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来自南乐县福堪镇的吴文强还是一个独自在市城区打拼的追梦人。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在市城区买房安家,孩子在城里的学校上学,妻子依靠一技之长在城里舒心就业……
现如今,吴文强的梦想成真,小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有学上,有活干,有房住,真提劲啊!”9月5日上午,看着孩子自信从容地背着新书包走进新校园的身影,吴文强顺势拉了一下妻子的手,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
吴文强的幸福生活得益于我市把解决好人的问题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关键,瞄准“身份市民化、技能市民化、就业市民化、权益市民化”四大领域,深入实施打破城乡壁垒、强化技能培训、扩大从业岗位、保障务工权益、强化素质提升等重大举措,有力促进了农民工与城市生活深度融合,让农民工华丽转身成市民。
精准培训
让农民工一技在身
今年麦收刚过,来自台前县马楼镇的赵延就赶到京东智能城市(濮阳)数字经济产业园,参加园区组织的网红达人培训。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赵延在电商平台上的网店就吸引了不少粉丝的关注,这让只有高中文化水平、以前只能在建筑工地当小工的他极为振奋。
“一技之长都是学出来的,我得抓住濮阳发力电商产业这个机会,争取成为直播领域的行家里手。”在赵延的规划中,如果一切顺利,他想着今年年底前也能和其他创业者一样到市城区寻求更大商机。
在位于华龙区的河南东方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来自范县白衣阁乡的数控机床操作工人郭志兵这段时间一直忙着参加新型学徒制培训,期待着成为公司的编程“大拿”。
据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郭志兵参加的新型学徒制培训,是在传统的企业师傅带徒这一模式的基础上引入职业院校协同开展培训,并由政府进行激励推动、给予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创新举措。
“有技术傍身,才能把饭碗端得更牢,才能真正在城市站稳脚跟。”说起新型学徒制培训,郭志兵赞不绝口。
农民工的就业创业能力,不仅关乎着他们自身收入与幸福指数,而且也事关经济社会的发展活力。针对部分农民工受教育水平限制、技能水平较低、难以满足工作岗位要求的现状,我市坚持需求导向,开展常态化、针对性培训,从根本上提高农民工的就业创业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坚持三管齐下,力争让每名农民工都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对无技能在城镇居住人员,开展技能培训。坚持重实效、好掌握、易上手原则,围绕美好生活开设有发展潜力和市场容量的家政、护工、美发、中式烹饪等专业,围绕传统制造产业开设焊工、电工等专业,培育“中原美发”等六大特色人力资源培训品牌,有力带动劳动者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技能成才。截至目前,我市共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1.49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8.84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4.3万人。
——对有技能基础在城镇居住人员,开展提升培训。在全省创新实施“用工企业下单、职工群众点单、职能部门亮单、培训机构接单、政府统一买单、服务部门填单”的“六单式”培训模式,有效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品牌性。培训专业、课时等均根据企业需求设置,学员考核合格后即可上岗。截至目前,共为380余家企业培训化工、电商等人才41万人次,培育“中原化工”等特色人力资源培训品牌。
——对有技能提升需求在城镇居住人员,开展新型培训。市人社局围绕新材料、氢能、装备制造等产业迭代升级需求,建立蔚林新材料绿色化工培训基地,与濮阳职业技术学院、中原石化等120家院校、企业合作,实施“职业培训助企强技”“名师助企、校企合作”等行动,累计培训熟练工14.9万人次。
贴心服务
让农民工就业创业之路更顺畅
不带货的直播间却爆红“出圈”,深受企业和农民工的喜爱,这是做什么的呢?没错,这就是我市创新打造的“就业红娘”直播间,全省首家“直播带岗”。
“就业红娘”直播间以现场直播的方式,全方位展示企业用工需求、工作条件、福利待遇等情况,为用人单位和广大求职者牵线搭桥,打破了网站、APP等原线上模式的双盲选择痛点,实现人岗精准对接,打通了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参与“就业红娘”直播间的企业已有7700余家次,新增农民工城镇化转移就业3.02万人。
不只“直播带岗”这样的线上招聘新模式,我市坚持把牢稳岗、扩岗、创业三个关键着力点,多渠道、多举措促进农民工就业。
——补贴企业稳岗。针对企业因疫情影响裁员减岗情况,创新实施援企稳岗“护航行动”,为全市9215家市场主体减征失业保险费1.62亿元,为3821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7994万元。
——推动就业扩岗。开展“濮上·春风”农民工城镇化就业扩岗专项行动,围绕就业容量大的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重点开发就业岗位7.1万个。建立乡村与城区用工常态联络机制,组织农村劳动力定企、定向、定岗进城务工,扩大有组织输出规模,为天能集团、万邦物流等企业定向输送农民工18万人;组织南乐县11万名农民工从事会展服务行业,打造“南乐会展工”等特色劳务品牌。
——促进创业带岗。大力实施返乡创业“头雁回归”工程,在市、县城区建设7个省级返乡创业示范区和21个创业孵化园,提供咨询指导服务,对入园农民工发放创业补贴,扩大返乡创业的集聚效应。在全省创新推出“先锋贷”,通过村“两委”整村授信等模式,支持农民创业贷款,鼓励一大批创业能手进城发展,扩大规模、提升效益。截至目前,我市已发放担保贷款7.88亿元,返乡农民工进城创业12.7万人,创办市场经营主体12.21万个,带动就业46.18万人。
靶向发力
让农民工进城无后顾之忧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进城落户后,家里的宅基地、承包地能否留得住,曾是农民工最大的顾虑。
为解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我市将全市94.6万户农户成员信息全部录入全国农村集体产权管理系统,并发放股权证,让农民带“资”入城、带“股”入城。规范土地流转行为,推广使用《农村土地经营权出租合同》《农村土地经营权入股合同》,着力保护农民的集体财产权和收益分配权。
与此同时,我市在全市全面放开落户条件,以具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或合法稳定就业为户口迁移的基本条件,取消居住年限、学历职称等限制。对拥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人员,本人及其配偶、子女、父母等均可申请登记常住户口,实现了由“二元化”向“一元化”制度的转换,收到了“愿落尽落”“应落尽落”的效果。
进城以后,如何提升农民工及其子女的素质,帮他们真正融入城市生活?我市将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纳入教育发展规划,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在大型社区建立青少年活动中心,配置图书、棋牌等,确保孩子们课内、课外都“有场所可学习,有文化可浸染”。
为让农民工顺利实现“市民梦”,我市紧盯住房、医疗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加大政策和财政支持力度,着力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在住房方面,大力实施“农民工住房保障行动”,把农民工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为农民工开通专项缴存账户,依法保障其享受住房公积金政策。在医疗方面,专项开展健康教育和促进行动,为居住时间6个月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以农民工身份参保的人员,统一按照职工身份参加职工医保,有效解除了农民工看病难、看病贵的顾虑。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截至目前,全市缴纳公积金的农民工及灵活就业人员10416人,约2.6万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名入学,1.2万名农民工被纳入医保范畴,一幅农民工本人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群体融入城镇的和谐画卷正在龙都大地徐徐展开。记者 王金勇 通讯员 李晓光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