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多所初中开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选拔人才、重点培养

嘉兴多所初中开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选拔人才、重点培养

首页枪战射击GRIT中文版更新时间:2024-05-09

近期,各校纷纷推出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过去只在高中招生简章中看到的信息,已经下沉到初中段。

看来嘉兴已经大力推行教育部的“强基计划”。但是,在义务教育招生政策中也明确说过,中小学要进行平行分班,禁止分重点班、特色班,那如何重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呢?一起来看!

拔尖创新人才“共性”

具有远大的人生理想,执着的进取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综合素质优秀且全面发展,具备优秀的学习品质与学习能力、优秀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数理、人文、外语、创新实践等方面有突出专长与潜质的优秀学生

部分热门初中培养方案


秀洲现代实验学校

工作目标

“理想的教育系统应能够给每个孩子充分发展自己的机会。”学校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以“打好扎实基础、塑造完美人格、发展个性特长、服务现代社会”为人才培养宗旨,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通过目标引领、因材施教、精准教学、奖励机制等措施培养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全面成长,为创新型国家建设输送优秀的后备人才。

人文素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利用多元文化资源,拓展人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致力于人文素养与学科知识的互融互通,将广博的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作为学科主体构建。通过丰富的人文课程体系,培养具有浓厚人文情怀、强烈社会责任感、扎实学科素养的创新型人文领域人才。

数理思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注重核心素养下的数理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拓展数理思维型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数理逻辑力、空间智力与创新探究力等,在数理学科领域展现出优秀的综合能力。学校曾培养出众多全国数理学科能力竞赛获奖学生,已毕业的学生现在各领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外语专长创新人才培养  

发挥学校特色学科的优势,将语言教学和学科通识教育相互融合,致力于培养知识、能力、情感饱满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学校现为国家基础教育外语实验学校,更是嘉兴唯一一所经省教育厅备案的初中德语学校,双语教学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专业语言教师任教,突出了多语技能培养和国际多元文化浸润。

STEM综合创新人才培养

学校作为嘉兴市首批STEM教学试点学校,拥有创新的师资团队与丰富的创新课程体系,开展科技探究类、信息技术类、艺术修养类综合型人才培养。以探究式、项目式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与信息技术能力等,为国家综合学科领域储备优秀后备人才。

培养对象

具有远大的人生理想,执着的进取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综合素质优秀且全面发展,具备优秀的学习品质与学习能力、优秀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数理、人文、外语、创新实践等方面有突出专长与潜质的优秀学生。

具体措施

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创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学习环境,着力于学生创新素养的提升和培养具有创新潜质优势的学习者。

1. 三年规划为具备创新潜质的学生量身制定三年发展成长规划,教师进行目标引领、精准定位,制定人文、数理、外语等创新人才素养发展的优 攻略,合理统筹规划三年的学习。

2.因材施教坚持“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一致”和“课程建设与学生发展同步”的原则,设置适合学生专长的课程,加大分层走班教学力度和考评机制,打通人才培养的各个教学环节,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3.精准培养构建学校优秀教师智库联盟,提升创新人才培养的团队引领能力;联合优质民办学校,探索高质量教学策略,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优质高中开展课程合作,探索初升高课程衔接,拓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空间。

4.激励机制学校制定创新人才奖学金制度,通过综合考评,进一步激发智优生的学科志趣与创新潜能,为具有良好潜质的拔尖优秀人才提供成长发展通道。


秀洲中学初中部

培养对象

1.在学科学习(特别是数学、科学等学科)中具有兴趣浓厚、成绩优异并且具有相当发展潜质的“学科竞赛特长类学生”;

2.在羽毛球、乒乓球、空手道、足球(女足)等有一技之长,具有冲击高水平运动员潜质的“竞技体育特长类学生”;

3.对历史、文化、文学、古典、名著等具有浓厚兴趣,且有较高的阅读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演讲口才能力的“文史特长类学生”;

4.在审美与艺术、综合实践、劳动创造、科技发明、信息技术、机器人编程等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科技创新特长类学生”。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工作举措

(一)实行6+N的课时机制,让拔尖创新人才在N中更拔尖。

“6”以行政班级为单位,是一天内上午的四节课和下午的1、2两节课之和。“N”为6节课之后的课时。6是根本,N是补充,选课走班与分层施教在N中实现;6是基础,N是自选,让个人特长和兴趣爱好在N中得以飞扬;6为保障,N是拔尖,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高阶思维能力在N中提升。

(二)改革班级学额规模,开展小班化适切性教学,让拔尖创新人才受到更多的个性化关注。

基于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需求,学校实行小班化教学,拓展教与学个体可支配的时间与空间,增加学生个体享用教育资源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爱均值,增大师生人际互动、接触交往的频率,提高教师和学生教与学互动的密度、强度和效度等,为拔尖创新人才在教学内容、方式、技术应用、学业评价等方面开展适切性教学,追求“精致化、优质化、个性化、即时化”。

(三)院校合作,发挥教育学院实验学校平台优势。

切实发挥“嘉兴教育学院实验学校”这个合作平台,通过全市旨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高阶思维能力而开设的名师课堂,在录制过程中,选送拔尖创新人才到现场接受名师的面授。

依托嘉兴教育学院的人才优势、信息优势、科研优势,开设机器人课程、编程课程、网页制作等精尖课程,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素养和云思维能力。

开展STEAM课程,着力推进跨学科学习的项目化学习,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聘请“金牌教练”,助力创新拔尖型人才更快更好地成长。

除了依靠和发挥本校骨干教师、名优教师优势以外,学校还将特聘省内外高水平竞技运动员、国家级教练员、省内外名师(包括浙江省数学特级教师、嘉兴学院教授、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嘉兴市数学学会副理事长、曾任嘉兴一中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吕峰波教授;全国优秀教师、浙派名师名校长实践导师、浙江省春蚕奖获得者、浙江省科学特级教师、杭州市十佳校长、杭州市名师公开课《科学》课程总顾问、原杭州采荷中学教育集团严国忠校长等)为学校的金牌教练。一方面协助学校为拔尖创新人才开发特色课程,另一方面直接为教师和拔尖创新学生授课。

(五)依托校友资源,开展“科技营”活动。

发挥程开甲纪念馆的科学探究优势和秀中的校友资源,与南京大学院校等合作,开展科技夏令营等活动,让拔尖创新人才有机会接触、感受、体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个体成长的重要性。

固定布局


浙师大附属秀洲实验

一、工作目标

教育即要面向全体,也要尊重差异,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学校通过分层教学、分类管理、课程整合、初高衔接、潜能激发、目标管理等措施,为学习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目标定位高的学生,提供更适合的学习经历,让他们基础更扎实、能力更突出,为将来成为某领域创新型拔尖人才“固本浚源”。

数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着力培养“具有质疑求异精神,勇于进取、善于探究、勤于实践、富于创新”的理科素养,增设数学思维、科学思维等多元特色课程,夯实理科学习的知识、技能基础,发展理科思维,为成为理科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人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立足母语,强化外语,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底蕴,在传统文化浸润中拥有一颗“中国心”,在多元文化经历中,拓展国际视野,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二、培养对象

品德良好,勇于创新,勤于实践,善于思考,长于合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在数理、人文某领域有突出专长的学生。

三、工作举措

学校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为品行端正、学习习惯好、学习基础好、能力表现突出和有一定特长的学生提供自主的学习环境、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精准的指导、辅导。

1.分层教学。

紧紧依托基础课程分层走班,三年一整体,分阶段,递进式、多学科、多层次实施分层教学,让冒尖学生“吃饱、吃好”,促进学生在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充分发展。

2.分类管理。

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组建学科“创新学习团队”,实施目标管理,营造更优环境,培养高阶思维;组建名优教师团队,实行“导师制”管理,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的成长规划,提供更精准的指导、辅导,让教育服务更贴切、贴心。

3.课程重构。

突出课程整合,基于课程标准,更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初中三年的学习,使课程整合更优,时间配置更合理。强化初高衔接,与一流优质高中开展课程合作,探索初高中课程衔接,提前适应高中课程和学习。


上外附属秀洲外国语

一、工作目标

学校致力于通过特色课程培养学生的外语素养、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传统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学业成绩优异、综合素质全面、个性特长突出,具有强烈国际社会责任感的外国语学校学生。

外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学校外语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听说与交际能力为切入点,从语言能力、交际能力、跨文化能力、自学能力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使学生既在语言技能的实践运用上游刃有余,又在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中打开视野,成长为外语拔尖创新人才。

理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科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强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良好的科学研究潜质。喜欢动脑,善于研究问题,懂得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富有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的理科思维。在深度学习理科的过程中,明显提高理科学习能力,为成为理科拔尖创新人才。

综合创新拔尖人才培养

用跨学科的方法学习科学、技术、艺术学等方面的知识,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发展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成长为适应不断更新的知识和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以学科整合的方式认识世界,以综合创新的形式创造世界的综合创新拔尖人才。

二、培养对象

具有为国家强大、民族复兴、人类的发展与进步而勤奋学习、努力实践的国际社会责任感。具备优秀的学习品质和学习态度,独立思考能力、独立分析能力强。

初步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笔译、口译能力,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表达、交流,具有学习外语能力的基础。

在各级各类科技创新比赛中成绩优异,具备一定的理科思维品质,初步具备深度学习理科的思维能力。

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具备一定的思维逻辑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初步具备跨学科学习的能力。

三、工作举措

学校以“基础课程体系 特色课程体系 发展课程体系”的模式安排课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01

基础课程体系

基础课程是指《课程标准》规定的初中阶段要完成的各种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力,为培养学生发展性学习力和创造性学习力奠定基础的课程。

02

特色课程体系

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如学习兴趣、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个性发展的不同要求,开设不同的课程体系。

外语课程体系:

依托上外大、上外附中深厚的外语文化积淀、先进的外语教学理念及雄厚的师资力量,选用外语“1 1”教材——外研社出版的《英语(新标准)》和全国外国语学校系列教材《综合英语教程》,通过“小小班外语课堂教学”进行浸润式全外语授课。外语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听说与交际能力为切入点,辅以国内外丰富的人文科技信息,此外学校借助全国外国语学校工作研究会、浙江省外国语学校联盟等平台拓宽师生的国际视野,使学生既在语言技能的实践运用上游刃有余,又在多元文化的纵横捭阖中左右逢源。学校的双外语课程体系(英语与西班牙语,西班牙语是高考小语种之一)从2014学年至今已成功实施了五年,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在此基础上2019学年又开设了Drama课程体系,实施近一年来也收获了满满的成绩。

外语课程体系涵盖了,外国文化、古典音乐欣赏、英语诗歌欣赏、外语影视欣赏、西班牙语、戏剧、英语3L、国际交流、国际合作等课程。

理科思维课程体系:

学校借鉴双外语课程体系和Drama课程体系取得的成功经验,设置培养学生理科思维的课程体系。

在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侧重于培养理科思维见长的拔尖创新人才。理科思维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掌握事物的原理和方法,从而达到快速解决问题的目的。培养学生在初中阶段学生能运用理科思维方法来学习数学、科学等学科。真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统筹知识体系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理科思维能力。

理科思维课程体系涵盖了,科技创新、趣味科学、玩转数学、初级数独等课程。

03

发展课程体系

发展课程体系是以“走班制”的形式,根据学生的个性需求定期组班开展教学,采用STEAM课程进行教学。

发挥我校作为省首批数字校园建设示范校和市中小学数字校园示范学校的优势,针对组班学生的现有基础,用跨学科的方法教授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适应不断更新的知识和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引导学生以学科整合的方式认识世界,以综合创新的形式解决问题。发展性课程主要以基于项目的学习、问题的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合作与实践完成主题项目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发展性课程体系涵盖了,创意编程、3D设计与打印、机器人实验室、创意沙画、农情版画、润声合唱、模拟联合国、传统文化等课程。


东北师大附属南湖实验学校

培养方向

素养全面 拔尖创新

01

立足“五向”标准 全面育人

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应学校小、初九年一贯制的学校实际,学校创造性地提出了“智慧学生”的“五向”标准,即“向美的身心、向善的品格、向上的学力、向真的学识和向新的行动”。

“向美的身心”与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中的“健康生活”相对应,包括“良好的习惯、健康的身体、坚毅的性格、略现的特长”四个方面。

“向善的品格”与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中的“责任担当”相对应,包括“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与文化”的善良的态度和理解。

“向上的学力”与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中的“学会学习”相对应,包括“乐学、会学、学会、恒学”四个层面。

“向真的学识”与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相对应,包括“崇文、重理、跨界、贯通”四个内涵。我们强调“跨界贯通”,是基于未来人才培养需求和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实际特色定位的。

“向新的行动”与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中的“实践创新”相对应,包括“动脑质疑、动情合作、动口表达、动身实践”四个维度。

02

聚焦拔尖创新 “向新”而行

基于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五向”标准中的底色是“向美的身心”和“向善的品格”,亮色是“向上的学力”、“向真的学识”和“向新的行动”。“向美”是基础标准,“向善”是核心标准,“向上”、“向真”、是增值标准,“向新”是最高标准。

“向新的行动”对应于头脑风暴课程、拓展训练课程、主题演讲课程、智慧辩论课程、社会实践课程和研究型学习课程。通过课程的实施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创新精神。

学校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实践活动平台,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知识迁移,大胆创新。在日常学习活动过程中,充分给予学习研究的时间和空间,帮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培养乐于探究的心理倾向,最大的优化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信息运用的途径,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信息解决生活中的新问题,做中学,学中做,培养学生形成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方法,提高创新素养。

工作举措

跨界学习 融会贯通

01

跨学科疆界的PBL项目化学习

学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从现实问题出发,开展项目化学习,让学生经历自选-自组-自探-自创-自媒的学习进程,其中自选是基础、自组是根本、自探是前提、自创是核心、自媒是发展。这五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1.自选:学生自发、自由、自主地选择想要解决的问题。在真问题的发现、展示、遴选、确定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2.自组:项目小组的成立到项目方案的确立都由学生自发组织、自主完成。通过“依据兴趣,跨班建组”“自主讨论,撰写方案”“多元审视,开题论证”“项目立项,自主研究”激活学习兴趣。

3.自探:学生围绕驱动性问题自选工具展开探索行动。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中培养学生研究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4.自创:学生自主创造性解决问题,并形成成果。强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个性化地表现作品、智慧化地设计未来,引导学生个性创意。

5.自媒:学生自发地分享与传播个性化的学习成果。学生在项目阐述会上,新媒体平台上进行作品介绍,扩大研究成果的推广范围,洋溢研究激情。

02

跨课堂间界的BYOD精准学习

作为嘉兴市精准教学试点学校,初中部全面开展并深度实施南湖区学习力项目——跨课堂间界的BYOD精准学习。探索推进BYOD八步精准教学,实施互联网 技术支持学习,优化和改进教学行为,教师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使用BYOD实施“八步教学法”即精准入学、精准定学、精准导学、精准互学、精准展学、精准诊学、精准推学、精准固学,从而提升教师教学的精准度和学生学习的有效度。

依托BYOD智能终端师生全覆盖的优势,利用BYOD智能终端对学生学习过程“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将数据背后反映的教学意义与教育价值清晰地呈现出来。

教师在此基础上,通过诊断性评价,掌握学生适性起点,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终结性评价,诊断学生学习成果。从教学起点到教学过程再到教学结果全过程“多维评价”,支撑教师有效教学。通过任务分析,着力最近发展区,通过展评学习,突破难点深度学,通过研题导学、归因解析、关联学习,打通学习关节点,通过分层作业,个性诊断与辅导,从课前备课到课堂教学实施再到课后个性诊断、作业推送实现对学困、学弱生辅导全方位“精准助学”。

03

跨学段边界的立体贯通式学习

(1)年段贯通

用好一贯制学校自身优势,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到九年级可以接受一贯制课程教学,学校利用自己的一贯制优势,开发跨年段的贯通式学习课程。

GRIT课程,从小学到中学设立相应课程菜单、课程培训、课程评价体系;红船课程在小学阶段、中学阶段各有侧重,在不同年段展开符合各年段身心特点的课程活动、课程评价也相应准确对标。

家长衔接课程,课程聚焦亲子关系维护、心理微课、家校合作……家长陪伴共同成长等热点和重点课程。家长培训立足跨学段、跨年段实施,不同年段家长相互借鉴,让小的孩子家长了解大孩子的特点,让家庭教育实现年段贯通。

(2)学科贯通

建立大学科概念,整合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及专题实践,将各学科的学科探究、社会实践进行整合,成立学校STEAM教研团队,以“创新实验室”带动跨学段、跨学科发展,在3D技术运用、机器人运作、创客汽车、生态种植园等学习领域开展项目化学习

打通学科边际界限,让学科关联在学科间贯通,创设各类实践活动室:汽车创客实验室、生物 创客空间、木工教室、科创中心,以聚合 跨界思想融合的STEAM课堂。整合各类资源,跨界贯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STEAM”理念下将课程进行整合贯通建构课题群,以项目驱动学生的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在体验中学,实现综合学习,让学生的学习实现多元跨界贯通。

同济附属嘉兴实验学校

一、培养目标

1.数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依托“融•和”求新类课程群,通过开设数学思维、科学创新等多元特色课程,夯实学科知识、发展学科技能、深化学科思维,进而培养“具有质疑求异精神,勇于进取、善于探究、勤于实践、富于创新”的同济嘉实优秀学子,为理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2.人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立足“融•和”博文类课程群,以古今贯通、文理渗透、中英结合的理念,为学生设计符合个性特点的多元课程,旨在激发多元思维,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宽广社会视野、红船精神与国际视野兼具的复合型人才。

3.综合创新拔尖人才培养

基于“融•和”课程跨学科的理念,设计跨界融合实践性课程,充实学生科学、技术、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提高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学习为了更好生活”的认识,培养以融合方式认识世界的综合型创新拔尖人才。

二、培养对象

品德良好,具备一定理科思维品质,初步具备深度学习理科思维能力的学生;具备一定人文素养,有深度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学生;兴趣广泛,勇于进取,善于探究,具备一定思维逻辑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合作能力,初步具备跨学科学习能力的学生。

三、培养策略

学校通过精准分层、课程融合、初高衔接、个性引领、奖励政策、创新实践等具体措施,培养具备高尚的健全人格、宽厚的科学素养、良好的人文素养、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宽广视野的高素质拔尖人才。

1.适才课程

基于国家基础课程,依托“融•和”课程,分阶段制定特色创新课程,引进初高中衔接课程,实施选课走班制度,为学生提供个性才能展示与发展的适切平台。

2.分层教学

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心理倾向、不同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探索依托基础课程创新素养培育的分层走班教学,分阶段、多学科、多层次实施双向流动性分层教学。以创新素养培育实验班为基点,以点带面推动学校的创新素养培育。

3.导师引领

整合基础课程和校本课程,探索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导师分别负责学生学科学习和兴趣发展,共同规划、陪伴学生成长。

4.学习方式变革

以学生素养培养为导向,推进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项目化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变革。配备“电子书包”,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提高教学精准性。

5.创新实验助力

学校紧跟科技前沿,建设多间创新实验室,以及船模工作坊、楼顶花园实践基地和信息技术实验室等。同时借助北师大嘉兴附中创客空间,生物创新实验室等高端教学资源,引领并确保创新拔尖人才的实验需求,助力学生开展科学研究。

6.激励机制

学校制定奖学金制度,开展“创新拔尖人才”评选,激励各类高素质拔尖人才不断发展,精益求精。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