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PM2.5年均值接近90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占比不到50%。空气差是人们最直观的感受。8年过去,2020年38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的比例达到了75%。北京的蓝天越来越多,颜值越来越高。
这背后一支敢吃苦、能担当的环保铁军功不可没。他们手握环境监测数据“指挥棒”,怀揣污染成因“定位器”,头戴预知未来空气质量的“望远镜”,这些年持续为北京市大气环境的评价考核、环保监管、污染治理和应急减排工作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大气室主任李云婷是他们中的一员。9月29日,李云婷作为生态环境系统党员代表参加了中共中央宣传部举办的“践行两山理论 建设美丽中国”中外记者见面会。
在见面会上,李云婷用展板展示了从2013年到2020年北京市每一天的PM2.5空气质量。她指着展板介绍:“颜色越深,表明空气质量越差,颜色越浅越绿,空气质量就越好。大家能够看到,经过这么多年持续努力,PM2.5污染天数越来越少、污染程度越来越轻,优良天数越来越多。”
“蓝天白云,现在在北京已经是非常常见了,市民朋友的蓝天幸福感和获得感也在显著增强。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生活环境越来越舒适、越来越宜人。”说起这些,李云婷神采奕奕。
李云婷告诉记者,这么多年下来,空气质量数据的变化一直牵动着她的神经。她说,早年间的浓度跌宕起伏的时候,自己感觉非常紧张,这些年优良天数屡创新高,也感到非常欣慰和满足。作为环保人,有很多在一线的环保工作者,他们每天都在为了每一微克的改善,日夜奋战在治污减排、监测执法的第一线。
在回答红星新闻记者提问时,这位“蓝天卫士”介绍了科技创新在蓝天保卫战中的卓越表现。李云婷说,北京市这些年的空气污染治理已经逐渐转向了精细化的方向,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做过很多尝试。她详细介绍了北京市开展的、基于小型传感器高密度监测网络的整个实践过程。
李云婷介绍,从2014年开始,她们开始接触小型传感器,但当时监测人员对它的性能和应用场景都非常陌生。不过监测人员最擅长的就是解剖,他们把所有拿到的设备拆到小螺丝级别,进行研究,并且设计了很多实验来评估它们的性能,做了很多技术创新,申请了发明专利。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2015年,监测人员就决定将高密度监测网络正式纳入到北京市大气环境监测体系中来。李云婷介绍,高密度监测网络在后来的工作中,成为精细化管理工作的主要技术担当。这套高密度监测网络帮助实现了从市一级到区一级再到街道(乡镇)一级的三级空气质量点位部署。”
她说,以往监测人员在北京市各区设立1~2个标准监测站,全市总数是二三十个左右。运用高密度监测网络以后,李云婷和同事们部署了1000多个小型传感器,对全市300多个街道(乡镇)实现了全覆盖。这时,监测网络提供的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可以精确到公里级别。“这个数据我们都是对街道(乡镇)开放的,基层环境管理人员能够非常迅速地拿到第一手数据资料,使得环保责任下沉的效率和效果都获得了很大的提升。”
借助高密度监测网络提供的海量数据,监测人员把这些数据跟气象、地理信息、污染源、社会大数据等相结合,建立了一套从污染结果追溯到污染成因的溯源体系。通过这个体系能够精准识别出北京本地排放的高值区,把它们暴露出来,为精准执法、靶向治污提供了很直接的依据。
据悉,这套高密度监测体系在国际上在国际上也处于先进地位,李云婷说,联合国环境署还邀请了他们在联合国“科学-政策-商业”论坛上进行了主题发言,向国际社会介绍经验。
“我们借助高密度监测网络正式迈向了大数据时代。这些年,我们也在积极探索建设更加精准、更加智能的溯源体系,希望能够为北京市大气环境精细化管理持续发力,也希望能够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贡献我们技术人员的力量。”
红星新闻记者 吴阳 北京报道
编辑 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