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班之战(三):登陆日——鲜血、白沙和珊瑚礁

塞班之战(三):登陆日——鲜血、白沙和珊瑚礁

首页枪战射击海滩登陆防御更新时间:2024-05-11

的原创历史军事故事。(谢绝搬运)

当日军仍在为确定美军的下一个进攻目标争执不休的时候,美军的攻击部队已经剑指塞班岛了。。。

美国人来了

当西方的盟军部队在1944年6月6日突破希特勒的“大西洋壁垒”,登上法国海岸的时候,另一 支大型水陆两栖舰队已经在太平洋中破浪前行,他们将执行一次在规模和复杂程度上仅次于“霸王”行动的大规模突击作战计划——“征粮者”行动。

美军此次的计划将要夺取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天宁岛(又译提尼安岛)和关岛,它们是尼米兹将军向西穿越中太平洋的重要垫脚石。强大的B-29轰炸机部队也将以此为基地展开对日本本土的猛烈轰炸。

蔚蓝的洋面上,向着马里亚纳群岛疾驰的舰队有500多艘各类舰船,搭载了30多万名士兵。

马克·米彻尔将军率领的第58特混舰队拥有的15艘航空母舰被划分为4支特混大队。由7艘快速战列舰、21艘巡洋舰、几十艘驱逐舰组成的护卫舰队严密保卫着核心的航母部队。

集结在马朱罗环礁的第58特混舰队。

斯普鲁恩斯将军仍旧在旗舰“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巡洋舰上指挥整支舰队,但是航空母舰的战术指挥由米彻尔负责。

特纳将军指挥的第51特混舰队——即联合远征军,拥有12.7万两栖突击队士兵,其中包括第2、第3和第4陆战师以及陆军第27步兵师。

海军陆战队的霍兰·史密斯仍旧担任第5两栖军的军长。第27步兵师的师长,拉尔夫·史密斯将军作为他的下属配合登陆后的作战指挥。

到了1944年,美国可怕的工业生产能力已经对日本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行动中的运输舰装载着4万种补给和弹药。这些物资已经提前按照战斗需要打包,可以快速地卸下并运往滩头阵地,运送的数量将按照预先的作战计划步骤及时调拨。

物资总量平均到每个海军陆战队员和士兵头上,等于为每个士兵都准备了1 吨多重的补给和装备。其中仅一艘补给舰就能为登陆的9万士兵解决1个月所需的食物。

满载补给物资的运输舰,注意卡车和吉普车上都已经装载好了各种物资。

为了躲避敌人的潜艇侦查,庞大的舰队定期在约定的节点集中转向——航空母舰、战列舰、巡洋舰和驱逐舰一齐转向,并始终保持在同样的航线上。“这些舰队所产生的尾波形成了完美的对称图, 像一支顶级的芭蕾舞团。”——空中巡逻的战斗机飞行员不禁感叹。

作战开始后,第51特混舰队将分为两支部队,同时进攻两个目标:北线攻击部队负责夺取塞班岛(由特纳直接指挥),南线攻击部队负责进攻关岛。

南线攻击部队的司令为理查德·L.康诺利将军,其突击队由罗伊·盖格指挥,这名海军陆战队的将军曾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中灵活调度“仙人掌航空队”。

日本人慌了

马里亚纳群岛是一串热带火山岛链,在1521年由麦哲伦发现。他对当地土著船只和船上的绳索印象深刻,将之命名为“三角帆群岛”,但他手底下的船员却叫这里为“盗贼群岛”。

在美西战争期间,美国控制了其中最大的岛屿——关岛。到了1899年,饱受折磨的西班牙人将其在加罗林群岛、马绍尔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所占领的岛屿以约4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德国——美国本来也可以拥有这些岛屿,但麦金利政府认为它们远不值这个价。。。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人占领了以上所有的岛屿,由于日本是战胜国之一,后来国际联盟便将这些岛屿委托给日本管理。

在战争的头两年间,塞班岛只不过是一个补给点和中继基地。在1944年初,这里的守备部队仍然只不过是一支象征性的军队,除了一些分散的碉堡之外,日军几乎没有建造任何防御设施。

日本国内劳作的平民

这个面积85平方英里的小岛不同于美军之前进攻的地势低洼的环礁——岛中央塔波查山(高达1554英尺)和北端的马皮山之间有一条锯齿状的山脊,密布着数千个洞穴,矗立着许多小山峰和悬崖。崎岖的地形,再加上岛上遍布的大片甘蔗地,使得这里非常适合进行防御性战争。

1944年2月23日上午,米彻尔的舰基轰炸机袭击了该岛的机场。平静的生活一去不返。日军飞行员拼尽全力打下来6架美国飞机,代价却是日军的拦截战机几乎全军覆没。

3月3日,“米国丸”号奉命撤回岛上的日本居民,它载着1700名乘客起航,乘客大多是南海开发株式会社高级职员的家属或有影响力的公民。起航三天后,美军潜艇就用鱼雷把他们统统送到了海底。

从4月份开始,日军的大本营终于决定加强这里的防御力量,以遏制美国在中太平洋地区的不断进攻势头。除了不断地派出增援部队外,大本营*了该地区的整个指挥系统,并派遣南云忠一中将到塞班岛指挥一个新建的中太平洋方面舰队。

南云忠一把指挥中心设在塞班岛上。岛上的部队来源复杂,其中不少士兵是从海难中救起来的,他们组织不力、缺乏领导、没有武器。南云中将是这个无序的防御力量名义上的领导,但他总是把工作推给第三十一军的小畑英良将军(他是马里亚纳群岛所有地面部队的指挥官)。

塞班岛的地面部队的战术指挥以及岛上的固定防御工事准备工作则由斋藤义次中将负责。

斋藤根本就不是个合格的作战部队指挥官。他墨守成规、毫无个性,骑兵出身,以前是个负责采购军马的。大本营居然派出这么个货色掌管塞班岛的核心防御,可见这个岛屿在东京眼中是多么的不重要。

美军情报部门通过航拍照片和无线电侦听做出分析,估计日本守军为1.5万至1.7万名士兵。这一估算错的离谱。

日本国内欢送炮灰上前线。

4月和5月自日本和中国出发的援兵使得岛上军队人数达到了近3万人。守军中有22702人的陆军 部队(第四十三师团以及混编的第四十七独立旅团)以及6690名海军人员,其中大部分来自精英战队——海军特别陆战队,而这支部队的一部分曾在塔拉瓦凶猛地对抗美军。

即将登陆的美军部队应该感谢出色的潜艇部队,否则岛上的日本守军人数还要多得多——日本陆军的第四十三师团分别乘坐两支运输船队从日本出发。第一支运输船队顺利抵达,第二支船队却遭到了美军潜艇的不间断攻击,这支船队的7艘运输舰搭载了7000名士兵,以及第四十三师团的大部分重型武器、 补给以及粮食。

最终,7艘运输舰被击沉5艘,绝大部分重型装备和弹药补给葬身大海,大部分士兵被救起来后,挤在幸存的两艘运输舰上抵达了塞班岛。大约5500名士兵加入了岛上的守备部队,他们大部分人没有武器,灰心丧气,“一副失败的散兵游勇相”。

在东京大本营的计划或者说臆想中,他们要在塞班岛上完成一个速建的要塞——目的是让塞班岛“坚不可摧”。但是由于缺乏大量的建材和设备,士兵们只能“叉着胳膊,站在那里无事可做”。

沿海防御工事和防空炮台都是匆忙搭建起来的,有很多处都没有完工。防御工事的建筑材料只有泥土和木头——因为数以千计的建筑材料已经在运输途中沉入大海,也不可能有更多的 材料运来。

日军还乐善好施地把成箱的弹药、火炮、带刺铁丝网以及其他军需都存放在靠近美军西侧登陆地点的海军仓库里。结果美军一登陆就把其中的大部分物资都给缴获了。

塞班之战,米彻尔将军在舰桥上密切注意战况。

岛上的日军已经没有时间了——特混舰队此时距离塞班岛只有不到200英里了,发觉自己暴露在日军的陆基航空兵打击范围内的米彻尔将军决定先发制人。

塞班岛上空的“地狱猫”

6月11日下午1点, 第58特混舰队开始迎风转向,准备派出攻击机群——每艘埃塞克斯级航空 母舰有16架“地狱猫”起飞,每艘轻型航母则各自放飞了12架,这批攻击机群共有 208架战斗机和8架鱼雷机。每一架战斗机都加挂了副油箱,其中一半战斗机上还挂载了500磅的炸弹。

行驶中的美军特混舰队

下午3点,这批凶猛的攻击者突然出现在了塞班、天宁岛和关岛的上空,日军完全措手不及。

仓促起飞迎战的“零式”战斗机完全不是“地狱猫”的对手,大约30架日军飞机被击落,地面日军的高射炮火非常猛烈,但是命中率并不高。

老练的美军飞行员已经适应了如何在日军的高射炮火中进行战斗,他们几乎是无视这些地面炮火,反复低空高速略过,对地面目标进行轰炸和扫射,飞机几乎是以树梢的高度从城镇上方飞过,地面的居民吓得四散奔跑。

塞班岛和天宁岛的机场化为一片废墟,数十架地面的飞机被摧毁。四射的枪弹点燃了加拉潘(塞班最大的城镇)附近山坡上的野草从。

美军也付出了代价,11架F6F战斗机在关岛被击落,塞班岛上攻击的美军飞机不少被击伤,托坚固结实的机身的福,大部分美军飞机都顺利返航了。

晚上,美国人也没有消停——小规模的“蝙蝠队”不停地*扰日军的机场——他们在机场上空盘旋并偶尔进行低空扫射,这一战术让日军不得安宁、无法休息,也让他们在第二天早上精疲力竭。

塞班岛上空的美军攻击机。

第二天,美军的战斗机群再次来袭,日军已经没有几架飞机敢起飞迎战了,装载了小型*伤炸弹的F6F战斗机在日军的跑道上留下弹坑,然后掉过头来进行低空扫射。

日军有三分之一的飞机被摧毁;同时,美军还在日军机场跑道上留下了许多弹坑,破坏了许多重要的地面支援设施。

一直备受日本人期待的第一航空舰队没能给美军带来丝毫损失。角田原来可用的飞机大约有435架,这些飞机被寄予厚望,指望它们能够通过“穿梭轰炸”逐步削弱美军航母舰队实力,从而让前来决战的联合舰队一战功成。

而实际上,经历了反复的被打击后,角田的飞机就剩下100来架了,这些飞机之所以幸存下来,是因为它们一直分散隐藏在远离机场的区域,日本士兵还用棕榈叶和灌木丛进行了严密的伪装。

发现塞班岛上的日本空军已经无力反抗后,斯普鲁恩斯命令两支特混大队(米彻尔一半的兵力)向北方移动, 对硫黄岛和父岛的日军机场发动袭击。

6月15日下午,第1特混大队到达指定位置并对硫黄岛和父岛展开大规模的混合攻击。“地狱猫”击落了20多架日本战斗机,一同出战的轰炸机则对机场、军火库、燃料罐以及地面建筑进行猛烈攻击。

现在,塞班岛附近的天空已经是美国飞机的领地了。

登陆的序幕

6月13日早上,距离第一轮登陆还有48小时,第一批舰炮支援队到达了塞班岛和天宁岛。这支队伍中有7艘新型快速战列舰,由海军中将威利斯·A.李指挥。这7艘战列舰与第58特混舰队分开后,在10多艘驱逐舰的护卫下,率先开始对塞班岛海滩的防御工事展开攻击。

一整天下来,他们耗尽了15000枚16英寸和5英寸的炮弹,但新战舰上的炮兵对于轰击岸上目标的经验有限,不知道应该在瞄准具体目标时进行缓慢而耐心的调整,因此并没有造成很大的破坏。

对岸轰击

黎明前,又一组更有经验的火力支援部队加入了他们 ——其中包括八艘战列舰、六艘重型巡洋舰和五艘轻型巡洋舰。这一次,他们瞄准目标不慌不忙,精确命中。但是塞班岛太大,目标又多又分散,结果,仍然漏掉了不少火力点。

在猛烈的火炮掩护下,6艘扫雷舰探察了登陆滩头外面的水域,并没有发现水雷。

加拉潘在美军的轰击下燃起了大火,城镇淹没在火海中,灼热的空气几乎无法呼吸,街道上满是碎石和尸体,幸存的居民开始向山上逃跑,一个年轻的志愿护士——三浦静子也是其中一员。

6月14 日,两支由96个士兵组成的水下爆破队大胆地探索加拉潘以南的珊瑚礁。他们游到日军岸炮附近,绘制珊瑚礁的地图,确定登陆艇次日可以采取的线路。

塞班岛和天宁岛就隔了条狭窄的海峡相对。

潜水员没有发现人造的海滩障碍物,于是他们炸掉了珊瑚岬,为登陆艇清理出通道。

日军的岸炮部队发现了这些胆大包天的家伙们,在岸炮的攻击下,爆破队4人死亡,5人受伤。

水下爆破队的出现使第四十三师团师团长斋藤义次中将确信美军即将入侵,而且登陆点就是西岸,于是他转移了炮兵部队,调集防守部队向西岸集中,并在西海岸建立了新的指挥部。

这名呆板的指挥官决定按照东京的命令——日军要在海滩上防守塞班岛,勇敢地同登陆的敌人在滩头决战——而不是利用地形,构建纵深防御。

海滩的守卫者们蜷缩在海滩和山坡上的掩体里面,他们没有重型武器对抗敌人的装甲部队,只有燃烧瓶和手榴弹。

一名日军士兵在他的日记里写下最后一段话:“我们准备好‘莫洛托夫鸡尾酒’和手榴弹,正在等待着战斗的降临,一旦命令下达,我们将不顾一切地手握刀剑,列队向敌军冲去。我唯一担忧的就是在我们死后,日本会有什么样的结局。”

运输舰和坦克登陆舰已载着海军陆战队第二师和第四师靠近塞班岛西海岸,并将在6月15日,到达登陆出发位置。

登陆船只上的军官起居室的桌子上都放着一座塞班岛的等比例石膏模型,登陆滩头、飞机场、城镇以及已知的岸炮位置都用彩色墨水标记了出来。

收音机里面,“东京玫瑰”则用温柔的嗓音说着让大兵们毛骨悚然的话语:“你们最好在还能享受的时候好好听听,因为明天早上6点,你们就要去攻打塞班岛了……我们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所以,趁现在你们还活着的时候,让我们一起聆听吧……”

进攻塞班

鲜血、白沙和珊瑚礁

6月15日黎明前,第2陆战师的士兵们都起床了,他们享用了一顿丰盛的早餐后,整理好装备,陆续登上两栖车和登陆艇。

5点30分,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开始进行登陆前的最后一次炮击,炮火在整条海岸线上肆虐,所有的东西都淹没在烟尘和爆炸的火光里面。

几乎所有的士官都是参加过两栖突击的老兵。在他们镇静而放松的表率下,即将登陆的陆战队员们看上去都不紧张,他们一直注视着海军大炮对海岸的轰击。

登陆

7点的时候,炮击停止了,34艘坦克登陆舰开至离岸边2海里处的出发线。庞大舰船的大型前舱门缓缓打开,满载海军陆战队队员的两栖牵引车从里面开了出来,开始像大甲虫一样在海面上打转。

目标海滩是从嘉兰卡诺亚——背风海岸南部的一个炼糖厂和村庄——向南北延展4英里。

8点13分,719辆履带式登陆车载着8个营的海军陆战队队员开始向海滩前进,配备着武器和装甲的小型水陆两用登陆车、炮舰为他们护航护航。

军官们分发着口香糖,并警告士兵们,万一他们落水,就一定要丢掉身上沉重的弹药带和武器,保命第一。

示意图

海滩上的日军在猛烈的掩护炮火下面煎熬,但是也做好了战斗至死的准备。

登陆部队的第一波攻击面宽达4英里,当两栖车行驶到距离岸边约7、800米的时候,岸边和山脊上的日军炮兵开始猛烈射击,一阵阵的迫击炮弹和火炮弹如雨点般降临到进攻者身上。

大批履带式两栖车像密密麻麻的螃蟹一样爬过珊瑚礁障碍……在炮火攻击下,几辆两栖车沉没了,但其余的越过礁石,进入了浅蓝绿色的潟湖中。

山脊上的日军火炮阵地经过精确测量,瞄准了礁石区域——首轮齐射在珊瑚礁一线炸出一面整齐的,由白色浪花和火焰组成的水墙——几辆两栖车被直接命中,车上的人全体阵亡。

数十架飞机开始低空扫射海滩,而驱逐舰则靠近海岸线,最后一次用5英寸口径的火炮攻击着暴露的火力点。

虽然蒙受了一定的损失,但是,数量极多的美军登陆车船还是成功抢滩,在短短20分钟内,8000多名美军被送上了滩头阵地。

现在情况非常清楚——猛烈的炮火没有打垮敌人,在海滩和山脊之间,日军无数的机枪和迫击炮开始猛烈地还击,海军陆战队员将弹坑作为临时散兵坑,并不断向下深挖,因为日军的火力在继续加强。

登陆日的战斗

很多人被炮弹直接命中而丧生。首批登陆部队的8个营里面,有5名营长受伤并撤离,其中1个营接连任命了3名营长,但是都在滩头被打死。

罗伯特·B.希克斯上尉在向海滩爬行的时候,一颗迫击炮炮弹击中了紧靠他左边的两名海军陆战队员——“爆炸后两个战士瞬间蒸发了。我根本就看不到他们的一丝踪影。他们被炸碎了,跟沙子和植被混在了一起。 ”

在至关重要的第一天剩下的时间里,海军陆战队的主要任务是守住登陆滩头,让更多的士兵、装备和武器登陆。7个炮兵营(装备75毫米和105 毫米的榴弹炮)以及2个坦克连于下 午登陆。15日白天结束时,有2万海军陆战队员成功登陆。

美军在坦克掩护下进攻

南云忠一在加拉潘后方斜坡上一个30英尺高的瞭望台中观察着战况。 他呆呆地站在那儿,看着有压倒性数量的敌方舰船,突然,他无比担忧而又钦佩地对身边的野田说道——至少有4艘在珍珠港沉没的战列舰现在又重新投入战斗了。

霍兰·史密斯将军逐渐判断出,日军在岛上的军事力量比情报估计的高40%至50%。美军的火炮无法有效地打击藏在山脊后面的日军迫击炮和移动火炮阵地。

整个海滩上躺满了伤亡的士兵,医务兵在海滩上设立医务站治疗伤员。但是他们持续遭到山脊上的日军迫击炮的攻击。炮弹直接砸在士兵头上,他们的身体被炸的粉碎。

黑夜里四处飞来子弹,炮弹落在珊瑚礁上,炸飞的珊瑚碎片增加了*伤力。场面十分恐怖 ,每个在暴雨中躲避炮火的陆战队员都只想赶紧离开这片地狱般可怕的海滩。

到了6月16日早上,激烈的战斗沿着岛屿边缘持续着,美军的伤亡人数超过了2500人,只成功保住了一半的滩头阵地。史密斯将军要求调动所有可用的援兵,并无限期推迟原定于6月18日对关岛的进攻。

我部将发动一场夜袭, 有望一举彻底击溃敌军

登陆日当天,侥幸从流弹下逃生的斋藤中将信心满满地打算发动一场夜间突袭,把(他认为)立足未稳的美军登陆部队赶下海去。

他坚持让一群忧心忡忡的参谋们制定了反击计划,并向东京发电:

黑夜过后,我部将发动一场夜袭, 有望一举彻底击溃敌军。

斋藤中将并不知道,因为师团兵力已经分散并且遭受了不断增加的伤亡,他们其实只有36辆坦克和1000名步兵可以用来“一举击溃敌军”。

这次仓促的反击就没有顺利过——部队赶往集合点的时候,引起了美军的注意力,随即美军用准确而集中的火炮把斋藤的参谋们打散了,而斋藤自己也在黑暗和混乱中走失了——大家都传言他被打死了。

塞班岛作战的美军

坦克部队根本不等步兵到来,就从嘉兰卡诺亚旁边的一座小山坡上闹哄哄地冲向美军阵地,结果,大部分坦克颠簸着开进了镇子东边的沼泽,被陷在泥泞里面动弹不得。

等步兵气喘吁吁地追上好不容易从泥潭里面爬出来的坦克后,一波三折的夜袭才算是正式展开。

日军的动静早已将美军惊动了,驱逐舰驶向岸边,向黑夜里打出无数的照明弹。暴露的日军在鲁莽的军官下,不管不顾地草率地发动冲锋,5英寸的舰炮火力轻易地就将冲锋的部队打崩了,日军人数也不足以撼动美军的防线,一切都如同瓜岛夜战的重演。

美军占领的滩头阵地

不死心的日军一而再,再而三地*并发动冲锋,每次都被美军密集的舰炮火力,机枪、半自动步枪和冲锋枪成片的砍倒,至于日军的坦克部队,一部分见势不妙转进了,剩下的基本都被炸成了废铁。

近700名日军战死,而美军的防线完好无损。

被派去寻找斋藤尸体的平栉少佐差点也丢了性命——在穿越甘蔗地的时候,燃烧的炮弹将这块地方变成了一片火海,他把军刀当作丛林砍刀使用,劈开了一条生路。 黎明前一小时,他跌跌撞撞地到达了师团司令部。发现斋藤将军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山洞口。

虽然经历了前一天的惊魂之夜,斋藤将军仍然觉得,在坦克和海军特别陆战队的帮助下,他们有希望把登陆的美军打回大海。

他决定这次从陆战队登陆点的最北端发起攻击——加拉潘郊区的塞班岛广播站附近向敌人发动集中攻击。

示意图:冲锋的日军

不知道是出于疏忽还是盲目自信,日军大张旗鼓地集合部队,并且通过“游行、爱国演说和挥舞国旗”来鼓舞士气——这一切,都被岸边附近的军舰上的美军看得清清楚楚。

计划于黄昏发动的攻击因为通信不佳,地形复杂等原因被推迟到了晚上。晚上8点左右,好不容易集合的40辆坦克和2个大队的步兵开始沿着海滨公路向南部前进。

装甲部队发出的吱吱嘎嘎的噪音早已惊动防线上的海军陆战队员,而近海的军舰一直在盯着他们,不断发射的照明弹让日军的队伍清晰可见。当坦克经过一处无掩蔽的地点时,日军被逮了个正着,海军用舰炮,陆战队用75mm火炮、迫击炮、火箭筒、步枪和机枪组合而成的火力猛烈攻击。

坦克爆炸起火,把周围的步兵照得通明透亮,不到一小时,坦克都被摧毁或抛弃,只有步兵不断地重复头天晚上的被屠戮过程——集结、冲锋、被打散——再集结、冲锋、被打散。。。

被摧毁的日军坦克和被击毙的日军士兵。

直到黎明,美军的防线稳固无比,而伤亡惨重的日军其实已经失去战役的主动权了。

6月17日,海军陆战队继续向岛内推进,把那些让他们登陆以来吃尽了苦头的炮位都攻占了。

第4陆战师以及第27师的士兵突破了南部防线,向麦吉森湾前进,将岛屿一分为二,切断了岛屿南部剩余的日军与大部队的联系。

6月18日,美军占领了阿斯里托机场。 第4陆战师转而向北攻击,开始将剩余的日军驱逐至岛屿北部。

反攻的失败并没有引起东京方面的重视,陆军参谋本部仍旧以天皇的名义督促第三十一军:“鼓舞官兵的精神,不断消灭敌人,为天皇分忧。”

马里亚纳群岛的陆军指挥官井桁中将则承诺——“我们甘愿牺牲一万人来成为太平洋的堡垒,以此报答陛下的厚爱。”——日本人又一次做出了承诺,要在一场毫无意义的战争中奋战到底。

各位读者,觉得文章不错的话,麻烦点个赞吧。

我是,讲述不一样的人文历史故事。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