西梁村”“小梁公社西梁大队”“小梁乡西梁村委会”至今。

据介绍,西梁村历史上曾有阮、孙、杨、李、胡、张、等十五姓氏之多,而且大多为外来人,这与当年此处渡口的繁华不无关系。许多南来北往做生意的选择在西梁村落户,渐成家族。李家到此最早,阮姓虽然到村中比较迟,但其家族发展最快,西梁村阮姓现占到60%。

孙家一族是光绪年间到的西梁村,之前我们在万荣临河村和百帝村一带调研时,都曾追溯过村里孙家来自哪里。临河村的孙家来自河津的干柴坡,分为几支,一支到了河对岸陕西韩城的双楼村。根据沿河一带,万荣、河津孙姓的村子不少,西梁村的孙家应是就近迁移。

国保阮氏碑楼

西梁村有一座地标建筑——阮氏双碑楼,为清代武德佐骑尉阮廷实与其子阮凌云的德行碑楼,系父子双碑楼,西边为父,东边为子,分别建于清光绪三年(1877)和清光绪五年(1879)。2019年10月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两座碑楼坐西北朝东南,形制相同,均为仿木结构砖雕碑楼,单檐歇山顶,通高13米。父亲碑全称“皇清例赠武德佐骑尉乡饮耆宾阮翁讳廷实字充吾号信卿德行碑”;其子碑全称“皇清儒学生员乡饮介宾阮公讳凌云字仙梯号从龙德行碑”。双碑楼形制相同,仿木砖雕结构,单檐歇山顶,方形砖石台基,四边方形砖角柱,高2.6米,须弥座方鼓形柱础,四面均有匾额、石刻楹联。楹联皆出自当时晋南进士之手。楼中竖四明碑,碑文亦出自名家之手。碑楼造型精致,内容丰富,砖雕繁复,技法精湛,为清代碑楼中的精品。如此规模之大,二碑楼并立、形制美丽、雕造工艺精湛超群、保存完整的碑楼在运城市范围内极为罕见,或可称为孤例。

阮廷实及其子孙在同治、光绪年间,尽孝行善享誉秦晋。阮氏一族忠孝仁爱的良好家风代代相传,孝敬老人,敬兄护弟,善行乡里,德高望重。阮廷实孝养后母颐养天年,阮凌云出资为本村及邻村设防练勇,维护相邻平安。光绪五年《河津县志》卷六记载:皇清例赠阮廷实“武德佐骑尉”,敕封阮凌宵“守御所千总衔”,敕封阮克中“布政司经歷衔”。

清光绪三年是历史上罕见的荒灾年,阮氏父子为拯救一方庶民,舍生放饭,招工建碑楼,并倡社会募捐者达五省六十九县计百余人。每天求生做工者达数百人,救活黎民不计其数。阮氏父子德行卓越,功著千秋,闻名遐迩。

阮氏双碑楼是对其父子善行义举的褒奖,至今仍有其现实意义。讲好这个故事,是对文化的传承发展和有效利用。

除双碑楼外,西梁村目前遗存的古迹文物还有一株古槐,两棵白皮松和老戏台一座,古槐树龄约600年左右,树高10米,主杆高4米,胸围4.9米,冠幅东西12米,南北12.5米,据说为村中杨氏先祖所栽,可以是杨氏一族居住历史的见证。

两棵白皮松树龄约500年左右,一东一西,旁边就是在原来的阮家祠堂。树高10余米,西边一棵已枯。树龄如此之长的白皮松十分罕见,是阮氏家族迁涉西梁的历史依据。有村民们说,他们小时候上学就在阮家祠堂里,记得还捡过白皮松的松果吃。

距离两棵古槐不远处,是西梁村的关爷庙舞台。据两次翻修(第一次清顺治年间,第二次清乾隆年间)时间推测,该舞台始建于明朝初中期,历经几百年风雨,如今亟需修葺。据介绍,关爷庙旁,原是西梁村旧时的水路,村里的雨水经此排往河滩地。

重教尚文传承久远

西梁村自古十分重视教育,从清末起就是河津远近闻名的重教村。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52年),西梁村成立了完小,属河津县第十四完小(著名河津十四完全小学校)是当时小梁乡唯一的一所完小,不但方便了本村学生就读,同时还吸收接纳了周边万荣县的远停、南埝、孙石、西范等村适龄学生,本乡在校就读生有东、西、中三个湖潮、东梁、胡家堡、小梁、马家庄、武堡、小停、伯王等十几个村。西梁村平均每年都要考上十几个大学生,2016年考上了20个二本以上大学生。

西梁村的重教尚文还是得自于传承。清同治末年,由阮廷实筹划、阮凌云次子阮在中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曾任县文清书院学董,国子监贡生)捐赠黄河滩地100余亩,作为学田,在西梁创办义学一所,以学田每年出租的收入,作为义学教师的工资,膳食等办学经费,剩余资金逐年积累,又逐渐增建校舍,扩大规模,该义学规定,在本村及邻近村农民子弟入学者,一律免费,阮在中家里的子弟也在该义学上学,学生甚众,农闲季节,多达百人左右。西梁义学自清光绪五年创办一直延续到解放前夕,为国家建设和管理,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其长子阮汝隽,清光绪23年(1897年)28岁中丁酉科解元,任清威安宫教习学部主事等职。辛亥革命后,先后任山西大学、山西商专、山西农大、山西政法学校及太原中学、新民中学、尚志女中学等校为教数十年。被赠以“三晋师表”匾额。

黄河遗风独具特色

黄河与汾河之水,千百年来滋养着西梁的土地,不但而且浸染出西梁人善良仁孝、豁达大度的品质,更是孕育独特的文化与传承。

西梁村的家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兴于清盛于民国。解放后,特别是上世纪五十年代,西梁家戏发展到远近闻名,戏团里有多个演技方圆闻名遐迩、撂得响的台柱子,与专业剧团的水平不相上下。村民利用秋收冬闲的时间集中排练,家戏共排有大戏十八本,拆子戏四十二回,逢年过节时都要演出。西梁村的家戏还曾多次代表乡、村赴县(市)演出,颇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与西梁家戏一样出名的,还有西梁社火。西梁社火阵容庞大,花样多端,内容丰富,历史上就以抬高、鼓车、舞狮等而闻名。每年社火表演时,全村村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如抬抬高),把社火举办得热热闹闹。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赴河津城社火表演,当时以20架抬高、二辆鼓车轰动全城,受到河津县委、县政府的赞扬和嘉奖。除了前两年疫情原因外,西梁村至今一直保留着闹社火的传统。

阮家渡口的繁荣,还带动了西梁村一项特殊的营生——铸锚。西梁的铸锚铁匠部设在汾北马家村汾河岸边,字号为“马家河汾南西梁铁匠部”,设炉十多台,专门铸造船上的铁锚,篙尖,响链、打船船铁钉等物,有十多位座炉师。由于作工精密,深受黄、汾河河道船工和桥头的青睐和信赖,铁物远销蒙、晋、秦、豫四省,生意十分兴隆。后来铁匠逐渐成为西梁村民的一项赚钱门路,学徒者逐年增加,至改革开放前,全村铁匠炉增设到四十多户。

河津被称为“建筑之乡”,以小梁为代表的建筑工程更是响誉三晋大地,建筑业十分发达,有十人九匠之说。据介绍,目前全乡具有一定规模的建筑工程队就有五十余家,从业人员逾三千,活动范围由晋南辐射到全国。

西梁人自古有靠手艺吃饭的传统,农闲时便外出搞建筑。最早开始都是一工带三徒,以盖民房为主。人民公社时期,村里先后组织过三次建筑工程队,并由专人负责承揽工程。上世纪六十年代时,河津县址搬迁,西梁建筑工程队承揽了邮电大楼,县政府门楼及大院排房的搬迁建设。远到太原、吕梁,近到运城、侯马、垣曲等地,都有西梁建筑队的身影。村里的老*杨刘成组建工程队已经三十多年,足迹不但遍及全国山南海北,近几年更是走出国门,将工程揽到东南亚、非洲等地,同时为村培养了大批建筑人才。前两年,他又回村投资建设了圆梦山庄。

村里有位叫阮武妆的村民,是一位能工巧匠,能瓦能木,能雕能刻。他在古稀之年雕刻的一幅木雕国徽图案,曾在县政府大门楼上悬挂了数十年。

汾河按边话水情

生活在汾河岸边的西梁村人,拥有许多关于汾河的美好记忆。

村民们告诉我们,他们小的时候,汾河的水很清,能看到河底,河里有很多鱼,他们放学后就去河里游泳、捞鱼。鱼有黄河大鲤鱼和黄鱼,最大的鱼有五六十公分长,捞鱼的时候先把水搅浑,鱼缺氧后就会蹦上来。那时候鱼做法比较简单,就是水煮鱼、熬鱼汤,他们小孩子拿着碗围一圆圈等着吃鱼的情景至今还记得。还有一个笑话,说是有一次鱼汤熬好了,大家一喝都说这鱼汤真鲜、真好喝,结果最后发现鱼早就蹦到了地上,锅里根本没鱼。

之后多年间汾河经历了有河无水,有水皆污到遍体鳞伤的过程。如今经过治理,水生态环境得到了根本的好转,正在逐步恢复往日的清澈,又能看到鱼儿在河里游荡的身影。

历史上,汾河曾给西梁村带来了不少灾害,后来汾河大坝的修建,才使西梁村彻底摆脱了水患。

2021年秋季的持续降雨,山西河津汾河区域因上游来水猛增,当时河津段洪峰流量最高时由平时的30立方米每秒猛增到985立方米每秒。这次降雨造成西梁村4000亩滩地被淹。

西梁河对岸是连泊滩,连伯滩滩涂面积约为10万亩,历史上就是泄洪区。当时由于来水量过大,根据防洪预案,决定运用连伯滩蓄滞洪水。连伯滩紧挨万荣县,万荣县庙前村是汾河入黄口,把洪水引入连伯滩,就能避免河水漫堤的风险,让洪水直接向西流入黄河。

西梁村距离汾河只“一步之遥”,历史上素有“旱涝保丰收”之誉,但西梁村的农业灌溉目前却还是井灌。

侯鑫介绍说,小梁乡目前正在实施水源置换小梁灌区配套工程,总投资11029.17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水源地及提水泵站更新改建工程、干支渠节水配套工程、渠系建筑物改造加固及灌区现代化配套等项目。建成后,灌区可合理调配水资源利用,保障小梁乡3.2万亩农田灌溉,促进当地农业及经济社会发展。灌区共分三级扬水,一级在仓底,二级在刘村,三级站在胡家堡,但因西梁村海拔较高,为485.5米,与扬水站高度相差120米,扬水站扬程达不到,所以目前全小梁乡只有西梁村引黄灌溉覆盖不了,西梁村灌溉主要依靠村里的26眼机井。

虽然海拔高,但与小梁乡东边的几个水资源匮乏的村子相比,西梁村的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井深仅在60米到80米之间,而且由于这一带沙层厚,所以水质也比较好。

地质专家宁连元介绍说,西梁村的水资源比较丰富与其地处古汾河河道有关,地下沙层具有储水的特点。

西梁村日处理生活污水800立方的污水处理站正在建设中。据介绍,小梁全乡在建、建成的16个污水处理站,由万家寨水控集团投资建设,覆盖全乡所有行政村,现基本已经投入使用。

目前西梁西沟存在一处堰塞湖隐患,相邻的万荣县裴庄镇6个村的生活污水及雨水汇集其中,对西梁村5000亩耕地构成极大隐患。

村情产业前景广

西梁村地处河津市的西南边陲,小梁乡的正西方,是小梁乡最大的一个村。东与东梁村、胡家堡村和中湖潮村毗邻;西与万荣县裴庄乡远停村和南埝村相连,并与陕西省韩城市隔黄河相望;北与阳村乡连伯村土地相连;南与万荣县裴庄乡远停村隔沟相望。全村12个居民小组,3000余口人,8900亩耕地,农业收入是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农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

西梁村有7000余亩的滩地。侯鑫介绍说,小梁乡的滩地主要分布在西梁,刘村,中东湖潮四个沿汾村,滩地主要以芦笋种植为主。小梁乡的芦苇种植最早是从西梁村开始。早在1999年,西梁村就根据滩地沙土的特点和村民的实际情况,引导村民进行芦笋种植,同时也带动了整个小梁乡的芦笋种植产业。

阮斌鹏说,近年来,西梁村通过挖掘本村特色,利用优势资源,大力推行“党组织 合作社 农户”的良性发展模式,引领创办“河津市鼎升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组织农业机械,以低于市场价30%价格服务群众收获、播种。通过流转土地,实现从种到收全程托管不要农户参与,目前完成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农户425户,为农户每亩地节约投资成本90元,确保农户的增产增收。

目前,除鼎升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外,西梁村还成立有卓越种养专业合作社、盛林溢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圆梦山庄等企业。

西梁村的芦笋品种为沙地白芦笋,个大均匀,色泽白嫩,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经过多年发展,西梁村现芦笋种植面积将近1000亩,盛林溢农合作社的芦笋除了出口欧美国家外,还对芦笋进行深加工,研制出了适合当地口味的泡菜味芦笋,打出了自己的品牌“亲情树”。

西梁村四面环沟,荒沟沟深且沟壑纵横,荆棘丛生,一片荒芜,几百年来,改造荒沟是西梁村三千多口父老乡亲的梦想。鼎升合作社理事长侯爱花,原在外从事建筑事业,为了回报家乡,2013年回乡承包荒沟荒坡2500余亩,总投资1400多万元,开发出了800余亩的耕地,种植槐米、小麦、药材等。侯爱花介绍说,下一步将合作社将面向社会招商儿童乐园,旱冰场,跑马场等多个项目,打造集休闲,观光,绿色农业发展为一体的农文旅产业,把荒沟变成“黄金沟”。

西梁村还有一家卓越种养专业合作社。据介绍,该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主要以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的生态养殖为主,为当地周边养殖农户提供仔猪,采取种养结合的方式,将猪粪发酵后作为有机肥再次利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养殖场占地十多亩,可存栏种猪600头,每年可提供一万头左右的仔猪。据负责人介绍,这些有机肥除了自己使用,还无偿提供给村民。这种生态养殖是沿汾河生态治理的生态项目,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污水处理方面的投资,切实做好环保工作,引领生态种养,带动村民共同发展。

阮斌鹏说,下一步在西梁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将持续推进污水处理站项目建设,解决村污水处理困难问题;加快推进5个小游园建设工程,为群众提供休闲娱乐的好场所;新建集便民服务、综治中心、新时代文明站为一体、包括村史馆在内的党群服务中心,进一步健全村务服务能力。他说,针对村集体经济薄弱的情况,西梁村党支部将结合村实际,积极探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途径和方式,利用土地流转,打造芦笋基地育苗中心和基地,建设商品展览中心,同时对芦笋进行深加工,通过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多途径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

西梁村还有一个特别的称谓。过去,在外一提西梁,都说是“冷漠子”村。这所谓虽说有“冷寒”之意,其实却满是“敬畏”之感,象征着西梁人坚毅勇敢、凝心聚力,勇于担当的精神。数年来,西梁人就靠着这种“冷漠子”精神,与天斗,与地斗。他们战严寒,斗酷暑,筑起了底宽20米,高5米,可通汽车,长达八华里的拦河大坝,将汾河赶到三里之外,使村子免受水患;将几千亩盐碱滩变成了方田、林园、水上庄园;慷慨解囊,勇于奉献建校楼,架汾桥,硬化滩坡道,让千险变通途;推梁填沟,挖土造田,将三沟连成一片,造田八百亩。

……

黄汾岸边的西梁人,将继续凭借这种“冷漠子”精神,建设一个美丽新西梁。

韩睿 陈晨 焦亚妮 薛吉信

来源:华夏盐湖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