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一个飞行员的培养,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在战争时期,飞行员更是比战机更重要的战略资源。战机被击落了,可以再生产,但飞行员牺牲了,就短期内无法弥补。因此,几乎所有的战斗机都配备了弹射逃生系统。当战斗机遭遇突发状况时,飞行员迅速弹射跳伞逃生,以保护飞行员的生命安全。
但全球绝大多数直升机,却没有弹射逃生系统。这是为什么呢?直升机和战斗机的机构有着本质的差别。直升机主要靠旋翼提供足够的升力飞行,要想弹射逃生,就必须规避旋翼。否则,就算弹射成功,被旋翼击中,也是九死一生。而战斗机则不同,只要弹射出去,就不会再遭受战机本身的二次伤害。
目前,全球配备弹射逃生的只有俄罗斯卡-50/卡-52两款武装直升机。为了彻底解决旋翼对飞行员的二次伤害问题,卡莫夫设计局特别在座舱和旋翼上,同时设置爆炸索装置。当直升机失去控制,即将坠毁时,飞行员可启动弹射系统,直接将座舱玻璃和旋翼一起炸毁,然后弹射出去。
这套弹射逃生系统看起来相当酷炫,但技术极其复杂,比一般战斗机弹射逃生装置难得多。首先,弹射之前,飞行员必须启动螺旋桨叶底部的爆炸螺旋,保证6片桨叶全部炸毁脱离。然后,座舱盖迅速脱离座舱。这时,飞行员座椅后背的弹射火箭完成点火,带着飞行员连通座椅弹射逃出直升机。
这一整套流程看起来十分合理,但要完成全部操作,只在电光火石之间,稍有差池,就机毁人亡。至今,俄罗斯飞行员没有试用过这套弹射逃生系统。而其他国家之所以放弃为直升机配备弹射逃生系统,是因为直升机飞行高度较低,相比弹射,更容易迫降。现代直升机的装甲抗打击能力已相当强,在低空条件下,迫降成功率很大。
在实际经验中,当直升机主旋翼突发停车事故时,飞行员首选就是自旋机动避险。这种方法,既简单,又高效。在妥当处理的情况下,既能保住直升机,又能保住性命。相反,弹射逃生反而充满更多未知的危险。在电光火石之间,飞行员只需要一个选择,过多的选择,反而容易影响飞行员的判断,从而错过最佳逃生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