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很喜欢王小波的杂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在内心惊讶于它居然曾被编入高中教材之余,对于网络上传的一些教学实录不甚满意,在此以一贯倡导的溯源导读教学谈谈其教学思路,窃以为,如此一来,学生方能真正读懂作者王小波通过此文想要表达的深刻思想。
1、 溯源教学可以从标题中的“特立独行”一词切入。
“特立独行”出自《礼记·儒行》,其原文是这样的:
“儒有委之以货财,淹之以乐好,见利不亏其义。劫之以众,沮之以兵,见死不更其守。鸷虫攫搏,不程勇者。引重鼎,不程其力。往者不悔,来者不豫。过言不再,流言不极。不断其威,不习其谋。其特立有如此者。”
大意是:
儒者有这样的品格:赠给他们财物,让他们沉溺在所喜爱的东西之中,也不会使他们见利忘义。用众人相威胁,用武力相恐吓,也不会使它们在死亡面前改变操守。遇到猛兽便上前博击,不考虑自己的勇武能否胜任。扛举重鼎,也不考虑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任。对过往的事不追悔,对未来的事不预测。说过的话不再重复,对流言也不追究其来源。不丧失自己的尊严,不讲求成功的谋略。他们特有的品格就是如此。
追溯出处得知,“特立独行”专指儒者特有的品格:不为外在的羁绊所牵制,一心按自己的选择去行动。财物、金钱、武力、恐吓、死亡、过去、未来、流言等等,都不可能改变其内在的价值取向。
简言之,做到“特立独行 ”,其实已经超越了外物,完全活出了一种生命原有的本真精神。因此,现在一般用“特立独行”一词形容人的志向高洁,不同流俗。
2、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原文,对照“特立独行”的原文出处与成语意思,认真思考:为什么作者说这只猪是“特立独行”的?它“特立独行”的表现是什么?
教师启发学生认真阅读原文,反复咀嚼后得出结论:王小波怀念这只特别的猪,是因为“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大多数猪的命运是被人设置好的,公猪阉掉,长肉,傻吃,闷睡,等死;母猪下仔。就算不甘心于这样的设置,猪们能做的也不过是种猪不与母猪交配,母猪会吃掉小猪仔。不然还能怎么样呢?“猪总是猪啊”。但是那只猪与众不同,它有着几乎不属于猪的骄傲与不羁,不喜欢猪圈,却喜欢到处乱逛。吃饱了以后,它就跳上房顶去晒太阳,还模仿汽车响、拖拉机响。最后因为跳到房上学汽笛,而与人类干了起来,却最终还是得以侥幸逃脱了人类的“设置”。在作者看来,这只猪值得欣赏、肯定、推崇与传诵,因为它恰好体现了儒者才具备的“特立独行”。
图片来自网络
3、 追溯作者创作背景与创作意图。
作者王小波曾于文革时期下乡插队,自感生活全部被“设置”。
插队,是特殊年代中,中国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一种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将这些本该在校学习文化知识的青年安插在农村生产队,和普通社员一样挣工分、分红分口粮,这样一来,其实是不管他们自己愿意不愿意,都被强行剥夺了学习的权利。王小波的个人爱好就是阅读中外名著,但这样的爱好,在当时的社会不但不被允许与支持,而且还是“冒天下大不韪”。
在云南插队那两年,王小波得过急性肝炎,得过疟疾,腰也受过伤。但他说,比疾病和死亡更可怕的是,在寂寞里枯坐的经历。
他在《思维的乐趣》一文中这样写道:“我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经历:傍晚时分,你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当时我是个年轻人,但我害怕这样生活下去,衰老下去。在我看来,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
因为每天的生活都是极其无奈地被别人无形地设定好的,根本不管他个人的主观意愿如何,因此感觉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内心其实很向往过上那只“特立独行”的猪所过的自由的生活,然而也仅仅只是向往而已,现实根本不可能,因此他几年后回忆那段非本人意愿的被设置的插队生活,写下这篇杂文,自然是表达一种对于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向往与崇敬。
这只猪不想被劁掉,想叫就叫,看到有人拿枪指着自己就要逃跑,就连嫌弃又脏又臭的老母猪而喜欢村寨里好看一些的猪,不都是“猪之常情”吗?然而却连这点作为一只猪的“自由”,都是它通过努力抗争得来的,其他不作抗争的猪,连这些原本最正常的生活都不能享受。同理,一个人想要拥有自己的个性、爱好,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生活与生命,拥有属于自己的思想,这原本再正常不过,但在那特殊的年代,这一切都无法保证。
从作者的一生来看,他内心追寻的就是自由与独立:
王小波,生于北京,先后当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1980年王小波与李银河结婚,同年发表处女作《地久天长》。1984年赴美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求学,2年后获得硕士学位。在美留学期间,游历了美国各地,并利用1986年暑假游历了西欧诸国。1988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年9月辞去教职,终于摆脱体制对他的束缚,开始做自由撰稿人。
图片来自网络
4、 追溯作者写作动因。
1952年,王小波出生前,正值“三反五反”运动。他的父亲、逻辑学家王方名,时任教育部干部,被打成异见分子,开除党籍。王小波在家庭突生变故中降生。取名“小波”,一方面是记录这一事件,另一方面寓以“大浪化小波”,盼着这灾祸像大海中的小波浪一样过去。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注定了他此生更多被设置的可能。
王小波后来在杂文《我为什么要写作》中阐述道:
我父亲不让我们学文科,理由显而易见。在我们成长的时代里,老舍跳了太平湖,胡风关了监狱,王实味被枪毙了。以前还有金圣叹砍脑壳等等实例。当然,他老人家也是屋内饮酒门外劝水的人,自己也是个文科的教授,但是他坦白地承认自己择术不正,不足为训。
父亲年老时,曾告诉王小波,“自己一生的学术经历就如同一部恐怖电影”。
王小波一直到脱离体制、辞职独立写作,寻求小说出版时,才感受到父亲一样的痛苦,因为他的表达独立思想的文字无法发表。
王小波希望国内出版社、杂志社能够出版他的小说。他的朋友给他帮忙推荐,找了很多出版社和杂志社,人家的回答永远是:“小说很精彩,但现在不敢发。”他那部18万字、想象力爆棚的《红拂夜奔》,看过的人都叹服。但在杂志社和出版社之间,兜兜转转了数年,仍是退稿的宿命,最终又被判了“死刑”。
正因为这样的人生经历,他比谁都深深懂得自由与独立的可贵。
欣赏特立独行之前,王小波也曾试图“随大流”。
1969年,他17岁,青春*动,满脑子想着战天斗地。他坐上北京始发的临时列车,前往遥远的云南陇川县插队。那里是边境,对面是缅甸。只消步行半天,就可以过去参加缅共游击队,去解放受苦人。不少同学都过去了。王小波很受刺激,正式考虑自己要不要过去。
他后来回忆说,考虑的结果是“不能去”,理由则是:
我不认识这些受苦人,不知道他们在受何种苦,所以就不知道他们是否需要我的解救。尤其重要的是:人家并没有要求我去解放,这样贸然过去,未免自作多情。这样一来,我的理智就战胜了我的感情,没干这件傻事。
在革命激情澎湃的年月里,都没干“傻事”,以后王小波更不会干“傻事”了。
只是在别人眼里,他*或许才是傻事。
搞得他后来只能自嘲或他嘲:
活下去的诀窍是:保持愚蠢,又不能知道自己有多蠢。
这大概是他“特立独行”的开始。
1997年元旦,王小波写了《写给新的一年》,又回忆起知青岁月中另一件荒诞往事——
凌晨经过一家小医院,在朦胧的曙光里,看到好多人在排队。每个人都挎了个篮子,篮子盛着一只雄赳赳的大公鸡。他们在等医院的人把鸡血抽出来,打进他们的血管里。据说打过鸡血之后,人会变得精神百倍,返老还童。排队的人还告诉他说,在所有的动物中,公鸡的精神最旺,天不亮就起来打鸣,所以注射公鸡血会有很神奇的作用。但他不明白起早打鸣有什么了不起,猫头鹰还整夜不睡呢。那一阵子每天早上五点钟,他准会被打鸣声吵醒,也不知是鸡打鸣还是人打鸣。
这短暂的打鸡血热,曾风靡全国,后来忽然间就没人再打鸡血,也没人再提到打鸡血的事。
王小波说,“好像是我在做梦”。
但这种愚昧的“信仰”,隔三岔五还会倒回来。鸡血换成超声波,超声波换成气功。
“热起来人人都在搞,过后大家都把它忘掉。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人记着这些事情,感觉很是寂寞。”王小波说。
也是在这一年,4月11日,寂寞的王小波,寂寞地离开了这个荒诞的世界。
“越是全民狂热,越需要找回常识。”面对这样的社会,王小波注定了只能做那个“特立独行”的人。
王小波曾于1997年写诗致友人:
自我辈成人以来,
所见到的一切全是颠倒着的。
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
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
既然精神原子弹
在一颗又一颗地炸着,
哪里有我们说话的份?
但我辈现在开始说话,
以前说过的一切
和我们都无关系――
总而言之,是个一刀两断的意思。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中国要有自由派,
就从我辈开始。
这样的一位作者,写作中更多对自由的尊崇和独立人格的向往,也就完全理所应当了。
图片来自网络
5、探究作者思想精髓。
王小波的《白银时代》《黑铁时代》, 这些反乌托邦小说都凸显出作家对国人生存状态的关怀。张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以及人的自然本性的人本主义思想,是他的作品的主旋律。其实,人权意识也属于世界性问题,而反乌托邦小说所揭示的正是“个人”的危机。无论《白银时代》, 还是《黑铁时代》,主流群体中的每个人都已失去了个体的地位, 处于一种被奴役的状态。人性在这个特殊的时代中遭遇前所未有的抑制,这正是极权, 那种被置于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力造成的。王小波以“文革”这个特殊的时代为突破口,揭示出了民族文化中存在的荒谬的生存体验,并对这段荒唐历史进行了反思与批判。
他说,“对于一位知识分子来说,成为思维的精英,比成为道德精英更为重要”。
作为一个自由派,王小波看问题的立场是个人主义的。中国近代以来的一个重要错误是不充分发展个人主义与多元文化。要真正解决中国从古到今的弊病, 必须关注人,尊重人,使人性的光辉得以宣扬。
他认为,当理性与人性的发生冲突时,“人有权拒绝一种虚伪的崇高,正如他有权拒绝下水去捞一根稻草。假如这是对的,就对营造或提倡社会伦理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只顾浪漫煽情,要留有余地;换言之,不能够只讲崇高,不讲道理。”王小波用冷峻的目光,审视事物本质及内在冲突,从人性角度上构建理想的道德标准。
王小波的笔下触目皆是知识与知识分子被贬谪、被伤辱的历史和现实记录。“知识”如同荼毒生命的“坏疽”,知识分子作为某种意义上的“带菌者”,则沦为怀疑、敌视、惩戒的对象。《红拂夜奔》中的李靖证出了“毕达哥拉斯”定理,却无法考取“数学博士’的头衔,并因这数学才能被官府打板子,当他声称解决了“费马大定理”这一世界顶级难题的证明时,更成为被收买和追踪的“囚犯”,每月收到一张“汇票”,同时身后专职监视他的公差则呈几何级数增长;再比如,《黑铁公寓》中,知识分子这些所谓的“社会的精英”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作为“房客市场”的“货物”,依赖于买进或抢进漆黑一团、栅栏围就的“黑铁公寓”,成为被脚镣手铐和各种羞辱性教条束缚终身的“囚徒”,而有资格和资质开“公寓”的是精明诡诈的“文盲”,这些逆反人性和有害于人类发展诉求的“倒置”的社会关系建构、荒诞的现实和观念逻辑却在一种熟视无睹、见怪不怪的社会心理氛围支撑下大行其道。
小波在创作中,始终以一个“观察家”的姿态关注社会普通民众面临的问题。这与他的生活有关,也与他朴素的价值观有关。因此,在他的小说中, 经常可以看到普通人琐碎的故事,但故事背后却饱含了他对生活和生命的独特理解。
(以上内容摘自网络)
6、探究作者原文语言风格。
形式为内容服务。任何文学作品,语言作为思想的外壳,其风格总是由所表达的思想内核所决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一文,选择“猪”这一特定对象,其实也说明了作品本身具有一种特立独行的因素。在作者看来,人和猪一样,追求自由乃其天性使然。“它们会自由自在地闲逛,饥则食渴则饮,春天来临时还要谈谈爱情”,无疑,猪所处的这种自然状态,正如人所追求的自由生活一样,是一种自然的要求和生存方式,然而,在那充满荒诞的年代,这样正常的自然要求与生存方式,却会招致严厉的阻挠与打击。面对如此荒诞性,作者选择用一种戏谑、调侃的语言来加以表述,自然富有极强的表现力与感染力,让读者于会心一笑中深思良久。
历史本来在正史中的面目是清晰、确定、严肃的,但是王小波却将历史放入了一种滑稽有趣的情景之中,使历史降格为满足心理戏谑需要的故事,而与此同时,正史则被揭下了道貌岸然的面纱。这也正是其作品魅力之所在。
7、品读原文部分精彩语句。
“假如没有人来管,这两种动物也完全知道该怎样生活。它们会自由自在地闲逛,饥则食渴则饮,春天来临时还要谈谈爱情;这样一来,它们的生活层次很低,完全乏善可陈。人来了以后,给它们的生活做出了安排:每一头牛和每一口猪的生活都有了主题。就它们中的大多数而言,这种生活主题是很悲惨的:前者的主题是干活,后者的主题是长肉。我不认为这有什么可抱怨的,因为我当时的生活也不见得丰富了多少,除了八个样板戏,也没有什么消遣。”
此处作者采用“正话反说”的表达方式,让荒诞显露无疑。虽然猪正常的、不被设置的生活显得有点“层次很低、乏善可陈”,但这无疑是它们乐意的;人对它们的生活强加干涉、做出安排,对于猪而言就“很悲惨”。作者故意说“不认为这有什么可抱怨的”,其实暗指自己的生活比猪好不了多少,同样的被设置,同样的不乐意,更同样的悲惨。看似简单的议论,其实况味复杂。
“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不光是设置动物,也设置自己。我们知道,在古希腊有个斯巴达,那里的生活被设置得了无生趣,其目的就是要使男人成为亡命战士,使女人成为生育机器,前者像些斗鸡,后者像些母猪。这两类动物是很特别的,但我以为,它们肯定不喜欢自己的生活。但不喜欢又能怎么样?人也好,动物也罢,都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段关于被设置的议论,看似轻描淡写的“认命”,其实以调侃的语言表达对于当时被设置的生活的不满,为下文引出一只不愿被设置的猪的桀骜不羁作铺垫,充分体现了作者抵触设置的自由观。语言的轻幽默,更加强了情感的厚重性。
“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个原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
结尾处语言耐人寻味,强调了“无视”被设置的人的稀少。作者在此进一步了嘲讽“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和“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无疑十分坚决地表明了自己的心迹:此生愿自己像那只猪一样特立独行,绝不被别人设置,也绝不设置别人的生活。
这让我们想起庄子。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宁可像一只乌龟拖着尾巴在泥浆中活着,也不愿让高官厚禄束缚了自己。王小波在文末明确表明了自己与庄子一样的内心追求:人格独立,精神自由。
8、查找其他名家对作者的评价,从另一侧面更多了解作者与作品。
小波在创作中,始终以一个“观察家”的姿态关注社会普通民众面临的问题。这与他的生活有关,也与他朴素的价值观有关。因此,在他的小说中, 经常可以看到普通人琐碎的故事,但故事背后却饱含了他对生活和生命的独特理解。小波小说的语言是朴实无华的,没有矫揉造作,这种所谓的“技法”是难能可贵的。当然我认识的小波,在这一年收获颇多,不仅在小说创作上,也在诗歌和散文上,他的勤奋和努力换取了大众的认可。(作家扶小风评)
小波的文字涉猎了小说、诗歌、和散文,但以小说居多,也以小说见长。他关注这个时代,关注现实生活,并不是那种为写文字而造文字的人,他文字里透露出的感情是真挚的,感人的。(作家季纯评)
对于王小波的评价,一直以来都有两种不同的极端。一部分人对他推崇备至,将他推高到一个不可思议的位置;而另一部分人则觉得他的作品更像是痞子文学,有点儿嬉皮士的意思,一向被自命正统的人们所不喜欢。(作家哲夫评)
9、教师引导学生重新审视标题中的“特立独行”一词。
文中的猪,作者之所以用“特立独行”来形容,是因为它虽然只是“一只”猪,但在作者眼里,它早已具备儒者特有的品格:不为外在的羁绊所牵制,一心按自己的选择去行动,一切外物都无法改变其内在的价值取向。作者崇尚这样的自由精神与人格独立,因此通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表达内心对于自由的尊崇。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王小波的代表作《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我的精神家园》,并由此展开讨论:一个人拥有哪些基本的权利与自由?当个人的自由与尊严被强权侵犯时,应该如何捍卫?
我想,通过以上溯源教学,学生应该能很好地领悟王小波借助文字所要表达的思想精髓,这对于他们今后一生的成长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稚吟秋声,原名姚丹华,1970年生于上海。教育行者,朗欧文化艺术(上海)中心行政总监,溯源导读教学、无界阅读联想教学和立体式动态作文教学首倡者,独立写作人,文字作品散见各大报刊媒体。多年来荣获上海市古典诗词创作大赛、上海市古诗文阅读大赛、上海市中学生作文大赛等重大赛项优秀指导教师称号,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会刊《语文世界》封面人物介绍,《语言文字报》教学版整版刊登其溯源导读课例《愚公移山》。曾在全国各地推广教学理念,担任全国语文教学活动主讲嘉宾二十余场,其溯源导读教学展示课《愚公移山》《为学》《陈太丘与友期行》《背影》等广受好评。
手机:18918921360;
个人*yaodanhua1(18918921360)
公众号ID:zhiyinqiusheng
作者近照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