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7日,伴随着数千枚火箭弹射入以色列境内,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宣布对以色列展开新一轮名为“阿克萨洪水”的军事行动,同时派遣武装人员从地面对以色列展开突袭,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宣布该国进入“战争状态”,巴以新一轮大规模冲突拉开帷幕。截至当地时间12月15日,新一轮巴以冲突已造成双方超过两万名人员死亡,加沙地带超过两百万人口流离失所,无数建筑物毁坏。继俄乌冲突之后,巴以局势再度引爆国际关注。
(图为以色列铁穹防空系统拦截哈马斯火箭弹场景)
一波才动万波随,巴以新一轮冲突爆发后,黎巴嫩真主党声援哈马斯,其军事组织向以军阵地发射火箭弹和炮弹,以军以重型火炮等还击。这是2006年黎以冲突后,两国边境发生的最大规模冲突。也门胡塞武装也多次对以色列发动导弹和无人机跨境袭击。冲突还波及叙利亚和伊拉克,美国在这两个国家的军事基地多次遭袭,美军也袭击了叙利亚境内的军事目标。另外,除加沙地带,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也与巴武装组织多次爆发冲突,中东再一次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
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巴以冲突一直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地区性热点问题。自以色列1948年建国以来,双方之间的战争冲突不断。人们不禁要问,这块曾经“流着奶与蜜”的地方,为何现在染满鲜血?放眼历史长河,创造了犹太文明和阿拉伯文明的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曾长期和平相处,只是在过去100来年才形成现在看上去难以调和的矛盾。该问题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同时与民族、宗教矛盾以及地缘政治等各种国际因素的影响都密不可分。
今天就让我带领大家浅析一下巴以冲突的来龙去脉,回顾历史冲突渊源,廓清当下局势发展,展望未来和平可能。篇幅有限,我会持续进行更新。
(出埃及记:摩西的神迹)
犹太人与巴勒斯坦的联系可追溯到远古时期的神话与宗教传说。据《圣经》记载,希伯来人从吾珥迁到迦南以后,耶和华显现在亚伯拉罕面前,对他说:“我要把这地赐给你的后裔。”据此, 将巴勒斯坦看成是上帝特许给犹太人的土地,就成为犹太教一个最基本的教义和犹太民族的根深蒂固的观念。当时的希伯来人在经济文化上都落后于迦南人,为防止被同化,亚伯拉罕把本民族的部落神耶和华说成是宇宙间唯一的创造世界、决定祸福的全知全能的神,犹太人为上帝的特选子民。于是,神赐迦南给“特选子民”的观念便将迦南与犹太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犹太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充满了强烈的回乡观念。这里的迦南就是今天的巴勒斯坦,《圣经》中把它形容为“流着奶和蜜的土地”。
历史上,希伯来人从两河流域迁徙到迦南后,相继被波斯、希腊和罗马人征服。公元 135年,犹太人反抗罗马人的最后一次起义失败后,被迫开始了向世界各地的大流散。从此,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失去了优势地位,人数不断减少,但还有一部分人始终未离开巴勒斯坦。
7世纪,巴勒斯坦被阿拉伯帝国征服,当地居民多数皈依了伊斯兰教,并与陆续迁入的阿拉伯人互相融合,从此,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占据了主导地位,并世世代代同一部分犹太人共同居住在这块土地上。
流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备受歧视。他们曾试图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语言、宗教,以使自己融入所在社会的主流中,但同化的努力却没能改变他们的苦难命运。犹太人最后得出结论:要想求得生存, 唯一的出路就是恢复早已不存在的犹太人的国家,以建立自己国家的方式自己解放自己,这样的国家将把犹太人变成一个正常的民族。这种理念直接导致了19世纪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出现。
犹太复国主义思想最核心的理念就是“回到故土,建立犹太人自己的国家”。这里的故土“迦南”,即是现在的巴勒斯坦。但在当时的巴勒斯坦,犹太人只占少数。据统计, 在1895年,巴勒斯坦有阿拉伯人453 000人,犹太人却只有47 000人。在这种背景下,要确保犹太国在巴勒斯坦建立起来,首先必须增加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数量。这样,在19世纪末,伴随着政治犹太复国主义的出现,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纷纷涌向巴勒斯坦,并声称他们对巴勒斯坦拥有“历史的”和“自然的”权利,而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却逐渐失去赖以生活的条件。因争夺土地和生存权利,阿犹矛盾开始产生。
历史上,当某一民族试图追溯并恢复历史上存在过的某种权利时,即使小到一处圣地或一座神庙, 也往往会引发激烈的冲突。而犹太复国主义要恢复的是两千多年前的犹太民族国家,其尖锐性和复杂性可想而知。
在阿拉伯人看来,犹太人离开巴勒斯坦已近两千年,而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繁衍生息至少也有1300年的历史,让土著的阿拉伯人把他们家园的大部分拱手让给外来的犹太人,这于情于理都是极其荒谬的。因而,在巴勒斯坦的归属问题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立场和观点是根本对立的。矛盾无法调和,冲突也就无法避免。在随后的近百年中,中东地区冲突频发,地区问题不断,中东便成为了世界上最复杂的热点地区,直到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